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詭異的皇位交接:燭影斧聲,趙匡胤究竟是怎麼死的?答案在這裡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宋祖指的就是宋太祖趙匡胤。

關於宋太祖趙匡胤最離奇的就是他的死亡之迷。

宋太祖趙匡胤出生在洛陽夾馬營,後跟隨周世宗柴榮一起打天下。

周世宗柴榮英年早逝,他的兒子繼位時才七歲。

,於是,趙匡胤就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建立了大宋。

趙匡胤死後,本來應該由他的兒子繼位,可是沒想到,繼承皇位的竟然是他的弟弟趙光義。

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事情要從這裡說起,宋太祖趙匡胤曾經找了一個人給他算命:問自己還能活多長時間?那個人就對宋太宗說:如果在開寶九年10月19日那天,一整天都是晴朗的天氣,那麼皇上,可以再有十幾年的壽命。

如果不是,那麼就回天乏術了。

到了那天,宋太祖趙匡胤一直都在觀察天氣。

結果就發現天氣一直都很晴朗,沒有絲毫要變成陰天的樣子,此時的宋太祖高興異常,可就在這時,天氣突然陰起來,天空中竟然下起小雪。

宋太祖的心情就變得十分沉悶,沉悶之餘宋太祖趕緊召晉王趙光義入宮。

晉王入宮之後,宋太祖趙匡胤和他一起飲酒。

酒過三巡,宋太祖覺得胸口很沉悶,於是,他就來回的踱步。

過了一會兒,在門外伺候的太監就聽見斧頭鑿地的聲音,看見他們兩個人透過燭光映在窗上的影子。

還有就是聽見趙匡胤說了六個字:好為之,好為之。

在這裡解釋一下,趙匡胤由於年齡漸長,行動不便,所以就命令人打造了一把用玉做的斧頭,作為拐杖使用,同時,這把拐杖也是權力的象徵。

結果第二天趙匡胤就被發現已經駕崩了。

他的猝死給大家留下了一個千古謎案:燭影斧聲。

而趙光義當晚就住在皇宮之中,第二天,天還沒亮的時候離開的。

宋皇后發現宋太祖趙匡胤駕崩之後,就馬上命令太監王繼恩出宮去找她的兒子趙德芳,讓他趕緊回宮繼位。

可是王繼恩是個老油條,這個時候他就開始在權衡,打自己小算盤。

權衡到最後,他來到了趙光義的門前。

王繼恩等了很久,終於見到了趙光義,他對趙光義說:皇上已經駕崩,要趙光義早做準備。

趙光義入宮後,皇后問:是德芳來了嗎?王繼恩回答說:是晉王來了。

皇后驚詫異常,而驚詫之餘,他突然醒悟過來,對趙光義說:吾母子之性命皆托官家。

趙光義回答說:請皇嫂放心。

隨後趙光義繼位,是為宋太宗。

那麼有人會問,趙匡胤是怎麼死的,趙光義是合法繼位的嗎?

首先就要說一下趙匡胤在臨死前說的這幾個字:好為之,好為之。

這幾個字是什麼意思呢?現在史學界有兩種解釋,一種是:好好干吧,另一種是:乾的好啊!如果是第一種解釋,那麼就證明趙匡胤確實把皇位傳給了趙光義,而趙匡胤也得到了善終。

但是如果是第二種解釋,那麼,那麼趙匡胤就有可能死在他的弟弟趙光義的手上,趙光義就是篡位了?由於這兩種不同的解釋,讓趙匡胤的死亡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如果說,趙光義是篡位的,他殺了他的哥哥趙匡胤,這有什麼證據呢?

現在警察辦案都講究一個動機。

那麼趙光義有沒有殺自己哥哥的動機呢?當然有,皇位的誘惑,任誰都無法抵制。

而且趙光義是趙匡胤臨死前見的最後一個人,並且他有充分的作案時間。

況且,王繼恩在請趙光義進宮的時候,趙光義假裝拖著不進宮,假裝長時間與他人交談。

王繼恩著急地說:『』事久恐為他人所得也!這裡的『他人』就是指趙德芳。

可見,晉王趙光義早就有圖謀皇位之心。

還有一種說法就是:趙光義看上了太祖皇帝趙匡胤的一個降妃:花蕊夫人。

趙光義經常調戲花蕊夫人,正好被趙匡胤看見,趙匡胤就拿著玉斧去砍趙光義,但是由於他年老力量有限卻砍在了地上。

趙光義索性一不做二不休殺死了趙匡胤。

這當然是野史小說,無法考究。

但是有一點是真真切切被記載下來的:本來北宋的都城就是開封汴梁,但是,多年以後,趙光義的在開封的勢力發展的過於龐大。

因為趙光義不僅是是晉王,而且還是開封府尹,經過多年的發展,他已經有了一個龐大關係網。

趙光義的勢力已經嚴重的威脅到了皇權。

所以趙匡胤幾次想遷都洛陽,但是天不遂人願,這個提議遭到朝廷大臣的反對,尤其是遭到他的弟弟趙光義的強烈反對,所以這個計劃就暫時擱置了,直到他死也沒能遷都。

大家可想想趙匡胤為什麼要遷都,還不是為了能擺脫趙光義的勢力範圍,將來讓他的兒子能夠順利繼位,如果,趙匡胤真的想把皇位傳給趙光義,他為什麼要遷都呢?反正皇位遲早要傳給他,趙光義勢力再大也不足以撼動趙匡胤的皇位吧!但是宋太祖的兒子就不一樣了。

趙匡胤死後,趙光義在開封有這麼大的勢力,自己的兒子能順利登基嗎?即使能順利登基,他的兒子能坐穩皇位嗎?宋太祖趙匡胤思來想去,只有遷都才能解決這個問題。

事實證明:趙匡胤的兒子根本就不能順利登基,甚至還要賠上自己的性命。

另外筆者認為也可以從另一方面研究趙光義是否殺了自己的哥哥。

趙光義不是說他的皇位是合法的嗎?那就看看他拿出了什麼證據?

他的最有力量的證據莫過於金匱預盟。

什麼是金匱預盟呢?相傳趙匡胤的母親在死前把趙匡胤叫到了床邊, 太后對趙匡胤說,如果後周是一個年長的人繼承皇位,你怎麼可能有今天?正是因為後周的皇帝是一個七歲的小孩子,你才能發動陳橋兵變坐上皇帝。

你和光義都是我的孩子。

我希望在你百年之後,你能將皇位傳給光義,光義死後再把皇位傳給你的三弟。

等你這幾個兄弟都做過了皇帝,再把皇位傳給你的兒子。

你的孩子都還小,國有長君,才是社稷之福啊!太后讓趙普把這件事記錄下來並把它放在一個金匣子裡。

趙光義說,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他才坐上皇帝,他的皇位是合法的。

然而這看起來很合理,其實一點都經不起推敲。

當時太后死的時候,趙匡胤才三十幾歲,趙匡胤的兒子也有好幾歲了?即使趙匡胤再活十年,他的大兒子已經快二十歲了。

二十歲繼承皇位,年齡還算小嘛?而且一個有意思的現象是:趙光義在死之後並沒有把皇位傳給他的弟弟,而是把皇位傳給了他的兒子。

更加詭異的是:在幾年之後,趙匡胤的兒子,趙德芳竟然也突然死亡,這相當於最名正言順的皇位候選人竟然死了。

趙光義就把皇位傳給他的兒子。

天下間有這麼巧合的事嗎?而且到底有沒有金匱預盟還不一定呢。

因為在初版的太祖實錄當中,並沒有金匱預盟這個說法。

而在重新修訂的太祖實錄當中,竟然提到了金匱預盟。

所以說有沒有金匱預盟,疑點重重。

而且,如果真的有金匱預盟,趙光義當初即位的時候為什麼不拿出來?而非要等到他繼位多年之後再拿出來?這畢竟是能證明他是合法繼位的唯一證據。

而他之所以在繼位幾年後才拿出金匱預盟,筆者認為是:根本就沒有金匱預盟這回事,趙光義利用繼位的這幾年時間杜撰,製造了一個子虛烏有的金匱預盟。

總之,如果趙匡胤不死,將來繼承皇位的就是他的子孫。

可是畢竟蒼天有眼,靖康之變之後,宋太宗趙光義一脈的子孫全部被金人俘虜北上,只有宋徽宗的第九個兒子趙構當時在外地他幸免於難。

他重建了宋朝。

可是悲催的是,他唯一的一個兒子竟也早夭。

趙構本人竟然喪失了生育能力,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當他正在和一個妃子翻雲覆雨的時候,突然有人報告說:金兵殺過來了,趙構結果被這麼一嚇,竟然喪失了生育能力。

所以說他的皇位不知道該傳給誰。

而這個時候,宋太宗的子孫都被金國俘虜了,所以他不得不從宋太祖一脈中挑選皇位繼承人。

最終他挑選到一個,他是宋太祖的子孫,這個人叫趙昚。

終於在宋高宗趙構之後,皇位又回到了宋太祖一脈。

可見冥冥之中,自有天意,這算不算對宋太宗殺兄篡位的懲罰,而對宋太祖冤死的補償呢?

其實歷史有太多的迷案,這需要後人孜孜不倦的探求真相,還原一個最真實的歷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中國歷史驚天謎案之「燭影斧聲」之謎

所謂"燭影斧聲"是指宋太祖趙匡胤暴死,宋太宗趙光義即位之間所發生的一個謎案。由於趙匡胤並沒有按照傳統習慣將皇位傳給自己的兒子,而是傳給了弟弟趙光義,而在太祖暴死當晚二人疑似獨處時發生爭執,後人...

宋太祖之死,誰是真正的兇手

趙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小名香孩兒,趙九重,宋王朝的開國皇帝。出生於洛陽夾馬營,祖籍涿郡。年輕時喜愛騎馬射箭,膽量過人。948年,投後漢樞密使郭威幕下,屢立...

宋太宗即位

宋太祖開寶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十九日夜,宋太祖突然召晉王趙光義入宮。見到趙光 義後,宋太祖屏退左右侍從,獨自和趙光義酌酒對飲。兄弟二人飲酒一直到了深夜。趙光義離開後,宋太祖才解衣就寢。然而,...

趙匡胤為何願破世襲,不由皇子而由皇弟繼位?

長達數千年的封建社會,一直傳承著父子相傳的皇帝世襲制,太子繼位天經地義。否則不是篡位便是禪讓。然而宋朝皇帝趙匡胤始終不立太子。卻兄終弟及,讓本該與大宋皇朝帝位無緣的弟弟趙光義繼承了自己的皇位。這...

「斧聲燭影」之宋太祖趙匡胤死亡真相

宋太祖趙匡胤是宋朝的開國皇帝,對於他的死因歷史上眾說紛紜,這也是宋朝建國之初最大的疑案。對於宋太祖的死各種史書上的記載五花八門,莫衷一是。宮闈密事,玄機重重,未能躬逢其事的後人只有通過各種史料記...

趙匡胤之死與「燭影斧聲」

宋開寶九年(976年)10月,趙匡胤一夜間猝然離世,趙匡胤行伍出身,死時年方五十。趙匡胤身體非常強健,而且正史上並沒有其患病的記錄,因此趙匡胤的死因成為了千古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