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北宋,原來我們都誤解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開封,古城汴梁、汴京、東京,簡稱汴。
是國務院首批公布的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我國八大古都之一。
因為歷史上曾有戰國時期的魏、後梁、後晉、後周、北宋和金等七個朝代在此建都,故又稱七朝古都。
開封名稱來源於春秋時期,當時鄭國君主鄭莊公為了抵禦外國侵略在此建了一個城池專門用來儲存糧食和兵器,取「啟拓封疆」之意,命名為啟封。
到了西漢時期,為了避漢景帝劉啟的名諱改為開封,這就是開封名稱的由來。
當然開封因為朝代更替名稱也各不相同,例如:祥符、汴京、東京、汴梁等等。
建城已有2700多年的歷史,在這2700多年的風風雨雨中,在開封留下了許多我們所熟知的事情。
春秋時期,開封為魏國的國都。
我們中學時候曾學過一篇古文叫《孟子•梁惠王上》,裡面有這樣一段內容。
說孟子見到梁惠王,梁惠王說:我對國事真的很盡心盡力,河內鬧饑荒,就把那裡的民眾遷到河東,把河東的糧食運到河內,河東饑荒時也是這樣,了解一下鄰國,沒有像我這樣盡心的。
可是鄰國的民眾不見減少,我的民眾卻不見增多,這是為何呢?孟子隨後就說了那句著名的話:「大王喜好打仗,請以戰喻,交戰開始,失敗的戰士丟盔棄甲,拖著武器奔走,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就停下,有的人跑了一百步才停下,跑了五十步的人譏笑跑了一百步的人,這樣行嗎?」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典故「五十步笑百步」。
這個故事就發生在開封,同樣信陵君無忌竊符救趙,以及孫臏圍魏救趙的歷史典故也發生在開封,今天開封的龍亭就是當年在信陵君居住的舊址上修建而成的。
五代時期,後梁、後晉、後漢、後周都在開封建都,五代共53年,其中後梁時間最長為17年,最短的是後漢僅僅4年,五代53年共換了14個皇帝,這是唐朝末年藩鎮割據所形成的。
到了後周,特別是周世宗柴榮時,國家呈現了興盛局面,可惜柴榮英年早逝,這樣後周的軍權就被北周殿前督檢點趙匡胤所掌握,後來經過歷史上著名的陳橋兵變,終於黃袍加身,建立了宋朝,史稱北宋,同樣建都在開封。
這樣,開封迎來了它歷史上最為輝煌、顯赫的時期。
北宋時期,開封成為東京,是當時全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當時金朝人寫過這樣一句詩「琪樹明霞五鳳樓,夷門自古帝王州」,說的就是東京城的繁華。
當時的東京城有人口大約是150萬—170萬之間,是當時世界上人口最多、規模最大的城市。
當時西方人因為不了解東方,馬可波羅還沒有來到中國,西方人就認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是今天敘利亞的首都大馬士革。
其實當時的大馬士革只有人口50萬,由此我們可以想像當時東京城內的繁華景象,今天我們所在的開封市人口在70—80萬之間,只有宋朝東京城人口的一半。
在封建時期,特別是宋朝以前,夜晚實行宵禁政策,也就是晚上不讓出門。
主要是為了防止人們聚眾叛亂,但宋朝東京城不是這樣,東京城沒有宵禁這一說。
聞名中外的開封小吃就是在當時取消宵禁的政策下應運而生的,開封小吃發展到現在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當時的東京城還出現了我國最早的娛樂場所:勾欄瓦肆,跟我們現在的KTV一樣。
北宋東京城還打破了我國傳統都城建設的里坊制度,變成了開放的街道,是現代城市的雛形。
其實很多人都人為宋朝時我國歷史上積貧積弱的朝代,因為歷史教科書上是這樣寫的,沒有錯。
但事實上宋朝時期國家很窮,人民很富有,是典型的藏富於民。
不像隋朝是典型的藏富於國,國家很有錢,人民很貧窮,所以我們可以從隋朝的洛口倉和含嘉倉看出,因為裡面的糧食直到唐朝開國二十年之後還沒吃完,有的糧食都已經碳化了。
宋朝很富,富到什麼程度呢?按照現在GDP去計算宋朝時期的話,當時宋朝人口占世界的15%,但GDP卻能占到75%,而今天我們人口占全世界的22%,經濟總量卻只占到4%。
宋朝的國民生產總值比明朝高10倍,是清朝的8倍,北宋神宗元豐年間,城市化率達到30%以上,所謂的康乾盛世當時中國的城市化率也不過9%,21世紀重新達到這個高度。
神宗元豐年間,中國華北地區的鋼鐵產量是15萬噸,工業革命後的英國在1788年才達到7.6萬噸,宋朝士兵平均作戰負重為32公斤,訓練的時候還要高於這個數字,今天美國最精銳的特種部隊訓練負重還不到15公斤。
有人說宋朝沒有完成國家統一是個遺憾,其實宋朝政府十分清楚這一事實,但為什麼不願意去收復這些地方呢?因為宋朝所統治的區域是當時最富裕的地方,像當時的大理、西夏、金、遼他們所統治的區域在我們今天看來是蠻荒之地,按現在經濟最優原則來看並不是人口越多、疆域面積越大國力就越強盛,而是當人口與經濟剛好相適應時,這樣才會有強盛的國力,而宋朝恰恰屬於這個範疇。
以前讀史書的時候,看到宋朝每年都要向遼、西夏、金送歲幣我都會憤慨,認為有傷天朝大國的面子。
但當你去仔細研究了宋朝歷史的真實情況後,我覺得宋朝時中國歷史上最了不起的王朝。
當時宋朝有一千多個縣,而每年上貢給遼、金、西甲的歲幣僅相當於一個縣一年的財政收入,宋朝政府認為很划得來,並不像我們有些人清高的認為有失大國的顏面。
其實宋朝政府很聰明,一旦邊境發生戰爭,不僅人民的生活生產會受到影響,甚至生命安全都會受到威脅,所以它寧願用一個縣的財政收入換來邊境的安寧。
據史書記載宋遼邊境因此獲得119年的安寧,「戴白之人,不識干戈」,頭髮花白的人都沒有見過打仗的。
另外,雖然宋朝向遼、西夏、金交納歲幣,但這些國家要向宋朝購買他們製作不了的手工製品,等於說進貢的這些錢最後又回到了宋朝人自己的手中,正因為採取這樣的措施才使得宋朝政府更有精力來發展國內的經濟。
宋朝開國皇帝在杯酒釋兵權之後,為了防止武將叛亂,制定了很多措施和政策來限制武將的權利,而同時提高文人的地位,奉行厚養士人的政策,可以說知識分子最幸福的時代,就是宋朝。
在兩宋這320年里,文人最幸福,武將最鬱悶。
而宋朝宰相一年的收入是很高的,摺合成人民幣大概是300萬。
宋朝養兵、養官的錢占到國家財政總收入的70%--80%,所以宋朝的皇帝都是很節儉的,節儉到什麼程度呢?我們都知道歷史上的皇帝一登基就開始修墓,比如:秦始皇13歲登基,當時還是秦王,就給自己修陵墓;康熙8歲即位,即位不久就開始給自己修陵墓。
皇帝不死,皇陵不能完工,因為一旦完工,就該入住了(這話不吉利)。
你想,秦始皇13歲就開始修陵墓,到他死還沒完工,這規模得有多大,得耗費多少人力和物力。
而北宋的規定是皇帝生前不許修皇陵,皇上駕崩之後才開始修陵,而且七個月必須完工。
因此宋朝的皇陵都是很簡陋的,跟漢唐陵寢建築沒法比。
宋太祖趙匡胤登基後制定了一些政策,我們稱之為「太祖遺訓」,藏在一個密殿里,每個新登基的皇帝都要去那裡看碑文,碑文有三條規定:
一是不得殺害柴氏子孫。
咱江山是擱柴家搶來的,這要擱別人,我從柴家搶了江山,我得把柴家連根刨。
結果宋朝是不得傷害柴氏子孫,即使柴氏子孫有罪也不得加刑。
二是不得殺害士大夫及上書言事者。
在宋朝,你要是讀書人,你就沒有死罪,所以文官沒有被判死刑的。
這要是沒有死罪,有人貪污怎麼辦?殺還是不殺?祖宗家法是不允許殺士大夫的,那我就流放吧。
所以知識分子最幸福的朝代就是宋朝,官員待遇也高。
宰相工資是300萬人民幣,這還不算貪污的,所以三百萬是小頭,大頭還在後面呢!所以宋朝就是再有盛名的官員,他的生活都是特別奢華的,包括我們知道的寇準、歐陽修,這些人特別講究排場。
宋朝厚待文人,知識分子的生活很好很強大,所以才有空研究理學,去寫宋詞。
三是永不加賦。
這一條沒做好,要不然也不會有後來的「慶曆新政」和王安石變法。
正是由於宋朝政府實行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帶動了經濟的發展,使得東京城也走到了歷史上的頂峰時期。
東京城的繁華我們從北宋著名畫家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中可以看到一些場景。
《清明上河圖》直接勾勒了東京城繁華的身影,這幅畫長5.25米,寬25.5厘米,裡面有人物684個,牲畜96頭,房屋122間,舟船25艘,上至達官貴人,下至販夫走卒、雜耍藝人,都為我們留下了鮮活的北宋東京城的場景,為我們研究宋朝的政治、經濟、文化提供了可靠的依據。
在2002年的時候,開封市政府投資建設了清明上河園景區,現在已經是國家5A級景區了。
清明上河園是以《清明上河圖》為藍本,按照圖中布局,採用宋代營造法式、結合現代建築方法,集中再現了北宋京都的社會風貌,裡面的工作人員全部穿戴宋代服飾,讓您「一朝步入畫卷,一日夢回千年」。
東京城的繁華來源於汴河,正是由於汴河發達的水運,才使得宋太祖趙匡胤選擇了東京城作為都城。
根據史書記載和考古證明,北宋時期的黃河位於今天的開封以北200里,距離相對來說是比較遠的。
自隋煬帝修通京杭大運河之後,汴河作為京杭大運河的一部分,從開封城裡穿過,承擔了很多的交通運輸。
我們知道,開封城周圍都是平原,沒有什麼很險要的地方,而作為都城的城市一定要有險要的地形、易守難攻才好。
比如洛陽,北有邙山南有龍門,西有周山東有景山,絕對是易守難攻的絕好地形,而趙匡胤認為君主選擇都城應該是「在德而不在險」,最終還是把開封作為了北宋的都城——東京城。
東京城剛規劃的時候,「半部論語治天下」的宰相趙普把開封城區的規劃圖送給趙匡胤看,太祖一看,都城是四四方方的「田」字造型,他拿起筆,在上面畫了畫。
趙普拿過來一看,太祖把原來方方正正的城牆變得彎彎曲曲,趙普不解,就問宋太祖何因。
宋太祖解釋說,一是為了軍事防備的需要,同時是因為開封城內的河流走向,所以今天的開封城牆依然是彎彎曲曲的。
(稿件來源搜狐,作者胡雯,略有改動。
)
此人的出世挽救了中國歷史更挽救了華夏文明!
編語: 宋太祖趙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祖籍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生於洛陽夾馬營,出身軍人世家,因其出生時身體上散發奇異的香味過了一晚上也未散去,故又名「香孩兒」。他...
趙匡胤深知大宋國內有一大隱患,卻只能無何地說宋朝國祚不過百年
古代皇帝雖然貴為天之驕子,位於萬人之上,但他們卻往往並不自由。比如唐朝「玄武門之變」後李淵不得不禪位給李世民;比如明末崇禎皇帝想與後金議和並遷都,最終都沒能實現;再比如國史君(國史通論)今天要講...
宋太祖的這條國策讓宋朝成為知識分子最嚮往的朝代
大家都知道陳橋兵變顯德七年(960年)正月初一這一天,風聞契丹和北漢聯兵南下,後周宰相范質等人不辨真假,匆忙派遣趙匡胤統率諸軍北上抵禦。正月初二,趙匡胤統率大軍離開都城,夜宿距開封東北20公里...
宋朝有一奇怪現象,每任皇帝登基前必發一毒誓,說是祖上的規矩
靖康之亂發生以後,金朝俘虜了北宋的兩個皇帝,即宋徽宗、宋欽宗父子。金人衝進汴京城以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進入皇宮搜刮搶奪。可是他們在占領皇宮以後竟然發現了一份絕密文件,那是只有宋朝皇帝才有資格拜讀...
趙匡胤給子孫留下三句話,若違反一句,宋朝百年必不得安寧!
靖康之亂發生以後,金朝俘虜了北宋的兩個皇帝,即宋徽宗、宋欽宗父子。金人衝進汴京城以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進入皇宮搜刮搶奪。可是他們在占領皇宮以後竟然發現了一份絕密文件,那是只有宋朝皇帝才有資格拜讀...
宋太祖趙匡胤死後給後代留下三句話,成就大宋百年盛世
趙匡胤經陳橋兵變後,黃袍加身。之後,他先後滅荊南、武平、後蜀、南漢及南唐,基本完成國家的統一。他又杯酒釋兵權,提倡文治,讓中國徹底走出了唐末以來的亂世。趙匡胤最了不起的地方,是他留給後世子孫的三...
從大宋王朝三條國訓,看宋太祖趙匡胤的為人!
宋太祖趙匡胤具有完美的人格魅力:他心地清正,嫉惡如仇,寬仁大度,虛懷若谷,好學不倦,勤政愛民,嚴於律己,不近聲色,崇尚節儉,以身作則等等,不僅對改變五代以來奢靡風氣具有極大的示範效應,而且深為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