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趙匡胤用一句詩擊敗大學者,讓李煜徹底臣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一個人寫出的詩句最能昭示他的胸懷、氣魄和前途。
而詩歌是有某種神秘力量的,如同讖語一般,千萬不要將它僅當作一種文學形式。
在宋太祖趙匡胤掃蕩天下,準備向南唐發動進攻的時候,南唐後主李煜派出名滿天下的大才子、大學者徐鉉出使宋朝,想讓大學者徐鉉憑著文采力挽狂瀾!
李煜這樣做,其實是向趙匡胤表明一個意思:我們代表先進文明,你們代表落後文明;我們代表文雅,你們代表粗野;你們應該好好地自卑一下,好好在自卑中反省自己,為什麼一定要對我們虎視眈眈呢?
結果沒想到,學富五車的徐鉉反而是出糗了!
徐鉉見到宋太祖後,宋太祖趙匡胤問李煜究竟有何才能。
徐鉉回答說,「秋水之篇,天下傳頌。
」趙匡胤只是淡淡一笑,說:「那只不過是落魄文人的慘澹文辭,不足一提。
」徐鉉則斗膽反問宋太祖,有什麼名篇佳句可供欣賞。
趙匡胤確實是個行伍出身的粗人,手下班底里也確實找不出能和李煜、徐鉉拼文化的人,但他一點都不介懷,甚至還要以己之短攻敵之長,他對徐鉉說:「我當年貧寒時,從秦川回來,路過華山側,醉臥道旁,正好月亮東升,做詠月詩一首,記得其中兩句是:「未離海底千山黑,才到天中萬國明。
」
這個時候,趙匡胤手下的群臣們不失時機地山呼萬歲,徐鉉無奈,也只好拜服在地。
從詩藝的角度看,這兩句勉強稱作詩的東西比大白話並不高明多少,但在古人看來,這才是真正的帝王氣象。
帝王之詩,一定要樸拙、宏大,千萬不能有文藝范兒,因為只要帶上一點點文藝范兒,馬上就會霸氣盡失,變成純粹的文人腔調了。
趙匡胤還寫過一首:「太陽初出光赫赫,千山萬水如火發。
一輪頃刻上天衢,逐退群星逐退月。
」雖然這首詩押韻不太好,但氣勢澎湃,有氣吞山河的氣勢。
群臣看了以後皆誇讚,趙匡胤自己也頗為得意。
後來,趙匡胤每每想起此詩,很想再露一手,奈何心中沒有靈感,於是,再無創作。
歷史上的趙匡胤是如何選人才的
宋朝初年,三徐(徐延休、徐鉉、徐鍇)是江左(即江東,為南唐所在地)的著名學人。宋室君臣都知道他們學問十分淵博,而騎省徐鉉(字鼎臣,原為南唐的臣子,隨後主李煜歸順宋太祖,官位升至散騎常侍,著有《騎...
宋太祖重文輕武是為了防止黃袍加身再次上演?
世人都說大宋朝是文人的黃金時代。一切的幸福,源自於宋太祖趙匡胤重文輕武。當年太祖以武力奪取後周天下,為了防止重蹈覆轍,太祖杯酒釋兵權,並且從制度上壓制武將,抬高文臣。於是重文輕武,遂成兩宋風氣...
古人多會玩:宋明兩朝的開國皇帝跨越400年的時間對詩
未離海底千山黑,才到中天萬國明。朗朗浩浩照長夜,掩盡微微無數星。滔滔宏願因之起,昂挺余軀拯萬靈。長持此志成永志,百戰問鼎開太平。這首詩的名字,叫做《
趙匡胤作了半首詩,400年無人敢接,朱元璋:這有何難?我來!
當皇帝只是一個職業,並非愛好,這一點李後主與宋徽宗深有同感,二人一個是千古詞帝,一個是書畫雙絕,當然國家在他們的治理下也是凶多吉少。或許有人說魚與熊掌不可兼得也!對此乾隆帝很不服氣,不僅自詡為「...
宋太祖殘詩一首,敬請各位高才來接
宋太祖趙匡胤,雖黃袍加身當得皇帝,出身行伍,但是他也非常喜歡讀書。不過底子薄弱,所以不可能像一些大文人一樣出口成章,但是宋朝畢竟是一個文化繁榮的朝代,作為開國之君的他也並不是太落後。趙匡胤一生也...
宋太祖:一生作詩一首半,詠日吟月不一般!
唐朝章碣,寫過一首很有名的詩,叫《焚書坑》,「竹帛煙銷帝業虛,關河空鎖祖龍居。坑灰未冷山東亂,劉項原來不讀書」。山東之亂持續了一個時期,秦王朝最後亡於劉邦和項羽之手。這兩人一個曾長期在市井中廝...
趙匡胤寫了兩句詩,四百年來無人敢對,朱元璋看後說到:我來寫!
每次談到開國皇帝之時,便會想起他們建立王朝之初的霸氣。但是從來沒有人將各位開國皇帝聯繫起來,他們之間由於處於不同的朝代,各自都隔了百年,所以也不會產生任何的交集,但是在歷史中還是有兩位開國皇帝,...
趙匡胤隨口作出半首詩,400年無人能續,朱元璋:太簡單了,我來
當人們物質上得到一定的滿足之後,很多人就會開始追求精神上的滿足,用知識來充實自己,變成一個文化人。很多開國皇帝也不也不例外。我們都知道宋太祖趙匡胤是一個武將出身,而明太祖朱元璋是一個農民出身,他...
一首神奇的詩,據說是宋太祖和明太祖合力完成的
北宋的文化風流,經濟富裕,善待文人與開國皇帝宋太祖的治國理論是分不開的。宋太祖本是個大老粗,行伍出身,可以說是半個文盲。但是他一直致力於學習文化知識,哪怕行軍打仗也手不釋卷,別的武將搶財物、搶女...
趙匡胤隨口作出半首詩,400年後朱元璋作出下半首,另藏玄機!
古代的時候喜歡舞文弄墨的皇帝還真不少,而且喜歡寫詩的也是不少。像是乾隆皇帝一生所寫的詩更是不少,但是說到質量的話,就不敢恭維了。如果要說舞文弄墨的水準,宋朝的皇帝則是略勝一籌。而趙匡胤雖是武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