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被誘殺的韓信到底是冤死還是該死?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西漢開國功臣韓信,劉邦的「戰神」級大將軍,一人全認「王侯將相」。

他是中國軍事思想「謀戰」的代表,著名的軍事家,那麼「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個詞語和韓信又有什麼關係呢?

韓信起初經夏侯嬰推薦給項羽,但未得到重用,後來蕭何向劉邦全力保舉他,被劉邦任為大將軍,為漢朝的建立立下很大功勞,漢朝建立後被封為楚王。

後來陽夏侯豨起兵造反,劉邦命令韓信和彭越一起去討伐,可兩人都借有病拒絕出征,劉邦無奈親自帥兵去討伐陳豨,劉邦離開長安後,就有人告發韓信和陳豨同謀,計劃裡應外合準備造反。

呂后知道後很是震驚,便和丞相蕭何商量對策,由蕭何出面,假傳北方捷報劉邦抓到陳豨,邀請大臣進宮賀喜,韓信剛進宮就被埋伏好重兵團團包圍,綁進長樂宮殺死。

韓信臨死前後悔當初沒有聽聽取被人建議,結果死在婦人手上。

他曾領兵攻打項羽時,項羽派人遊說他叛變。

後來齊地的謀士給他獻計讓他獨立在齊地稱王,形成劉邦、韓信、項羽三足鼎立的局面。

但他認為劉邦對他不錯都拒絕了。

呂后處死韓信後還滅了他的三族。

韓信的成功和敗亡都是蕭何所刺,因此就有「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個成語。

韓信是冤死還是該死?

對於韓信的死因,有人說他是因謀反而死,該死;有人說劉邦不容人,他冤死。

這兩個相反觀點,誰對誰錯很難定論。

陳豨乃是韓信部將,被封為郡守,上任前前去給韓信辭行,告訴韓信他所轄之地聚集天下的精兵,時間久了難免會被劉邦容忍,必回親自征討,陳豨相信韓信的才能,表示一切聽從他的安排,後來陳豨真的造反了。

因此有人認為韓信有造反的可能。

但還有部分人任務韓信與陳豨裡應外合並未實證,況且如果真是謀反也不至於死於呂后和蕭何之手,其次韓信當年手握重兵都不忍心背叛劉邦,還有韓信謀反背殺是在瓦解陳豨的以後發生的。

所有韓信有無謀反是否參與叛亂,歷史尚無法定論,被殺真相難以認清。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秦末漢初,淮陰(今屬江蘇省)有一個名叫韓信的人,年輕時,生活孤苦,很被人瞧不起。後來,韓信投奔項羽,參加反秦。他曾向項羽提過一些作戰建議,但都沒有被採納。韓信看到自己的才能無法施展,便改投劉邦。

劉邦對漢初三傑命運的掌控,韓信慘死

劉邦打天下時,手下文臣武將不計其數,其中蕭何、張良、韓信居功至偉,被史學家稱為「漢初三傑」。劉邦說:「我之所以有今天,得力於三個人---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張良;鎮守國家,安撫百...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這句話是怎麼來的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意思是成也由於蕭何,敗也由於蕭何,意為生死成敗全繫於一人。語出在宋朝洪邁的《容齋續筆.蕭何給韓信》,"信之大將軍,實蕭何所薦,今其死也,又出起謀。故俚語有'成也蕭何,敗也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