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劉備關係如何,費詩首創一成語,能解諸多疑問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燦爛海灘原創作品,嚴禁轉載)

關羽的驕橫,在蜀漢集團是出名的。

劉備奪取益州後,關羽就因不服馬超寫信給諸葛亮,詢問馬超的才能可以與誰相比。

這個事件很明顯是關羽的自傲心態在作怪。

幸好諸葛亮處理得當,一封充滿讚揚、恭維的回信讓關羽心花怒放,這件事情總算是過去了。

不過,經過這件事之後,諸葛亮的心裡倒是非常的擔心,唯恐心高氣傲的關羽又會弄出什麼么蛾子來。

公元219年,劉備自立為漢中王,封關羽、張飛、馬超、黃忠為前、右、左、後將軍。

這個任命公布之前,諸葛亮就憂心忡忡,擔心黃忠的名望遠不及關羽、張飛和馬超,讓他與關羽並列勢必會引起關羽的強烈不滿。

於是便去找劉備商量對策。

不料劉備胸有成竹地表示:這不是算個事兒,自己有的是辦法解決。

果不其然,當劉備的使者費詩帶著對關羽的任命和印綬來到荊州時,諸葛亮擔心的一幕還是發生了:關羽勃然大怒,不但公開指出黃忠這樣的老兵不配與自己同列,拒絕接受印綬。

這時,費詩說了一番話,讓關羽心悅誠服。

這段話出自《三國志•費詩傳》,原文較長,先做了部分刪減:

夫立王業者,所用非一。

昔蕭、曹與高祖少小親舊,而陳、韓亡命後至,論其班列,韓最居上,未聞蕭、曹以此為怨。

今漢王以一時之功,隆崇於漢升,然意之輕重,寧當與君侯齊乎!且王與君侯,譬猶一體,同休等戚,禍福共之,愚為君侯,不宜計官號之高下,爵祿之多少為意也。

這段文字翻譯過來大意是這樣:

大凡能創立功業之人,所任用的人才都是各具特點的。

例如漢朝建立之初,蕭何、曹參與漢高祖劉邦就是少年好友,而陳平、韓信等人則是後來加入的。

到了漢高祖統一天下之時,陳平和韓信的職務和地位都要高於蕭何、曹參,這時候也沒聽說蕭何、曹參對此有什麼怨言的。

如今漢中王因為黃忠在定軍山一役中的突出表現而尊崇黃忠,這與漢初之時漢高祖之舉沒有什麼區別。

在漢中王的心目中,黃忠怎麼能與將軍您相比?況且漢中王與您猶如一體,休戚相關,禍福與共,我認為將軍您不應該計較官號的高下以及爵位、俸祿的多寡。

本文要介紹的成語就出自這番話:同休等戚。

形容關係密切,利害一致。

這位費詩是什麼人?此人字公舉,益州犍為郡人,原為劉璋部下,後任綿竹令。

益州爭奪戰期間,費詩歸順劉備,先後擔任過督軍從事、牂牁太守及益州前部司馬等職。

此人既非劉備嫡系,也不是蜀漢的重要人物,無法向諸葛亮那樣半開玩笑半認真式的解決問題。

但他卻能有禮有節的將問題的關鍵說清楚,最終讓關羽心悅誠服,接受了劉備的任命。

這就再次證明了一個問題:關羽在劉備集團的崇高地位。

自三國以降,不少人對關羽之死做出了各種各樣的分析,有的認為這是關羽大意失荊州,還有的認為是諸葛亮為了攫取權力借刀殺了關羽,甚至還有人認為是劉備不滿關羽而故意置之不理,任由曹魏與東吳聯合做掉了關羽。

前兩種說法,之前我在其他文章中分析過。

現在來談談第三種說法:劉備借刀殺關羽。

最早提出這個觀點的是大學者章太炎先生。

他認為:「關羽,世之虎臣,……功多而無罪狀,除之則不足以厭人心,不除則易世所不能御,……故(劉備)不惜以荊州之全上假手於吳,以隕關羽之命。

」後來也有一些學者發表了同樣的意見。

不過,以筆者所見,這種觀點雖然大膽,但卻並非事實。

劉備與關羽是什麼關係,費詩所創的這個成語最有代表性:同休等戚。

如果劉備不滿關羽,他能採取的方法多的是,犯不著為了一個關羽而丟掉荊州,將自己一手創建的蜀漢政權從巔峰推向深淵。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解密:蜀漢名將關羽之死是否是因為內部爭鬥?

關羽發起樊城之戰,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一時間中原震動,曹操甚至動了遷都的念頭。但是,曹操的謀士們看到,最不願意關羽實現戰役目的的當屬孫權。於是他們建議讓孫權從背後偷襲關羽,而這邊增派兵力...

劉備為提防關羽做哪些安排:關羽非荊州一把手

終其一生,關羽對劉備忠心耿耿,事事皆為劉備及其集團的利益考慮,但到頭來,卻落得身死麥城的悲慘結局。忠誠無錯,但在梟雄並起的年代,忠誠最終會淪為權力的附庸。不懂權謀的關羽,為自己的忠誠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三國劉備設立五虎抬高黃忠竟只為了打壓關羽?

雖然演義不是正史,但是大體上卻能夠體現正史當中劉備的政治智慧。當前部司馬費詩到達荊州,關羽問:「漢中王封我何爵?」在關羽看來,漢中王是自己義兄,自然要給一個大大的官爵。費詩說,是五虎上將之首。...

關羽究竟是不是死於陰謀

文|長空星照 關羽發起樊城之戰,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一時間中原震動,曹操甚至動了遷都的念頭。但是,曹操的謀士們看到,最不願意關羽實現戰役目的的當屬孫權。於是他們建議讓孫權從背後偷襲關羽,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