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三國 第二部 孫劉聯盟 第十四講 天生奇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諸葛亮出山後,有英雄之志的劉備如虎添翼,力量迅速壯大,從寄人籬下的狼狽狀態開始走向了成功之路,最終建立了一方基業,形成了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諸葛亮對劉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那麼郭嘉在曹操心中的分量能和諸葛亮在劉備心中的分量相提並論嗎?郭嘉和諸葛亮,他們的能力和對各自集團 的貢獻是相當的嗎?郭嘉對於曹操有那麼重要嗎?
是的,郭嘉對於曹操來說極為重要。
我們看一看曹操的生平,他的事跡是一個什麼樣的情況呢?是郭嘉來到他身邊以後,到去世,曹操基本上是一路凱歌,成功地平定和統一了中國的北部,一直到郭嘉參與的最後一次戰爭,就是曹操征烏丸,大獲全勝,徹底消滅了袁紹家族的力量。
那麼這個時候曹操志得意滿,率兵南下,打荊州,打劉表,也很順利。
一直最後曹操打到江陵,又接管了劉表在江 陵的艦船順江
而東來到赤壁,結果怎麼樣?遭到迎頭痛擊,曹操是碰了釘子了,船燒了,人撤了,這個時候曹操說了這樣一句話,他說:
「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
他說如果郭嘉還在——郭嘉字奉孝,郭奉孝就是郭嘉了,郭嘉是在曹操北征烏丸的時候病逝的——所以曹操說,唉,如果郭奉孝還在的話,孤怎麼會落到這個地步呢。
那麼曹操這一段話是記載在《三國志·郭嘉傳》裡邊的,這句話到了《三國演義》裡面演繹了一下,在《三國演義》裡面是一個什麼樣的情況呢?說曹操在赤壁遭到失敗以後一路遁逃,走華容道,最後退到南郡,駐守南郡的曹仁設下盛宴為曹操接風,酒過三巡曹操忽然哇的一聲哭出來了。
當時所有人都很吃驚,曹仁就問曹操說,丞相,你在前方失利的時候那麼危險,你一滴眼淚都沒有掉,現在你已經回到後方來了,我們兵強馬壯,正可以整頓軍隊報仇雪恨,為什麼要哭呢?曹操說:
「我哭郭奉孝耳,若奉孝在,決不使吾有此大失也。
」
如果郭奉孝還在,我怎麼會落到這個地步呢?接著曹操捶胸大哭,說:
「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眾謀士皆默然自慚。
」
《三國演義》的說法是眾謀士默然,都很慚愧,都很鬱悶。
那麼這個故事在毛宗崗父子的批語裡面就把曹操批得狗血噴頭,毛宗崗父子怎麼說呢?毛宗崗父子把這件事和曹操宛城之戰哭典韋聯繫起來了,就是曹操第一次南征張繡的時候張繡舉手投降,曹操兵不血刃就拿到了宛城,志得意滿,然後忘乎所以,最後張繡突然反叛,殺得曹操措手不及,曹操的愛子,他的長子曹昂、他的侄子曹安民、他的愛將典韋都在這次戰爭中犧牲了,那麼戰後曹操舉行了一個祭奠儀式來祭奠他的愛將典韋,那麼根據《三國演義》的描述,曹操祭奠典韋的時候說了這樣一句話,說我兒子死了,我侄子死了,我都不心疼,我心疼典韋啊!這叫做哭典韋,前面講的呢,哭郭嘉,毛批就把這兩件事情聯繫起來了,他說了一個什麼話呢?他說:
「曹操前哭典韋,而後哭郭嘉。
哭典韋之哭所以感動眾將士也,哭郭嘉之哭所以愧眾謀士也。
前之哭勝似賞,後之哭勝似打。
不謂奸雄眼淚,既可以做錢帛用,又可以做挺杖用,奸雄之奸,真是奸得可笑。
」
哭典韋是為了感動眾將士,哭郭嘉是為了羞慚眾謀士,意思是說曹操哭典韋是為了讓其他的這些將士都給他賣命,曹操哭郭嘉是嘲笑你這些謀士都沒有用。
這段話當然說得是很漂亮,但問題是無的放矢,因為在這裡毛批批的是《三國演義》裡面的曹操,是小說中的曹操,不是歷史上的曹操。
歷史上的曹操並不可笑,歷史上的曹操是祭奠過典韋,但是沒有說我兒子死了、我侄子死了我都不在乎我就在乎典韋死了,而且赤壁之戰曹操失利有多種原因,將來我們講赤壁之戰的時候我還要詳細地向大家介紹,它是多種原因造成的,不是謀士失職造成的。
而且在這次戰爭中曹操的謀士並沒有失職,比方說劉備和孫權的這個聯盟早就有人預見到了,誰,程昱,當時程昱就斷定你打劉備劉備往江
東跑,孫權肯定跟他聯合,預見到了。
還有,曹操占據了荊州以後準備順江 東下再去打孫權,也有人勸阻,誰,賈詡,賈詡勸他休兵,不要再往東打,採取懷柔政策把荊州這個地方治理好,江
東地區可以不戰而勝。
曹操不聽,才有這樣一個失敗,所以曹操的謀士在這次戰爭中是盡責的、是稱職的,那麼曹操有什麼必要羞愧他們呢?沒有。
那好,既然曹操哭郭嘉不是為了羞愧他的那些謀士,那我們就要問,曹操為什麼要說這句話呢?曹操說「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呢?我們去讀一下《三國志》我們就可以看到,曹操這個時候是仰天長嘆,他是嘆息,嘆什麼?嘆自己命苦,我好容易有一個郭嘉,而且我好容易統一了中國北方,我眼看就要統一全中國了,郭嘉你怎麼就走了呢?你怎麼就離我而去了呢?我怎麼這麼命苦呢?如果郭嘉郭奉孝你還在,雖然我們也會遇到困難,也會遇到挫折,但是你一定能夠幫助我走出困境的。
為什麼要這樣說呢?曹操有那麼多謀士,他為什麼還要這樣說呢?
曹操有很多謀士,謀士們也都在盡心盡職地出謀劃策,其中也不乏一些很好的建議和意見,曹操為什麼還要哭郭嘉?並且說出「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這句話?郭嘉和別的謀士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曹操為什麼如此看重郭嘉呢?
是因為郭嘉這個謀士很特別,郭嘉特別在什麼地方呢?特別在他是一個軍事天才,郭嘉的特點是神機妙算、當機立斷、出奇制勝、隨機應變、料事如神、敢出險招。
這個我們可以舉郭嘉參與的最後一次戰爭為例,郭嘉參與的最後一次戰爭就是征烏丸。
烏丸又叫做烏桓,是中國北方的少數民族,他們的大本營柳城就是現在咱們東北遼寧省的錦州市,這一些少數民族在這個歷史時期是站在袁紹一邊的。
官渡之戰袁紹打敗了,後來袁紹又病死了,他的這個權力、他的軍隊就交
給了他三個兒子,長子袁譚、中子袁熙、小兒子袁尚,而袁紹是指定袁尚做接班人。
那麼曹操就去打這三個人,後來袁譚被曹操殺了,袁尚和袁熙就逃到了烏丸,準備和烏丸的力量結合起來對抗曹操。
那麼曹操要統一中國北方,必須消滅他們,要消滅袁熙和袁尚就必須打烏丸。
但是這個仗很難打,我們可以看一下地圖:曹操把漢獻帝接到了哪裡呢?許都,就是現在河南的許昌。
他自己把自己的大本營設在哪裡呢?設在鄴城,也就是現在河北的臨漳。
那麼烏丸在哪呢?在遼寧省的錦州,所以這個路途非常遙遠。
當時很多人反對曹操打烏丸,事後曹操還特別獎勵了這些反對他打烏丸的人,因為這一仗打得太險了,曹操說你們的意見是長久之計,我的取勝是僥倖的,這個故事我們以前也講過了。
那麼這些人反對打烏丸的理由是什麼呢?兩條,第一條,他們說袁尚和袁熙是亡虜,是兩個打敗了仗的傢伙,烏丸是夷狄,是少數民族,貪而無親,就是這兩伙人他是搞不到一起去的,他們不可能聯合起來,不用打。
第二個顧慮,就是我們如果勞師遠征、虛國遠征,我們南方的那個劉表會來打我們,因為劉備這個梟雄現在跑到劉表那兒去了,劉備肯定慫恿劉表來打我們,這也是後顧之憂啊。
有沒有道理?有道理,是吧,但是郭嘉主張打。
郭嘉主張打有三個理由,第一,他說烏丸是遠,但是正因為烏丸遠,所以他們絕對想不到我們會去打他,這叫做「恃遠無備」,他是沒有準備的,如果我突然襲擊一下可以打他個措手不及,這叫做「可以打」。
第二個理由呢,就是袁紹對烏丸是有恩的,袁紹的兒子跑到烏丸去以後他們肯定會結合起來,他們一旦結合起來,不但是統一中國北方的目標不能實現,就是我們現在已經占有的冀州和青州說不定都不是我們的了,這叫做「應該打」。
第三點,劉表這個人來偷襲我們要不要擔心?郭嘉說不用擔心,為什麼呢?郭嘉說劉表「坐談客耳」,什麼意思呢?說劉表這個傢伙他是個誇誇其談的傢伙,坐在這兒聊天可以,打仗他不行;是的,劉備是到了他那個地方,劉備也確實是個英雄,但是劉表是不會信任劉備的,因為劉表很清楚劉備的能力在自己之上,他絕不肯也不敢信任劉備;而且劉表現在此刻是根本不知道拿劉備怎麼辦,信任他吧,委以重任吧,派以重兵吧,怕劉備將來奪自己的地位,不信任他吧,劉備怎麼肯給他出力呢。
所以郭嘉跟曹操說,明公放心,劉表肯定不會來襲擊我們。
這個就叫做料事如神啊!果然曹操的軍隊出發以後,劉備就建議劉表說我們現在趁虛而入,趕快打到許昌把皇上接到我們荊州來,就是襄陽,我們就挾天子以令諸侯了。
劉表說,啊,等等吧,看看吧,想想吧,他不動彈劉備是沒有軍隊的,劉表不派兵劉備就沒有辦法。
等到曹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把烏丸幹掉了以後,班師回朝的時候,劉表才來找劉備說哎呀,兄弟,這個事好像是,你看這個我錯過一次機會了。
唉,劉備拿這個不爭氣的宗室——都是他們劉家人嘛——沒有辦法,只好說,啊,也沒有什麼關係啦,現在我們反正是一個戰爭年代,機會多得很,這個,只要下回咱不錯過了就行了啊。
其實劉表哪裡還有機會啊?建安十二年曹操平定了烏丸,十三年就來打劉表,曹操是建安十三年七月出兵打劉表的,八月份劉表就死了,他哪裡有機會?沒有機會。
這就是郭嘉的料事如神。
那麼我們現在就知道郭嘉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了,他是什麼呢?他是看透了人。
他最早看透了袁紹,他知道袁紹成不了大氣候,他投奔曹操;他後來看透了呂布,曹操征呂布的時候,眼看就要勝利的時候曹操準備撤兵,郭嘉要他打下去,把呂布滅掉了;他看透了孫策,這個故事以後我們再講;他看透了劉表,他幾乎把曹操所有的敵人都看透了,而且他也看清了自己的主人。
郭嘉去世以後,曹操上表朝廷要表彰郭嘉、獎勵郭嘉,曹操說了這樣的話,他說每次重大行動之前,我曹操往往決定不下來,都是郭嘉當機立斷,所以平定天下郭嘉的功勞是最大的。
也就是說在每次重大的軍事政治行動之前都是郭嘉替曹操出謀劃策,而且做出決定,那麼郭嘉能夠這樣做,是因為他把曹操看得很清楚,他知道曹操是一個能夠接受、採納正確意見的人,如果是像袁紹那樣剛愎自用、像袁紹那樣嫉賢妒能、像袁紹那樣猶豫不決、像袁紹那樣自以為是,郭嘉的智慧又有什麼用呢?你要知道郭嘉出的是險招啊。
曹操和袁紹在官渡打仗的時候,孫策準備從南面襲擊曹操,也是到許昌去搶皇帝,也是郭嘉斷定他不會來。
現在我們知道,郭嘉對於曹操來說確實非常重要。
郭嘉來到曹操身邊後,曹操一路凱歌,伐呂布、戰袁紹、征烏丸,一切都很順利,成功地平定和統一了中國北方,這裡面郭嘉的建議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按理說,像郭嘉這樣聰明絕頂的人該不會看不透劉備吧,那麼,郭嘉對劉備是什麼態度呢?
在對待劉備的問題上曹操集團
是有兩種意見的,一種意見主張殺了劉備,還有一種意見認為不能殺劉備,郭嘉的態度記載在《三國志·郭嘉傳》裴松之的注裡面,裴松之並列了兩種郭嘉的意見。
第一種是《魏書》上說的,說曹操去找郭嘉,說現在大家都說劉備這個傢伙那不是個什麼善類,放在我這兒肯定是要給我惹是非的,要我殺了他,你覺得怎麼樣?郭嘉說,明公你手提三尺寶劍,起義兵,誅凶暴,你靠的是什麼?誠信啊,你靠的是誠以待人才有今天,現在劉備一個英雄走投無路來投奔我們,我們如果殺了他,天下人會怎麼想呢?所以郭嘉說,不能隨便殺:
「以一人之患,絕四海之望,請明公慎之。
」
另一個記載是《傅子》,《傅子》這本書裡面講曹操放劉備,郭嘉趕快去找曹操說,劉備這個人放不得的,因為他是英雄,他放出去肯定他要鬧出些動靜來,郭嘉說:
「一日縱敵,數世之患,宜早為之所。
」
敵人放走了以後後患無窮,明公你要早做安排。
也就是說有人要殺劉備郭嘉說殺不得,有人說要放劉備郭嘉說放不得,所以裴松之的注說,這兩個是相反的啊。
其實不相反,是一致的。
為什麼這樣說呢?郭嘉從來就沒有說要殺劉備,郭嘉說的是「宜早為之所」,就是劉備這個人你一定要早做安排,安排不等於殺啊,在這個問題上我同意周澤雄先生的觀點,周澤雄先生說郭嘉的主張是既不能殺、也不能放,怎麼辦?軟禁,你把他軟禁起來嘛,,既不丟失人心,又不放跑敵人。
但是很奇怪的是曹操這回怎麼好像沒領悟啊,這也可能這個事情實在太敏感了,郭嘉不便說穿,沒有把軟禁這兩個字說出來,只是說你早做安排,曹操也不知道一個什麼原因他就沒明白。
當然了,就是曹操也好、郭嘉也好,都是人不是神,他再料事如神他也算不到六年之後隆中會走出來一個諸葛亮,這是他算不到的,這叫做人算不如天算。
劉備有了諸葛亮,三國的歷史就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在諸葛亮的幫助下,劉備的事業越做越大,最終三分天下,建立了蜀國的基業。
而郭嘉輔佐曹操,也使曹操的事業一帆風順,成功地平定和統一了中國北方。
所以,諸葛亮和郭嘉對他們的輔佐對象來說都非常重要,那麼,在他們身上有什麼共同之處呢?
諸葛亮和郭嘉是三國史上非常難得的兩個天才,他們有很多共同的地方,第一,他們都是少年天才,郭嘉出山的時候27歲,諸葛亮出山的時候26歲,而且一出來就表現得非常地成熟,對於時局看得很清楚,而且每一個主張都能夠實施;第二點,這兩個人都審於量主,就是這兩個人都會為自己選老闆,郭嘉是先投靠了袁紹然後改換門庭去找曹操,諸葛亮是坐在隆中不動等著劉備出來,而且他們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給自己選老闆呢?是普天下的人都認為袁紹是個績優股的時候郭嘉一眼就看出袁紹是垃圾股,是普天下的人都認為劉備是垃圾股的時候諸葛亮一眼就看出他是績優股,這兩個人現在要炒股票那不得了,我們就別幹了這事,那錢都被他們賺了;第三個呢,他們都謀功為高,他們對各自集團
的貢獻都非常之大;第四個呢,他們都忠心耿耿,諸葛亮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郭嘉也是這樣,後來曹操回憶郭嘉說郭嘉這個人身體不好,看來這個年輕人是比較弱的,體格不太好,而且生活也不太檢點,可能酗酒之類的事情也是有的,所以38歲就去世了,他說郭嘉其實是知道自己的,他總說我身體不好,我不適合在南方生活,我如果到了南方我肯定要死,但是每次跟他討論問題的時候他都說要打荊州,曹操說這是拼了命來為我立功啊,說我雖然現在給他討了封、討了賞、寫了很多文章來表彰他,可是對於一個死了的人有什麼用啊!郭嘉啊,奉孝啊,所以他才痛哭流涕地說:痛哉奉孝,哀哉奉孝,惜哉奉孝;第五個相同之處,就是他們都與托以後世有關,諸葛亮這個沒有問題,劉備是託孤的,白帝城託孤把劉禪托給了諸葛亮,而曹操自己說他也是準備自己百年之後把後事託付給郭嘉的,沒想到郭嘉先我而去。
此人是毛主席最喜歡的謀士,一生做了兩件事,連諸葛亮都比不上
東漢末年,天下群雄並起,湧現出了無數的文人謀士,名將輩出,令人至今還能感受那個時代的紛爭氣息。其中,有一人被稱為「鬼才」,平生素有謀略,滿腹韜略,幫助曹操活捉呂布,攻占徐州,然後揮師官渡,大敗...
神目如電的天才:曹操最年輕最詭奇的謀士郭嘉
這個人有一雙望穿秋水的眼睛。這個人有一道洞穿人心的目光。 世上自古就有這樣一種特殊的天才,他們的功業,即使不是高入雲霄,改天換地,卻至少是不可理喻的,他們以自己拗轉正常生命成長鏈的成就,使我們的...
解讀《三國》第一謀士鬼才——郭嘉
魏蜀吳三國戰爭,說到底還是人才的競爭。在這一時期,湧現出眾多足智多謀的謀士。大家耳熟能詳的一般有:臥龍鳳雛,二荀郭嘉。如果要說三國第一謀士,許多人都會首推諸葛亮。這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三國演義的影響...
閒談三國:「郭嘉不死,臥龍不出」是不是真的?他們兩個誰最厲害
郭嘉是曹操謀士,諸葛亮是劉備的謀士,這兩個人在歷史上的評價是有所不同的。曹操得到郭嘉輔佐時說:「使孤成大業者,必此人也。」劉備得到諸葛亮輔佐時說:「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當時郭嘉剛剛去世,...
郭嘉不死,臥龍不出,正史上的郭嘉是什麼樣的?
公元207年,年僅38歲的郭嘉因病去世,同年,劉備三顧茅廬請27歲的諸葛亮出山。郭嘉大諸葛亮11歲,38歲的郭嘉身為曹操手下第一謀士而名滿天下,而此時的諸葛亮卻名不見經傳,僅圈內幾名好友知悉,如...
郭嘉和諸葛亮誰厲害?三國第一謀士是誰?
事實上,郭嘉和諸葛亮不但作為個人有驚人的相似之處,而且在各自陣營的分量也都一樣。郭嘉這顆將星不像諸葛亮那樣璀璨明亮。諸葛亮從二十六歲出山,到五十四歲病故,為劉備集團服務了二十八年,而且還有十一年...
曹操第一謀士郭嘉真的不如戲志才嗎?
前幾期小編寫過一個三國謀士排名,其中把郭嘉分進了超一流謀士檔,許多人有意見,說郭嘉就是曹操的一個管家,也只是戲志才死後的替代品,如果戲志才在世,郭嘉肯定不如戲志才,我們這期就談談戲志才跟郭嘉究竟...
諸葛亮和郭嘉究竟誰厲害?
讀《三國演義》的人,都會知道諸葛亮這個人,即使不讀《三國演義》的人,也都會知道諸葛亮這個人。然而英年早逝的郭嘉,卻沒有在三國歷史高潮時期留下自己的足跡,因而名氣反而沒有諸葛亮那麼大。也因為死的...
郭嘉不死 臥龍不出 這句話靠譜嗎?
《軍師聯盟》這部劇剛剛火起來,郭嘉就死了,不過比陳海好的多,活了7集,戲份還挺重,死的時候曹操都哭了,足見對郭嘉的重視,他的死讓無數觀眾感到可惜,年僅38歲就死了,英年早逝,天妒英才。
三國里另外的諸葛亮,可惜比諸葛亮早逝
在《三國演義》的時期,劉備的力量發展那麼快,除了有諸葛亮的鼎立相助,還有劉備的運氣也不差,諸葛亮曾經和劉備說:「要是曹操或者袁紹其中的一個人,力量變弱了,或者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謀士去世了,那麼我...
諸葛亮和郭奉孝,論才學,論計謀,究竟誰才是夢三國第一智多星?
郭嘉(170-207),字奉孝,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東漢末人物。原為袁紹部下,後轉投曹操,為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立下了功勳,官至軍師祭酒,封洧陽亭侯。於曹操征伐烏丸時病逝,年僅三十八歲。諡曰貞...
比諸葛亮還厲害,他才是三國第一謀士?
郭嘉為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立下了勳績,官至軍師祭酒,封洧陽亭侯。於曹操討伐烏丸時病逝,年僅三十八歲。諡曰貞侯。史書上稱他「才策謀略,世之奇士」。而曹操稱讚他見識過人,是自個的「奇佐」。
劉備實力上漲與曹操實力下降是由這個人的離世開始
公園207年,一直不走運的劉備在隆中請出了諸葛亮,諸葛亮在出山之後幫劉備取得了用武之地,自此劉備實力開始大增,並與孫權、曹操三分天下。而曹操集團則由一開始的雄踞北方時刻準備一統天下開始逐漸走下坡...
既生瑜 何生亮:眾望所歸的三國第一謀士郭嘉
郭嘉,今河南人,東漢末人物,為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立下了功勳。曹操征伐烏丸時病逝,年僅三十八歲。諡曰貞侯。史書上稱他「才策謀略,世之奇士」。諸葛亮,今山東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為匡扶蜀漢政權,嘔心瀝...
如果他不早逝,劉備的事業還能那麼順利嗎?
青梅煮酒論英雄,這時的劉備有英雄之志,有英雄之氣,有英雄之魂,有英雄之意,可就是沒有英雄之地,也就是說他沒有一個根據地,他是英雄無用武之地。他這樣一個沒有用武之地的英雄,至少是一個打折扣的,甚至...
三國史上的第一謀士之爭:鬼才郭嘉和諸葛亮誰更強?
郭嘉(170年-207年),字奉孝,東漢末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原為袁紹部下,後轉投曹操,為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立下了功勳,官至軍師祭酒,封洧陽亭侯。在曹操征伐烏丸時病逝,年僅三十八歲。諡曰貞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