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曹操徵召司馬懿花了七年時間,雙方為何如此糾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建安六年(201年),河內郡推舉司馬懿為計掾。

時曹操正任司空,聽到司馬懿的名聲後,派人召他到府中任職。

司馬懿藉口自己有風痹病,身體不能起居;曹操不信,派人夜間去刺探消息,司馬懿躺在那裡,一動不動,像真染上風痹一般,曹操方作罷。

後來有人認為是司馬懿見漢朝國運已微,不想在曹操手下做事,其實不然。

建安六年正是官渡之戰的時候,不管曹操和郭嘉的信心有多大,袁紹的實力放在那裡,劉備更是攻入汝南,在曹操的背後插上了一刀。

可以說這時候大部分的人看不出誰勝誰負,司馬懿的裝病,就是避免在結果出來之前,站在失敗的一方,反正司馬朗已經是曹操的部下,曹操不會對司馬家族做出出格的舉動。

同樣到了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洪自以為才疏,想讓司馬懿去幫助他,司馬懿恥於和曹洪來往,假裝拄拐不去。

曹洪記恨司馬懿,也可能曹洪的舉動就是曹操安排的,反正曹洪去跟曹操打了小報告,曹操決定徵召司馬懿,曹操對使者說,「若復盤桓,便收之」,司馬懿畏懼,立刻扔了拐杖去見曹操,同意為其效命。

可以說這次徵召的過程充滿火藥味,曹操再一次顯示了強悍的本色。

曹操也是無奈,六月出任丞相,七月準備南征劉表,八月殺了大儒孔融全家,壓力幾近飽和點。

司馬懿畏懼也正是這個原因,不能挑戰一個快要失去理智的人。

也許正是不滿意的開局讓雙方都多了個心眼。

曹操逐漸察覺司馬懿「有雄豪志」,又發現他有「狼顧之相」,司馬懿隱忍多年,終於一舉奪權。

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強扭的瓜,終究不甜。

司馬懿出仕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