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師聯盟》節奏堪比美國大片,老司機帶你技術流猜劇情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從《軍師聯盟》播出的幾集來看,這部「三國」劇的路數很特別,節奏、剪輯非常痛快,並沒有一般歷史劇的「悶」,也沒有常見CP劇的「拖」,開場就把主要人物聚在了一起,人物關係簡單直接,又埋下一堆伏筆,等待後續展開「引爆」。
節奏快,就意味著信息量大,邏輯嚴密,這對歷史劇挑戰最大,因為歷史曾經真實發生,其中的邏輯關係最難把握,最壞的結果就是把歷史人物「寫蠢了」,《關雲長》也好,《見龍卸甲》也罷,乃至於鴻篇巨製《新三國》,全都是改瞎了的典範。
《軍師聯盟》最大的優點就是,展開的每條劇情線,全都沿著真實歷史的邏輯運行,又在戲劇的衝突中交匯。
已經播出的前四集圍繞的主線就是「衣帶詔」。
這不是虛構的事件,發生於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年初,《後漢書·獻帝本紀》記載:
五年春正月,車騎將軍董承、偏將軍王服、越騎校尉種輯受密詔誅曹操,事泄。
壬午,曹操殺董承等,夷三族。
《三國志·先主傳》記載略有不同:
遂與(董)承及長水校尉種輯、將軍吳子蘭、王子服等同謀
緊跟著,曹操就要出征官渡, 幾方佐證,定位應該在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因為當年就發生了官渡之戰,袁紹大敗。
其中又穿插著哪些線索呢?
一、華佗之死和太醫謀反案
前者發生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後者發生在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
這是不少半吊子詬病的,華佗還沒給關羽刮骨療毒,怎麼就被殺了?
這是中了《三國演義》虛構的毒,關羽刮骨療毒的時候,華佗早已死去。
《三國演義》還虛構了參與董承「衣帶詔」密謀的太醫吉平,給曹操下毒未遂被殺。
劇中華佗只是列名衣帶詔,卻只願醫人,不願殺人,比較符合歷史上華佗的形象。
而歷史上的太醫謀反案,也並不是靠下毒,而是太醫令吉本聯絡少府耿紀、司直韋晃,趁夜發兵攻打在許都(今河南許昌)的丞相長史王必,最終兵敗被殺。
這條線已經完結。
二、曹操二子奪嫡
曹丕的生卒年為187年—226年,200年時,剛剛14歲;
曹植的生卒年為192年—232年,200年時,剛剛9歲。
《軍師聯盟》把這兩兄弟加上曹彰的年齡放大,明顯是要在奪嫡競爭上下功夫,而且插入了楊修與曹植交好,曹丕幫助郭照、司馬懿的橋段,直接埋下了下一步劇情中,曹丕—司馬懿CP和曹植—楊修CP的競爭伏筆。
這條線剛剛開始,應該是鬥智鬥勇的重點。
對了,還有個「被拔苗助長」的孩子就是開場時難產的孩子,司馬昭,歷史上生於211年,這一下子早生了12年,比司馬師還還大不少呢,當然,司馬師這時候應該也沒出生,他的生年是208年……因為……他們的母親張春華是189年生,這時候才12歲……
三、《求賢令》與楊修主持「月旦評」
曹操歷史上曾三次下達「求賢令」:
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求賢令》;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敕有司取士勿廢偏短令》;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舉賢勿拘品行令》。
由上可知,《求賢令》最快也要等10年才能發布,而楊修主持「月旦評」則完全為虛構,目的是為了將「衣帶詔」、年青一代的人才(如司馬懿、楊修)的競爭在同一個場景,集中爆發,形成戲劇化的衝突點。
這條線更大的作用是對於曹操本人性格的刻畫,作為後續衝突的最終裁判,他性格中的愛才、理想化、蔑視舊秩序、殘忍多疑和政治家的節制,都有體現,這也是後續鬥智的準繩所在,正如《雍正王朝》全劇最經典的人物是康熙一樣,曹操在《軍師聯盟》里也展現了一顆「秤砣」應有的分量。
四、楊彪、司馬防、荀彧參與衣帶詔事件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楊彪任太常,建安十年(公元205年)被罷免,劇中稱楊彪為太尉,應是向採用了《三國演義》的說法,不過楊彪家之前三代任太尉,曾祖楊震、祖父楊秉、父親楊賜,加上他在董卓亂政期間任太尉,弘農楊氏也可以和袁紹家一樣,被稱為「四世三公(司徒、司空、太尉)」。
司馬防的家世要差得多,而且和袁、楊頂級士族不同,並不是以經術傳家,曾祖司馬鈞最高任征西將軍、祖父司馬量為豫章太守、父親司馬雋為潁川太守,由武入文,司馬防本人精通的則是《漢書》,最高任司隸校尉、京兆尹。
最重要的是,熹平三年(174年),司馬防在擔任尚書右丞(四百石,佐僕射掌錢穀)的時候,曾經舉薦過曹操擔任洛陽北部尉。
到初平二年(公元191年)時,任治書侍御史(六百石,以精通法律者擔任,負責釋法)。
至於司馬防何時擔任京兆尹,根本沒有記載確認,所以劇中此時司馬防擔任也算合理想像。
只不過從司馬防歷任的官職來看,他的家世不夠顯赫,仕途坎坷,應該是在曹操發跡之後,才對他這個「舉主」有所提拔。
劇中其實也點到了楊修對於司馬家的鄙視,這也成為楊修和司馬懿爭鬥的伏筆之一。
五、曹丕任五官中郎將與大理寺
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司徒趙溫舉薦曹丕入仕,遭到曹操的反對。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曹操任命曹丕為五官中郎將、副丞相。
此時,曹操已經廢三公設丞相總攬政事了,所以,雖然沒有獨立建國,曹丕出仕並不算漢臣。
公元208年,曹沖死,曹操對曹丕說:「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
」曹丕也心知肚明,當皇帝以後也和旁人說,「若使倉舒在,我亦無天下。
」
也就是說,雖然曹丕年長,但是曹操並沒有把繼承人的希望放置在他身上,而是先曹沖、後曹植,把曹丕的五官中郎將先前挪,同時也把爭繼承權這個事件向前移了。
至於大理寺,是在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魏國建立時,魏國設置的司法官,由鍾繇擔任大理。
這個魏國,並不是魏朝,而是漢帝國分封的魏王國,第一任魏王是曹操,第二任魏王是曹丕。
這實際上也是伴隨著前移,因為直到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曹丕才被立為魏王太子,在這之前是他和曹植之間鬥智鬥勇的奪位之爭。
當我們把五條線都攏在一起,可以明確地下結論,衣帶詔事件,只是以楊彪、司馬防涉案引出楊修和司馬懿這對宿命之敵,再以曹丕和曹植作為他們智斗的道具,最終是楊修、司馬懿對曹操心意的揣摩和利用。
不過正如最開始展開的感情線:
司馬懿—張春華的愛情;
郭照(郭女王,曹丕後來的郭皇后)—曹丕的愛情;
司馬孚—郭照的單戀;
司馬防—司馬懿的親情;
司馬懿、司馬孚、司馬朗的兄弟情;
基本上也展開了另外一條線,根據預告片里透露的信息,還有甄宓、柏靈筠這兩個主要女性角色進入。
甄宓與曹植是否有一段情、甄宓與郭照是否會有宮斗PK?
柏靈筠原型應該是歷史上的柏夫人,為司馬懿晚年專寵,後來生育了西晉的趙王司馬倫,這個角色進入,又增加了司馬懿家宮斗的多種可能性。
所以,接下來的《軍師聯盟》應該是先男人戲的智斗,逐步走向女人戲的宮斗,倒也算是老少咸宜。
當然,如果整體烈度不大,節奏達到前四集的水平,《軍師聯盟》在劇情故事上的水準,可以和日本的「大河劇」相提並論了,畢竟像2016年《真田丸》的大部分故事,其實也是虛構的,因為名列日本三大悲劇英雄之一的真田幸村,早年經歷的記載也幾乎為零,這一點上,與晉宣王司馬懿、宣穆皇后張春華還真差不多。
至於某些歷史半吊子經常掛在嘴邊的「誤人子弟」,既然《三國演義》編得故事,《軍師聯盟》自然也編得,與其在那兒賣弄小說得來的錯誤信息,還不如看劇之餘,翻翻歷史書長長腦子呢!
大軍師司馬懿之軍事聯盟的編導,你們買兩本書來看不行麼
2017年6月22日,《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終於在萬眾矚目中上線播出。這部劇相對於《新三國》,好就好在自己宣布自己不是歷史劇,不會想著去超過《三國演義》。儘管如此,畢竟是以歷史人物和歷史背景...
打開三國歷史的一種方式,今天帶您詳細解讀《軍師聯盟》第一集!
今天我們要講的電視劇是《軍師聯盟》,雖然是聯盟,但仍然有一人從頭到尾,貫穿其中,那就是西晉王朝的奠基人,後來又被追封了晉高祖,更通俗一點兒,就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中司馬昭的父親,司馬懿。
為司馬懿招魂的年度魔幻史詩劇~
看完兩集,感覺陳壽和羅貫中都有一萬句MMP要留給這部劇。其罪有三:其一,稱謂混亂。其二,時間線迷離。其三,人物臉譜化嚴重。我們先來說稱謂,當著兒子和下屬的面兒,卞夫人叫病中的曹操「阿瞞」,不會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