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沒有被劉備聘用還能建功奇偉嗎?有可能成為大科學家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家喻戶曉,諸葛亮因此名震天下,是老百姓心目中的曠世奇才,他的名字就是智慧和謀略的象徵,是以少勝多、低成本獲取勝利的楷模。

而如果諸葛亮沒有應聘出山,走上政治舞台,依舊是「躬耕南陽,不求聞達諸候,」那麼,諸葛亮能否發揮其理科生的特長,成為一名著名科學家,做出影響些界的偉大發明,寫出一些不朽的科學著作呢?

這個還真不一定。

東漢末年,黃巾起義,軍閥紛爭,天下大亂,戰火連綿,一個普通農民,在這樣的社會環境裡,搞科學研究是根本行不通的,可能三天兩頭會有官差攤派抓丁,也可能家鄉轉眼間就會變成兩軍廝殺的戰場,不可能有機會靜下心來搞研究。

諸葛亮的身份在那裡放著,只是平民,就像他在《前出師表》里自述的:「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軍閥混戰,糧草軍器用度最終都是從老百姓身上搜刮,一個普通農民,能應付過完糧納貢和官差攤派抓丁,有口飯吃活著就不錯了,以一個農民身份業生產之餘搞科學研究是根本行不通的。

即使諸葛亮在發明科研領域有所建樹,以他的身份,頂多也就在後人的著述里被寫為″建安某年,有布衣諸葛亮作某某″。

在封建社會,要想做點大事沒有上層支持是很困難的。

其實諸葛亮也算是官二代,諸葛亮的父親諸葛珪曾做過泰山郡丞,但他8歲時喪父,與弟弟諸葛均一起投奔叔父諸葛玄,當時諸葛玄被袁術任命為豫章太守,但後來東漢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諸葛玄職務,諸葛玄又帶著諸葛亮兄弟就去投奔荊州劉表。

建安二年,諸葛玄去世,沒有靠山的諸葛亮只好回隆中耕種。

但是諸葛亮與當時的襄陽名士司馬徽、龐德公、黃承彥等有結交,並娶黃承彥之女黃月英為妻。

諸葛亮好友徐庶、崔州平等人對他他的才幹推崇有加,諸葛亮即使不被劉備聘請,他出山為官也是遲早的事情,如果諸葛亮沒有以軍師、丞相這麼高的身份為官,而是只做一名普通官史,或是在政府司天監之類的部門工作,負責天文曆法之類,有條件有時間深入進行學術研究、發明創造,恐怕諸葛亮給後世留下的絕不僅只有木牛流馬、諸葛連弩之類的傳說,說不定像活字印刷之類的重大發明都會提前,這不是沒有可能。

諸葛亮的抱負顯然並不是要做一名民間科技工作者,像劉徽和趙爽一樣埋頭研究數學,補註《九章算術》。

諸葛亮深入研究天下形式,力圖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

他深知自已不管就聘於曹操還是孫權,那裡都人才濟濟,難以使自己的政治理想最大化,只有選擇劉備才能達到自己人生規劃的顛峰。

然而諸葛亮的鞠躬盡瘁努力並沒有能夠幫劉氏一統天下,即使後來傾盡全蜀之力七出岐山,結果也是黯然收兵,三分天下的魏蜀吳爭鬥的最終結果卻是三國歸晉,或許諸葛亮真的應該去做一名成功的發明家、科學家而不是一個失敗的政治家。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關於諸葛亮真的「不求聞達於諸侯」嗎?

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說:「臣本布衣,躬耕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其要義在於說明自己出身卑微,無心於仕途。事實是否果真如此嗎?請看《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的記述: 諸葛亮字孔明,...

諸葛亮真的「不求聞達於諸侯」嗎?

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說:「臣本布衣,躬耕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其要義在於說明自己出身卑微,無心於仕途。事實是否果真如此嗎?請看《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的記述: 諸葛亮字孔明,...

諸葛亮為何娶醜女為妻:純粹為了積攢政治資本

說起諸葛亮,大家都會想到三顧茅廬、白帝託孤、七擒孟獲、揮淚斬馬謖、獨創木牛流馬……千百年來,他被人們當作智慧的化身。尤其是在文學作品的渲染下,一個神秘莫測而近乎完美的智者形象出現在大家眼中。魯迅...

諸葛亮為何娶醜女為妻:純粹為了積攢政治資本

說起諸葛亮,大家都會想到三顧茅廬、白帝託孤、七擒孟獲、揮淚斬馬謖、獨創木牛流馬……千百年來,他被人們當作智慧的化身。尤其是在文學作品的渲染下,一個神秘莫測而近乎完美的智者形象出現在大家眼中。魯迅...

諸葛亮出山前早就貴不可言,他不是一介布衣

諸葛亮在《出師表》里曾交代自己的身份: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這裡布衣就是普通大眾得意思。後來人們根據這個來判定諸葛亮是當時的寒門之士,其實不然仔細看三國的人會發...

其實諸葛亮並非躬耕南陽的一介布衣

諸葛亮是三國時期蜀國的丞相,自三顧茅廬之後出山輔佐劉備,幫助劉備抗衡曹操,周旋孫權,最終幫助劉備三分天下有其一,對蜀漢政權的建立功不可沒。在諸葛亮北伐終於按之前給後主劉禪上書的《出師表》中,諸葛...

諸葛亮並非布衣,而是個家勢煊赫的官二代

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自報家門說:「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意思是說他出身貧賤,是個平頭老百姓。後來被劉備「三顧於草廬之中」,才出山操勞,做了蜀相。其實並非如此。諸葛亮並非布衣。諸葛亮本是琅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