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觀點 | 這樣「讀書」,不是讀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寫在前面】 上周,我們推薦了一份名著閱讀書單,但書究竟怎麼讀?還有很多講究。

儘管大家都知道應該讀書,可真正做起來,卻相差十萬八千里。

有人讀著不是書的「書」;有人讀著不該讀的書;有人把讀書變成苦役,有人把好書碎屍萬段……種種不是讀書的「讀書」,不但不會帶來好處,反而貽害無窮,實在值得每個人警惕。

於樹泉

開始讀書時,懂得什麼「不是讀書」非常重要。

如果不知道什麼「不是讀書」,就會走許許多多彎路,耗費許許多多時光,留下許許多遺憾。

比如:扎進不是書的「書」不能自拔,讀不該讀的書虛度青春,甚至讀垃圾書變成「垃圾」。

或者,鑼鼓喧天搞活動,鑽天覓縫盯考題,支離破碎找細節,痛苦不堪戴枷鎖,題海訓練入歧途…… 只有懂得了 「什麼不是讀書」,才會去真正的讀書。

其一:讀教科書不是讀書。

說「讀教科書不是讀書」 ,是因為「教科書」不是「書」。

古人說「博覽群書」,是讓人去博覽「教科書」嗎?杜甫說「讀書破萬卷」,是讓人去讀破萬卷「教科書」嗎?即便讀破萬卷「教科書」,能下筆有神嗎?蘇東坡說「腹有詩書氣自華」,一個人腦子裝滿「教科書」,就能「氣自華」嗎…… 關於什麼是「書」什麼不是「書」,林語堂的看法是,「教科書並不是真正的書」,那些「開茅塞,除鄙見,得新知,增學問,廣見識,養心靈」的讀物才稱得上是 「書」。

朱永新先生也說過幾乎完全相同的話:「教科書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書」。

關於「教科書不是書」,從《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也能找到佐證: 「要重視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品位,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

」這幾句關於讀書的重要表述中,有連續四個「書」字,如果把「書」理解為「教科書」,幾句話就變成了「多讀教科書,好讀教科書,讀好教科書,讀整本的教科書」,這顯然是十分可笑的。

幾句話中的「書」所指肯定不是「教科書」,而是教科書以外的「書」。

可見,古往今來,人們倡導博覽群書的「書」,讓人下筆有神的「書」,能讓人氣質華美的「書」,都不是指當下的「教科書」,「書」與「教科書」兩者完全兩碼事。

「教科書」是什麼,葉聖陶說得再清楚不過了,「語文教材無非是例子」。

「例子」的作用僅僅在於「示例」,更不要說連「例子」也算不上的教輔書之類的「書」。

因此,讀「例子」以及教輔之類的「書」不是讀書,而是在讀個把「例子」。

其二:讀垃圾書不是讀書。

讀書是一種精神滋養,如果所讀之物沒有精神營養,甚至帶來生命戕害,那它就不配稱作「書」。

世上書海茫茫,據統計,如今全國每年出版的各種圖書達40萬種以上,平均每天上千種。

如果不加選擇地一一讀去,一天出版的圖書一輩子也難以讀完。

更何況如此海量的圖書,難免魚龍混雜、泥沙俱下。

今天的學生,只懂得「開卷有益」還不行,還要提防「開卷有害」。

既要知道「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去多讀書,多好書;還要警惕書籍也會成為「墮入地獄的門票」,謹防壞書的帶來的傷害。

魯迅就曾說過,「用秠糠養大的一代青年是沒有希望的」。

「今天的『快餐式閱讀』,用魯迅的話說,就是吃下的『不是滋養品,是新袋子裡的酸酒,紅紙包里的爛肉』。

當下中國讀書市場上這樣的『新袋子』、『紅紙』包裝,實在是太多了,但吃下去的卻是『爛肉』、『酸酒』,沒有經驗的青少年特別容易上當。

仰賴這樣的『快餐』長大,是可能成為『畸形人』的。

」 (錢理群語)可見,讀垃圾書不是讀書,往輕說,是虛耗生命;往重說,是精神「吸毒」。

其三:讀不適合讀的書不是讀書。

對於一個孩子而言,一部書是不是名著,是不是經典,只看作品質量還不行,還要看適合不適合孩子去讀。

不看孩子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強迫他去讀不適合讀的名著,同樣不是真正的讀書。

尼采、叔本華是西方哲學的經典作家,但他們的著作未必適合閱歷尚淺的中學生去讀,若硬鑽進去,也許會變得目空一切,唯我獨尊;王小波的文學成就值得稱道,但沉迷其中,也容易讓人變得盲目逆反,思想消極;金庸的作品也不是不可以讀,但若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就有可能變得顛三倒四,神志迷離。

年齡階段不同,理解能力不同,適合他們閱讀的經典就會有所不同。

對於三四歲的孩子來說,經典或許是《醜小鴨》,而不會是《浮士德》;一個七八歲的孩子,經典或許是《小王子》,而不會是《鬼谷子》;一個十來歲的孩子,經典或許是《西遊記》,而不會是《紅樓夢》;對於十二三歲的初中生來說,適合他們閱讀的經典,不會是《易經》、《壇經》、《道德經》,也不會是《雷雨》、《日出》、《北京人》,而是與他們的接受能力、興趣特點和精神需求密切相關的書。

非要讓沒有一點古文基礎的孩子去讀《史記》,或者讓年齡尚幼的小孩子去讀《紅樓》,就不僅是對孩子的摧殘,也是對經典的糟踐。

其四:花樣翻新搞活動不是讀書。

讀書本質上是一種精神活動,真正的讀書應該是一件很安靜的事。

如果熱衷於外在形式,把主要精力放在搞花樣翻新的各種活動上,就不是讀書。

比如,你寫詩歌,我對對聯;你搞配音,我編雙簧;你寫現代詩,我寫古體詩;你演話本劇,我說快板書……比著做表面文章,搞得鑼鼓喧天,塵土飛揚,亂紛紛你方唱罷我登場。

殊不知,讀書才是根本,而不是熱鬧兒,不是戲耍,也不是表演。

各種活動只是讀書效果的檢驗,而不是讀書本身。

如果把時間、精力都花在表面文章上,而不去實實在在地讀書,所付出的一切努力都將是南轅北轍,得不償失。

再好的形式都是無根花草,水上浮萍;也像塑料花朵,雖然美麗,但沒有生命。

既不能形成語文素養,也不能轉化為考試能力。

因為活動也只是活動,而不是讀書本身。

其五: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不是讀書。

面對一部名著,如果不是深深地沉浸其中,去接受美的薰陶、精神的洗禮,而把注意力放在一些細枝末節上,只見樹木,不見森林。

這也不是讀書。

比如讀《紅岩》,一打開書, 就鑽天覓縫地去關注「監獄之花出生後誰第一個抱起她並親吻了她」,「華子良在獄中裝瘋幾年」,「綽號貓頭鷹、猩猩的兩個特務分別叫什麼名字」之類的問題,而對烈士為了崇高信仰視死如歸的感人事跡和犧牲精神視而不見,這樣的讀書實在是誤入了歧途。

其六:知識梳理不是讀書。

讀書是一種精神活動。

讀書時,如果把大量的時間、精力用在對作品知識內容的梳理整合上,就不是真正的讀書。

譬如,不去深入讀書,而是著力去構建 「知識樹」,編制「結構圖」,聯結「知識網」,這便是南轅北轍。

另外,文學常識的識記也不屬於經典閱讀,如果讀書只停留在作者情況、時代背景、作品成就等層面,真正的閱讀就還沒有開始。

如果把經典閱讀搞成結構拆分,大卸八塊,抽筋扒骨,碎屍萬段;或者搞成科學實驗,條分縷析,如同標本解剖,DNA分析,都和應有的讀書相距十萬八千里。

其七:扎進作業堆不是讀書。

讀書是一種高級的精神享受,在愜意、舒適、寧靜,放鬆之中,才能充分享受讀書所帶來的精神愉悅。

不是書還沒打開,先擺上字典、詞典、生字本、抄詞本、隨筆本,然後眼睛大張,神經緊繃、手忙腳亂地去完成老師的各種讀書要求:查字典,勾詞語,畫名句,寫旁批,對對聯、寫詩歌、抄片段…… 這樣的讀書,如同帶著攝取蛋白、脂肪、澱粉、粗纖維、維生素等一大串任務去吃飯,讓原本可以帶給人無限享受的進餐過程,變成了一件多麼苦不堪言的事。

其八:題海訓練不是讀書。

經典閱讀的最大誤區,是把讀書異化為題海訓練。

開展名著閱讀活動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打開枷鎖,擁抱藍天,而不是在原本沉重的課業負擔之上再去增加新的負擔。

然而,習慣成自然。

受應試的慣性思維的影響,無論什麼教學改革,都容易被導向應試的既定軌道。

面對一部名著,不是沉浸其中去汲取精神營養,而是從頭至尾拉網排查,遍尋知識點、命題點;甚至全員行動、人人命題,並匯集成冊、建立題庫。

如此讀書,無異於讓學生打開「教材」的枷鎖之後又戴上了貼著「名著標籤」的枷鎖。

一番折騰之後,名著已經不是名著,而是貼著「名著」標籤的命題材料;讀書也不再是讀書,而是尋找知識點的訓練。

名著的精神、靈魂早已遠遁,只剩下支離破碎、滿地狼藉的「知識垃圾」,完全背離了名著閱讀的初衷。

結束語:

讀書、讀書,根本在「讀」。

真正的讀書,是排斥一切功利干擾、平心靜氣、心無旁騖的「自主閱讀」。

「自主閱讀」強調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本體體驗和個性化理解。

在自主閱讀的過程中,學生主動與文章的作者形成對話、交流的關係,通過對話與交流,引起情感共鳴,產生思想感悟,受到精神感染 ,獲得智慧啟迪,發展健康個性,享受審美樂趣,進而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讀書入神之際,身形凝然不動,胸中萬馬奔騰;口中寂然無聲,心中翻江倒海,甚至泰山崩於前不變色——不是不變色,不聞泰山崩也,因為全副身心都沉浸在書籍的世界裡。

在這一過程中,讀者的心靈世界逐漸豐盈,精神品質得到錘鍊,本體人格得以升華。

如果沒有這種高質品質的閱讀,其他一切的煞費苦心都是徒勞的,既不能提高考試成績,也不能提升語文素養。

一旦有了高品質的閱讀,孩子的心智就會獲得健全發展,生命就會獲得健康成長,而讀寫水平與應試能力的提升只不過是一種副產品而已。

end

對文章有什麼看法,

歡迎您點擊「評論」發表自己的見解。

我們採納的速度超乎您的想像!

您也可以回復公眾號與我們交流。

微信:gaokaoluntan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這樣為孩子選書,才能培養孩子閱讀習慣

點上方藍字「成長閱讀匯」關注,領取中英文繪本、睡前故事音頻、英文原版分級讀物、phonisc自然拼讀、BBC精美動畫等。進育兒閱讀交流群請加微信beiba66。很多家長曾問起,希望能推薦一些對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