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真的身在曹營心在漢嗎?其母死後為何不投奔劉備?理由有一點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嚴正聲明:本文素材來自《揭秘三國史》一書,反對轉載,拒絕偽史,保證沒有任何政治聯想!

要想在亂世中生存下來,你不僅要能打,還要足夠聰明,才能穩穩前行,不至於隨波逐流,成為歷史的傀儡。

在三國名人中,徐庶算不上一個名留青史的人,但他卻是這個時期最精明的人之一。

何解?且看下文分解:

徐庶官場的一生主要分為兩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前半生在劉備身邊鞍前馬後,當其二把手,為其謀略宏圖大計。

第二部分是後半生為曹操服務,官職平平而無大起大落,直至到死。

二者對比起來,似乎前半生才是徐庶最風光的時候,真的如此嗎?

我們得先來了解一下徐庶為什麼要背棄原來效忠的人,投奔敵人的懷抱。

據悉,當時的徐庶不僅有謀略,而且也是一位非常有孝心的人,所以當他發現敵人用計謀把自己的母親擄走之後,心急如焚的他,不得不投奔敵人,放棄自己所在的風光職位,繼而與原主說明情況,遂離開劉營。

後世人對此舉褒貶不一,但是孝心是無可口非的,只能夠說曹營的人過於心計,抓住了徐庶的弱點。

但是奇怪的是,當他為了母親而投奔敵人的時候,並未獲得封官進爵。

明明是百般心思挖牆腳,如今卻是擱置人才而不理,曹操的心思沒人能猜得懂。

在到了後面,故事的發展情節有了一個轉折點,那就是徐庶的母親脫離了曹營的掌控。

這也就說徐庶再也沒有後顧之憂了,這時候的他大可以拍拍屁股就走人,反正他也沒被重用。

然而,他並沒有這樣做,這是為什麼?

上面已經說了,徐庶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所以他也有非常有前瞻性的眼光。

其實,他早就已經看清了現在的亂世俱滅,他先前服役過的劉營已經風光不再,劉備即便身邊有多少謀略偉士,仍然是無力回天,大勢已去。

既然如此,為什麼要回去為一個即將要被歷史淘汰的主子服務?太愚蠢了!

基於上面的原因,徐庶很聰明的選擇留在了曹營,雖然沒有什麼大的官職,但起碼也能夠吃得飽過得好。

再說,對於有孝心之人而言,徐庶為求是家庭成員的安康,也為求自己的穩穩妥妥,不想再回去捲入到亂局中不得安生。

而史實也告訴我們,徐庶看得很準,他選擇留下是正確的,起碼他也避過了戰死沙場的厄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揭秘徐庶是如何破八門金鎖陣的

徐庶是誰的軍師戰國時期,諸侯分裂,各股勢力紛紛收納賢臣,希望為自己出謀劃策,為統一大業的戰爭添磚加瓦,徐庶先後待在了劉備和諸葛亮兩個人的身邊,徐庶是誰的軍師呢?

徐庶離開劉備投靠曹操的真相是什麼

徐庶,字元直,東漢末年人士,本來是劉備帳下之人,後來被迫歸附了曹操,為曹魏政權效力。徐庶曾經向劉備推薦諸葛亮,並且幫助劉備破了八門金鎖陣,是歷史上的一個英雄人物。

三國中他官至御史中丞,夢三國中他位置尷尬。

又到了一天一扯的時間了,慘澹的成績讓我各種鬱悶。不過,就算是鬱悶也要寫下去不是嗎?今天要寫的這個哥們先跟劉備,後跟曹操。看到這裡很多人估計已經知道我接下來要寫的人是誰了,他就是劉備最早期的謀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