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朝與固到底有著怎樣的區別?劉邦想稱朝,卻不被認可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在我國歷史上,朝與國是有差距的。
朝代表了一種正統,指代的是一段時期,而國代表了一段時期內的割據政權。
歷史上分裂時期,眾多政權被稱作國,僅有部分政權被稱作朝。
比如三國時期,最後只有晉朝被稱作朝,而其他幾國魏蜀吳三國,只是被稱作國而已。
那麼同樣作為分裂時期的並存政權,為何會有如此打的差別呢?
在我國,朝代是用朝作為劃分標準。
在魏晉南北朝以前,只有天下共主者才敢以稱朝。
秦朝統一了六國之後,才被稱為秦朝。
在春秋戰國時期,周王室是當時唯一的朝,西漢劉邦在稱朝前已經是漢王了,但是不被漢朝所認可的。
到了夏=三國時期,他們已經是獨立政權,但沒有成為天下共主,所以他們都不能稱作朝。
相反,晉朝被稱作朝是因為當時晉朝統一了華夏;同樣的宋被稱為朝,是因為當時的宋朝統一了華夏大部分地區。
至於統一王朝外的國家,無論他們是否臣服於王朝,也只能作為藩屬國而存在,都不可以被稱之為朝。
所謂是天無二日,民無二主,這是我國傳統的天下觀念。
這種正統的古人觀念,就造就了只能存在的一個政權,也就是說天下只能有一個朝,但是可以同時存在許多國家,比如東晉十六國,其中只有東晉可以被稱作朝,其他都只能被稱作國而已。
五代十國時期,其中五代被稱作朝代,只是因為這十個國家不能得到朝的這種稱呼。
一個區域內即使有很多國家,但是只有統一王朝才能被稱朝,其他只能作為藩屬國存在,於是在我國經常會出現正統之爭。
所謂是朝者,天下一家也,國者,一族之地也。
在史學家在修史時,同樣只會使用正統政權的紀年。
因此正統之爭,不僅僅是國土、勢力等方面的較量。
正統王朝是如何劃分的?原來只要認可華夏文化便可稱為正統王朝
百科給出的正統朝代的定義,通常指作為一個朝代的統治政權被民眾及後世所認可的程度,包括正史的評價。正統說多來自亂世,如與中原王朝對峙的少數民族朝代或者外族入侵朝代,如五胡十六國時期,與中原王朝對峙...
三國,魏晉,南北朝,這段最混亂的歷史時間線你都弄明白了嗎
在我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長河裡,曾經出現過好幾個非常混亂的時期。在這些天下最為混亂的時期,卻是群雄爭霸,人才輩出,後人回憶起這些時期,當真是星河燦爛,精彩紛呈,當然還有由此引發的這個哲學問題——是...
《魏晉南北朝對立的那些事》
魏晉南北朝(222年—589年),又稱三國兩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只有37年大一統,而餘下朝代替換很快並有多國並存的時代。這個時期從222年孫權稱王到589年隋朝滅南朝陳而統一中國,共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