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為何坐視曹劉爭徐州?為什麼他會作壁上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袁紹非庸主,算盤也很精……究竟袁紹為何坐視曹劉爭徐州?為什麼他會作壁上觀?別急,聽我慢慢道來。
演義第二十四回,在平定京城的董承之亂後,曹操準備繼續統一的步伐。
郭嘉對北方的另外兩股勢力,袁紹和劉備做了一個簡單而明了的分析。
郭嘉認為:「紹性遲而多疑,其謀士各相妒忌,不足憂也。
劉備新整軍兵,眾心未服,丞相引兵東征,一戰可定矣。
」。
此前不久,劉備還在曹操帳下,因袁術騷擾徐州,守將車胄求救。
劉備幾個月裝孫子果然有了效果,曹操答應讓劉備率軍五萬前往徐州。
結果袁術沒消滅,劉備殺掉車胄,霸占徐州。
但是,駐守徐州的軍隊本就是曹操的部下,並且劉備此人,在籠絡部將的方面手腕還算可以,在訓練士兵,提升部隊的凝聚力上其實很爛。
之前早到的劉備被後來的呂布打的滿地找牙就是明證。
此時郭嘉建議先打軍心不穩的劉備,正是擊中劉備軍團要害。
曹操大喜,率軍出征。
聽到消息,劉備急忙派遣謀士孫乾前往冀州找袁紹,希望袁紹能夠攻打曹操。
劉備和孫乾都是無謀之人,來到袁紹處,就知道一味要求袁紹出兵相救,說不出攻打曹操袁紹能夠撈到什麼好處。
反倒是袁紹手下的謀士田豐看出時機難得,認為此時攻打曹操,正是千載難逢的好時機。
可是袁紹卻因為小兒子生病,說自己無心用兵,放棄了這次機會。
那麼,袁紹是不是真的就如謀士田豐所說,袁紹是因為顧惜嬰兒之病,而喪失最基本的軍事決斷了呢?
我看不是。
《三國演義》本是一部擁劉貶曹的小說,而袁紹則是曹操的手下敗將,對於袁紹的描寫,大都是粗線條的,甚至是醜化式的描寫。
但是,正史中的袁紹則不然。
袁紹能夠從一個小小的渤海太守,在短短的幾年之間成為割據冀州、青州、并州、幽州的北方大地勢力最強的諸侯,當然有其過人之處。
《三國演義》當中的有些情節,是羅貫中主觀虛構,但是還有不少精彩片段本身就是正史人物的言行。
本回袁紹拒絕劉表就是其一。
因此,分析袁紹為何在曹操劉備爭奪徐州的大戰中,袁紹坐壁上觀的原因,若結合正史探討,或許有更全面的認識。
徐州曹操劉備之戰,發生在公元200年的正月月。
此前,198年的12月,劉備被呂布擊潰,只能投奔曹操,然後引導曹操奪取了徐州,消滅了呂布。
劉備在曹操的手下裝了六個月的孫子,在199年的六月率軍攔截袁術。
袁術眾叛親離,兵敗而死。
就在199年的3月,袁紹攻破盤踞幽州全境,青州、并州一部的公孫瓚,一統北方最為繁盛的四個州。
袁紹勢力壯大之後,並不是像演義中一樣,膽小懦弱,碌碌無為,而是驕傲得意,一心想要滅掉曹操一統天下。
從199年的3月份開始,袁紹準備了十萬精兵,一萬匹戰馬,準備和曹操展開大決戰。
袁紹的首席謀士沮授勸說,在消滅公孫瓚之後,袁紹一方實力也受到極大損傷,並且,幾個州的百姓剛剛歸附,也應該花時間休養生息,安撫百姓,修繕武器,整頓軍隊。
此時不如先和曹操求和,向漢天子告捷,然後率軍南下,整頓城防,籌備和曹操一戰,這樣才是萬無一失的好辦法。
但是袁紹手下的另一波謀士卻認為,袁紹已經滅掉公孫瓚,以袁紹用兵如神的謀略,統帥四州能征慣戰的軍士,進攻曹操,易如反掌,又何必等待。
沮授的建議尤其穩妥的一面,而其他謀士(郭圖、審配)則更多是附和袁紹,滿足袁紹的虛榮心,並且趁機進攻沮授,說沮授統領袁紹三軍,權威已經危及袁紹。
袁紹就讓沮授、郭圖、審配三人各自領一軍,並且積極籌備進攻袁紹。
應該說,袁紹當時雖然經歷一場大戰,實力受損,但是總體戰鬥力依然遠在曹操之上。
《通鑑》中說,當聽聞袁紹要進攻許都,許都的將領都十分恐懼,在這樣的情況下,曹操和荀彧等人才大力宣揚,袁紹為人志向很大,但是智謀短淺,外表勇武,但內心怯弱,千方百計中傷抹黑袁紹,以安撫眾將百姓的心。
並且,為了讓進攻曹操的行動進行的更加順利,袁紹派人向其他諸侯發出邀請,共同討伐曹操。
雖然說,大多數諸侯都表示中立,比如荊州的劉表,涼州的馬騰韓遂。
但是,袁紹強大而曹操弱小,其他諸侯表示中立其實就意味著站在袁紹一邊。
結果果然和曹操、郭嘉預料的一樣。
曹操最早時不願意對付劉備其實是另有打算
公元196年,呂布攻打劉備,劉備大敗,走投無路之時,投靠了曹操。曹操親自設宴款待,視為上賓。當時曹操謀士對劉備也有兩種意見。荀彧認為劉備不是久居人下之人,要趁早結果了他;而郭嘉則認為曹操起兵就是...
三國篇 第六十六講 南征之謀
各位看官,上一講我們講到,袁紹謀劃稱帝,因部下反對,沒有成功。曹操攻占河內,殺了依附袁紹的眭固。袁紹想要集結兵力,一舉消滅曹操。袁紹任命審配、逢紀主持軍事事務,田豐、荀諶、許攸為謀士,顏良、文丑...
三國時期唯一的四戰之地徐州
徐州位於今天江蘇省北部,是歷來兵家必爭之地。東漢末年,諸侯割據,群雄動盪,天下英雄風起雲湧。各路諸侯雄霸一方妄圖逐鹿中原。徐州便成了諸侯們心中的一塊肥肉。 徐州牧本是陶謙。奈何陶謙年老體衰,怎敵...
有謀無斷但愛好養士,袁紹手下八大謀士,到底誰忠誰奸?
袁紹因廢帝問題與董卓決裂,逃往渤海,被董卓封為渤海太守,受韓馥節制。韓馥也唯恐袁紹坐大,故意減少軍需供應,企圖餓散、餓垮袁紹的軍隊。袁紹不甘久居人下,於是他手下謀士便獻計於他,奪得素有「天下之重...
漢末最強諸侯袁紹,竟然是個重度拖延症、強迫症與選擇障礙症患者
官渡之戰爆發前的一個月,曹操居然忙裡偷閒,率大軍離開了官渡主戰場,轉戰兩千餘里,平徐州三郡,打跑劉備,擒獲關羽,迫降昌豨,破敵數萬!而袁紹大軍在這一月間竟未趁機偷襲,怪哉?原來,袁紹的幼子生了重...
袁氏集團並沒有表面上那麼不堪!
袁紹的謀士集團還是很強大的,個人能力相當優秀,由於歷史一貫的尿性,死的早的由於事跡不多,都會被不同程度的低估,所以袁氏集團並沒有表面上那麼不堪,私以為重點還是放在了對方人物的缺陷上,但人無完人...
三國中兩個謀士同樣姓郭,一個運籌帷幄,一個卻只會幫倒忙送助攻
三國中除了驍勇善戰的將軍,給我們留下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各位運籌帷幄的謀士了。其中最厲害的便是諸葛亮和郭嘉。郭嘉不死臥龍不出,後世歷史中人們對郭嘉的評價尤勝過諸葛亮,被稱為三國第一謀士。可是在三國時...
《三國演義》三大悲情謀士,其中兩人都差點把曹操置於死地
三國時候有兩類人最有名,一類是猛將和名將,還有一類就是各諸侯身邊的謀士們。說到三國的謀士,可以說各有各的厲害,各有各的魅力,最為人所知的比如曹操手下郭嘉,荀彧等五大謀士,劉備手下諸葛亮,法正,...
其實袁紹也很不容易,手下四大謀士全是坑貨,還能雄踞一方
三國里為主公出謀劃策爭奪天下的優秀謀士有很多,如曹操麾下的郭嘉、荀彧、荀攸、程昱、戲志才等;劉備麾下也有諸葛亮、法正、龐統等;孫權麾下的謀士基本都是文武全才;但是也有實力坑主公的謀士,關鍵這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