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古人鬥智鬥勇,品當世生存格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熱播劇《軍師聯盟》講述了三國時期魏國大軍師司馬懿如履薄冰、謀冠天下、機智傳奇的一生故事。
司馬懿,早年跟隨曹操征戰天下,後來掌握了曹魏大權,為其孫司馬炎建立晉朝奠定了基礎。
本報記者發現,司馬懿面對曹家四代人,面對諸葛亮,他的人生格局特別像現在的職場人,我們在職場裡碰到的忠誠、背叛、善良、醜惡,司馬懿都用了相當高級的手段來處理,這是值得我們學習的生存智慧。
如何在「政敵環伺」之間左右逢源,歷經數任老闆而不倒,平步青雲至位高權重,這絕對是一門學問。
生存智慧之一:審時度勢,選對領導
全劇一開篇的「月旦評」上,司馬懿替弟弟舌戰楊修,展露過人才華。
曹操曹丕求賢若渴,而司馬懿卻在曹操第一次徵辟後的第7年才出仕。
實際上,當時的曹操與袁紹雙雄割據,高下未分,於是他持觀望態度躲避出仕,等到曹操滅袁紹根基穩固,司馬懿才真正下定決心扶持曹氏集團。
在曹丕與曹植兩位班子候選人中,司馬懿同樣慧眼識君。
當今社會,就業形勢嚴峻,初入職場,要先觀察,再根據外部環境和自身特點進行取捨,選擇對自己發展有利的行業和領導。
生存智慧之二:忍字當頭,靜待時機
三國時代,政治鬥爭瞬息萬變。
為拒絕出仕,司馬懿不惜自斷雙腿,曹操和楊修如何欺他辱他,他全都忍了。
就連楊修臨死前都對司馬懿說,「你我最大的不同,就是你能忍。
」這也是為何楊修死了,司馬懿卻能活下來的原因。
司馬懿一邊忍,一邊等待時機。
官渡之戰曹操大勝袁紹後,司馬懿心中已認定曹氏集團,卻沒有選擇此時入職,而是在赤壁之戰曹操敗北後才出山。
在他看來,曹操得勝氣焰正盛,而失利時則需要重新聚攏人才,投機者則會趨利避害,這才是自己投靠曹氏集團的最好時機。
此後,司馬懿一直韜光養晦,夾著尾巴做人。
曹操曾對司馬懿說:「孤我七次想殺你,都沒找到理由。
」潛台詞就是司馬懿你可真能忍!曹操到死也沒抓住司馬懿這個「忍者」的把柄。
司馬懿順利輔佐曹丕登基後,依然保持著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態度。
這一生存法則在現代職場同樣適用。
司馬懿說:「一個人敢犯眾怒,得有硬骨頭才行。
」如果你沒有硬骨頭,那就忍吧。
生存智慧之三:要爭對錯,不爭輸贏
將要征討吳國時,「大領導」曹操給班子競選人曹丕和曹植出了一道同樣的考題——命兩兄弟分別從東西門攜丞相令旗犒師相送,如果辰時令旗不到,以延誤軍機之罪嚴懲不怠。
高瞻遠矚的軍師荀彧一下子就看到了問題的本質:表面是考察二位公子,實際上卻是在考查楊修和司馬懿。
曹植的謀士楊修斷定,必有人會阻攔,誰阻攔就殺誰,因為曹操要看到的是兒子身上帝王特有的殺伐果決;司馬懿則冷靜地分析,曹操是當世雄才,眾人不僅要聽他所說,做他所想,還應該分析他未曾說及未曾想。
司馬懿想了一夜,沒有想出對策,但想通了一個道理:「不違臣禮,不背子道。
」就是不爭輸贏,只問對錯。
於是我們看到的結果是,楊修與曹植殺了阻攔的西城守將,強闖出城,將令旗準時送到;而曹丕卻連城門都未能踏出。
在荀彧看來,過剛易折,楊修太過在乎輸贏,才是真正棋差一著的人。
經過此事,曹丕在太子之路上又進了一步。
很多事情越追求,反而越不容易達到;越努力去爭取,反而越容易失敗。
本報記者曾與某知名公眾號的創辦者聊天,他說:「我不要求讀者幫我推薦時,很多人反而自發地幫我大力轉發推薦;我沒想過要和哪些媒體搞好關係讓他們幫我擴大影響力,他們卻會主動報導;我也從沒想過拿公眾號來賺錢,但現在看來用它賺錢並不是件困難的事兒。
」
有人說,當下是競爭的時代。
競爭中,棋高一著的人,更知道有所為,有所不為。
能把握有所不為,更需要大智慧。
生存智慧之四:擺正位置,少抖機靈
《軍師聯盟》里還有一對不得不提的「職場」上下級——曹操與楊修。
楊修,才華橫溢,卻「太過機靈」,「花式作死」後被曹操推上斷頭台,史書評價其「恃才放曠」。
小職員楊修剛進入曹氏集團,就顯露了自己的才華:一次,曹操帶著大軍從曹娥碑下經過,看見上邊寫著「黃絹幼婦,外孫齏臼」八個字,曹操便問楊修:「你能解否?」楊修不假思索,剛想賣弄一下,卻被曹操制止:「你先別說,我再想想。
」策馬跑了三十里地後,曹操恍然大悟:「我終於明白了,是『絕妙好辭』的意思。
」隨後又感慨,「我的才華比你差三十里啊!」
如果說楊修這樣做有那麼一點兒在眾人面前碾壓領導的意思,但後來他展現「才華」的方式,就在跑偏的路上一去不復返了。
中秋前夕,有人進貢曹操西域酥點,曹操隨手書寫「一合酥」於盒上。
曹操外出後,楊修自顧自地分給奴婢們吃,曹操回來後大怒,楊修說:「您明明寫的『一人一口酥』啊!」 曹操無奈只能付之一笑。
楊修的判斷和反應能力無人能敵,但他這種聰明只能算是小機靈。
如果在工作出色完成的情況下,抖抖小機靈可以算是調劑;更多的時候,領導是不需要這樣的小聰明的。
又一次,曹操派手下的工匠修門,門修好了,曹操在門上寫了個「活」字。
誰也弄不清楚是咋回事兒,楊修看到後馬上說:「門上寫『活』,是『闊』的意思。
」這是嫌門建大了。
他並不知道,這次他的眼界實在不高——曹操的第一軍師荀彧知道「門裡活」這一啞謎後感嘆一聲,「未嘗不是入此門方能活之意啊!」
楊修死前感嘆,「我一生都在追求比別人多跑出三十里,可就是這三十里把我害了。
」小聰明永遠不是大智慧,嘚瑟、張揚,想迅速上位,往往欲速則不達。
生存智慧之五:真心待人,絕不樹敵
司馬懿輔佐曹丕之後,數次冒死幫助其以仁德收買人心,而楊修輔佐的曹植雖有曹操寵愛,卻不斷失勢。
究其原因,在於司馬懿一直真心站在主公角度考慮問題,不論曹操還是曹丕,他都真心以待。
而楊修擺明了要算計別人,為了讓曹植上位,不惜勸諫曹操遷都,連「大領導」都敢算計!
此外,在楊修眼中,司馬懿是他一生最大的敵人。
但司馬懿卻一直視楊修如朋友,楊修被處斬,司馬懿與楊修共飲一杯,落淚送行。
司馬懿說:「在我心中,沒有敵人,只有朋友和老師。
」不樹敵,是一條最重要的職場法則。
生存智慧之六:平衡自保與進取
臨死前,曹操對司馬懿說,「你是個聰明人,聰明人大多都善於自保,不善於進取,可以臨危卻不善於治平。
」這是在暗示司馬懿,想在曹氏集團紮根,除了自保,還必須進取。
曹操提點之後,司馬懿為變法和新政,不惜得罪外戚宗族勢力,表面上站在了曹家的對立面,實際上正得曹丕心意。
在「職場刺蝟」的盔甲之下,是我們對於更和睦、更親密和更高效率的良好工作業績的渴望。
做一隻「職場刺蝟」,有理有據地提出自己的想法,不針對人,只針對問題,並高效地解決它。
生存智慧之七:看破而不說破
「善藏者人不可知,能知者人無以藏。
」這是曹操對司馬懿的評價,即此人既善於隱藏自己,又能夠一眼看穿別人。
曹操謀士郭嘉病逝前曾囑咐,「司馬懿此人若不能為我所用,必殺之」。
軍師荀彧也曾評價其「靜水流深」。
兩位頂級謀士的勸誡再加上「狼視鷹顧」之相,讓曹操從一開始就對司馬懿心生忌憚。
但為何司馬懿能活到最後?除了關鍵時刻表忠心之外,還有最重要的一點——他雖然絕頂聰明,卻懂得如何裝傻。
曹氏集團有的是比司馬懿「聰明」的人,比如楊修。
曹操對別人說自己好「夢中殺人」,為了坐實這個說法,特意在自己午睡時,起身殺掉了給自己蓋被子的侍從。
其實,曹操哪裡有什麼夢遊症,只不過是害怕有人伺機刺殺他,因而找的託詞罷了。
曹操厚葬死者,並且痛哭流涕悲痛欲絕,只有楊修在葬禮上冷冷地說道:「在夢裡的不是曹丞相,而是這個人啊!」
「雞肋事件」更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曹操親率幾十萬大軍進攻蜀國,卻被關羽打得接連敗退。
這一夜,曹操把口令改成「雞肋!雞肋!」楊修一語道破天機:「大家趕緊收拾東西撤吧!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咱們肯定是要退兵了!」
看透老闆的秘密,然後隨意透露商業機密,這是任何組織的領導者都無法忍受的。
職場中的楊修,說來聰明,實則愚蠢。
而司馬懿聽聞口令後只是會心一笑,他也懂了曹操的心思,卻佯裝不解。
「看破不說破」是職場行為的準則。
縱觀《軍師聯盟》中的生存之道,本報記者並不提倡以成敗論英雄的世俗視角,烹製成功學雞湯,而是人物本身魅力所致。
正如易中天在《百家講壇》中所說,「在政治鬥爭中取勝的人,往往是看透對手心思的人。
」職場生存亦是如此。
(李子健)
曹操為什麼殺了楊修卻留下司馬懿?這裡告訴你原因
司馬懿和楊修都很聰明,為什麼曹操殺了楊修卻留下司馬懿?這個問題挺簡單,從兩個人的為臣之道。 司馬懿,這個人是一個極其隱晦的人,忍耐力是極為強,也可以說是整個三國最有耐性的一個謀士,如果說他沒才華...
笑到最後的司馬懿,竟然贏在了這兩個字上!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羅貫中 《三國演義》東漢末年軍閥割據、群雄逐鹿,魏、蜀、吳三國鼎立,一時多少權臣謀略殺伐,多少謀士鬥智獻策。看慣了以蜀漢為主線的三國故事,最近熱播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