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史談今:「糧食戰爭」成就齊桓公霸業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春秋初期的齊國的國力並不是很強盛,比如周邊的魯國可以對他說三道四的。

但是齊國有一個得天獨厚的優勢:三面靠海。

在當時,靠海就可以盛產鹽,鹽又是生活必需品,所以,當時的齊國通過販賣鹽還是很有錢的。

那麼這些錢再加上雄圖大略的齊桓公和足智多謀的管仲爆發出的能量是巨大的。

齊國的崛起是通過倆場糧食戰爭開始的。

春秋初期形

第一場:齊魯是鄰國,本來封地差不多大,一個是周公的子孫,一個是姜子牙的後代。

魯國就成為管仲的第一個戰勝目標。

魯國的紡織技術發達,織出的縞又薄又細,天下聞名。

管仲覺得有利可圖,於是就讓齊王穿魯縞做的衣服,同時鼓勵齊國人都穿魯縞,同時鼓勵商人大量進口魯縞。

這樣魯國人看織縞有利可圖,慢慢發展成為支柱產業,田地種桑養蠶,大量的農人從事魯縞的生產,農業生產就荒廢起來。

管仲看著時機成熟,讓齊王一聲令下,齊國人禁止穿魯縞。

魯國頓時頓時傻眼了,畢竟魯縞可不能吃,國內瞬間怨聲載道。

這樣一來,魯國經濟大壞,出口拉動型經濟一落千丈,糧價大漲,魯國迫於經濟崩潰,不戰而屈於齊國。

嘗到這個甜頭,管仲又把目光瞄到了楚國。

管仲

第二場;楚國強大,是齊國的勁敵。

管仲就讓齊王養鹿,從楚國大量高價收購楚鹿,同時低價在楚國傾銷糧食。

在齊國的價格哄抬下,鹿價飆升,楚人紛紛進山獵鹿,捉一隻鹿相當於種幾畝地的收入,於是楚國農民棄田捉鹿。

看著時機成熟,腹黑的管仲在一次故技重施,他忽然禁止糧食出口,同時禁止養鹿,己有的鹿大量出口低價轉賣。

楚國瞬間叫苦不迭這樣一來,鹿價大跌無人再要,糧價卻飆升,楚國人無錢買糧,紛紛逃亡。

齊王出兵攻擊楚國,挨飢受餓的楚兵臨陣脫逃,楚王只好認輸講和了。

倆場糧食戰爭過後,齊桓公的霸業開始了,幾年過後姜小白(齊桓公的本名)這個名字足以令各國統治者瑟瑟發抖。

其實當齊國的這些舉動異常時,魯楚倆國足以給與足夠的警惕。

可惜,倆國國君太過於昏庸,所以,居安思危在任何情況下都是必要的。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春秋》有一種戰爭叫貿易戰!

最近熱議中美貿易戰,版主就來講解一下春秋時期的一些經典貿易戰。提到春秋時期的貿易戰不得不提千古明相管仲了,管仲的祖先是姬姓的後代,與周王室同宗。管仲的父親管莊是齊國的大夫,後來家道中衰,到管仲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