劉、關、張結拜:與志同道合者聯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劉備待人誠懇,聰明機警,十分受人歡迎,以他這種人中英雄,來號召關羽和張飛,成功率很高。

如果自古以來,那麼多的異姓結拜兄弟,都很有成就,恐怕大家也不致如此重視劉、關、張三結義了。

「義」這個字,說起來容易,真正做起來,非常不簡單。

並不是一時興起,便可以隨便結義的。

劉備字玄德,幼年喪父,和母親相依為命。

家境清寒,以編織草蓆、販賣草鞋為生。

由於祖先是漢景帝的兒子中山靖王劉勝,常覺得自己有破賊安民、維護漢室的責任。

因此熱衷於結交天下義士,並不太專心讀書。

他很會看人。

看到關羽和張飛的武藝高強,心想若是具有共同的理想,密切合作,應當能夠發揮更大的力量,做出一番大事,於是與他們結拜為異姓兄弟。

劉備先認識張飛,張飛有一些資財,可以拿出來招募鄉勇,而且志同道合,願意同舉大事。

關羽原本是外地人,因為在家鄉殺了惡霸,逃難在外,才和劉備、張飛認識。

三人愈談愈起勁,既然有意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民百姓,當然結拜為兄弟,發誓齊心一致。

他們都願意跟著劉備這位大哥,要干出一番大事業!

我們奉勸各位,少動這種腦筋為妙。

當今社會,各種組織已經相當繁多而且周密,用不著這種方式。

萬一找錯了對象,怎麼辦?這種以性命做賭注的結拜,除非準備賴帳,否則千萬不要輕易答應。

事實上一旦發誓,要賴帳都非常困難。

因為不在意的就用不著抵賴,遇到必須賴帳的,便十分棘手,經常是賴不掉的。

朋友之間,可以採取謹慎的態度,逐漸加深彼此的認識,拉近彼此的距離,但是結拜這種事情,最好能夠避免,以策安全。

特別是現代社會,變動性很大,誰也料不到以後會變成什麼樣子。

多交一些朋友,少動結拜的腦筋,應該是良好的態度。

當然,劉備會這樣做,有其特殊原因,分述如下:

劉備為皇族的後代,從小就有保家衛國的理想。

可惜幼年喪父,家境貧窮。

到了28歲,仍然以販賣草蓆為生。

幸好他15歲時,便開始遊學,在漢末名臣盧植處學習。

既有偉大的抱負,又有識人的能力。

看到關羽、張飛這樣的人才,當然不肯輕易放過。

當然雖然沒有什麼名位,卻也隱約可以看出領袖人物的風度。

所以,抓住良好機會,一開口便獲得兩人的回應。

劉備待人誠懇,聰明機警,十分受人歡迎,以他這種人中英雄,來號召關羽和張飛,成功率很高。

因為關羽最喜歡讀《春秋》、《左傳》,是一位富有正義感的豪俠。

而張飛聲若巨鍾,很喜歡以武會友。

三位都是了不起的人物,彼此的能量和頻率都十分相接。

當時桃園中花開正盛,社會又有聚合人才的需要。

劉備看出天時、地利、人和三種條件俱全,自然提出結義的呼籲。

黃巾舉事時,申言「漢運將終,大聖人出」,無形中引起三人的共同心愿。

劉備自我介紹:「我本漢室宗親。

」張飛自稱「頗有資財」,關羽又剛好「逃難江湖」。

他們心中都有一種默契,要聯合起來,做出一番大事。

果然皇天不負苦心人,桃園三結義發揮了很大功能。

但是,正因為它是十分特殊的事例,所以流傳至今,仍然使人津津樂道。

如果自古以來,那麼多的異姓結拜兄弟,都很有成就,恐怕大家也不致如此重視劉、關、張三結義了。

「義」這個字,說起來容易,真正做起來,非常不簡單。

並不是一時興起,便可以隨便結義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桃園三結義里,劉關張僅僅是因為意氣相投嗎

看過《三國演義》的朋友們,印象中最深刻應該就是劉關張結拜吧,其中關於桃園結義的情節是第一回里較為出彩的。說到劉備、關羽和張飛三人。大家腦海里都會出現這個畫面:一個長著大耳的年青人、一個長鬍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