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光義和趙匡胤差距在哪裡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大家好,這裡是笑談趣史五千年,一樣的歷史不一樣的解讀帶給您不一樣的樂趣!今天我們聊的話題是趙光義和他哥哥趙匡胤的差距在哪裡,他們之間有什麼不同之處。

自從趙匡胤陳橋兵變登基坐上皇位後,就開始南征北討滅後蜀、滅南漢、滅南塘,除北漢之外,十國基本被統一,結束了唐末以來五代十國的戰亂,可以說趙匡胤對中國歷史發展進程是有很大貢獻的。

正當趙匡胤要揮師滅北漢和收回燕雲十六州之時,歷史卻沒有給他太多的時間來統一全國就暴斃而亡,實在讓人嘆息!

宋太祖趙匡胤

趙匡胤和趙光義雖然是親兄弟,但兩人的性格卻相差甚大。

趙匡胤這個人性格寬宏仁厚,從杯酒釋兵權這件事就可以看出來這個人非常的善良,不忍心殺死跟他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為史書所稱道。

相比之下同為開國皇帝的劉邦在這一點就遜色於他。

宋太祖趙匡胤劇照

趙匡胤也是一個能征善戰的人,陳橋兵變之前就是一個非常能打仗的將軍而得到郭威的賞識,後周建立後趙匡胤受世宗柴榮的器重,憑藉自己有勇有謀的本領做到殿前都檢點。

趙匡胤更是一個沉著冷靜有計謀的人,陳橋兵變就是他一手策劃的,可見他城府之深。

總的來說史書對趙匡胤的評價還是非常好的。

但宋朝建立後趙匡胤重文抑武的策略也給宋代帶來了災難性的毀滅。

宋太祖削弱了武官的權利導致宋朝文官權利非常大,而武官卻要受到文官的節制,導致宋朝軍事發展受到限制,在後期無論和金遼作戰還是和蒙古軍隊作戰都處於弱勢。

我們再來說說他的弟弟趙光義。

趙光義這個人在史書上名聲不是很好,在歷史上背負著弒兄奪位的罪名,無論如何這個罪名都會一直背下去永遠無法擺脫。

雖然官方正史不敢明著記載,但還是很多史料和野史都說他用斧子砍死了自己的哥哥,於是「燭光斧影」就這樣流傳下來,趙光義也永遠被綁在了弒兄篡位的恥辱柱上。

宋太宗趙光義

雖然用陰謀取得皇位,但趙光義這個人心胸非常狹隘。

登基後的趙光義他把自己哥哥的兩個兒子都逼死了,一個被逼自殺一個不明不白的就死了。

而且他還逼死了自己的親弟弟趙廷美。

甚至連投降的南唐國主李煜都不放過,一杯毒酒解決了他的生命。

公元979年,趙光義御駕親征滅了北漢,意氣風發的趙光義乘機攻打幽州,想要一舉奪回燕雲十六州。

可惜很不幸圍城久攻不克,被遼將打的慘敗,宋軍十多萬大軍被全殲,自己也差點回不來,幸好有楊業和潘美兩大將誓死護衛才得以狼狽逃回開封。

可見趙光義的軍事才能遠遜於他的哥哥趙匡胤。

我們再來看一下他派兵打仗無能到什麼程度,有一次大將出征之前趙光義親自擬好地圖,安寨紮營在什麼地方,連士兵埋伏哪個位置都事先在地圖上標出來了,而且還不能違抗,一點都不懂得靈活運用。

結果軍隊到了地圖所在的位置一看才知道埋伏的地方竟然是條河,可能是地圖和實地的差別所導致。

但又不敢違抗皇命,士兵們只好在冰冷的河水裡泡了整整一夜。

這樣瞎指揮豈有不敗之理?

綜上所述,趙光義和他哥哥趙匡胤的差距不是一點點。

但是趙光義也有令人稱道的地方,他對老百姓還是很好的。

有一年冬天雪下很大,宋太宗趙光義關心老百姓的疾苦,於是命全國地方官給老百姓送炭取暖,被老百姓所稱頌。

「雪中送炭」這個成語就是這麼來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開國皇帝被親弟弟砍死 留下千古迷霧

開寶九年十月十日晚上,宋朝的開國皇帝宋太祖趙匡胤剛50歲,在最年富力強的時候突然去世。第二天,他的弟弟趙光義繼承了皇位,即歷史上的宋太宗。這位宋太祖趙匡胤可是了不起的人物,以前是後周的殿前禁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