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走進思想家韓愈(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韓愈在25歲考上了進士,四年後正式開始做官,先後擔任過四門學博士、監察御史、中書舍人等文職,由此可以看出,朝廷看中的還是他的文采。

然而,當朝廷面臨戰爭威脅時,他還是挺身而出。

唐憲宗元年,宰相裴度被封為淮西宣慰招討處置使,負責全權討伐淮西的叛軍,朝廷任命韓愈為行軍司馬(相當於參謀長)。

安史之亂後,唐朝面臨的最大問題是藩鎮割據。

各地的藩鎮不想再聽朝廷的號令了,而是想和朝廷分庭抗禮,獨立山頭。

當時有四個節度使分別為:成德節度使、平盧節度使、淮西節度使、魏博節度使。

節度使

唐玄宗首先採用懷柔、招安的方式拿下了魏博節度使。

淮西節度使吳元濟公開向朝廷叫板,唐憲宗決定討伐吳元濟。

但是戰爭延續了四年,沒有實質性的進展。

是 戰是和,沒有定論。

韓愈上書皇上,主戰,並提出四點建議:集中優勢兵力打殲滅戰;發動群眾;各個擊破節度使,分化瓦解;對於敵人的軍隊,區別對待,分級處置。

此時的韓愈,已經從一個思想家成長為一個政治家了。

戰爭以勝利告終,活捉吳元濟,而其他在觀望的藩鎮也都一邊倒,歸順了朝廷,取得全面勝利。

韓愈的主要貢獻:協助裴度協調人際關係;提出雪夜奇襲吳元濟老營蔡州城;成功勸降成德節度使歸順朝廷。

班師回朝後,韓愈被升為刑部侍郎,位居四品。

唐憲宗想把法門寺中的佛指骨(舍利,釋迦摩尼的真身)奉迎到皇宮中,然後在京城中的各大寺院供奉。

目的無非就是為了:祈求國泰民安,五穀豐登;祈求長生不老,長命百歲。

韓愈知道後,憤而上書《論佛骨表》 ,他指出這種做法很荒謬,言辭激烈且刻薄,提出信奉佛法短命,不信奉佛法長命百歲,無異於捋虎鬚,逆龍鱗。

他是唐宋八大家中唯一敢與皇上說不的人。

最後,被貶到八千里外的潮州做刺史。

韓愈已經五十二歲了,一共走了一百多天才到。

到達潮州後,他寫了一篇《潮州刺史謝上表》,裡面有六點,分別是:總道歉、感謝、匯報潮州情況、哭窮、自我推薦、歌頌功德,洋洋洒洒近千言,裡面表達了對唐憲宗極大地恭謙和追捧。

韓愈這次仕途被貶,妻離子散,他想儘快結束這個局面,這並不是小人的阿諛,只是君子的目的而已。

接到韓愈的奏章,唐憲宗說:「大是愛我」。

韓愈在潮州辦了兩件事,第一件事與潮州的大顛和尚關係十分密切,在朝野上下也起了不小轟動;第二件事就是發了一篇《祭鱷魚文》。

韓愈在潮州一共上任了七個月,返回長安後,韓愈先後擔任了國子監祭酒、兵部侍郎、禮部侍郎、京兆尹兼御史大夫等重要職務,他進入了大唐王朝的核心權力層。

韓愈

作為一個文學家,韓愈與柳宗元成為「韓柳」,開創了唐代的古文運動;他和孟郊又形成了著名的「韓孟詩派」,在文學史上,漢語的地位是非常高的;作為一個思想家,韓愈一生都在都在維護儒家思想的權威。

韓愈一生有四次出彩:第一次是他在做監察御史時,請求皇帝免除長安租稅;第二次是韓愈跟隨裴度討伐淮西軍,大獲全勝,寫下了名流千古的平淮西碑;第三次上書皇帝,請求皇帝停止奉迎佛骨;第四次孤軍深入成德軍中,安撫王廷湊。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唐朝的「中興」之光

趙揚唐憲宗的治國路徑是,削藩以鞏固中央集權,其後與民休息,努力恢復經濟,待國家強盛有了實力,徐圖打通「絲綢之路」,以恢復大唐帝國的榮光。一「安史之亂」終結了盛唐的繁華,拉鋸般的戰爭將中國的北方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