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漢朝謀士張良與陳平誰的本事更大?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秦末漢初,英雄輩出,武有力拔山兮氣蓋世的霸王、用兵如神的兵仙韓信,文有決勝千里的張良、智計百出的陳平等等,英雄豪傑數不勝數,都在那段歷史上留下了自己璀璨的一頁,這裡小編就和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安邦定國的陳平。
漢初名臣陳平
陳平是西漢有名的開國功臣,當時正值秦國無道、天下大亂的時候,隨著各種農民起義軍的爆發,六國剩下的貴族也起兵反秦,很快秦朝就陷入到了風雨飄搖的末路,陳平也參與到了這場征戰之中,他起先是跟著魏王混,後來又投靠了項羽,在劉邦平定三秦的時候,他又轉投了劉邦,為劉邦楚漢之戰的勝出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其中他提出的離間項羽和他的手下群臣更是直接導致了范增的鬱郁離世,使得項羽的實力大減。
後來在西漢成立之後,陳平也繼續發光發熱,或許在智力計謀上陳平不如張良,但是陳平他的性格更加適合官場,也更好發揮,所以也非常受劉邦的器重,在削弱異姓王的過程中出謀劃策,幫助劉邦抓住了韓信。
後來劉邦被匈奴圍困在了平城,危難之際,陳平獻策賄賂單于的親信,劉邦才因此逃過一劫,也是因此被封為了曲逆侯。
在劉邦死後,呂后專權,陳平也因此被剝奪了自己的權力,後來呂后身死,陳平和朝中百官一起合力平定了呂后的親戚,並且擁立漢文帝登基,之後更是被任命為丞相,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直到文帝二年的時候,陳平才去世。
張良陳平
張良和陳平都是西漢初年有名的大功臣,都在西漢成立的過程張立下了不小的功勞。
而自古以來對於兩人的比較也從來都沒有斷過,那麼張良和陳平到底誰更加優秀呢?兩人的區別又在哪裡呢?
陳平和張良等人
首先一直以來張良的評價都要比陳平高,這也和兩人的性格人品有著一定的關係,張良就像是聖人一樣,高高在上不可企及,他在西漢成立之後的急流勇退也使得他成為了古代文人的偶像。
而陳平相對的更加現實一點,他一直生活在官場之中,在混亂的西漢初期的官場中一直堅持到了自己去世,可以說是一個頂尖的政治家。
張良和陳平有著巨大的差別,除了人物性格上,兩人的身份也有所不同,雖然一般都把他們當成謀臣,但是實際上來說,張良才算是真正正統的謀臣,只管出謀劃策,具體的執行就跟我無關了,而陳平不同,他從一件事的策劃到執行全部都是一手包攬的,也是因此張良在日後可以告病不上朝,因為他只是一個謀臣,打天下能行,但是治理天下就跟他沒什麼關係了。
而且張良的長處在於長遠的謀略,而陳平則是單件事情的計謀,而一般來說戰略上的總是要比戰術上的來的更加高端大氣一點,所以在劉邦的心中張良比起陳平也要更高一籌。
縱觀兩人一生,可以看出張良行的是堂皇正道,而陳平行的則是詭道,雖然如果沒有陳平,劉邦可能會少打勝仗,甚至有生命危險,但是如果沒有張良,劉邦根本就不可能從一介村夫變成天下的諸侯直至後面一統天下,從這一點上來看,張良對於劉邦產生的是本質上的變化,而陳平只是添磚加瓦。
陳平典故
秦末漢初,人才輩出,到了西漢成立之後,能夠安然活下來並且身居高位的屈指可數,在這些人裡面,陳平是非常值得一說的,他的一生經歷了很多的起伏,有著很多精彩的典故流傳後世,在這裡小編就簡單的介紹其中的幾段。
陳平的影視形象
自古以來計謀都講究正奇相合,而在劉邦帳下,陳平負責的就是「奇」。
早在他還小的時候鄉里祭祀分肉,陳平把祭祀的肉分配的非常均勻,得到了大家的稱讚,陳平藉機會說,如果我治理天下一定也能分的這麼公正。
雖然有點說大話的嫌疑,但是在之後陳平卻是是屢出奇計幫助劉邦,尤其是對於人心的把握非常到位。
正是因為對於人心的了解,陳平的計策雖然在現在看來很簡單,但是卻非常有效。
據說在西漢成立之後劉邦要處理那些異姓諸侯王保證劉氏的統治,於是就想要對付韓信,但是韓信何等人物,劉邦又打不過他,陳平略施小計就獻上計策,假借巡遊之名,誆騙韓信孤身赴會,就抓住了韓信,把他削為了淮陰侯。
後來有人造謠稱樊噲造反,劉邦讓陳平前去抓樊噲就地格殺,但是陳平知道樊噲是劉邦的妹夫,再加上這個時候劉邦病重了,呂氏把持朝政的氣象已經有所顯現,於是就只是抓了樊噲,沒有殺他,果然抓完人還沒到京城呢,劉邦就掛了,呂后成為了西漢的實權掌控者,陳平就直接把樊噲放了,因此得以保全性命。
漢初名相陳平
為漢朝開國立下汗馬功勞的大將排名及結局
漢太祖高皇帝劉邦,漢朝開國皇帝,漢民族和漢文化偉大的開拓者之一、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戰略家和指揮家。對漢族的發展,以及中國的統一和強大有突出貢獻。劉邦手下大將分三類:運籌帷幄型、後勤保...
說說「不倒翁」張良的政治智慧!
張良與蕭何、韓信並稱「漢初三傑」。蕭何作為劉邦的幕僚長,雖位列第一功臣,卻曾被劉邦猜疑,被捕下獄,險些治罪;韓信雖功高無二,略不世出,但素為劉邦猜忌,最終未能逃脫被誅殺、夷三族的厄運;唯有「漢初...
劉邦得天下論功封賞,誰第一,誰第二,和你想像的一樣嗎?
中國人有一種通病,或者說情節,當你有成就以後,甭管是升官發財,還是其他的什麼榮華富貴,都喜歡讓更多人的人知道,請客吃飯,有錢的散財,有權的散官。所謂的「封妻蔭子,惠及親朋」。稱帝後的劉邦自然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