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初期最牛逼軍閥袁紹,是怎樣一步步葬送祖上幾代基業的?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無名之輩」

郭圖(?-205年),字公則,

潁川(今河南省中部)人。

東漢末年袁紹帳下謀士。

「官渡之戰」後,曹魏的開國皇帝曹丕說了這樣一句話:「袁紹亡於郭圖。

在燦若星辰的三國風雲人物中,郭圖的知名度不大,甚至可以說很小,以至於很多人都沒聽說過,基本上屬於無名之輩。

但被他害得萬劫不復的那個人卻很有名,誰?袁紹。

後來有人提到郭圖時,下了這樣一個定義:史上最蠢謀士。

如果此說成立,那麼他的主公袁紹,應該算是史上最蠢主公了。

袁紹之蠢,蠢在過度高看了郭圖。

初平二年(公元191年),郭圖和一個叫辛評一個叫荀諶的人做了一件讓袁紹高興的事,成功說服董卓任命的冀州牧韓馥「讓賢」,使袁紹取而代之。

這次僥倖使袁紹覺得郭圖很了不起,便盛情邀請郭圖做他的謀士。

為什麼說是「僥倖」呢?因為這次「說服」具有很大的脅迫成分,後來韓馥投靠張邈而不是投靠袁紹也間接證明了這點。

袁紹在識人方面的弱智,使他白白失去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大好機會,拱手讓與曹操。

而這個巨大失誤,正是他十分看重的郭圖乾的。

2、坐失良機

沮授(?-200年),

東漢末年袁紹帳下謀士。

那是興平二年(公元195年)的事情。

那一年,身在曹陽的漢獻帝遇到麻煩了,被董卓部將李催等人追逼。

消息傳來,袁紹另一個謀士沮授認為是個絕佳的機會:咱們若是把天子弄到手裡,挾天子以令諸侯,豈不是太特麼爽了?

想到這裡,沮授急忙來到袁紹面前,興高采烈地對他說:「我親愛的主公啊,如今有兩個消息,一個好消息一個壞消息,您先聽哪一個?

」袁紹蒙逼地盯著他說,我的習慣是只聽好消息不聽壞消息,難道你不知道?

沮授說不好意思,看我高興的,其實只有好消息木有壞消息。

然後他便對袁紹說了那個天子有難的好消息,勸袁紹千萬不要放過這個機會,趕緊派軍隊去把皇上接來,「挾制天子而號令諸侯」,哪個要是不聽話就收拾他。

那樣一來,別說收拾不聽話的很容易,就是振興漢室,也不是沒可能。

主公您現在的條件不錯,冀州差不多都平定了,士人也紛紛來歸附,您的軍隊也很強大,要做到這點不是難事。

《後漢書•袁紹傳》:沮授說紹曰:且今州城粗定,兵強士附,西迎大駕,即官鄴都,挾天子而令諸侯,畜士馬以討不庭,誰能御之?

沮授的話音未落,就被郭圖和一個叫淳于瓊的打斷了。

袁紹(?-202年6月28日),字本初,

汝南汝陽(今河南省周口市商水縣袁老鄉袁老村)人。

東漢末年軍閥,漢末群雄之一。

尤其是郭圖,仗著袁紹的信任,很不客氣地對沮授說:「我說沮喪先森啊,哦不,沮授,沮授。

我說沮授先森啊,您這主意放了幾天了?咋那麼餿呢?漢朝王室衰敗很久了,要振興它談何容易。

如今是個英雄輩出的世代,到處都是英雄,上趟廁所都能碰到英雄,他們要地盤有地盤,要人有人……這些都不說了,反正您也曉得。

問題是,把天子接來有啥卵用呢?不但沒用,可能還是個包袱。

為什麼呢?沒有這個婆婆管著,咱們想做啥就做啥,想啥時候做啥就啥時候做啥,啥都不想做就啥都不做,多自在啊是不是?

把天子接到身邊,人家好歹是個天子,你做事情就不能像以前那樣自由,有事得請示領導,領導的指示是服從好呢還是不服從好呢?

服從吧,咱們一點自由都沒有,有時候領導的指示甚至和咱們的希望正好相反,不服從吧,那就是違抗皇命……你說你這主意!」

若是拼口才,沮授不是對手,郭圖一張口就滔滔不絕,而且頭頭是道,把沮授說得一愣一愣的,找不到合適的話反駁,只是反覆強調把天子接來,道義上是合理的,時機上是合適的,咱們若是不去迎接,恐怕今後想接也沒門了,其他人肯定要去接,不信咱們走著瞧。

話說當初漢獻帝登基的時候,袁紹是不滿意的,因為他不希望他當皇帝,內心有點討厭這個人。

讓他「侍候」一個自己討厭的人,他的肚量還沒那麼大,加上郭圖的三寸不爛之舌,袁紹心中的天平,自然偏向了郭圖一邊,否決了沮授的建議。

結果大家都知道了,袁紹放棄這個機會後,漢獻帝落入曹操之手,曹操利用這個天子發號施令,呼風喚雨,將其他「英雄」挨個兒收拾掉,為曹魏江山打下基礎。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如果世上有後悔藥,相信袁紹一定會連干三碗。

3、袁紹慘敗

「官渡之戰」是東漢末年「三大戰役」之一,

也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役之一。

但與接下來要講的這件事相比,失去「挾天子以令諸侯」機會只能算九牛一毛。

這件事就是導致袁紹慘敗的「官渡之戰」。

沒錯,這件對袁紹來說倒霉透頂的事情,與郭圖也有很大的關係。

當然了,這件事的根子在於袁紹頭腦發熱,他以為搞定了公孫瓚,其他人都不在話下,包括曹操。

關鍵時刻,又是沮授站出來「潑冷水」:主公啊,雖然咱們剛打了大勝仗,按理應該趁熱打鐵,但此時攻打曹操,萬萬使不得。

咱們雖然勝了,但是此次出兵時間長達一年,搞得老百姓是既疲憊不堪又窮困潦倒,倉庫里的糧食也整光了,軍隊也成了疲憊之師……

總而言之,現在去打曹操,絕對不是最佳時機。

依我看,咱們不如先休養生息,然後不斷地派兵到對方邊境地區去騷擾、劫掠,讓他龜兒子不得安寧,不斷地消耗他的實力,時間一長,形勢必然對我有利,到時候再去弄他,就容易多了。

又是這個郭圖,站出來唱反調:我說沮喪先森,哦對不起,在下總是搞錯。

我說沮授先生啊,如果說上次您說得不錯的話,那麼這次就不對了(啥邏輯?),如今咱們主公兵強馬壯,區區曹操豈是對手?

兵書上寫得明明白白,如果兵力比敵人多十倍,就可以包圍他們,如果比敵人多五倍,就可以進攻他們,如果和敵人兵力相當,就可以和他們干一仗。

眼下咱們主公不僅神明威武,軍隊也比曹操多,還可以會合河朔地區的軍隊,加起來更不得了,弄死他是分分鐘的事情,這麼好的機會,怎麼能放棄呢?

為什麼要等將來?等曹操的力量更大嗎?這時候弄他容易呢,還是等他力量更大時弄他容易呢?我想不用再說了吧。

按理說,上次正因為聽了郭圖的,以至於皇帝老兒落到曹操手裡,才造成了曹操逐漸坐大的局面,袁紹應該吸取教訓,對郭圖的話應該思量思量。

誰知郭圖一開口,本來認為沮授說得有理的袁紹腦子又進水了,再一次作了錯誤選擇,帶兵攻打曹操。

那時候的曹操,力量的確不如袁紹,但人家的謀士比他的謀士聰明啊。

當然了,袁紹也有聰明的謀士,只不過他自己太笨,誤把愚蠢當聰明(不採納沮授的建議就是最好的例子),還因為放著聰明的謀士不用,導致人家反水。

比如在他進攻曹操的時候,他的一個名叫許攸的謀士就投奔了曹操,給曹操出了一個奇謀,曹操採納後獲得反敗為勝的機會。

這個奇謀就是建議曹操利用輕騎兵,奇襲一個叫烏巢的地方。

烏巢是什麼地方?袁紹屯糧之地!

那時候,曹操實際上已被袁紹打得焦頭爛額,眼看就要輸了。

他做夢也沒想到,關鍵時刻幫他一把的居然來自對手陣營。

當原為袁紹謀士的許攸投奔過來,建議他燒掉袁紹的糧草時,曹操毫不猶豫地予以採納,並立即付諸行動,安排好守衛部隊後,親率5000兵馬,打著袁紹的旗號,在月黑風高之夜走小路偷襲烏巢,到達後立即放火。

對正在打仗的軍隊來說,糧草就是命根子,命根子一丟,分分鐘玩兒完,這個道理,是個人都懂,所以大將張郃表示應該先救糧倉。

許攸(?-204年),字子遠,南陽(治今河南南陽)人

郭圖說救啥子糧倉哦,你應該去攻打曹操主營,主營一旦攻下,啥都有了,去吧,去吧,祝你好運。

打仗不是靠運氣,被迫攻打曹操主營的張郃可沒那麼好運氣,何況人家早就安排好了,豈能乖乖地等你去打?結果久攻不下,形勢越來越危急。

更糟糕的是,在前線打仗的袁軍聽聞烏巢的糧草被燒得一乾二淨,今後飯都沒得吃了,軍心立即動搖,哪裡還有心思打仗,一觸即潰,袁紹倉皇退兵。

郭圖見自己的主意未能奏效,擔心老闆責怪,居然惡人先告狀,說什麼張郃進攻不力,還要處罰他。

這下又惹了個大禍,張郃心想你這個神經病,老子不伺候了,一氣之下降了曹操。

本想依靠絕對優勢兵力一口吃掉曹操,結果反而被對方狠咬一口,差點把他咬死!

官渡之戰敗得太慘,換作誰也想不通。

沒幾年,袁紹就鬱憤交加,一命嗚呼。

4、繼續坑人

袁譚,袁紹長子。

郭圖仿佛生來就是袁家的災星,坑了袁紹還不夠,袁紹死後,還把他兩個兒子都坑了。

袁紹死後,他的兩個兒子袁譚和袁尚幹上了。

鬧得不可開交時,郭圖的傻勁兒又來了,給袁尚出主意:「我說主公啊,既然咱們一時半會兒幹不了袁譚,不如藉助外力,肯定能夠一擊而中。

袁尚,袁紹第三子。

」袁尚說既然你有好主意,為啥不早說?快說快說快說,不說我弄你!郭圖便建議袁尚去投曹操,然後讓曹操去打袁譚,讓他們去鷸蚌相爭,咱們坐收漁翁之利。

我們老家把腦子不清醒的人叫做「方腦殼」。

袁紹是個方腦殼,他兒子袁尚的腦殼好像也不圓,居然覺得這主意不錯。

結果就成了這樣:求之不得的曹操挨個兒把兄弟倆收拾了,輕輕鬆鬆占了他們的地盤。

那麼郭圖呢?他的結局如何?為了不讓他繼續害人,曹操的手下樂進一箭把他射死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謀事郭圖是怎樣的人?他是被曹操殺死的嗎

郭圖,字公則,家鄉在潁川,即如今的河南許昌禹州一帶,是東漢末年袁紹手下的謀士,在官渡一戰中,他圖謀偷襲曹營,結果計謀沒有得逞,郭圖為了逃避責任,將罪因歸咎於率軍的張郃與高覽兩人,結果使得二人投靠...

三國最蠢謀臣 坑死主公坑自己

熟讀漢末三國歷史,這是一個人才薈聚的年代,想要爭奪漢末天下,沒有人才是不行的。所以各路諸侯無不招賢納士,比如曹操、劉備、孫權,都拉開了人才爭奪大戰。人才之中,以戰略謀臣最為重要。劉備早期一事無...

再來看看三國時期官渡之戰的始末

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後,就預料到早晚和袁紹要為了爭奪北方的統治權而大戰一場。本來袁紹也是有機會挾天子的,因為當時袁紹離洛陽最近,但袁紹手下的謀士都卜占成,他們覺得這個天子是個廢物啊,我們把他請來,...

三國人物傳之郭圖

郭圖(?-205年),字公則,潁川人,東漢末年袁紹帳下謀士。郭圖早期為潁川太守陰修部下計吏 ,初平二年(191年),辛評、荀諶、高幹、張導及郭圖共同說服韓馥出讓冀州牧予袁紹,郭圖受邀成為袁紹謀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