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平南蠻是彌天大謊,一場從未停止的反叛和鎮壓!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神機妙算,用兵如神,在他眾多堪稱不可思議的事跡中,有一個故事為中國人老少盡知,這就是「七擒孟獲。

根據小說的說法,諸葛亮親率蜀軍南征蠻族,對蠻王孟獲七擒七縱,最終將蠻族收服,發誓永不再反。

於是乎,七擒孟獲,就成了諸葛亮「仁義之師」最好的證明之一,也成為了諸葛亮用兵如神的例證。

但是,歷史上真的有七擒孟獲嗎?諸葛亮掃平叛亂後,南中蠻族真的歸順蜀漢了嗎?讓我們來看看隱藏在歷史記載中的真相吧。

諸葛亮在他的代表作《出師表》中說:「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

《三國志@諸葛亮傳》稱:「南中諸郡,並皆叛亂......三年春,亮率眾南征,其秋悉平。

可見,歷史上諸葛亮確實南征蠻族,而且取得了勝利。

那麼有沒有關於七擒孟獲的記載呢?

根據《漢晉春秋》記載:亮至南中,所在戰捷。

聞孟獲者,為夷、漢所服,募生致之。

.......縱使更戰,七縱七禽,而亮猶遣獲。

獲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復反矣。

」遂至滇池。

南中平,皆即其渠率而用之。

另有《襄陽記》記載:「建興三年,亮征南中,謖送之數十里。

......亮納其策,赦孟獲以服南方。

故終亮之世,南方不敢復反。

「七擒孟獲」的典故就是出自此處,《三國演義》也是取材於此。

對於諸葛亮定南中,《三國志》和《出師表》言語不詳。

倒是《漢晉春秋》言之鑿鑿的稱諸葛亮恩威並重,蠻王孟獲表示永不再反,成就了一段神話。

但是,我們翻閱史籍,會發現另外一番景象。

從《三國志@蜀書》的其他內容來看,南中蠻族問題絕非像《漢晉春秋》、《襄陽記》記載的那麼簡單,那麼「幼稚。

翻閱史籍,我們會發現,蜀漢對於南中蠻族的鎮壓從未停止,即便是在諸葛亮活著的時候,南中的反叛也從未停止過。

終蜀漢一朝,南中問題始終都是一個大問題。

《三國志@張嶷傳》明確記載:「初,越巂郡自丞相亮討高定之後,叟夷數反,殺太守龔祿、焦璜,......其郡徒有名而已。

對於這個問題,《出師表》本身就已經說明了問題,《出師表》稱:「軍資所出,國用富饒。

指的就是諸葛亮北伐的兵源和糧草多出自南中地區。

換言之,這些地區承擔了巨大的戰爭負擔。

蜀漢的精銳部隊「無當飛軍」就是出自南中,其性質與其說是「僱傭兵」,不如說是奴隸兵。

另外,南中還承擔了大量的賦稅,馬匹和苦力的供給。

《三國志@李恢傳》就說:「賦出叟、濮耕牛戰馬金銀犀革,充繼軍資,於時費用不乏。

在蜀漢中後期的大將中,多有在南中平定叛亂的經歷。

也就是說,蜀漢提拔將領的一個重要考核標準,就是參與對南中蠻族的鎮壓。

李恢,常年鎮守南中,官拜安漢將軍。

呂凱,王伉,為南中郡守,陣亡。

張翼,蜀漢後期與廖化齊名的大將,是姜維的左右手,他的發跡正是鎮壓南中蠻族,

馬忠,張翼的繼任者,鎮壓蠻族的得力戰將,後官運亨通,官拜鎮南大將軍。

張嶷,蜀漢名將,長期鎮守南部,殺戮蠻族無數,官拜蕩寇將軍。

後隨姜維與魏國作戰,臨陣戰死。

霍戈,蜀漢末代南中名將,直到蜀漢滅亡,他還在守著南疆,史書稱「霍戈以強卒鎮夜郎。

從以上例證可以看出來,諸葛亮平定南中叛亂後,絕非像《漢晉春秋》和《襄陽記》之類野史記載的那樣「南中不復叛。

相反,由於蜀漢北伐曹魏需要大量兵源軍費,而南中成為了蜀漢新的兵糧基地,承擔了巨大的負擔,所以,南中地區針對蜀漢的叛亂從未停止過,蜀漢其實也一直在用精兵良將鎮壓叛亂。

鄧艾偷渡陰平,諸葛瞻戰死綿竹,魏軍兵臨成都,當時有人建議劉禪逃到南中組建流亡政府,譙周就提出反對意見,他說:「南方遠夷之地,平常無所供為,猶數反叛,自丞相亮南征,兵勢偪之,窮乃幸從。

是後供出官賦,取以給兵,以為愁怨,此患國之人也。

今以窮迫,欲往依恃,恐必復反叛。

譙周的話還不明白嗎?南蠻是未開化的地方,原來沒有進貢的時候還經常反叛,後來諸葛亮南征,算是穩定了大局。

但是,我們蜀漢的兵源賦稅多出自那裡,那裡的人民不堪重負,十分反感,現在我們勢窮力孤,跑到那裡,只怕一定會背叛我們啊!

劉禪可不是傻子,他自然也明白這個道理,於是馬上否定了這個不靠譜的建議。

當然,我們說諸葛亮對南蠻的進攻並非毫無益處,他為那裡帶去了先進的文化和技術,為中國南部的開發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這才是諸葛亮南征最積極的歷史意義。

其實,我們會發現,反叛蜀漢的南中人多為當地豪強。

諸葛亮的對蠻族的政策類似於「打土豪分田地」,鎮壓抑制豪強,對普通百姓則分配農具和土地,教給他們耕作生產。

我想,南中蠻族對於諸葛亮和蜀漢的感覺,就如同電影《賽德克·巴萊》中的土著一樣,有憤怒、有迷茫、也有無奈。

這應該就是弱小民族面對先進文明的正常表現吧。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後出師表》的作者之謎,以下四點道出懷疑

三顧頻頻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這是後世對諸葛亮的讚頌。諸葛亮是在中國人心中有較高地位的政治家和軍事家。歷史記載,公元227年出祁山之前,諸葛亮呈遞了《前出師表》,第二年再出祁山之前又寫《後出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