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曹操能挾天子以令諸侯,而董卓、袁紹、袁術會失敗?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群雄並起,曹操與董卓、袁紹、袁術均為一時梟雄,董卓進京平叛,倒行逆施,袁紹、袁術與曹操又同討董卓,接著又是袁紹、袁術的兄弟之戰,結果只有曹操站到了最後,其他三人均以滅亡而告終,這是為什麼呢?

在說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首先應該了解當時的統治制度,那是以皇帝為首的君主制度,帝國制度,所以在對待皇帝的問題上就顯得尤為重要,這是能否長久發展的保證,一招選錯將不得翻身。

公元189年,漢靈帝去世,留下了何皇后還有兩個未成年的兒子,十常侍專政,何皇后手裡根本沒有任何權利,這時候董卓進京平叛,把持了朝政,時間一長董卓的內心膨脹起來,就有了想當皇帝的打算。

董卓的做法是先把現任的皇帝劉辯廢了,然後扶植了劉辯的弟弟陳留王劉協當皇帝。

因為董卓知道自己的軍隊野蠻,要想在京城站住腳,光靠軍隊是不可能的,要拉攏一批士大夫,要樹立起個人的威望,皇帝我都能廢立,以後誰還敢說個不字。

但是董卓的這一做法卻成為了天下共討的對象,也為以後的滅亡埋下伏筆。

公元190年,袁紹、袁術與曹操等各路諸侯共討董卓,推舉袁紹為盟主,但這幾路大軍只有曹操跟孫堅出兵打了董卓,其他人都是持觀望的態度,董卓兵敗,袁紹回到冀州,就有了另立一個皇帝的念頭,所以就跟幽州牧劉虞說,現在的皇帝年幼,又在董卓的手裡,是死是活都不清楚,國不可一日無君,你又是宗室的長輩,現在正是你出來振臂高呼的時候。

但劉虞並沒有接受袁紹的安排,袁紹跟曹操、袁術都說過另立君王的事情,曹操跟袁術也不同意,沒有辦法,袁紹只得作罷。

袁術瞧不起袁紹(袁紹是庶出,袁術是嫡出),但這兄弟兩個確實是半斤八兩,袁紹想著另立一個皇帝,袁術就更狂妄了,這時候的想法是自己當皇帝,為什麼?因為天下大亂,這時候正是時機,能者居之,再加上袁家本就是「四世三公」之家,有一定的政治資本,況且最重要的是傳國玉璽現在正在袁術的手中。

這個時候不稱帝那還等什麼時候,所以在公元197年,袁術正式稱帝。

相對於董卓的廢立、袁紹的另立、袁術的自立,曹操的做法就聰明了許多。

公元196年,被董卓劫持到西安的漢獻帝重新回到洛陽,但此時的洛陽已經一片廢墟,曹操聽說後立馬把漢獻帝請到了自己的地盤許都,客客氣氣的安置了起來。

漢獻帝十分感動,就封曹操為大將軍,雖然是個虛名,但曹操得到了大義的名號,能夠做到出師有名,這讓其他諸侯十分羨慕。

袁紹聽說後,仗著自己兵多就想把漢獻帝接到自己的地盤,曹操怎麼可能放手,所以就借著漢獻帝的名號下了一道詔書,說你袁紹確實兵多將廣,那為什麼不在朕流離失所的時候發兵勤王,而是到處攻擊別人,趁勢發展自己的勢力?袁紹雖然知道這是曹操寫的,但又不能把曹操怎麼樣。

再看袁術,袁術一稱帝,立刻遭到了各諸侯的反對,此時的曹操已經挾天子以令諸侯,袁術稱帝那不是說明一個國家出現了兩個皇帝,曹操向來以恢復漢室為名,所以立刻就出兵討伐袁術。

袁術聽到曹操出兵,根本不敢應戰,曹操一路窮追猛打,袁術敗亡。

公元200年,官渡之戰爆發,曹操出兵攻打袁紹,袁紹兵敗逃回冀州,不久袁紹發病死亡。

曹操的這一招「挾天子以令諸侯」在正義面前站住了腳,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會顯得理直氣壯,堂堂正正,把自己擺在了一個不敗的位置上。

其他諸侯或許可以以「清君側」為名起兵討伐曹操,但曹操一道聖旨下來,說各路諸侯都是「叛賊」又是輕而易舉的事情,所以曹操的這一手玩的漂亮,一個皇帝的名義在當時那就是正義的名義,誰都無法抵抗。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孫仲謀力勸曹孟德自立為皇,卻被斥之賊子?

東漢末年,群雄割據,董卓、袁紹、曹操、劉備、孫權等亂世梟雄,不惜在中原大地上,刀光劍影,龍爭虎鬥,無所不用其極,只為搶占一席霸主之位。可見這皇位寶座的誘惑力,就連桀驁不馴的齊天大聖孫悟空都無法逃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