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唐宋八大家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唐宋八大家,又稱唐宋古文八大家,是中國唐代韓愈,柳宗元和宋代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歐陽修八位散文家的合稱。

韓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運動的領袖,歐陽修、三蘇等四人是宋代古文運動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鞏是臨川文學的代表人物。

他們先後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詩文發展的陳舊面貌煥然一新。

韓愈

韓愈(768~824)字退之,是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河陽(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漢族。

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

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

宋代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崇他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

韓愈是古文運動的倡導者,主張繼承先秦兩漢散文傳統,反對專講聲律對仗而忽視內容的駢體文。

韓愈文章氣勢雄偉,說理透徹,邏輯性強,被尊為「唐宋八大家」之首。

時人有「韓文」之譽。

杜牧把韓文與杜詩並列,稱為「杜詩韓筆」;蘇軾稱他「文起八代之衰」。

韓柳倡導的古文運動,開闢了唐以來古文的發展道路。

韓詩力求新奇,重氣勢,有獨創之功。

韓愈以文為詩,把新的古文語言、章法、技巧引入詩壇,增強了詩的表達功能,擴大了詩的領域,糾正了大曆(766年—780年)以來的平庸詩風。

在封建思想道德方面,他也有獨到的建樹,大力提倡儒學,以繼承儒學道統自居,開宋明理學家之先聲。

韓愈的文學成就,主要在文,但其詩亦有特色,為一代大家,對後代有較大的影響。

韓愈多長篇古詩,其中不乏揭露現實矛盾、表現個人失意的佳作,如《歸彭城》、《齪齪》、《縣齋有懷》等,大都寫得平實順暢。

他也有寫得清新、富於神韻、近似盛唐人的詩,如《晚雨》、《盆池五首》,尤其是《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二首》其一。

在詩歌表現手法上,韓愈也作了大膽的探索和創新,用寫賦的方法作詩,鋪張羅列,濃彩塗抹,窮形盡相,力盡而後止。

《南山》詩是這方面的代表作。

全詩102韻,長達一千多字,連用七聯疊字句和51個帶「或」字的詩句,鋪寫終南山的高峻,四時景象的變幻。

令人讀來,雖覺十分詳盡,卻又頗為煩瑣。

再如那首著名的《陸渾山火一首和皇甫湜用其韻》,極寫一場山火的強猛酷烈。

這是一種超乎常情的創造,惟其超常,所以生新,惟其生新,所以怪奇。

怪怪奇奇,戛戛獨造,乃是韓愈在詩歌藝術上的主要追求目標。

韓愈《祭十二郎文》

韓愈在書法史上亦有很高的地位,他用文學家的思維方式和語言功力,寫出兩篇振聾發聵的書法批評詩文,其浪漫主義的批評模式影響深遠。

其一為《送高閒上人序》,短短數百字,對張旭的草書作了極具浪漫色彩的分析,揭示了書法藝術創作的根本規律。

韓愈當然也為高閒書法做了一個廣告,高閒的書法名氣也就不脛而走了。

故他的另一篇讚頌書法的詩篇《石鼓歌》也因為韓愈的聲名而傳頌流播,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本文要探討的那句詩:「羲之俗書趁姿媚,數紙尚可博白鵝」,敢於對書聖王羲之說三道四,名人評說名人,遂使此詩此句成為書法史上的名詩名句。

韓愈是繼杜甫之後對論書詩作出莫大貢獻的重要人物。

其開拓性的意義即在於石破天驚地喊出「羲之俗書趁姿媚」之語。

此前詩人們一般只將歌詠對象與古代大家進行類比,並未見有如此膽大者。

業精於勤而荒於嬉,行成於思而毀於隨。

——《勸學解》

學業的精進出於勤奮,而荒廢於遊蕩玩樂;為人做事的成就出於思考,而敗壞出於因循隨便。

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內不愧心。

——韓愈《與孟尚書書》

上對得起蒼生,下對得起黎民,自省的時候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與吾形相依,死而魂不與吾夢相接。

——韓愈《祭十二郎文》

十二郎是指韓愈的侄子韓老成,十二郎與韓愈兩人自幼相守,由長嫂鄭氏撫養成人,共歷患難,因此感情特別深厚。

他與十二郎雖暫分離而此後必然有很長時間相聚,可以充分體味叔侄之間的天倫樂事。

但是,令韓愈想不到的是十二郎竟先己而死,於是對家族、親情的悲痛回憶和自己與十二郎聚少離多的遺恨便一下子湧上筆端。

柳宗元

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字子厚,漢族,河東(現在山西芮城、運城一帶)人, 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稱「柳河東」 「河東先生」,因官終柳州刺史,又稱「柳柳州」。

柳宗元與韓愈並稱為「韓柳」,與劉禹錫並稱「劉柳」,與王維、孟浩然、韋應物並稱「王孟韋柳」。

柳宗元一生留詩文作品達600餘篇,其文的成就大於詩。

駢文有近百篇,散文論說性強,筆鋒犀利,諷刺辛辣。

遊記寫景狀物,多所寄託,有《河東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漁翁》 。

柳宗元是一個政治革新的人,推崇「古文」運動。

柳宗元的哲學論著中,對漢代大儒董仲舒鼓吹的「夏商周三代受命之符」的符命說持否定態度。

他反對天諸說,批判神學,強調人事,用「人」來代替「神」。

柳宗元把對神學的批判變成對政治的批判,用唯物主義觀點解說「天人之際」即天和人的關係,對唯心主義天命論進行批判。

他的哲學思想,是同當時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自然科學所達到的水平相適應的。

他把古代樸素唯物主義無神論思想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是中唐時代傑出的思想家。

柳宗元的哲學論著有《非國語》、《貞符》、《時令論》、《斷刑論》、《天說》、《天對》等。

在這些論著中,柳宗元對漢代大儒董仲舒鼓吹的「夏商周三代受命之符」的符命說持否定態度,並反對天符、天命、天道諸說,批判神學,強調人事,用「人」來代替「砷」。

柳宗元還把對神學的批判變成對政治的批判,用樸素唯物主義觀點解說「天人之際」即天和人的關係。

柳宗元所寫的一些關於社會政治的論著,是他的政治思想的具體反映,是他參與政治鬥爭的一種手段。

柳宗元認為整個社會歷史是一個自然發展的過程,有其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發展的必然趨勢。

他的言論從折衷調和的立場,來對儒、法、釋、道等各家學說作調和的解說。

一直以來學界對柳宗元的研究大多側重在文學和思想體系方面,對於其書法的研究幾乎空缺。

柳宗元在文學上的成就遮蔽了其書法上的貢獻。

僅存的《龍城石刻》又一直存在爭議。

千山鳥飛絕 ,萬徑人蹤滅 。

孤舟蓑笠翁 ,獨釣寒江雪。

——《江雪》

在下著大雪的江面上,一葉小舟,一個老漁翁,獨自在寒冷的江心垂釣。

天地之間是如此純潔而寂靜,一塵不染,萬籟無聲;漁翁的生活是如此清高,漁翁的性格是如此孤傲。

寧為有聞而死,不為無聞而生。

——柳宗元《上揚州李吉甫相公獻所著文啟》

寧可為聞名天下而死,也不默默一生而活。

歐陽修

歐陽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漢族,吉州永豐(今江西省吉安市永豐縣)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且在政治上負有盛名。

因吉州原屬廬陵郡,以「廬陵歐陽修」自居。

官至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諡號文忠,世稱歐陽文忠公。

後人又將其與韓愈、柳宗元和蘇軾合稱「千古文章四大家」。

與韓愈、柳宗元、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被世人稱為「唐宋散文八大家」。

歐陽修是在宋代文學史上最早開創一代文風的文壇領袖。

領導了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繼承並發展了韓愈的古文理論。

他的散文創作的高度成就與其正確的古文理論相輔相成,從而開創了一代文風。

歐陽修在變革文風的同時,也對詩風詞風進行了革新。

在史學方面,也有較高成就。

歐陽修在中國文學史上有重要的地位,他大力倡導詩文革新運動,改革了唐末到宋初的形式主義文風和詩風,取得了顯著成績。

由於他在政治上的地位和散文創作上的巨大成就,使他在宋代的地位有似於唐代的韓愈。

他薦拔和指導了王安石、曾鞏、蘇洵、蘇軾、蘇轍等散文家,對他們的散文創作發生過很大影響。

他的平易文風,還一直影響到元、明、清各代。

歐陽修在傳統文化的重重束縛下掙扎著表現自我。

他淡視名利,無欲則剛,其目的也是為維護社會穩定,但他不是「守常」而是「圖新」。

學術上對當時僵化風尚和陳舊價值觀進行抵制和反撥。

在當時隨波逐流,人人自保的人文環境中,歐陽修身居高位,仍堅守大節,保持人格尊嚴,體現自我的人生價值,對習慣勢力和庸俗無聊的生存狀態進行抵拒,對社會責任自覺地擔當。

從他身上,我們可以吸取勇於擔當的因子,來培育抵拒庸俗、無聊的抗體。

這也是今天紀念歐陽修的重要意義所在。

歐陽修《灼艾帖》

歐陽修一生著述繁富,成績斐然。

除文學外,經學研究《詩》、《易》、《春秋》,能不拘守前人之說,有獨到見解;金石學為開闢之功,編輯和整理了周代至隋唐的金石器物、銘文碑刻上千,並撰寫成《集古錄跋尾》十卷四百多篇,簡稱《集古錄》,是今存最早的金石學著作;史學成就尤偉,除了參加修定《新唐書》250卷外,又自撰《五代史記》(《新五代史》),總結五代的歷史經驗,意在引為鑑戒。

歐陽修書法亦著稱於世,其書法受顏真卿影響較深。

朱熹說:「歐陽公作字如其為人,外若優遊,中實剛勁」。

歐陽修以政名、文名行世,世人不知其書名。

其實,他的書法自具風規。

在宋人書法「尚意」的書風中,重視人品和個性是當時的一個主要特點,歐陽修的書法藝術也極具個性特點:「外若優遊,中實剛勁」。

筆勢勁挺,靈動中含質樸,很有法度。

「歐陽公書居然見文章之氣」。

君子之修身也,內正其心,外正其容。

——歐陽修

君子要修身養性,首先要修養內在的品德,同時要注意外在的儀表。

內外同樣重要。

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

——歐陽修《伶官傳序》

人做事常常因為不注意細節而失敗,聰明勇敢的人大多被他所溺愛的人或事物逼到困境。

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間也。

山水之樂,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醉翁亭記》

醉翁的心意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中啊。

游賞山水的樂趣,有感於心而寄托在酒上罷了。

蘇洵

蘇洵(1009年5月22日—1066年5月21日),字明允,自號老泉,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眉山)人。

北宋文學家,與其子蘇軾、蘇轍並以文學著稱於世,世稱「三蘇」,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蘇洵擅長於散文,尤其擅長政論,議論明暢,筆勢雄健,著有《嘉祐集》二十卷,及《諡法》三卷,均與《宋史本傳》並傳於世。

蘇洵的散文論點鮮明,論據有力,語言鋒利,縱橫恣肆,具有雄辯的說服力。

歐陽修稱讚他「博辯宏偉」,「縱橫上下,出入馳驟,必造於深微而後止」(《故霸州文安縣主簿蘇君墓志銘》);曾鞏也評論他的文章「指事析理,引物托喻」,「煩能不亂,肆能不流」(《蘇明允哀詞》),這些說法都是比較中肯的。

藝術風格以雄奇為主,而又富於變化。

一部分文章又以曲折多變、紆徐宛轉見長。

蘇洵在《上田樞密書》中也自評其文兼得「詩人之優柔,騷人之清深,孟、韓之溫淳,遷、固之雄剛,孫、吳之簡切」。

他的文章語言古樸簡勁、凝鍊雋永;但有時又能鋪陳排比,尤善作形象生動的妙喻。

蘇洵《道中帖》

蘇洵書法草書深受懷素影響,尚晉唐筆意,氣韻有餘。


事必有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靜者,乃能見微而知著。

——蘇洵

事情是必然要發生的,道理本來就該這樣。

指某些事情無論怎樣防止,還是要出現,這是按照事物固有的規律發生髮展的,是無法改變的。

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百人譽之不加密,百人毀之不加疏——蘇洵《出自:宋·蘇洵衡論·遠慮》

把知道的都告訴對方,對對方極度坦誠,很多人讚譽他,也不會因此而跟他更加親密,很多人詆毀他,也不會因此而疏遠他。

蘇軾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

漢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蘇軾是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並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其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

蘇軾亦善書,為「宋四家」之一;工於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

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傳世。

蘇軾在文、詩、詞三方面都達到了極高的造詣,堪稱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

而且蘇軾的創造性活動不局限於文學,他在書法、繪畫等領域內的成就都很突出,對醫藥、烹飪、水利等技藝也有所貢獻。

蘇軾典型地體現著宋代的文化精神。

從文學史的範圍來說,蘇軾的意義主要有兩點:首先,蘇軾的人生態度成為後代文人景仰的範式:進退自如,寵辱不驚。

由於蘇軾把封建社會中士人的兩種處世態度用同一種價值尺度予以整合,所以他能處變不驚,無往而不可。

當然,這種範式更適用於士人遭受坎坷之時,它可以通向既堅持操守又全生養性的人生境界,這正是宋以後的歷代士人所希望做到的。

其次,蘇軾的審美態度為後人提供了富有啟迪意義的審美範式,他以寬廣的審美眼光去擁抱大千世界,所以凡物皆有可觀,到處都能發現美的的存在。

這種範式在題材內容和表現手法兩方面為後人開闢了新的世界。

所以,蘇軾受到後代文人的普遍熱愛,實為歷史的必然。

蘇軾《新歲展慶帖》

蘇軾擅長寫行書、楷書,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為「宋四家」。

他曾經遍學晉、唐、五代的各位名家之長,再將王僧虔、徐浩、李邕、顏真卿、楊凝式等名家的創作風格融會貫通後自成一家。

他曾自稱:「我書造意本無法」、「自出新意,不踐古人」。

黃庭堅稱他:「早年用筆精到,不及老大漸近自然。

」這說明蘇軾一生屢經坎坷,致使他的書法風格跌宕。

存世作品有《赤壁賦》、《黃州寒食詩》和《祭黃幾道文》等帖。

蘇軾擅長畫墨竹,且繪畫重視神似,主張畫外有情,畫要有寄託,反對形似,反對程序的束縛,提倡「詩畫本一律,天工與清新」,而且明確地提出了「士人畫」的概念,對以後「文人畫」的發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論基礎。

其作品有《古木怪石圖卷》、《瀟湘竹石圖卷》等。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須有堅忍不拔之志。

——蘇軾

懷揣著壯志雄心膽成就功名事業的人,他們不僅具有超群出眾的才能,還有堅忍不拔的志向。

與君世世為兄弟,再結來生為了因。

——蘇軾

我願和你世世代代總是兄弟,更要在來生繼續結為兄弟來來續我們今生的兄弟情份。

因為這首詩是蘇軾在烏台詩案中以為必死時寫給弟弟的,蘇軾與弟弟蘇轍的關係甚好,兩兄弟在外為官時,其書信往來達數百封,可見手足之情之深。

蘇轍

蘇轍的人生經歷其實可以算作豐富多彩,除了在政治地位上高蘇軾一節之外,弟弟大體稍遜於哥哥。

蘇轍早年舉進士 反新法。

舊黨執政後逐漸受到重用,他與舊黨的大部分人一樣,對司馬光全廢新法的舉措頗有微詞。

蘇轍拜相前(應該是在任尚書右丞時)出使遼朝,還和遼人聊了自己和那著名的兄長。

蘇轍任宰相前後,還參與關於黃河改道的爭論。

哲宗親政後,蘇轍被貶地方,在地方上頗有政績。

宋徽宗即位初時處境稍好,於是在潁濱買田定居,終老於此,死在1112年。

南宋時候追贈為太師,諡號「文定」。

蘇轍的一生下來,除了他「一唱三嘆」如汪洋大海般的文學成就之外,最重要的便是與兄長蘇軾的親情。

兩兄弟從1039年蘇轍出生到1101年蘇軾去世時,互相陪伴超過60年,儘管在為官後的數十年大起大落,尤其是蘇軾屢次得罪各方,但兄弟之間真摯的情感從未減少。

蘇軾貶黃州時蘇轍不斷上疏請求代罪,蘇軾被舊黨再次貶謫時,當時已經位列執政的蘇轍又上疏請求用自己的官職為蘇軾抵罪。

兄弟二人最後的會面應該是在蘇軾貶到海南前的嶺南一會。

蘇軾臨終時的遺囑也提到了蘇轍,而蘇轍不僅遵從遺囑,為蘇軾擇地安葬,還寫墓志銘及悼文紀念。

蘇氏兄弟的親情,可以說是亘古難見的,其中的真是史書中少有記載的。

《晴寒帖》

蘇轍不僅在詩文創作方面才華橫溢,而且其書法也頗有造詣。

其書法運筆結字與其兄蘇軾頗為接近,書法瀟洒自如,工整有序。

傳世墨跡有《雪甚帖》《雪詩帖》《車馬帖》《晴寒帖》等。

東坡何罪?獨以名太高——蘇轍

在烏台詩案中,蘇轍為其哥哥冒著生命的危險通風報信,以減少哥哥的牢獄之災,當哥哥的案情有了最終定論時,蘇轍又主動上奏朝廷削減官職以減輕哥哥的罪刑。

他認為哥哥沒有罪過,只不過名聲太高而遭到小人嫉妒陷害罷了。

杉能遂其性,不扶而直,其生能傲冷雪,而死能利棟宇者,與竹柏同,而以直過之——蘇轍

杉樹不用扶,自己就能長的很直,能夠傲視嚴寒冬雪,死了還能用來建造殿宇,和松柏一樣的品格,而在「直」這一項上,猶有過之。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漢族,臨川(今江西撫州市臨川區)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

王安石歷任揚州簽判、鄞縣知縣、舒州通判等職,政績顯著。

熙寧二年(1069年),任參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變法。

因守舊派反對,熙寧七年(1074年)罷相。

一年後,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罷相,退居江寧。

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勢,新法皆廢,郁然病逝於鐘山(今江蘇南京),贈太傅。

紹聖元年(1094年),獲諡「文」,故世稱王文公。

王安石執政之所以能敢作敢為,矢志改革,是受自己進步的哲學思 想支配,他認為世界萬物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種元素組成,還把「 新故相除」看作是自然界發展變化的規律,從而樹立了「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大無畏精神。

這些進步思想在他的文學作品中也閃爍著奪目的光彩。

他的散文以雄健剛勁著 稱,使他成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詞則遒勁清新,豪氣縱 橫。

可惜的是他的著作大部分都已佚失,今存的只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三經新義》殘卷及《老子注》若干篇(條)。

王安石《過從帖》

王安石集政治家、文學家、書法家於一身,其雖以文章與改革名世,然其書法造詣亦相當深湛,為時所推重。

《宣和書譜》評其書曰:「凡作行字,率多淡墨疾書……美而不夭饒,秀而不枯瘁」,與王同時代之大書法家黃庭堅評曰:「荊公書法奇古,似晉宋間人筆墨」。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

——王安石

這是王安石讚美張籍的作品的一首詩。

張籍的樂府詩,多用口語,語言自然精警,風格通俗明快,看似平常,但仔細品味,卻於平淡中見奇特。

他成就的取得,看似容易,卻是用辛勤的汗水換來,「容易」中蘊含著「艱辛」。

「成如容易卻艱辛」,總結了獲得成功的普遍規律。

不僅寫詩如此,做其他任何事情都是這樣。

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王安石

表面意思是,我不怕浮雲遮住我遠望的視線,那就是因為我站得最高。

這句話體現了作者的遠大報復,和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孤傲。

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時候做了宰相,任憑舊黨怎麼反對,他始終堅持貫徹執行新法。

曾鞏

曾鞏(1019年—1083年),字子固,漢族,建昌軍南豐(今江西省南豐縣)人,後居臨川,北宋散文家、史學家、政治家。

曾鞏出身儒學世家,祖父曾致堯、父親曾易占皆為北宋名臣。

曾鞏天資聰慧,記憶力超群,幼時讀詩書,脫口能吟誦,年十二即能為文。

嘉祐二年(1057年),進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參軍,以明習律令,量刑適當而聞名。

熙寧二年(1069),任《宋英宗實錄》檢討,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

熙寧五年後,歷任齊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滄州等知州。

元豐四年(1081),以史學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管勾編修院,判太常寺兼禮儀事。

元豐五年(1082年),卒於江寧府(今江蘇南京),追諡為「文定」。

唐宋八大家裡,在當今而言,曾鞏的名氣最低,中小學語文課本似乎收遍唐宋八大家,卻偏偏漏了曾鞏,以至於普通人提到曾鞏除了一篇作為課外閱讀的《墨池記》外似乎連代表作的印象都沒有。

的確,現代人對古代作家的印象往往來自語文課本,但為什麼課本偏偏這麼輕視曾鞏?

其實這和古今文學的審美標準不一樣有關。

當今一般人把散文當做和詩歌、詞曲、小說等並列的語言的藝術品,那些語言優美、氣勢充沛、震撼人心的文學作品才得以得到讚賞。

而唐宋八大家中其他作家的這種藝術特點都很明顯,比如韓愈的氣勢充沛,柳宗元的冷峻深刻,歐陽修的平白優美,蘇軾的豁達洒脫,都有非常鮮明的個人風格和藝術價值,因而受到當代人的喜愛。

而曾鞏並不是這樣,曾鞏的主要特點是布局謹嚴、說理透徹、思理精到。

在曾鞏文集裡,幾乎找不到柳宗元《黔之驢》那樣辛辣、韓愈《諫佛骨表》那樣氣盛、歐陽修《醉翁亭記》那樣優美、蘇洵《六國論》那樣暢快的文章。

在很長一段時期內,詩文是作為具有經世致用等實際價值的文化產物而存在的,人們寫文章往往是為了達成某種目的,其消遣價值並不是很受重視。

所以,當時人們看重的往往不是遊記小品這種現在很流行的文學性散文,更受推崇的是策論奏疏等應用文。

這就是為什麼曾鞏能夠憑藉以上特點側身唐宋八大家之列。

曾鞏《局事帖》

曾鞏出身儒學世家,祖父曾致堯、父親曾易占皆為北宋名臣。

曾鞏天資聰慧,記憶力超常。

幼時讀詩書,脫口能吟誦,與兄長曾曄一道,勤學苦讀,自幼就表現出良好的天賦。

十二歲時,曾嘗試寫作《六論》,提筆立成,文辭很有氣魄。

《局事帖》是迄今發現的唯一一件曾鞏傳世墨跡,是曾鞏62歲那年寫給同鄉人的一封信。

當時的曾鞏已是花甲老人,外放12年遲遲未能回歸京城,因此,這封書信中闡發了作者內心苦悶沉鬱的心境,讀來意味深長。

寫完《局事帖》不久,曾鞏終於得召返京。

但僅過了三年,他便離世了。

從《局事帖》書風特點可以看出取法顏真卿《多寶塔》、楊凝式《韭花帖》。

書風面貌與蔡襄相近。

天下之事,其可憂者甚眾,而當世之患,莫大於人不能言與不肯言,而甚者或不敢言也。

——曾鞏

天下有很多值得擔憂的事情,而如今的禍患,莫過於人們不能說話,或者不肯說話,甚至不敢說話。

羲之之書晚乃善,則其所能,蓋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

然後世未有能及者。

——曾鞏

王羲之的書法到了晚年才特別好,那麼他所擅長的,也是憑藉自己勤奮練習得到的,不是天才所致。

但後世沒有能及得上王羲之的,應該是他們所下的學習功夫不如王羲之吧。

所以無論做什麼事情,勤奮才是第一位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唐宋八大家的位次是怎樣排的

「唐宋八大家」一說產生於明朝,一直廣為流行,也一直得到了後人的認可,但人們對八大家的排名,卻至今沒有一個統一。因為很難統一,所謂武無第二文無第一說的就是這個意思,但是我主觀上認為還是應該有一個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