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司馬懿最堅定的政治盟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並得以成功,有一個人給了他很大的幫助,這個人就是蔣濟。
蔣濟這個人有時候就像是司馬懿的影子一樣,總是跟隨著司馬懿忽明忽暗地出現,又因為兩人的見解、立場大多相同,所以這蔣濟可稱得上是司馬懿最堅定的政治盟友。
蔣濟這個人最早出名是在建安十三年。
當時曹操正在率領大軍征討荊州,遇上大瘟疫,士兵死亡很多,而這時候孫權卻親自帶兵包圍了合肥。
曹操派將軍張喜率領一千名騎兵,打算在經過汝南時再統領那裡的駐軍一道前去解合肥之圍,可是在路上,又有不少兵士染病。
合肥危在旦夕,援軍不到,揚州刺史異常著急。
蔣濟給他出了一個主意,說刺史我已經得到了張喜的書信,他正在率領著四萬兵馬趕來,我也派人前去迎接了,希望你們再堅持堅持。
然後派出三路人前往合肥送信。
在這些送信人中,有一部分人沖入城中,另外兩部分人故意讓孫權軍捉住。
孫權認為真有四萬大軍趕來,趕緊撤軍,合肥城得以保全。
因為這件事情,曹操知道了蔣濟,後來又因為諫阻曹操遷徙人口,就更加對蔣濟有了好感,於是就讓蔣濟擔任了丹陽太守,不久擔任了揚州刺史的別駕。
再後來,蔣濟被曹操任命為丞相主薄西曹屬,有意思的是,這時候的司馬懿為丞相主簿兼東曹屬,兩人同為丞相府的屬官。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關羽發起襄樊戰役,將曹魏大將曹仁圍困在樊城。
曹操派于禁和龐德率領大軍前去救援,結果于禁被擒,龐德被殺,一時聲勢浩大,引起中原震動。
曹操因為許昌離荊州太近,想讓漢獻帝從許昌遷都,蔣濟和司馬懿卻認為:
「于禁等軍是被洪水所淹沒的,並非是攻戰的過失。
他們的失敗,對國家的大計還不足以有重大損失。
劉備和孫權兩家,外表看起來很親近,其實內心並非如此,關羽得志,這必不是孫權希望看到的,可以派人遊說孫權偷襲關羽後方,再把江南割讓給孫權。
這樣,樊城之圍自然就解了。
」
曹操採納了這個建議,聯絡孫權,不僅成功解了樊城之圍,還因為東吳人殺了關羽,造成了吳蜀兩家更大的矛盾。
這當中有個細節值得注意,史書中都記載,上面這段話是蔣濟和司馬懿提出來的,到底是蔣濟提出來司馬懿贊同,還是司馬懿提出來蔣濟贊同?
最有可能的情況是,這是在差不多同一時間段內的不同地點說出來的話,因為其看法類似,所以也就沒有了誰先誰後的問題了。
我們今天的人也只能感嘆於他們兩人的「心有靈犀」了。
曹丕、曹睿時期,司馬懿都是朝廷的心腹重臣,而蔣濟的官職地位也是在步步高升。
魏明帝後期,蔣濟擔任中護軍。
中護軍一職官位雖然不是多高,但權力很大,除了在軍中總統諸將,執掌禁衛外,還有負責選任武官的權力,因此有很多人就向蔣濟行賄。
而蔣濟呢,就利用這項職權大肆謀取私利,民間甚至編了歌謠標明蔣濟買賣各級軍官所索要的價碼。
司馬懿有一次和蔣濟閒談時說起此事,蔣濟一時不知該如何解釋,於是舔著臉笑著說:「洛陽城中的商品價格貴,少一錢也買不到啊。
」
兩人相對大笑。
如果不是關係特別好,誰會拿這種事出來閒扯!
魏明帝曹睿死後,司馬懿又一次成為託孤重臣,和大將軍曹爽共掌朝政。
太尉司馬懿升任為太傅後,太尉一職就由蔣濟接任。
曹爽專權,重用丁謐、鄧颺等人,輕易改變朝廷的法度,蔣濟就上書予以反對。
但曹爽依然故我,司馬懿就和蔣濟一道暗中做著推翻曹爽的準備。
正始十年(公元249),司馬懿乘曹爽兄弟與皇帝曹芳到高平陵拜祭魏明帝之際,發動了高平陵政變。
司馬懿以太后下詔的名義宣布罷免大將軍曹爽等人的職務,蔣濟亦跟隨司馬懿駐屯洛水浮橋。
在曹爽被圍困期間,蔣濟又寫信給曹爽,稱司馬懿只是想將他們免官,勸告他儘早交出權力投降,可以保他們爵位富貴。
在侍中許允、尚書陳泰的勸說下,曹爽投降。
政變過程中,大司農桓范矯詔出京城趕往曹爽身邊,勸他劫持皇帝到原來的京城許昌,然後下詔召集外地的軍隊前來勤王,這樣還可以和司馬懿一搏,但曹爽猶豫不決,一直嘆息到天明,最終失敗。
對於桓范出城投奔曹爽,然後給曹爽出主意反擊,歷史記載中有不同的說法。
一種說法是:蔣濟說:「曹爽的智囊去了。
」司馬懿認為,桓范的主意再好,但曹爽必不會用桓范的計策;而另一種說法是,司馬懿對蔣濟說:「曹爽的智囊去了。
」蔣濟說:「桓范的確很有智慧,但就像那種不中用的老馬貪戀槽子裡的豆子(爵位富貴)一樣,曹爽必不會用桓范的計策。
」
同一件事情表達了同一個意思,而其中的角色卻有一個互換,是不是有點兒意思!這倒真像是孿生兄弟在那兒說話,聽話人倒是聽明白了,可就是弄不清誰先說誰後說的了。
說蔣濟是司馬懿政治最堅定的盟友,有人或許要說,對待曹爽,兩人的處置意見是不一樣的。
理由是,曹爽被殺後,蔣濟拒絕了朝廷的封賞,這是他覺得自己失信於曹爽,內心自責的表現。
同時認為,這年蔣濟發病而死,也是這種自責起了作用。
實際上,這件事還是要從兩方面看:
其一,曹爽畢竟是老曹家人,把持朝政多年,提拔的大臣將領無數,留著他,你能說將來有一天他就不會讓人放出來?畢竟司馬懿已經七十多歲了。
而一旦曹爽出來或者是他提拔的人掌權,清算司馬懿還能放過他蔣濟?
其二,拒絕封賞如其說是自責,不如說是畏懼於司馬氏。
司馬懿在誅殺曹爽以後,馬上升任自己的兒子司馬師為衛將軍,而另一個兒子司馬昭也加封進爵,不久成為持節在外的安西將軍,掌握了京城以及西北方向的全部軍隊。
控制皇帝、控制京城、控制軍隊,司馬懿父子要幹什麼,作為歷經四朝的蔣濟,難道會看不出來嗎?
到了這個時候,留給蔣濟的是能不能像其他人一樣,爭著讓司馬懿當丞相,擁護新主子的問題。
如果不能,甚至他所待的那個位置礙事兒,也一樣會遭到司馬懿的打擊驅逐。
蔣濟在上表辭賞當中,說「曹爽包藏禍心」,他這個名義上的上司是有責任的,還說曹爽「伏誅」,是「社稷之福」。
因為他不是「首先謀劃的」,也不是擒拿他的「統帥或者主將」,所以不能「冒功邀賞」。
總的感覺是他不敢和司馬懿「爭功」,而看不出哪地方為曹爽而覺得內疚。
所以,如其說是蔣濟自責,到不如說是他在撇清,那就是說,殺掉曹爽是社稷之福,但殺他從頭至尾並不干我的事。
總起來說,到了這個時候,這對政治上的盟友已經走到了盡頭!不僅蔣濟,魏國很多人都看明白了,魏國代漢那一幕又將重演了。
只是作為一個行將就木的蔣濟來說,他還有時間為了失信於一個同樣想謀逆篡位的曹爽而自責嗎?
此人獻一計謀可以防止高平陵之變的發生,可惜曹爽不聽從他的勸告
公元249年,魏帝曹芳前往高平陵拜謁魏明帝曹叡之墓,曹爽及其黨羽一同跟隨前往,洛陽都城進入一段簡短的真空權力期,隱忍多時的司馬懿奮起反擊、發動了兵變控制了都城洛陽,並派人勸降了曹爽,司馬懿家族掌...
智謀不輸於荀攸的曹魏四朝元老,晚年被司馬懿當猴耍,最終被氣死
文/格瓦拉同志在陳壽所著的正史《三國志》當中,曹操手下有五位大謀士,即程昱、郭嘉、董昭、劉曄、蔣濟都被載入同一篇列傳當中。陳壽稱讚這五人「才策謀略,世之奇士」,雖然德行節操不如另一位大謀士荀攸,...
曹操大罵劉表兒子是豬狗,36年後,曹操後代慘被人罵作蠢豬!
讀《三國志》,我們就知道曹操曾經對孫堅的兒子孫權讚不絕口,那便是著名的這句「生子當如孫仲謀!」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正月,曹操率領大軍進攻濡須口。孫權當即率軍出戰,雙方相持已經有一個多月了。在...
他和司馬懿發動了高平陵政變,霸氣的以一封書信使孫權退軍
他是曹魏名臣蔣濟,曾經和司馬懿一起在丞相府擔任過一樣的官職,蔣濟任丞相主簿兼西曹屬,司馬懿任丞相主簿兼東曹屬。蔣濟可謂是曹魏名臣,不輸於郭嘉的大謀士。
他號稱「智囊」,如曹爽對他言聽計從,司馬懿政變未必成功
三國時期,有許多出名的謀士,他們胸有韜略,指點江山,替公主定鼎天下。其中在三國末期,有一個著名的智囊,他滿腹才華,甚至令司馬懿都對他非常忌憚,只可惜他選錯了主公,主公對他信之而不用之,這也導致了...
高平陵事變前司馬懿都做了哪些準備?
魏明帝曹叡於景初三年(公元239年)逝世,遺詔由年僅八歲的皇太子曹芳繼位,司馬懿乃與大將軍曹爽一起接受遺詔輔佐少主。曹芳即位,司馬懿任侍中、持節、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和曹爽各統精兵三千人,...
他是曹操的心腹謀士,為什麼幫助司馬懿兵變?
在三國時期,要論文臣武將數量的話,孫權和劉備加一起都難以和曹操相抗衡。在曹操手下的謀士中,郭嘉、荀攸、賈詡等人都具有較高的知名度。不過,對於曹操的心腹名士——蔣濟,雖然在名氣不如前幾個人,但是其...
大魏元老「蔣濟」足智多謀卻被司馬懿當猴耍,最後活活氣死?
曹睿讚賞他說:「夫骨鯁之臣,人主之所仗也。(蔣)濟才兼文武,服勤盡節,每軍國大事,輒有奏議,忠誠奮發,吾甚壯之。」蔣濟(188年-249年),字子通。揚州楚國平阿(今安徽省懷遠縣)人。東漢末及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