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羊說史:歷史上三國到底是怎麼形成的?說說比演義有趣多各種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問答說了三國的一些答案,今天小編終於有時間跟大家說說三國了。

其實啊,東漢中期以後,外戚、宦官以及黨人之間的鬥爭一直不斷,統治集團早就分裂了。

在鎮壓各族人民起義的過程中,地主階級的內部矛盾不斷發展、擴大,當然我們也可以說是士大夫階級,也就是門閥的最開始的雛形。

中央皇權逐步削弱,最後導致軍閥割據的局面。

黃巾起義後,一些名士階級,門閥集團認為「天下已非復漢有」,紛紛舉兵反漢,擁兵自保,割據一方。

這些人在鎮壓農民起義和平定叛亂中擴張了自己的勢力。

當時對東漢統治威脅最大的是董卓。

董卓是隴西的土豪啊,靈帝臨終曾召他到中央任少府,又晉升他做并州牧兼河東太守。

袁紹誅宦官後,他帶兵進了洛陽,廢殺少帝,毒死何太后,另立獻帝。

別的都好說,起碼名義上你廢帝這事,可是嚴重違背了士大夫們理念和節操啊。

小編簡單說一下,中國曆朝歷代,士這個階層最牛X的時代就是魏晉時代,後續的五胡亂華也與這個因素有直接的關係。

要知道漢朝的時候,選官做官,是舉孝廉制度啊,就是誰孝順,誰清廉有德行誰就當官,名聲很重要。

任何事情與利益掛鈎那就悲催了。

為什麼漢墓那麼多人盜墓,因為漢墓里的寶貝是歷朝歷代里最多的,因為大家都為了做官啊,好多有錢人,恨不得把自己全部的積蓄珍寶都埋土裡,祭奠死去的親人,來傳播自己的名聲。

你想啊,只要是當時的人,不管貧富,有點積蓄就埋土裡祭祀祖先,殉葬親人,這土裡的東西能不多麼,在當時已經成為一種風尚。

中國第一個提出薄葬的人是曹操,現在感覺不是啥事,當時對國民的經濟起到了巨大的推進作用。

你想以前國民的一半生產總值都埋地下了,現在都在人民自己手裡,生活條件能不比以前好了麼。

往會說各路軍閥聯合討董。

迫於形勢,董卓慌忙把都城遷往長安。

初平二年(公元191年)董卓率軍西入長安。

入長安一年後,董卓被其部將呂布和司徒王允合謀殺死。

董卓死後,勢力最大的是袁紹。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和袁紹進行了一場爭奪中原的決定性大戰——官渡之戰。

曹操在官渡之戰中消滅了袁紹的主力,為統一北方奠定了基礎。

官渡之戰後第二年,袁紹憂憤而死。

曹操攻下鄴城,占有幽、冀、青、並四州之地,並進一步發展勢力,統一北方。

三國演義真是誤人子弟啊,只能當小說看,什麼曹操打完官渡然後一筆帶過,直接就來赤壁了。

其實是曹操後來花了七年的時間才把袁紹這幾個兒子消滅掉。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親率大軍南下荊州,與孫權、劉備進行了著名的赤壁之戰。

赤壁之戰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戰後,劉備占領長沙、零陵、武陵、桂陽四郡,隨後又向孫權借得南郡、江夏二郡,占有荊州大部,從此有了地盤。

曹操敗回北方後,開始經營關西和漢中。

公元215年,曹操完全統一了北方。

赤壁戰後,孫權的勢力逐步向荊州發展,後來,孫權派兵襲殺了關羽,攻占荊州。

至此,三國鼎立的局面形成了。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曹操死,子曹丕廢漢獻帝,自立為帝,國號魏,都洛陽。

公元221年,劉備在蜀稱帝,都成都,國號漢,通稱蜀或蜀漢。

孫權於劉備稱帝的次年,稱吳王。

公元229年,正式稱帝,都建業(江蘇南京),國號吳,史稱孫吳。

還有個不得不說的啊,劉備稱帝以後,那些忠於大漢的名士們,紛紛倒向曹魏,要知道古代中國從漢開始到陳,一個一個的朝代更替都是禪讓制,其實就是皇帝的人換了,朝廷沒換,管理人員沒換,就像今天企業公司里,董事長罷免後,企業管理層還是一樣運行,公司照常運轉,其實你要算是一直是一個國家還是算N個朝代,這個都可以。

都說三國蜀占人和,其實不是,蜀國一直都是先軍政治,就像現在的朝鮮,劉備稱帝之後,尤其夷陵之戰後到達頂峰,蜀中的大批名士集團,開始向魏國移民,造成當時蜀國像樣的官吏,傑出的人才都沒幾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三國時期的歷史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三國歷史東漢末年,外戚專權,宦官秉政,政治腐敗,天災不斷。漢靈帝中平元年(184年),黃巾起義爆發,從此開始了近一百年的戰亂時代。黃巾起義被鎮壓後,外戚、宦官在內鬥中失去權柄,永漢元年(18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