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師聯盟》說司馬懿為拒曹操徵辟而自殘,歷史真相究竟如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作者:我方專欄作家南門太守

《軍師聯盟》第五集主要圍繞「司馬懿拒曹」展開,曹操、曹丕都看中了司馬懿,要徵辟他到司空府任職,但司馬懿不想去。

不去又不行,情急之下司馬懿想出「苦肉計」:用馬車把自己的雙腿軋斷了。

曹丕很生氣,大罵司馬懿不夠意思。

曹操很狐疑,懷疑司馬懿是裝的。

司馬懿的對手楊修親自監督驗傷,但傷確實是真的。

曹操無奈,命司馬懿在家養傷,還甩了句重話:好好養!

就史實來說,上面這段情節有實有虛。

實的是,歷史上司馬懿確實以裝病來拒絕過曹操的徵辟;虛的是,史書里沒有說過司馬懿自殘。

司馬懿出生於179年,官渡之戰這一年他21歲,與《軍師聯盟》劇情不同的是,他此時不在許縣居住,而生活在家鄉河內郡懷縣。

《晉書》說司馬懿「少有奇節,聰明多大略,博學洽聞」,面對亂世,他常常心懷感嘆,以天下為憂。

《軍師聯盟》中司馬懿「拒曹」發生在官渡之戰前,而事實上這件事發生在官渡之戰以後。

建安六年(201年)官渡之戰已結束,司馬懿的家鄉河內郡成為「曹統區」,22歲的司馬懿參加了工作,被推舉為本郡上計掾。

這個職務相當於郡政府駐京辦主任,處級幹部,每年都要去首都許縣出差,也因此有機會接觸到一些上層人物,曹操聽說司馬懿有點小名氣,於是徵召他到司空府任職。

由一名地方基層官員抽調到中央,而且是在司空曹操的直接領導下工作,別人肯定趨之若鶩,但司馬處長拒絕了。


《晉書》記載,司馬懿是以自己患有風痹之症、生活不能自理為由拒絕曹操的,曹操懷疑,曾派人夜裡到司馬懿家查看,發現司馬懿果然躺在那裡一動不動,於是信以為真,不再強迫了。

風痹就是風濕病,可輕也可重,既包括普通的關節痛、關節炎,也包括強直性脊柱炎、骨性關節炎、風濕熱、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狼瘡、風濕性心臟病等。

司馬懿自稱生活不能自理,那就是嚴重的風痹了,不是一兩年就能治好的,必須長期裝下去。

這大好的天下,你只能躺著看了!

上面這句話是《軍師聯盟》里郭奉孝拍著司馬懿的肩頭說的。

《晉書》還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宣帝初辭魏武之命,托以風痹,嘗暴書,遇暴雨,不覺自起收之。

家惟有一婢見之,後乃恐事泄致禍,遂手殺之以滅口,而親自執爨。

這裡的「後」指晉宣皇后,也就是司馬懿的夫人張春華,為掩蓋司馬懿裝病的事,她不僅親手殺了家中一個婢女,而且「親自執爨」。

「爨」指燒火做飯,可以理解為婢女被殺,家裡沒人做飯,張夫人親自下廚做飯,但也可以作另解,比如以殘忍的手段毀屍滅跡。

那麼,司馬懿為何拒絕曹操呢?

《晉書》給出的理由是,司馬懿「知漢運方微,不欲屈節曹氏」,但這種思想在當時並非主流,荀彧、孔融更心向漢室,他們不也在許縣為官嗎?司馬懿的大哥司馬朗、三弟司馬孚也都在曹營做事。

所以,《晉書》的說法沒有說服力。

按《軍師同盟》的說法,司馬懿看不慣曹操的一些做法,認為在曹操身邊做事很危險,為保全自己和家庭而拒絕出仕。

道不同不相與謀,司馬懿的父親司馬防在劇中是一名「反曹鬥士」,曹操對司馬氏十分防範,步步心機、重重陷阱,司馬懿不願身陷其中,似乎也可以理解。

但這些也許都不是真正的原因,司馬懿拒絕曹操可能另有隱情,推測起來也許是他還沒有想好該跟誰,官渡之戰打完了,但袁氏集團在北方的勢力仍然很大,局勢並不明朗。

還有一個解釋,那就是司馬懿在耍酷和做秀,通過「拒曹」抬高身價,增加知名度,目的是更好地「事曹」,從後面的事情看這種可能性很大。

《晉書》把司馬懿也塑造成「反曹鬥士」,則有一定的歷史背景。

《晉書》是唐代名臣房玄齡主編的,唐人最推崇晉朝,唐太宗「以史為用」,重視通過回顧與反思歷史總結經驗,今存「二十五史」中有六部是唐太宗下令編修的,這六史之中尤以《晉書》為唐太宗最重視。

在唐太宗眼裡西晉是個統一的王朝,在它之前是上百年的分裂局面,在它之後又是一個中原混戰的格局。

在開創統一基業上,唐王朝與西晉相似,但在如何守住社禝江山、治亂興亡方面,又要引西晉為戒。

這些觀點體現在對司馬懿和司馬炎二人的不同看法上,對司馬懿《晉書》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而對司馬炎的評價卻很差,認為他「居治而忘危」,「不知處廣以思狹」,「以新集易動之基,而無久安難拔之慮」。

《晉書》為了拔高司馬懿,在敘述其早年經歷時採取了許多回護的方法,對於早年仕曹的經歷,《晉書》編了一大堆故事,目的都是為司馬懿開脫,為他日後奪取曹魏江山的行為辯護。

如果司馬懿早就有「反曹」情結,那麼司馬氏後來取代曹魏也就合理合法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