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西征益州為何獨帶龐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劉備西征益州獨帶龐統是當時的條件及戰略需要決定。

赤壁之戰後,對於獲得南荊州四郡的劉備來說,要想按照諸葛亮「隆中對」的設想,首先實現真正三分天下有其一,必須西進取代統治益州的軍閥劉璋,可以說能否占領益州決定著劉備未來能否能夠爭天下的前奏。

然而,對於決定劉備未來命運的西征,劉備卻只帶著剛從東吳投奔他的副軍師龐統,卻將關羽、張飛、趙雲及首席軍師諸葛亮都放在荊州,雖然後來的歷史證明劉備只帶龐統同樣達到了取代劉璋的目的,但是,在取代劉璋的西征之路,劉備為何敢如此冒險只帶龐統西征呢?其實,劉備西征益州獨帶龐統是當時所處的現實條件決定的,而且當時劉備所處的環境和戰略需要也只能容許他獨帶龐統。

諸葛亮和關羽、張飛、趙雲不跟隨劉備西征可以取得劉璋的信任。

首先,劉備不帶關羽、張飛、趙雲及首席軍師諸葛亮意在迷惑劉璋。

細讀《三國志》,劉備之所以能夠占領益州取代劉璋,前提是劉備與劉璋是宗親這麼一層關係,劉備才有可能接近劉璋,取代劉璋的信任,正是因為宗親這層關係,劉璋才希望劉備為其抗北面之敵。

如果劉備帶著關羽、張飛、趙雲及首席軍師諸葛亮一路前來見劉璋,劉璋必然懷疑劉備入川的目的,更何況,當時劉璋已有手下如黃權向劉璋建議不能引劉備入川,否則是引狼入室。

所以,龐統的建議在第一次見面會上就謀刺劉璋時,劉備沒有同意,因為劉備首先想取得劉璋的好感而尋找機會而後動,等於是隻身一人前入益州,讓劉璋感受到劉備的誠意。

果不其然,劉璋力排眾議,將劉備引入益州,劉備然後取得劉璋手下張松、法正等的信任,在裡應外合之下才有機會突然發動軍事行動而一舉成功,而且一旦裡應外合取得成功,軍事倒在其次,主要是政治作用。

否則,任憑龐統謀略通天也不可能撼動劉璋,這也是龐統提上中下三策,劉備只取中策的根本原因。

孫權對荊州早已虎視眈眈。

其次,當時東吳對荊州是虎視眈眈。

赤壁之戰,雖是孫劉聯軍取得最終的勝利,但最大功勞方是東吳,如果沒有周瑜的神謀天算及堅決禦敵,劉備不可能繼續存在,可赤壁一戰,劉備獲得的利益最大,整個南荊州四郡都被劉備獲得,那孫權豈能心甘,如果劉備帶著關羽、張飛、趙雲及首席軍師諸葛亮都本西進益州,那誰守荊州?尤其是沒有諸葛亮這樣的軍師鎮守荊州,那僅憑武力是對付不了東吳的,對付東吳更需要的是謀略,這也是劉備不帶諸葛亮只帶龐統的根本原因,因為一旦失去荊州,劉備西征益州一旦失敗,那劉備就無退路,將會死無葬身之地,即使西征成功獲得益州,一旦失去荊州那得不償失,因為失去了統一天下的可能。

後來的歷史證明,劉備這一舉措極其正確,因為劉備在取代劉璋獲得益州之後,在漢中與曹操一戰,劉備將張飛、趙雲及首席軍師諸葛亮都帶入漢中,獨留關羽守荊州,雖然取得了漢中戰役的偉大勝利,但孫權偷襲荊州,關羽最終大意失荊州,劉備最終只能以益州一席之地而三分天下有其一,當然也是最弱的一方,因為失去荊州的劉備最終只能依附孫權而存在。

而荊州不但是中國人口最稠密的地方,也是經濟最發達之地,更是天下糧倉,可以說是天下必爭之地。

所以在劉備看來,荊州不容有失,這也是後來劉備率全部力量東征要發動夷陵戰役的根本原因。

劉璋「暗弱」,不需要劉備舉全部之力。

三是征服劉璋不需要舉全部之力。

諸葛亮早就說過,「劉璋暗弱」,以劉備的能力對付劉璋並不需要舉全部之力,更何況,獲得劉璋信任之後的劉備,迅速的在政治上分裂了劉璋的力量,將法正和張松等悄悄地爭取過來了,在裡應外合之下,劉備就更不需要多少軍事打擊就能征服劉璋了,尤其是,進入益州後的劉備能夠在益州全面開花,不需要多大的謀略就能征服劉璋,這也是龐統雖然在《三國演義》中演繹得很神,而事實上與諸葛亮相比要相距甚遠,這也是龐統在劉備西征劉璋的過程中,在一場小戰役中就中亂箭而亡的根本原因。

所以,以劉備個人的能力,既不需要首席軍師諸葛亮的謀略,也不需要兄弟關羽、張飛及趙雲的神勇,有他外搭龐統足夠。

劉備需要全面考察龐統。

四是可以達到全面考察龐統的目的。

無論是關羽還是張飛或是趙雲包括諸葛亮,其能力和忠心都不需要考量了,因為關羽和張飛及趙雲是劉備一同打天下的生死兄弟,諸葛亮是劉備三顧茅廬而請來的大師,可龐統雖然聲名遠播,一方面還沒有在實戰中得到證實,另一方面其原來為東吳所用,是周瑜手下的功曹,現在,投奔他劉備,到底是銅匠還是鐵匠,其謀略到底如何?其忠心到底如何?都沒有得到證實,過去,劉備叫其當縣令那是不成功的,是因為有魯肅的推薦才將其提拔為副軍師,可是否真正名符其實,或者到底是否真投靠他劉備,劉備內心其實並沒有底,現在,帶在自己身邊,正是全面考察龐統的時候。

其實,在考察的過程中,按理說劉備對龐統並不十分滿意,一方面龐統太驕傲,在酒宴上竟然衝撞劉備,因為是在用人之際,劉備才最終容忍下來,另一方面龐統提出的所謂三策,其實並不高明,單純只是軍事上的考慮,並沒有考慮到政治方面謀略作用可能更大,事實上龐統提出的三策其實還不如劉備個人的謀略,這也是龐統最終戰死沙場的根本原因,如果劉備真正滿意龐統,不可能讓龐統衝鋒陷陣,畢竟,對於一個軍師來說,衝鋒陷陣不是他的強項,那是將軍的強項,所以,龐統之死應該與劉備對其並不是很滿意有關。

劉備集團的軍事行動一直是分工明確。

第五,這應該也是劉備集團傳統的習慣性軍事行動。

在過去的軍事行動中,劉備與關羽及張飛和趙雲及諸葛亮其實很少在一起軍事行動,劉備最喜歡帶的就是張飛,而關羽和趙雲往往很少跟隨在一起,諸葛亮和趙雲往往是在後方,關羽是獨守一方。

在劉備幾乎所有的軍事行動中,只有漢中戰役,劉備才幾乎將所有謀臣武將都集中在一起(但關羽依然除外),所以,劉備西征益州不帶關羽、張飛、趙雲及諸葛亮他們,那是他們習慣性的軍事行動,即使是後來劉備發動的最大戰役夷陵戰役,劉備也沒有帶諸葛亮和趙雲東征。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真實的劉備,比阿斗更扶不起!

人們常用扶不起的阿斗來形容一個人的昏庸無能,阿斗指的指的是劉備之子劉禪,但根據真實歷史記載,劉備比其子阿斗更扶不起來。建安十二年(207),劉備在荊州求訪名士,水鏡先生司馬徽向劉備推薦諸葛亮的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