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很努力,但語文成績總是上不去?問題竟然出現在這裡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孩子學語文,最大的攔路虎是閱讀;

作文寫不好,最大的根源也是閱讀基礎不好

許多家長對孩子閱讀能力不夠都很頭疼,閱讀分析不行,導致寫作水平也無法提高。

平時,我們在語文課上學習的經典課文篇幅不多,靠老師分析解讀也只是為了應試,其實真正意義上的閱讀沒有落到實處;同學們閱讀量不夠,閱讀不得法,導致閱讀分析能力很弱,閱讀基礎差,寫作的時候自然就出現詞語匱乏,言之無物,不會謀篇布局的狀況。

閱讀,可以培養語感。

語言學習,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培養語感。

「這個語段中為什麼用這個詞而不是用那一個」,「這個句子為什麼是一個病句」,很多時候,我們無須去問「為什麼」,語感早已經告訴我們理由了。

而語感的培養就來自於平時點點滴滴的「讀」的積累。

而且時間久了,你便會發現孩子的詞彙量更豐富了,思維也更加清晰,甚至情商都會有所提高,當然,最顯著的變化還是成績的提高。

1. 語文教材「大換血」,核心就是專治「讀書少」

在國家教育戰略指導下,從17年9月起,全國語文教材正式改版,這是恢復高考40年以來,最大的一次教材改革,竟換掉了40%的課文!一年級就安排了「和大人一起讀」欄目、中高年級每單元都有課外閱讀延伸、初中則更要求多樣化閱讀。

事實上,課程標準要求9年課外閱讀總量,須達到1500萬字以上。

你也知道,孩子的閱讀不可能完全來自語文課本,考試也極少考書本上的內容,所以,語文教材總主編溫儒敏建議老師採取1+X的辦法,即:課堂講一篇課文,需附加若干篇課外閱讀!

更重要的是,近期教育部出台的教育改革顯示語文成績比重不斷增加,你的孩子若沒有大量閱讀,無論是他將來「應試」還是個人「素質能力提升」,真的會令人非常堪憂。

2.「教科書」是不是「書」

或許有人要問:我們的學生一天到晚手不釋捲地捧著書在讀,怎麼說是丟了「根」呢?難道教材不是「書」嗎?「教科書」是不是「書」?兩者能不能畫等號?這正是問題的關鍵,是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教科書」是什麼,用葉聖陶的話來說,「語文教材無非是例子」,也就是說,教科書只是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用來指導讀寫的範本、「模本」。

而古往今來人們所推崇的「書」,則是指那些可以「開茅塞,除鄙見,得新知,增學問,廣見識,養心靈」的書(林語堂語)。

這些「書」和「教材」完全不是一個概念。

教科書並不是語文課程的全部,語文並不等於語文課本。

所以在語文教育中,必須不斷加強課程建設,而其重要途徑就是讀書。

相對於語文教育而言,語文課本充其量只是滴水,課本之外則是浩瀚的海洋。

真正的語文教育必須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去引導學生「讀整本的書」,把世界當作課本,而不是把課本當作世界。

3.培養讀書興趣要有一個漫長的過程

豐富閱讀活動的開展,讓孩子們打開了認知外界的一扇窗,可依然有家長都存在著一個認識上的誤區,總覺得孩子看課外書是看"閒書"。

他們恨不得孩子每分每秒都在聽寫、背誦、寫作文……似乎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

如此下來,孩子的學習興趣很難持續,閱讀也變得被動起來。

其實,保護孩子的閱讀興趣,使其在快樂參與中養成閱讀習慣才更重要。

首先,關於「文學」。

在給學生推薦讀物時,我們是以文學為主,兼顧其他方面的書籍。

善朝教育每天推薦的好書如《草房子》、《老人與海》以及《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都是教育部明文規定的中小學生必讀書籍。

我們讓學生讀書,並非為培養作家,而是著眼於增加人文積澱,提升語文綜合能力,進而獲得全面、均衡的發展。

其次,關於「經典名著」。

以「經典」為主,因為「經典是時代、民族文化的結晶。

但還要兼顧其他優秀作品,因為讀書活動能否開展起來,培養興趣是第一位的;在培養興趣方面,讀物選得是否妥當至關重要。

推薦一本書之後,我們的做法是讓孩子徑直走進去,完全自主地去讀,無拘無束地去讀,輕輕鬆鬆地去讀。

這樣堅持下來,興趣就會自然產生。

興趣一旦形成,孩子的讀書爆發力就會產生,他們的理解能力、領悟能力、讀寫能力都會獲得令人難以置信地提高。

4.以閱讀帶動寫作,以寫作深化閱讀

讀寫結合是我們的一貫做法。

每周一篇的讀書筆記,學生想寫什麼就寫什麼,想怎樣寫就怎樣寫,長短不限,內容不限,寫法不限,只讓真情實感從心底流出。

根據一個人的成長規律和中國教育升學考試製度,一個人一生中奠定人生觀、價值觀、知識基礎、閱讀興趣的大量閱讀,在10-14歲(即小學四年級至初中二年級)不到五年的時間。

因此,在10-14歲四年多的時間裡,如果學生掌握了高效的閱讀方法,閱讀了大量文學名著、名人傳記、科普讀物等書籍,就為他今後的人生觀的確立、專業的選擇、人生目標的確定、學習的能力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陪伴孩子,從一本好書開始

今天,善朝教育給大家推薦的書是《西遊記》——如果你的孩子對於孫悟空的記憶僅僅來源於每年暑期的電視劇;如果孩子只是沉醉於每集妖怪新奇的長相;如果孩子只是覺得劇情好玩搞笑。

那麼書籍《西遊記》則以積極浪漫主義手法,將神魔世界的善惡情仇和現實社會巧妙結合,引導孩子們在看書的過程中,學習唐僧師徒幾人不畏艱險、英勇無畏的精神!教育部也將《西遊記》列入語文課程標準課外推薦讀物,以培養中小學生的基本語文素養。

這部傑作,在世界範圍內被翻譯成英、法、德、意、俄等多種不同國家的文字,是世界文學中當之無愧的瑰寶。

有興趣的家長,點擊下圖進入善朝商城立即購買!(微信——小程序——善朝精選好物——立即購買)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