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戰中他功不可沒,被《三國演義》埋沒的一代傑出政治軍事家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說起赤壁之戰,大家都耳熟能詳。

談起赤壁之戰,人們會想起許多三國典故。

什麼草船借箭,舌戰群儒,還有七星壇諸葛祭風等,這些都是小說中虛構或者誇大的內容。

赤壁之戰這場驚天動地的大戰以三國中最出色的軍事家之一的曹操失敗而告終,這場大戰為之後三分天下奠定了基礎。

其實在那個時候,孫權和劉備的軍隊是不可能和曹操抗衡的,而且那時候的孫權還很年輕,要是聽信張昭等人的話,曹操將一統天下。

就在那危機的時刻,魯肅站了出來,要求要和曹操戰。

並和諸葛亮講明戰和的利害,幫助孫權樹立起與曹操交戰的信心。

在《三國志.武帝紀》中的記載,「公至赤壁,與備戰,不利。

」有數倍與孫劉聯軍的大軍的曹操沒想到剛到赤壁就首戰不利,有因為軍中有瘟疫和當時風向不好等原因燒船退兵。

曹操此戰,雖有人數上的優勢,但弱勢也不少。

周瑜和孔明抓住曹操的弱點,擊敗了曹操,自然功勞不少。

但看看當時的情況:曹操帶兵南下,劉表病死,他兒子投降,劉備拔腿就跑。

在此危急時刻,劉備的軍隊幾乎不能和曹操抗衡,所以孔明「奉命求救於孫將軍」,在此關鍵時刻,與魯肅會面,去見孫權。

曹操的五千騎兵把劉備打得一塌糊塗,眼看江南將歸曹操所有,但孫權這邊,一班文臣勸孫權投降。

那時孫權很年輕,要是聽信張昭等人的話,曹操將一統天下。

有是在這時,魯肅站了出來,要求要和曹操戰。

並和諸葛亮講明戰和的利害,幫助孫權樹立起與曹操交戰的信心。

魯肅對孫權說:「我們可以降於曹操,還可以得個一官半職,為曹操所用;但主公您投降了,曹操會怎樣對待您呢?」孫權疑慮頓消,說:「張昭他們太讓我失望了。

」於是斬下桌上一角,並說:「誰再言降,如同此案!然後馬上與劉備聯合抗曹。

很多人受《三國演義》的影響,認為這場戰役立頭功的是孔明,為什麼?因為如果沒有諸葛亮借到東風,周瑜的火攻就不能實施。

還有人說是黃蓋的功勞,他用苦肉計騙取曹操信任,充當先鋒火燒曹操戰船。

當然也有人講這是周瑜指揮有方,才擊敗曹操。

而從史料上來看,大家都忽略了這樣一個重要人物魯肅魯子敬。

被《三國演義》描述成老實迂腐的魯肅,其實是一代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演義中的周瑜與歷史上真實的周瑜大不同

《三國演義》把周瑜描繪成心胸狹窄、妒賢忌能的典型,當他一發現諸葛亮的才智超過自己,便想方設法謀害,必欲除掉孔明而後快,結果他的計謀被諸葛亮一一識破,自己反中了諸葛亮的謀算,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氣...

有些人以為三國演義拔高了諸葛亮而醜化了周瑜

抗擊曹操,周瑜說到了,也做到了。統帥三萬精銳,排兵布陣,這位將軍已是胸有成竹。戰爭爆發,兩軍交戰,犬牙交錯,混亂之中周瑜採用黃蓋的奇策,火攻曹軍。裝上乾草灌上油的戰艦在長江中如離弦之箭射向敵軍...

赤壁之戰誰的功勞最大?其實都忽略了這個人

公元208年,曹操率領80萬大軍南下,意圖統一中國,在赤壁與孫劉聯軍一戰,被打的丟盔卸甲,狼狽而逃,從此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基礎。在《三國演義》中,著重描寫了不少耳熟能詳的典故,比如草船借箭、舌戰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