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事預警——不重親情無忠誠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春秋時期,作為「五霸」之首的齊桓公,他的功業讓人品味、思考,他的結局,卻使人惋惜和警醒。

在位初期,重用管仲、鮑叔牙等賢臣,視聽清明,所建功業光輝青史。

到了晚年,卻昏庸糊塗,對易牙、開方、豎刁等奸佞之徒非常寵信,造成自己和國家的悲劇。


有一次,齊桓公對擅長烹飪的易牙說:「山珍海味我都吃膩了,只是沒吃過人肉,你如此會做菜,可知道怎麼烹製人肉嗎?味道又是如何?」桓公此言本是無心的戲言,而易牙為了博得齊桓公的歡心,竟然把自己兒子殺了,用兒子的肉烹製菜餚獻給齊桓公。

齊桓公吃了用易牙兒子的肉烹製的菜餚,感到鮮嫩無比,便問易牙:「這是什麼肉?」易牙流著淚說:「這是臣兒子的肉,獻給君上嘗鮮。

」齊桓公聽後,非常感動,認為易牙愛他勝過愛自己的親人,從此對易牙更加寵信。

開方是衛國的公子,在齊國侍奉齊桓公。

開方的母親在衛國生活,齊國距離衛國只有幾天的路程,而在長達十幾年的時間裡,開方從未回國看望自己的母親。

齊桓公得知開方在齊國十多年不回國看望母親,認為開方忠誠於自己,愛自己勝過愛母親,因而對開方十分寵信。

豎刁是一個宦官,他為了表示對齊桓公的忠心,自行閹割,進宮服侍齊桓公。

齊桓公認為豎刁為了效忠君主而自行閹割,忠心過於常人,因而對豎刁十分寵信。

公元前645年,管仲病危。

齊桓公問管仲:「在您之後群臣中誰可以擔任國相職務呢?」管仲說:「沒有比國君更了解臣下的。

」齊桓公說:「易牙這個人如何?」 管仲回答說:「易牙殺死自己的兒子來滿足國君的口味,自己親子都不愛,怎麼能愛國君呢?這個人不能任用。

」齊桓公說:「開方這個人如何?」管仲回答說:「開方背棄自己的父母來迎合國君,盡人倫之義都不顧,怎麼還能忠心國君?這個人不能接近。

」齊桓公說:「豎刁這個人如何?」管仲回答說:「豎刁自我殘害來迎合國君,自己身體都不愛惜,怎能忠誠國君?這個人不能親信。

管仲去世後,齊桓公沒有聽取管仲的意見,重用易牙、開方、豎刁三人,這三人各自結黨,逐漸把持了齊國的大權,造成了齊國大亂。

齊桓公自己也被餓死在宮內,屍體都爬滿了蛆蟲還沒有被安葬。

鑒於史事,明於分辨。

識別一個人品德好壞,要看對自己是否愛惜和節制,對家人是否熱愛,對朋友是否有義。

有些心懷奸詐之人,為了獲得發展機會,往往都有著道貌岸然的面孔,滿腹文章的驚世才華,窮盡所能的光輝表現。

但他們的缺點就是不重人倫之情、違背人性處事,依據此點,我們就可以識別這些姦邪之徒。

識別一個人,要看平時不加掩飾的隨意表現,如:對朋友所託之事是否盡力,對父母是否孝敬,對利益追求是否使用利己不利人的手段,等等,知微見著,就能判斷一個人的心性和品格。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