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霸主曹操的謀士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國時期,三位大將各據一方,曹操的地域最為廣泛,能得一方,固然是自己的聰明,他之所以能夠擁有如此廣闊的領域,最重要的是身邊的謀士較多。

戲志才,或志才為字,名不詳,東漢潁川郡(今河南禹州)人。

精通兵法,深有算略,智慮千里。

初事曹操於洛陽,深相結納。

曹操長跪請教,曹丕說沒他皇帝當不成。

他是曹操身邊最神秘的一位謀士,曹操曾長跪請教他兵家之事,他死後郭嘉成了他的接班人,可是到曹丕稱帝之時還在讚嘆,沒有這個人,他的皇帝都當不了。

在正史上來說,戲志才剛投靠曹操時就被委任為謀士,由於早死,荀彧又推薦了郭嘉、但曹操對戲志才的確是非常看重的。

相國董卓待太祖厚,操欲觀卓為人,問於志才,志才曰:「卓性貪殘不仁,必死於鼠輩之手,不足道也,不與圖之,以成大事,則名重於天下。

」操遂與志才去卓,欲返鄉起事,行過中牟,操為縣令所獲,即下獄,志才曰:「公見縣令,慷慨陳詞,曉以大義,必無害。

」當晚,縣令果私見操,操以大義見責,縣令愧服,遂釋操,並釋志才。

操與志才夜行,過世交呂氏之門,操欲投宿,志才知操性強厲多疑,恐禍呂氏,勸操宿於他處,操不聽,遂宿於呂家,是夜,操聞刀劍之聲,疑呂氏害己,屠其家,與志才出奔,另宿於旅人之家。

是夜,志才思曰:」孟德中懷虎狼之心,殘刻少恩,用人時輕為人屈,不用亦輕棄人。

若其得志,天下皆為魚肉矣!「遂不辭而去 ,操醒來不見志才,如失手臂。

郭嘉出生於潁川,少年時已有遠見,見漢末天下將會大亂,於弱冠(二十歲)後便隱居,秘密結交英傑,不與世俗交往,所以不是太多人知道他。

郭嘉21歲的時候,郭嘉北行去見袁紹,對袁紹的謀臣辛評、郭圖說:「明智的人能審慎周到地衡量他的主人,所以凡有舉措都很周全,從而可以立功揚名。

袁公只想要仿效周公的禮賢下士,卻不很知道使用人才的道理。

思慮多端而缺乏要領,喜歡謀劃而沒有決斷,想和他共同拯救國家危難,建稱王稱霸的大業,實在很難啊!」於是從此離開了袁紹。

就這樣,郭嘉一直賦閒了六年。

公元196年(建安元年),曹操頗為器重的一位謀士戲志才去世。

傷心之餘,曹操寫信給荀彧,讓他給推薦一位可以接替戲志才的謀士。

於是,荀彧就將好友郭嘉推薦給了曹操。

曹操召見郭嘉,共論天下大事,討論完後,曹操說:「能幫助我成就大業的人,就是他了!」郭嘉離開營帳後,也大喜過望地說:「這才是我真正的主人啊!」從此,郭嘉便當上了曹操參謀軍事之官—軍師祭酒,為曹操的四方征戰出謀獻策,忠心效力。

荀彧(yù):(163—212)字文若,潁川潁陰(今河南許昌)人。

東漢末年曹操部下謀臣,傑出的軍事家、政治家。

官至漢侍中,守尚書令,諡曰敬侯。

因其任尚書令,居中持重達數十年,後人敬稱他為「荀令君」。

荀彧從小就被人認為有王佐之才,董卓入京後辭官回鄉帶領族人遷到冀州。

荀彧認為袁紹終不能成大事,便去東郡投靠曹操,曹操非常欣賞他,把他比作張良並任他為司馬,那年荀彧二十九歲。

曹操攻打陶謙時呂布襲取了兗州,荀彧臨危不懼單身前往說退豫州刺史郭貢的數萬人馬,並與程昱保住了三座城池。

不久呂布敗走,荀彧又勸說曹操迎接漢獻帝,因此被升為侍中、尚書令。

其實如果熟讀三國就會發現,真正的曹營決策者是王佐之才荀彧,雖然他不常常在第一線出現,但曹操早期的大動向都是他策劃的,如剿黃巾壯聲威,挾天子令諸侯等等決定曹營動向的大策略。

他一直鎮守後方,為曹操前方作戰定下一個良好的戰略策源基礎。

曹操的幾場戰役的主要策劃者就是他。

賈詡:魏太尉。

賈詡(147—224年),宇文和,武威姑臧(今甘肅武威)人。

三國時期魏國著名軍事家、謀士。

賈詡原為董卓部下。

董卓滅亡後,賈詡為求自保,建議李傕、郭汜等人襲擊長安,造成大亂,又先後依附段煨、張繡,屢獻妙計。

張繡曾用他的計策二敗了曹操,官渡之戰前他勸張繡歸降曹操,成為曹操手下重要謀士,曹操在官渡戰袁紹、潼關破西涼馬超、韓遂,都用他的奇計。

曹操占荊州想乘機順江東下為賈詡勸阻,說應該安撫百姓等待時機,曹操不從,結果在赤壁之戰中大敗而歸。

在曹操立繼位人問題上賈詡暗助了曹丕。

曹丕日後稱帝封其官為太尉、魏壽亭侯。

曹丕問應先滅蜀還是吳,賈詡建議應先治理好國家再動武,曹丕不聽,果然征吳無功而反。

賈詡認為自己非曹操舊臣,卻策謀深長,所以怕曹操猜嫌,於是採取自保策略,閉門自守,不與別人私下交往,他的子女婚嫁也不攀結權貴。

死時七十七歲。

荀攸,字公達,東漢末穎川穎陽人。

他出身於士族家庭,為人善良端正,富有智計。

荀攸從小失去父母,是跟著祖父和叔父長大的。

他外表愚鈍懦弱,內心卻機智勇敢。

十三歲的時候,祖父去世。

過去祖父手下一個叫張權的官吏,主動找來要求為祖父守基(孝)。

荀攸對叔父說:「這個人臉上的神色反常,我猜他是做了什麼姦猾的事情!」叔父似乎明白了,就趁機盤問。

果然張權是因殺了人,逃亡在外,想以守墓隱藏自身。

這件事傳了出去,大家對荀攸都另眼相看。

後來荀攸在朝廷做了黃門侍郎。

董卓作亂,荀攸參與了謀劃殺死董卓的事件,被關入獄。

董卓被除掉後,荀攸才出獄。

當時天下大亂,他有意尋找能夠安定天下的人主。

曹操迎獻帝建都許昌後,聽說荀攸是個十分有才智的人,於是征為汝南太守,後又拜為軍師。

荀攸覺得曹操是個可以與之共事的人,便甘願為其所用。

曹操得到了他,經常高興地對人誇獎荀攸說:「公達,不是一般的人!我能夠得與他議事,天下有什麼可憂慮的呢!」這表現了曹操對他的嘉許和信任。

曹操迎獻帝並定都許昌之時,極力尋訪天下英才,曹操給荀攸寫去一封書信。

信中說:「今天下大亂,這正是有智謀的人大顯身手的好時機!你是人中龍鳳,應該趁此機會有所作為,然而您卻駐留在荊州顧盼觀望,耽誤的時光是不是太久了!」荀攸見曹操如此器重,於是便投奔曹操,入朝當了尚書。

在曹操的眾多謀士中,荀攸的地位僅次於荀彧,也是貢獻最大的之一。

他在輔佐曹操過程中,共奉獻重大計謀12次,每次都能使曹軍絕處逢生或出奇制勝,成為曹操行必求計的重要謀士。

程昱,三國時魏國名臣,本名程立,因夢中於泰山捧日,更名程昱。

曾於東阿率領民眾抗擊黃巾。

後從曹操於兗州,封壽張令。

曹操征徐州時,程昱與荀彧留守後方,阻呂布、陳宮大軍,保住三城,因功受封為東平相,屯於范縣。

昱常為曹操出謀獻策,漢獻帝定都許昌後,以程昱為尚書,後又為東中郎將,領濟陰太守,都督兗州事宜。

後文帝踐阼,程昱為圲尉,進封安卲侯。

黃初元年逝世,壽八十,曹丕亦為之流涕,追贈車騎將軍,諡曰肅侯。

司馬懿(179-251)字仲達,河內溫(今河南溫縣)人。

世稱號冢虎、管兵伐,有臥龍鳳雛幼麒冢虎一說。

三國時期魏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

曹魏大都督,權臣。

多次率軍對抗諸葛亮。

司馬懿世家豪族出身,早年在郡中作小吏,後被曹操闢為為文學掾。

曹操稱魏王后,司馬懿為太子中庶子,佐助曹丕,與陳群等同列「四友」,是曹丕智囊團的主要人物。

曹丕代漢後,司馬懿節節高升,開始掌握重權。

曹睿繼位後,司馬懿坐鎮宛城,督荊豫二州軍事,主持荊州對吳攻戰,後接替曹真總管對蜀防禦工作,數次成功防禦諸葛亮北伐。

曹芳繼位後,司馬懿、曹爽共同輔政。

司馬懿受曹爽排擠,後發動政變誅殺曹爽一族,自此掌握魏國大權。

司馬懿病逝後,魏國政權仍由其兒子把持,多年後導致晉朝代魏的發生。

司馬懿被後代追封為晉朝皇帝。

劉曄七歲時,母親去世。

其母臨終時說:「你父親(劉普)的僕人有誣害人的秉性,我擔心自己死後會出亂局,希望你和你哥哥(劉渙)長大後能除去此人。

劉曄十三歲時就按母親遺命,斬殺了父親寵信的侍者,而後又坦然向父親請罪。

劉普原先大怒,但知道劉曄的動機後也對他十分欣賞,不作苛責。

汝南許劭善於觀人,當時楊州避難,稱劉曄有佐世之才。

曹操到壽春,當時山賊陳策在廬江聚眾數萬人,並據險而守。

曹操曾派偏將試圖消滅但不果。

曹操於是詢問群下問可否征伐。

很多人都認為山賊據險而守,難以攻克,而且無足輕重,不應徵伐;但劉曄認為其實是偏將資歷不足和天下未定而令到山賊仍敢對抗,而當時局勢已經大致穩定,應該先懸賞勸降,再用軍事實力進逼,那山賊就會自己潰敗。

曹操同意,並派猛將在前,大軍在後,最終如同劉曄所預測般平定陳策。

戰後曹操辟劉曄為司空倉曹掾。

楊修是楊震的玄孫,楊彪的兒子,出身世代簪纓之家。

(175年—219年),字德祖,司隸部弘農郡華陰(今陝西華陰)人,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文學家。

楊修為人恭敬,學問淵博,極聰慧,建安年間(196—220)被推選為孝廉,不久改任郎中,後改人丞相府倉曹屬主簿《後漢書》說「自震至彪,四世太尉」 。

為人好學, 有俊才,建安年間被舉孝廉,除郎中,後擔任丞相曹操的主簿。

當時曹操軍國多事,楊修負責內外之事,都合曹操心意;又《世說新語·捷悟篇》載四則楊修展才之事,他的才華曹操亦曾自嘆不如。

後楊修數次助曹植通過曹操的考驗,然而曹植日加高傲,楊修本想和他疏遠卻不能,亦不敢,曹操亦因知道曹植受楊修之助才通過考驗,頗為氣憤,後來他曾寫信給楊彪中提到:「足下賢子,恃豪父之勢,每不與吾同懷,即欲直繩,顧頗恨恨。

」最終於建安二十四年秋天,被曹操以「前後漏泄言教,交關諸侯」凡罪犯收殺,楊修嘆息:「我固自以死之晚也。

」楊修之死,曹操雖贈賜許多物品給楊彪補償,但他亦萬分痛惜。

曹操被評為史上性格最複雜的人物之一,所以他手下的謀士也是各有所長。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閒敘歷史之—自古三國多謀士「奉孝篇」

人常言,自古三國多謀士。哎,說起奉孝不盡悲從中來。英年早逝的他為三國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讓人不禁感嘆「憶長今,聞斷魂,往事隨風,今生痛駝鈴,惜也,悔也!」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認識一下這位在三國時...

曹操手下八大謀士,你都知道嗎?

曹操能得一方,固然是自己的聰明。但僅憑聰明就夠嗎?顯然這是不可能的。曹操手下那是謀士如雲。更有前五大謀士和後三大謀士之分。NO1、堪稱三國第一謀士前五大謀士之郭嘉:曹操早期軍事智囊團的核心人物之...

曹操的謀士有哪些 曹操的謀士中哪個厲害

曹操的一生其實是非常注重賢士的,因為他門下的不管文武赫赫有名的就有很多,許多受人歡迎的三國歷史人物就是在曹操的門下。曹操能統一北方,建立曹魏政權都是靠這些謀士在背後為曹操策劃,那麼曹操的謀士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