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話歷史18:聲名狼藉的無義國君晉惠公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學習中國傳統文化,我們都知道有一句名言叫作人無信不立,都知道在古代君無戲言,於是在講求一言九鼎的古代,才有了退避三舍的成語,有了齊桓公不因曹沫挾持而一言還汶陽之田的故事。

但是在春秋戰國的歷史上,也存在著一些背信棄義,食言而肥的奇葩國君,今天我們說一說其中的一位,那就是晉國晉惠公夷吾。

說起晉惠公夷吾大家可能不太了解,但說起晉文公重耳那可就是大名鼎鼎了,夷吾是重耳的兄弟,兩人同為晉獻公的兒子,我們知道「重耳在外而安,申生在內而亡」,這個夷吾也和重耳一樣安於外。

在晉獻公時代,為了躲避來自晉獻公寵妃驪姬的陷害,夷吾和重耳一個逃亡國外,一個占據屈邑擁兵自守。

晉獻公死後,夷吾派遣使臣遊說秦穆公,許諾割河西之地給秦國,請秦國出兵支持他登上國君寶座,於是在秦軍護衛下夷吾終於上位國君,史稱晉惠公。

這位晉惠公夷吾登基之後卻背信棄義,翻臉不認人,不但迅速撕毀盟約,拒不割讓河西之地給秦國,還誅殺了剛剛出使秦國過來的大夫邳鄭,邳鄭的兒子逃往秦國。

公元前647年,夷吾登上國君之位第四年,晉國遭逢大饑荒,夷吾竟然又厚著臉皮恬著臉派人去秦國請求購糧,秦穆公和手下重臣商議後認為「雖然晉國君可惡,但是晉國老百姓無罪」,於是不僅沒有趁機攻打晉國,反而派出大量船隻運送糧食到晉國,幫助晉國度過災難。

誰知到了第二年,秦國也遭受饑荒,當秦穆公向剛剛幫助過的晉國求援時,這時候的晉惠公早就忘記了秦國的好,聽信他舅舅的建議,翻臉無情,不僅不幫忙,反而趁此機會起兵攻打秦國,這下激怒了秦國上下,秦穆公在晉惠公六年起兵討伐晉國,在韓原之戰中一舉打敗晉軍,生擒晉惠公夷吾。

做了秦人俘虜的晉國國君估計待遇不會有太好,後來經過多方勸解和談判,夷吾被放回國內,但是卻不得不割讓河西之地給秦國,把太子圉作為質子送到秦國,可謂是「偷雞不成蝕把米」啊!

在公元前637年,晉惠公十四年,晉惠公夷吾留下一堆爛攤子病死,史學家評價在他在位的十幾年間,可以說毫無作為,僅僅圍繞國魂寶座奮鬥不止,為了取得和維護權力背信棄義、以德報怨以至於聲名狼藉。

司馬遷在《史記》中評價他「國人不附」,意思就是說他沒有為百姓辦什麼實事,國內老百姓都不擁護他!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晉國春秋之卿士爭雄(02)

里克(?—前650年):嬴姓,里氏,名克。春秋前期晉國卿大夫,晉獻公的股肱之臣,太子申生的堅決擁護者,能征善戰的統帥。自晉武公完成曲沃代翼後,晉國因為長期的內鬥,國家疲敝,百姓窮苦,此時齊桓公已...

晉文公前期晉國國君,晉獻公之子

1 晉獻公在位26年去世,遺命驪姬之子奚齊繼位。大夫里克等殺死奚齊,派人迎接公子重耳回國為君,重耳謝絕;又派人迎公子夷吾。夷吾當即就要啟程歸國,跟隨他流亡的人覺得此事可疑,因為國內還有獻公的兒子...

背信棄義的國君

晉惠公因為背信棄義言而無信不得人心,最終淪為秦穆公的俘虜。其實這哥們早有背信棄義的前科劣跡,可以說他幾乎是當時列國君主中最不講信義之人。 公元前651年(晉獻公二十六年)九月晉獻公去世。晉國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