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鑑:作為君王,怎不懂「讓國以賢」不過是一場自我加冕的作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權力是帝王天生的糧食,一旦失去權柄,生命也就進入倒計時了,歷史的規則永遠是成王敗寇,不講絲毫的情面,那些因為鬥爭而埋在皇權路上的屍骨,雖然成為了王侯將相的墊腳石,但是至少死得其所,至少他們的競爭精神還是後人尊敬的。

今天小編想和大家聊聊歷史上一個自己作死的君王。

他就是戰國時期的燕王噲,他爹燕王易死後,傳位給了他,剛開始那幾年還是想努力做一個像堯舜那樣的帝王的,但幹了兩三年後,就感覺為君難,為君累,就想當甩手掌柜,又想干出政績,以博得堯舜那樣的天下美譽。


燕王噲的的心思被他的大臣子之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於是他就開始四處活動,動員各方資源助攻自己上位,子之就找到了在齊國當差的蘇代,這個蘇代是蘇秦的兄弟,而蘇秦和子之有姻親關係,於是蘇代出使燕國的時候,就對燕王說,我們齊王想稱霸是不可能的了,因為我們齊王根本不相信我們這些臣子,大王你要是重用你的臣子,將來肯定能完成王圖霸業,燕王心想覺得有道理,於是著手給自己幾個心腹加官升職,子之也就成為了相國,事後子之請蘇代吃飯並贈送了許多金銀珠寶。

子之的權力慾望相當大,官至宰相依然不夠胃口,他知道燕王噲腦子比較簡單,而且還愛慕虛榮,於是找來一個「磚家」蠱惑燕王,「磚家」是一個江湖隱士,叫鹿毛壽,此人別無所能。

就是裝逼特別厲害,一時間燕王對他言聽計從,在取得燕王信任後,他便大膽的向燕王提了一個建議:「師君堯舜,讓國以賢」。

燕王聽完臉色大變,這賠本的買賣堅決不干,鹿毛壽就說了,不是真讓,您假裝說要把國家禪讓給相國子之,子之肯定不敢接受,如此您既得賢明,又不用失去國家,兩全其美,那多好了,到時候您把處理政務的權力交給子之,但朝中大臣都用太子的人,如此一來,相互制衡,燕國江山最終還是太子的,您老就享清福就行了。

這個燕王噲聽後覺得很有道理,於是就採納了鹿毛壽的意見,自己甩鍋不幹了,朝中大小事務一概不問,皆決於子之。

結果子之幹了三年就把燕國弄得人心離散,舉國憤慨,燕國開始出現內亂,燕國太子一看老爹不管事,在這樣下去,燕國就要完了,於是和將軍市被舉兵除賊,結果子之沒有被殺,倒是將軍市被戰死,太子逃亡。

古人說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趁著燕國內亂,強鄰齊國發兵攻燕,大勝,燕王噲,相國子之被殺死。

齊國也因乘火打劫和燕國結下樑子,最後齊國政權也差點被燕國顛覆,但這是後話了,今日且按下不表。

以史為鑑,作為一個君王,失去了權力,就會被餓死,擁有了權力卻不為社稷著想,也會被百姓拋棄,最終身死國滅。

作為個人,如不努力維護自己生存的根本,失敗也一定在生命的不遠處等著你。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燕王噲為什麼把王位禪讓給子之

1.燕王噲讓位於子之噲繼位後,蘇秦在齊國被殺。當初,蘇秦在燕國時,與燕國國相子之是兒女親家,而且蘇秦的弟弟蘇代也和子之有密切往來。子之是燕國的相國,在燕國位高權重。有一次蘇代正好做為齊國使臣出使...

歷史上唯一一個自願禪讓的君主,並非堯舜

看到這個標題您是不是就想先拍一磚:我華夏肇始即有堯舜禪讓佳話,成為後世楷模傳頌千古。怎麼能說只有一位是自願禪讓?!筆者如此說並非歪曲歷史,有兩個理由:一是華夏首個王朝自夏始(甚至學界目前對於夏朝...

燕國國王為什麼禪讓給相國之子?

中國歷史上有很多起國君或皇帝在世時退位傳給下一任的禪讓事件,傳說中的有堯讓舜舜讓禹,歷史記載的有,漢獻帝讓魏文帝,唐高祖讓唐太宗,近一點有乾隆讓嘉慶……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