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真正行刺過的大人物,權勢之大讓皇帝喊他為父,最終被逼自殺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文/格瓦拉同志

《三國演義》為彰顯曹操膽大心思、機警權變的性格,為他設計了一出「謀刺董卓」的好戲,雖然沒有成功,但為國除奸的精神可嘉。

其實正史當中並沒有曹操謀殺董卓的記載,他真正刺殺過的大人物,是漢末權傾朝野的大宦官張讓。

那麼,這個張讓究竟是怎樣一個人物?曹操因何想將他置於死地?

張讓是潁川人,早在桓帝時期便凈身入宮,因嘴巴甜、腦子靈、手腳快,善於討好皇帝和其他大宦官,所以很快便在宮中「出人頭地」,做了位卑權重的小黃門。

桓帝駕崩後,因為沒有子嗣,所以竇皇后便扶立宗室、解瀆亭侯劉志為新君,是為漢靈帝,而張讓等人隨之侍奉新主子。

張讓是漢末權傾朝野的大宦官

靈帝登基時才只有11歲,在即位的當年(168年),便發生了大將軍竇武、太傅陳蕃同宦官爭權的事件,局勢一度很緊張。

大宦官王甫、曹節等人不甘心坐以待斃,便劫持小皇帝,以天子的名義發兵擊殺竇武、陳蕃,將竇太后遷居到南宮雲台居住,並奉靈帝親政。

雖然這一系列舉動並非靈帝指使,但結果卻正是他所希望的,所以一旦親政,便馬上投桃報李,重賞宦官集團。


靈帝為報答宦官集團,一口氣將「平亂」有功的宦官張讓、趙忠等12人全部封為中常侍(史稱「十常侍」),並委以心腹重任。

而對於之前已是中常侍的曹節、王甫則升官改封、增加食邑,同樣提拔器重。

十常侍與曹節、王甫等人「抱團」作惡,倚靠皇帝的寵幸,公然貪污受賄、賣官鬻爵,並將父兄子弟全部安置在各州郡「肥衙門」中,魚肉百姓、侵吞地方,把帝國搞得烏煙瘴氣、民不聊生(「父兄子弟布列州郡,所在貪賤,為人蠹害。

」見《後漢書·卷七十八·宦者列傳》)。

漢靈帝極度寵信張讓,把他視為父親

在這些人見人恨的大宦官中,最得靈帝歡心的還是張讓、趙忠。

靈帝對他們寵遇如此之深,以至於公然對身邊的侍臣們講,張讓就是他的父親,趙忠則是他的母親,父母與兒子間的親密關係,豈是外人能離間的?(「帝常云:『張常侍是我公,趙常侍是我母。

』」引文同上)。


張讓既然得到皇帝如此的庇護,做起惡來便肆無忌憚、無法無天,公然干預朝政、陷害賢良,又在朝中和州郡援引私黨、廣布黨羽,編織起一張龐大的利益關係網,對帝國進行敲骨吸髓式禍害。

張讓是個典型的「兩面派」,早在黃巾軍起事之前,便派人與張角暗中勾結,泄露國家機密,為將來效力「新朝」提前鋪路。

靈帝雖然獲知真相,但也只是臭罵張讓一通,卻並未深究嚴懲。

張讓私通黃巾軍,漢靈帝也沒有追究

讓等實多與張角交通。

後中常侍封諝、徐奉事獨發覺坐誅,帝因怒詰讓等曰:「汝曹常言黨人慾為不軌,皆令禁錮,或有伏誅。

今黨人更為國用,汝曹反與張角通,為可斬未?」皆叩頭云:「故中常侍王甫、侯覽所為。

」帝乃止。

引文同上。


張讓恃寵而驕、作惡多端,引起天下正直人士的憤怒,其中便包括曹操。

曹操為了替天下除害,曾潛入張讓的府中試圖行刺,結果被張讓發覺。

面對追捕的衛士,曹操揮舞著手戟,從庭堂一路打將出來,讓張府的衛士們竟無法靠近。

曹操且戰且退,最後縱身跳出牆外,全身而退(「太祖嘗私入中常侍張讓室,讓覺之乃舞手戟於庭,逾垣而出。

才武絕人,莫之能害。

」見孫盛《異同雜語》)。

曹操刺殺張讓未果,全身而退

張讓雖然僥倖躲過曹操的謀刺,但最終卻並沒有逃脫橫死的宿命。

靈帝駕崩後,大將軍何進與宦官集團間的矛盾勢若水火,張讓等人為求自保,便出賣自己的同僚、大宦官蹇碩,但依然未能平息何進的殺心。

張讓見何進不依不饒,索性先下手為強,派人將何進誆進宮中斬殺。

何進的部下袁紹、袁術兄弟聞變後,率兵闖進宮中搜捕宦官,無論老小統統殺掉,唯獨走漏了張讓等數十人。


張讓等人為阻擋袁氏兄弟的追殺,便劫持少帝劉辯、陳留王劉協(即後來的漢獻帝)作為人質,然後想渡過黃河避難。

不久追兵趕至,此時又無舟船渡河,張讓等人窘迫無計,於是痛哭著向少帝告辭到:「我等滅絕後,天下必將大亂,希望陛下好自珍惜!」說完全部投河自殺。

袁紹率軍誅殺宦官,並逼死張讓

六年,帝崩。

中軍校尉袁紹說大將軍何進,令誅中官以悅天下。

謀泄,讓、忠等因進入省,遂共殺進。

而紹勒兵斬忠,捕宦官無少長悉斬之。

讓等數十人劫質天子走河上。

追急,讓等悲哭辭曰:「臣等殄滅,天下亂矣。

惟陛下自愛!」皆投河而死。

引文同上。


曾經一手遮天,讓皇帝都稱他為父親的大宦官張讓,最終卻落得投河自盡的結局,回顧他作惡多端的一生,純屬咎由自取。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十常侍禍亂東漢王朝

作者:劉躍斌宦官是中國封建政權架構中一個獨特群體,因為他們有接近皇帝的便利條件,其中便出現了一些野心家陰謀家。東漢末年的十常侍就是宦官群體中的野心家陰謀家集團。(一) 讀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