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為什麼不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謀?孫傳庭給出答案!果然高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看過三國的同學們應該都知道,諸葛亮在第一次北伐進軍,魏延給他出了個主意。

《魏略》里是這樣記載的這條計策的:延曰:"聞夏侯楙少,主婿也,怯而無謀。

今假延精兵五千,負糧五千,直從褒中出,循秦嶺而東,當子午而北,不過十日可到長安。

楙聞延奄至。

比東方相合聚。

"這就是被後世津津樂道的子午谷奇謀。

但最後諸葛亮卻並沒有採納魏延的建議。

對於魏延的這條計策,古往今來人們褒貶不一。

贊成者認為,此計能夠打得魏國措手不及,諸葛亮不用實在可惜;反對者認為,諸葛亮不採納魏延的計策,並非只是出於謹慎小心,是因為他有更長遠的打算。

雖然在三國中我們看不到此條計策的實施,但在明朝末年,有人做了一次魏延。

沒錯,他就是明末農民軍里的第一代闖王,高迎祥。

崇禎九年(1636),闖王高迎祥從漢中出發,率領主力部隊進入子午谷,企圖偷渡這裡,然後奇襲西安占領陝西。

但事與願違,子午谷險峻的道路並不好走。

由於道路狹窄,天降大雨,高迎祥的幾萬大軍走了好幾天,才走了一半路程,人困馬乏,物資損失嚴重。

當他艱苦行軍終於到達子午谷黑水峪的時候,明軍統帥孫傳庭早已在此等候多時了。

因為道路狹窄,高迎祥屢次突圍,卻又再度被包圍。

經過反覆的較量,本已疲憊不堪的農民軍終於敗下陣來。

而高迎祥也被明軍俘虜,之後被押解回北京。

崇禎皇帝下令將他千刀萬剮,以解心頭之恨。

由此可見,子午谷奇謀存在這巨大的風險,能不能走出去都是一個問題,倘若遭遇以逸待勞的敵軍埋伏,連逃跑的機會都沒有,只有全軍覆沒的結局。

而魏延即使沒有遭遇埋伏,以這樣一支疲憊之師去攻打魏國重兵把守的長安,何異於天方夜譚?

所以,一生謹慎的諸葛亮不採納魏延的計謀,是有一定道理的。

畢竟蜀國本錢小,再也經不起如夷陵之戰那樣的打敗了。

諸葛亮每次北伐都是見好就收,不求有功但求無過,雖沒有建功立業但也不曾喪師失地。

這樣他就一直有機會貫徹他的偉大理想,這也是孔明的高明之處。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