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75·8」水庫潰壩-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淹死人數有8.56萬(當月數據)和「超過2.6萬」(1992年修訂)兩種說法,而包含水災內澇所導致的傳染病和飢荒的非正常死亡人數,則有22萬、23萬、24萬三種統計,是死亡人數 ... 河南「75·8」水庫潰壩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河南「75·8」水庫潰壩潰壩後的板橋水庫日期1975年8月5日至9月地點 中華人民共和國河南省淮河流域30個縣市死亡「超過26,000」(1992年修訂,成為官方表述)[1];85,600(河南省委當月數據)22萬[2]/23萬[3]/24萬[4][5](含水災後傳染病與飢荒死亡)財產損失1015萬人受災1780萬畝農田被淹500餘萬間(一說680萬間[5])房屋倒塌耕畜30萬頭、豬72萬頭京廣線被沖毀102公里近百億元人民幣 洪水淹沒範圍 河南、安徽局部 [全螢幕] 河南「75·8」水庫潰壩,又稱駐馬店水庫潰壩事件、「75·8特大洪水」、「板橋潰壩」,是1975年8月發生在中國河南省南部淮河流域的一次大規模潰壩事件,包括板橋水庫在內的62座水庫在颱風尼娜的特大暴雨影響下相繼潰壩[4][5][6][7][8]。

淹死人數有8.56萬(當月數據)和「超過2.6萬」(1992年修訂)兩種說法[1],而包含水災內澇所導致的傳染病和飢荒的非正常死亡人數,則有22萬[2]、23萬[3][9]、24萬[4][10][11]三種統計,是死亡人數最多的颱風水災之一,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水災致死人數之冠。

此次洪災受災人口超1000萬,洪水和山體滑坡淹沒了約30個縣市、1780萬畝農田,沖走耕畜30萬頭、豬72萬頭,導致500餘萬間房屋倒塌(一說680萬間),直接經濟損失近百億元人民幣[5][11][12][13];此潰壩的洪水威力能與2004年南亞大海嘯相提並論[5](各國共22.79萬人死亡)[14]。

潰壩發生於文化大革命期間,各派力量忙於「革命」、無暇防汛[4],而此後中國大陸官方一直不提,直至1989年7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利部前部長錢正英作序的《中國歷史大洪水(上)》才披露[1]。

潰壩的水庫大多是蘇聯援助、大躍進時建造,重蓄水、輕防洪,品質低劣、偷工減料,而大躍進大煉鋼鐵以及「農業學大寨」也造成了水庫上游植被嚴重破壞和水土流失,最終導致大規模潰壩[5][6][15][16][17]。

災難前後,官員和工作人員的錯誤應對亦為人詬病[15][16]。

此次災難是世界上最大最慘烈的水庫垮壩事故[11][12][13],2005年5月的探索頻道節目《終極十大(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將此災難評為「世界十大技術災難」(TheUltimate10TechnologicalDisasters)第一名,超越蘇聯車諾比核事故[5][12][15][16][18]。

該事故的官方檔案最終於2005年9月解密[9][19][20],同年國際專家組在中國大陸舉行了研討會[9][20][21]。

目次 1歷史背景 1.1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初期治理淮河 1.2大躍進時期工程 1.2.1「以蓄為主」指導思想 1.2.2專家反對遭撤職 1.3文化大革命時期 2事故經過 2.1颱風登陸 2.2特大暴雨 2.3水庫潰壩 2.3.15-7日 2.3.28日 3救災情況 4災後統計 4.1報導 4.2死亡人數的各種統計 4.2.1淹死 4.2.2內澇導致的傳染病和飢荒死亡 4.3財產損失 5後世紀念 6相關條目 7引用文獻 8擴展閱讀 9外部連結 歷史背景[編輯]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初期治理淮河[編輯] 參見:淮河水災 1949-1950年,淮河上中游發大水災[5][22]。

1950年10月14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務院作出了《關於治理淮河的決定》(簡稱《決定》),在《決定》中指出,為了達到根治的目的,實行「蓄洩兼籌」的治理方針,主要措施包括在上游的低洼地區建立臨時蓄洪工程等[23]。

根據治理方針,淮河上游的河南省在山區內修建了石漫灘、白沙、板橋、薄山、南灣等5座大型水庫;在平原上修建老王坡、吳宋湖、蛟停湖、潼湖、泥河窪等5個窪地蓄洪工程[24]。

1951年4月,石漫灘、板橋和白沙三座水庫正式動工;7月石漫灘水庫建成,1952年6月板橋水庫建成,1953年6月白沙水庫建成;三座水庫均在洪、汝河上游。

1952年,薄山與南灣水庫動工;1954年5月薄山水庫在淮河南岸支流溮河上建成,1955年11月南灣水庫在潁河上游建成。

其中,南灣水庫總庫容16.3億立方米,是淮河上游的最大水庫。

[24] 板橋、石漫灘等系列水庫是五十年代初期「人民治淮」的產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批設計建設的大型水庫;當時中國的水利工作者尚無大型水庫設計建設經驗,完全由蘇聯水利專家提供勘測設計和施工指導。

片面重視蓄水,忽視防洪,板橋水庫比規定蓄水量超蓄3200萬立方米,且疏於維護,在潰壩前,板橋水庫的17個泄洪閘只有5座能開啟。

當時水文資料很少,設計洪水及工程標準很低。

工程運用中,板橋水庫被發現輸水洞洞身裂縫和土壩縱橫向裂縫,於是在1955-1956年間,按照蘇聯水工建築物國家標準,對板橋、石漫灘兩水庫進行了工程擴建[5][17][25]。

此後,板橋水庫一直享有「鐵殼壩」的盛譽,被認為可以抵禦百年一遇的洪水,在千年一遇的洪水中也可以安然無恙[4][26][27]。

大躍進時期工程[編輯] 「以蓄為主」指導思想[編輯] 在毛澤東等人發動的大躍進運動中[28],僅在1957-1959年間,河南駐馬店地區就修建了100多座水庫[6][17][25]。

1958年,國務院副總理譚震林歸納了河南總結漭河流域地區興建山區水利的經驗[6]:「以蓄為主,以小型為主,以社隊自辦為主」,要把漭河經驗向平原推廣。

包括宿鴨湖水庫在內的部分水庫施工時正值大躍進,河南省水利廳認為原設計過於保守,作了幾處關鍵的改動,如將原設計的12孔排水閘門減少7門,僅剩5門[6][21][25]。

而對於淮河豫皖交界處的班台分洪閘,該閘閘孔原按800秒立方米排水量設計、共為9孔,但在「以蓄為主」的思想指導下,水文數據被人為的減小,只建造了7孔;1959年水閘建成後,在1961又人為堵閉2孔[6][21][25]。

期間,越重視「蓄」,就代表著越「革命」[6][17]。

河南信陽大躍進時期大煉鋼鐵。

在1961年開始的「糾偏」中,河南省對全省的水庫進行了一次全面的普查,對一部分設計標準偏低、施工品質較差、存有隱患的水庫,包括一些大型水庫予以廢棄[5][25]。

但是,修建水庫的指導思想失誤並沒有真正被扭轉,依然採取了重蓄水灌溉、輕河道治理的方針。

到1960年代末,駐馬店地區新增水庫100多座,而與此同時,洪汝河的排洪能力非但沒有增強,反而連年遞減[5][25]。

此外,也有專家學者指出,大躍進大煉鋼鐵導致水庫上游植被破壞嚴重,以及後來毛澤東發起的「農業學大寨」中的開荒修梯田,使得森林和植被覆蓋率大大減少、水土流失愈趨嚴重,是這次造成兩座大型和50多座中小型水庫垮壩的根本原因[6]。

2020年中國南方水災期間,中國水利部水旱災害防禦司副司長王章立說「全國98,000多座水庫當中,小型水庫占到了94,000多座,同時這些小型水庫大多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建的,質量差、標準低,特別是管理不規範,還有很多隱患[29]。

專家反對遭撤職[編輯] 參見:反右傾運動 對於大躍進時期「以蓄為主」的水庫修建指導思想,當時的河南省水利廳總工程師陳惺當即反對:在平原地區以蓄為主,重蓄輕排,將會造成澇、漬、鹼三災——地表積水過多,會造成澇災,地下積水過多,易成漬災,地下水位被人為地維持過高,則利於鹽分聚積,易成鹼災。

但是,陳惺的意見無人理會,他本人也因此被認為犯了嚴重右傾的錯誤,後來又被打成「右傾機會主義分子」、發配河南信陽。

[6][16][21][25][30][31]對於「以蓄為主」的錯誤指導思想,陳惺後來回憶道[32]:這種不正確的一些錯誤主張,錯誤措施,我不講誰敢講,黨外的人不敢講啊,所以我講啊,當時在水利上有個很大的錯誤,就是搞以蓄為主。

......可以講沒有被當政者所接受,那時候我被定為犯嚴重右傾錯誤。

當被問及「板橋事件曾經被海外的媒體評為世界十大技術災難之首,超過了類似於車諾比核電站的泄露這樣的事件,您會這麼看嗎?」陳惺回答:「我可以接受。

」[32] 文化大革命時期[編輯] 此次災難發生在中國大陸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期間,河南駐馬店地區的各派力量忙於「革命」和階級鬥爭,無暇防汛事務,沒有準備任何防汛設備和物資[4]。

災難發生後,新華社記者張廣友在隨中央慰問團在災區採訪時,專家們不敢公開表達自己的意見,因為說了就會被扣上「質疑毛主席、質疑文化大革命」的帽子[6]。

但他們只能私下對張廣友說[6]:治理江河應當是先治本,後治標,或者是標本兼治。

我們這些年來實際上是只治標,不治本,或者說忽視治本。

這是中國水利建設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也可以說是一種傾向。

中國是個少林國家,森林覆蓋率本來就很低,農業集體化中的「殺豬砍樹」,「大躍進」中的大煉鋼鐵,以及後來學大寨中的開荒修梯田,使國土的森林和植被覆蓋率大大減少,水土流失愈趨嚴重,結果是「吃了祖宗飯,造了子孫孽」……上游山區森林植被率低,這是這次造成兩座大型和50多座中小型水庫垮壩的根本原因。

事故經過[編輯]  除特別註明外,本段時間均以二十四小時制東八區時間(UTC+8)為準。

颱風登陸[編輯] 颱風尼娜的行進路徑 1975年7月31日,颱風尼娜在太平洋上空形成,它是1975年太平洋颱風季的其中一個颱風,亦是吹襲中國內地的第三號颱風。

8月4日,尼娜在福建晉江登陸[12][33]。

尼娜登陸後減弱為熱帶風暴。

登陸後恰遇澳大利亞附近南半球空氣向北半球爆發,西太平洋熱帶幅合線發生北躍[21],致使颱風登陸後並沒有在陸地上迅速消失,而是繼續前進跨越江西、湖南兩省,在常德附近突然轉向,北渡長江直入中原腹地。

8月5日,尼娜從北京中央氣象臺的雷達監視屏上消失[21]。

由於尼娜的強烈低氣壓和南下的冷空氣形成對峙,熱低壓從海洋攜帶的大量水汽,遭遇強冷空氣[12][33],並在伏牛山脈與桐柏山脈之間的大弧形地帶「停滯少動」。

這一地帶有大量三面環山的馬蹄形山谷和兩山夾峙的峽谷[34],受到桐柏山、伏牛山組成的「喇叭口」地形的抬升[12][33];南來氣流在這裡發生劇烈的垂直運動,造成歷史罕見的特大暴雨[34]。

特大暴雨[編輯] 8月4日至8日,整個颱風滯留地帶共19410平方公里的地區降雨量超過400毫米,京廣鐵路以西的板橋水庫、石漫灘水庫到方城一帶降雨量大於1000毫米。

而在暴雨中心河南泌陽林莊,8月7日一天的降雨量即達到1005.4毫米,最大6小時降雨量更達到830.1毫米,超過當時美國賓夕法尼亞州史密斯港(英語:Smethport,Pennsylvania)782毫米的世界最高紀錄。

8月5、6、7三日的降水量均超過中國大陸以往的正式記錄。

[12][33] 8月7日下午,板橋水庫漁業生產隊發現有魚從溢洪道流出。

當天,板橋水庫管理局與上游龍王廟、桃花店等雨量站和下游的遂平縣失去全部聯繫[12][33]。

第一場暴雨 8月5日14時—8月6日0時:這場暴雨持續10個小時。

板橋雨量站測得日降雨量為448.1毫米,最大1小時降雨量142.8毫米。

板橋水庫水位上升到107.9米,接近最高蓄水位。

[12][33] 第二場暴雨 8月6日12時-8月7日4時:這場暴雨持續16小時。

8月6日23時,板橋水庫主溢洪道閘門提出水面、輸水道全部打開泄洪。

庫水位高達112.91米,而設計最高蓄水位110.88米。

[12][33] 第三場暴雨 8月7日16時-8月8日0時40分:這場暴雨持續13個小時。

[12][33]在第一場暴雨中,泌陽境內各水庫、河道水位急劇上漲,大中小水庫均達到蓄水極限。

確山經過兩場暴雨後,降雨量達1,100多毫米,山洪暴發,山體滑坡,水庫潰壩,塘堰壩潰決,幾十噸重的鋼筋水泥軍用設施、軍方的武器和裝備均被洪水捲走。

淮河支流洪河和汝河的洪水襲向駐馬店平原,5日至8日兩次出現洪峰,河水越過多處堤壩。

8月7日,京廣線上一列火車被洪水推出軌道,沉落在馬莊河。

[12][33] 水庫潰壩[編輯] 5-7日[編輯] 8月5日17時,板橋水庫庫區內電話、公路交通中斷。

駐馬店地區革命委員會生產指揮部副指揮長陳彬只能利用部隊的電台,在大壩兩端和沙河店進行聯繫。

8月6日子夜,板橋公社一名幹部趕到水庫管理局,轉達泌陽縣委轉來的省、地防汛指揮部指示:板橋水庫開閘泄洪,最大泄量開到400立方米/秒[12][35]。

8月6日23時,板橋水庫的主溢洪道、副溢洪道、輸水道閘門全部打開,按最大能力泄洪[36]。

8月7日天剛亮,水庫管理局動員保護國家財產,組織家屬轉移。

中午,陳彬召集駐軍、水庫、板橋公社領導召開會議商討應急措施。

宣布水庫處於緊急狀態,通知下游群眾轉移。

並催促地委向駐軍求援,派軍隊到水庫搶險、搶修通訊線路,運送防汛器材。

但麻袋、草袋、板橋水庫和板橋鎮的防汛器材、木料、鉛絲、應付意外的炸藥等物件均沒有[37]。

19時30分,駐軍向上級部門發出特急電稱:「板橋水庫水位急遽上升,情況十分危急,水面離壩頂只有1.3米,再下300毫米雨量水庫就有潰壩危險!」[38]河南省委第一書記劉建勳接到急電後立即將險情報告給國務院副總理紀登奎。

後來有記者自稱訪問了紀登奎兒子並從訪問裡發掘到鄧小平在險情期間不作為的材料[39],但紀登奎兒子澄清他未受訪問並特此為鄧小平辯誣[40]。

在21時之前,確山、泌陽已有7座小型水庫潰壩。

22時,中型水庫竹溝水庫潰壩;遂平縣城內水深齊腰。

調集馳援水庫防守的駐軍在板橋水庫方面的要求下,在大壩南端升起兩顆紅色信號彈,並舉槍對空掃射報警;信號彈發射幾十枚,但大雨導致信號彈範圍50米以外就看不到了,鳴槍一百多發子彈,但槍聲被大雨蓋住,因此無人聽到和看到。

22時10分,水庫管理局收到了駐軍轉來的地區防汛指揮部電報,指示打開閘門,以450立方米/秒的速度泄洪,不考慮其它影響,全力以赴保證大壩安全。

接報後,陳斌等人聯名向中央、省委、地委,通過軍隊發出這份特告急電,這段內容是舊板橋水庫歷史上最後一段莫爾斯電碼,內容如下[41]: “ 板橋水庫處於特別危機狀態庫水位已過壩頂即將漫過防浪牆主副溢洪道已全部運用要通知沿河社隊注意搶險轉移水庫防汛指揮部在大壩南頭請求空軍支援。

” 8日[編輯] 8月8日零時20分,水庫電站因形勢危急停止發電[39];20分鐘後,洪水漫壩。

水庫管理局第三次向上級部門發出特特告急電,報告水庫已經決口,並「擅自」開啟尚能移動的五扇閘門,水庫已經開始決口[42]。

8月8日1時開始,板橋、石漫灘兩座大型水庫,竹溝、田崗兩座中型水庫,以及58座小型水庫在短短數小時內相繼垮壩潰決。

凌晨1時,板橋水庫水位漲至117.94米最高值,超壩頂1.6米,超壩頂防浪牆0.3米,相應庫容6.131億立方米。

漫過防浪牆的洪水先是掏空牆後壩頂的卵石路,繼而推倒防浪牆,然後衝決壩體,洪水以每秒6米的速度衝出板橋水庫決口處,沖向下游。

首當其衝的道文城公社死絕227戶,9600人遇難。

垮壩後僅1小時,洪水到達45公里外的遂平縣城,部分人或被途中的電線、鐵絲纏繞勒死,或被衝入涵洞窒息而死,更多的人在洪水翻越京廣線鐵路高坡時,墜入旋渦淹死[21]。

3時左右,峰頭高達7米到10米的洪水越過45公里外的遂平縣城城下[43]。

8月8日3時,駐馬店地區的大型水庫薄山水庫,壩前洪水已經上漲到超壩頂0.4米,距離防浪牆頂0.6米,在水庫職工、家屬、駐水庫舟橋部隊、薄山林場職工及趕來搶險的山炮兵第2師官兵40個小時搶救,堵住了防浪牆滲水,並在壩頂築起了2米高子堤,保住了薄山水庫。

薄山水庫在暴雨前的水位低於汛限水位,沒有像板橋水庫那樣超汛限水位蓄水1.4米。

8月8日4時,水庫當地駐軍將垮壩情況通知駐馬店軍分區轉報地委[21]。

救災情況[編輯] 災後駐馬店地區多處地方受浸,數百萬人無家可歸。

由於屍體長期浸泡在水中,導致疾病傳播;而空投的大部分食物落在水中,更加速了疾病的傳播。

8月9日至22日 衛生部、解放軍總後勤部、北京、湖北、河北、山西、武漢軍區、廣州軍區、河南省軍區及全國各地市的198個醫療衛生部門,派出三千多名醫務工作者先後抵達災區[43]。

8月13日 汝南有10萬人被淹(指尚漂浮在水中),已救4萬,還有6萬人困在樹上,要求急救;全縣20萬人臉浮腫;新蔡有30萬人尚在堤上、房上、筏上,20個公社全被水圍住,許多群眾5晝夜沒有飯吃;上蔡有60萬人被水包圍;華陂公社劉連玉大隊4,000人把樹葉吃光[43];黃鋪公社張橋大隊水閘上有300人6天7夜沒有吃飯,仍在吃死豬死畜。

宿鴨湖水庫:大壩上5萬人4、5天沒吃東西了。

平輿有40萬人在水裡,腸炎、腦炎流行。

醫療隊下去了,但沒藥物,很多地方出現了災民有病哭,醫生看了病沒藥也哭的情況。

新蔡、平輿東部水仍上漲,全區200萬人在水中。

[44][45] 8月14日 全地區尚有177.3萬人泡在水裡。

其中上蔡64萬,新蔡45萬,汝南25萬,平輿40萬。

[44][45] 由於班台水閘的攔阻,駐馬店地區的水位不退,人類屍體與其他動物屍體泡在水裡,導致流行性感冒、細菌性痢疾、傳染性肝炎、瘧疾、流行性乙腦、鉤體病到處擴散。

據不完全統計,當時染病病人有113.3萬。

為了降低發病率,8月14日10點20分,10噸炸藥爆破班台水閘,洪水隨即向下游泄去。

[43]全部的爆破工作進行了2天[44][45]。

汝南提出口號,保證每人1天1斤紅薯乾[44][45]。

8月15日 全地區尚有140餘萬人浸泡在水中,上蔡55萬,新蔡40萬,汝南25萬,平輿30萬[44][45]。

8月16日 全地區120萬人還在水裡,上蔡52萬,新蔡20萬,汝南4萬,平輿23萬[44][45]。

平輿縣射橋大隊有3名老人因沒吃又無救而上吊自殺[44][45]。

8月17日 全地區尚有101萬人泡在水中。

上蔡50萬人,其中黨店公社堤上7,000人,公路上4,500人,樹上、筏上31,000人,又有一社員因高燒無藥而死。

老百姓缺衣,吳宋大隊會計宋三意(已死)剩下妻子和6個孩子,3個孩子仍光身,3個只有褲頭。

新蔡用大鍋煮紅芋片救濟群眾。

汝南確保1人1天3兩麵,7兩紅芋乾。

[44] 全地區發病率迅速上升,據不完全統計,共有病人113.3萬,其中汝南8萬;平輿25萬,其中王塚公社4萬2,000人,發病1萬7,000人,醫務人員盡最大力量,一天僅治800人,死7人;西平病人11萬;遂平15萬;上蔡25萬。

[44][45] 8月18日 平輿、上蔡、新蔡尚有88萬人被水圍。

汝南50萬人中32萬人發病:其中痢疾3.3萬,傷寒892人,肝炎223人,感冒2.4萬,瘧疾3,072人,腸炎8.1萬,高燒1.8萬,外傷5.5萬,中毒160人,紅眼病7.5萬,其它2.7萬。

上蔡華陂公社56,000人仍有21,600人泡在水裡。

劉連玉村8戶圍1隻破鍋做飯,用南瓜挖空作碗,樹枝當筷。

有的地方仍在堤上吃小蟲吃樹葉。

已病死21人。

劉莊大隊11歲的劉小群患乙腦連鹽水都沒有,11日死亡。

和店王妮13歲生病無藥,17日死亡。

全社腦炎死3人。

[44][45] 8月19日 全地區尚有44.8萬人在水中。

上蔡仍有40萬人在水中,病死15人。

新蔡水中仍有4萬,病死20人,要求多送熟食和燃料。

平輿截止18日已病死113人。

遂平縣內糧食吃完。

各縣紛紛要求速送治療腦炎的安宮牛黃丸。

[44][45] 8月20日 全地區尚有42萬人在水中,病死者274人。

其中確山病死16人(乙腦10人),汝南病死5人,遂平病死50人,西平病死135人,上蔡病死28人,新蔡病死20人。

[44][45] 8月21日 全地區尚有37萬人泡在水中。

汝南32萬人患病,190人病死,藥品不足,用土丹驗方。

新蔡22.8萬人發病,占41%,20人死亡。

上蔡有73人病死。

平輿和店公社14個大隊187個生產隊4.3萬人已在水中12天,水深處2米,淺處1米,老人和孩子都綁在樹上。

熟食不足,災民11天沒吃鹽。

孟莊大隊東窪生產隊,撈一死驢,災民亂割食。

飛機空投食品50-60%落在水裡,大李大隊災民搶食水中漂浮的爛南瓜,37人中毒。

[44][45] 8月30日以後 災後第21天,遂平縣革命委員恢復運轉並發出「遂革發75(30)」號文件「關於當前防病治病的通知」。

文件說「由於災後環境污染嚴重,人群抵抗力下降,乙腦、傷寒、瘧疾等傳染病日趨上升。

」文件說,要把各地的野戰醫院建立起來,加強疫情報告,就地隔離治療傳染病。

[43] 空軍從9月1日至6日連續出動飛機248架次,噴灑可濕性「六六六」粉248噸,覆蓋了宿鴨湖以西250平方公里的地區[43]。

後期增加到272架次,累計噴灑272噸[46]。

災後統計[編輯] 報導[編輯] 災難發生後,中國政府對事件詳情長期不公開報導[5][9][19][20]。

1987年,《河南日報》記者于為民撰寫《75·8劫難》一書,此時已距事件12年。

1989年7月,由前中國水利部部長錢正英作序的《中國歷史大洪水(上)》內部發行版出版,書中首次披露部份災情[1]。

1995年,《河南日報》用一個整版報導了75·8洪災[19]。

1998年,駐馬店地區水利局編制了《河南省駐馬店地區「75·8」抗洪志》[19]。

該事故的官方檔案最終於2005年9月解密,來自中國、美國、義大利等國的科學家在北京對此進行了研討和辯論[9][19][20][21]。

死亡人數的各種統計[編輯] 淹死[編輯] 1975年8月20日(潰壩後12天),河南省委初步統計數字,全省死亡85,600多人,連同外地在災區死亡的人數在內,最多不超過10萬人。

當時河南省委認為這個數字比較準確。

中央慰問團在給毛澤東、中共中央寫的關於河南、安徽災情報告中,引用了這個數字[4][47]。

當時駐馬店地委的意見是「不主張再逐個核實」[47]。

8月下旬到9月中旬,新華社記者張廣友和新華社國內內參組吳明華再次到河南、安徽沿舊路,從陸路重訪災區,寫了5篇國內動態清樣(即內參)。

其中認為,原來報告的8.5萬人的數字顯然是多了,估計3萬多人,最多不會超過4萬人。

[4][47] 1989年7月,駱承政主編、原水利部長錢正英作序的《中國歷史大洪水(上)》內部發行版記載,「據統計,河南省有29個縣市,1700萬畝農田被淹,其中1100萬畝農田受到毀滅性的災害,1100萬人受災,85600多人死難。

」1992年出版的下冊(自稱初版,實為第二版),載「據不完全統計……其中遭受毀滅性和特重災害的地區約有耕地1100萬畝,人口550萬人,倒塌房屋560萬間,……淹死26000人。

」後來陳昌春(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地理與遙感學院副教授)考據版次,判斷「上卷發行後,發現死亡數字存在重大爭議……莫非通過此種上、下卷分別表述的筆法表達不同的觀點?……不管真相如何,曲解別人的原意也是新聞傳播當中的大忌。

「26000與超過2.6萬」、「據統計與據不完全統計」構成了兩組耐人尋味的懸念」[1]。

最終,2.6萬人這個數字成為後來被沿用的一個官方數字[5][47][48]。

同年,孟昭華和彭傳榮編寫的《中國災荒史》一書中載錄,1,029萬人遭受毀滅性的水災,約有10萬人「當即被洪水捲走」[5][47][49]。

1994年,中國國務院長江三峽建設委員會副主任魏廷錚在馬來西亞被外媒問及此事時回答:「不記得具體死亡人數,但不會超過一萬人」,因為如果死亡人數超過萬人,國際新聞界必然會有報導。

這一說法遭到中國大陸民間的批評。

[47] 1998年,《河南省駐馬店地區「75·8」抗洪志》第85頁數據:淹死22546人,病死1633人,受傷92096人[50]。

2005年,遂平縣檔案局所編的書《砥柱》記載,遂平全縣被洪水沖走23萬人,淹死18,869人,大部分死難者被沖積到京廣線以下地區[47]。

2010年,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蔡則怡和趙思雄研究認為死亡近十萬人,而中國科學院著名氣象學家陶詩言寫到,死亡人數達數萬人(此由《南方都市報》報導)[5][47]。

內澇導致的傳染病和飢荒死亡[編輯] 水災內澇導致其後有傳染病和飢荒,包含此數的總非正常死亡人數,有三個相約的統計:22萬[2]、23萬[3]或24萬[4][5][11]。

1987年8月,第6屆全國政協8名委員聯名文章《三峽工程害多利少,不容欺上壓下,禍國殃民》,提及「板橋水庫和石漫灘水庫......1975年8月失事,猛衝下去,死人23萬左右」[51]。

其後,諸多文章亦有引用這一數字[3][5][47][52]。

此文由孫越崎(1946年重慶國民政府資源委員會副委員長,任內主持美國水壩工程師約翰·L·薩凡奇來華測繪三峽工程)、林華(後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千家駒(中國科學院院士)、王興讓、雷天覺(中國科學院院士)、徐馳(前冶金工業部副部長)、陸欽侃(1944年約翰·L·薩凡奇來華考察三峽工程的中方隨員,前水利電力部規劃局副總工程師)及喬培新(前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八人聯名。

《大英百科全書》載22萬,其中145,000乃傳染病和飢荒而死。

並稱之為「死亡數最多的颱風水災之一」[2]。

2005年5月,美國《探索頻道》(「TheUltimate10」節目(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報導,「1975年8月,河南板橋水庫因暴雨發生垮壩,9縣1鎮東西150公里、南北75公里範圍內一片汪洋。

現場打撈起屍體10萬多具,後期因缺糧、感染、傳染病又致14萬人死亡。

」這個24萬的死亡人數,包括垮壩當晚熟睡中的直接受難者,也包括幾天後爆破泄洪、分洪的受難者,以及災後傳染病、飢餓等致死者。

[4][10][11][12] 鳳凰網提到潰壩的「滔天洪水[...]威力絕不下於南亞大海嘯」[5]。

而2004年南亞大海嘯,各國共227,898人死[14]。

2007年,河南師範大學姚鵬碩士學位論文《河南「75·8」特大洪澇災害的歷史思考》(下圖表引用),論文中將該書名標記為《河南省駐馬店地區抗洪志》[46][53]。

縣(鎮) 遂平 泌陽 西平 上蔡 確山 汝南 平輿 新蔡 駐馬店鎮 正陽 合計 淹死(人) 18875 1128 809 847 388 303 152 48 13 1 22546 病死(人) 123 25 146 562 220 73 312 132 3 37 1633 受傷 92096 財產損失[編輯] 河南省約有30個縣市、1780萬畝農田被淹,1015萬人受災,400多萬人被洪水圍困。

倒塌房屋500餘萬間(一說680萬間),沖走耕畜30.23萬頭,豬72萬頭。

駐馬店境內京廣鐵路被沖毀102公里,中斷行車16天,影響運輸46天,直接經濟損失近百億元人民幣。

是世界最大最慘烈的水庫潰壩慘劇。

[5][11][12][13] 後世紀念[編輯] 前任水利電力部長錢正英說:「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受災面積最大、死亡人數最多的水災,是水利工作最慘痛的教訓。

」[27] 2012年8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河南考察黃河防汛工作時強調,1975年8月,河南南部淮河流域受颱風影響造成特大暴雨洪災,導致板橋、石漫灘等水庫垮壩,造成重大損失,我們不能忘記這個沉痛教訓。

這是中國國家領導人第一次明確地提及此事[54][55]。

相關條目[編輯] 中華人民共和國部分重大單次洪澇災害(死亡超百人) 2021年河南水災:死亡302人、失蹤50人。

2016年邢台洪災:死亡130人、失蹤110人。

2010年舟曲泥石流災害:死亡1557人、失蹤208人。

2005年沙蘭鎮洪災:死亡117人。

1998年中國夏季洪水:死亡3656人。

1994年西江、北江大洪水:死亡480人[56]。

1986年粵東洪水:死亡261人[56]。

1983年安康特大洪災:死亡870人,與大躍進時期修建的丹江口水庫相關。

1982年北江大洪水:死亡493人[56]。

1981年四川特大洪水:死亡888人。

1979年西枝江洪水:死亡151人[56]。

1969年長江洪水:死亡1603人,正值「文革」時期,部分大躍進時期修建的水庫潰壩或失事[57][58]。

1963年海河特大洪災:死亡5154人,首都北京部分區域被淹、天津被困。

1954年長江洪水:死亡3.3萬人。

1951年遼河大水:死亡6213人。

中國歷史上部分重大單次洪澇災害 1938年花園口決堤事件 1931年江淮水災 1887年黃河決口 1410年黃河泛濫 其它相關重大災難 中國水災史 中國自然災害 2020年中國南方水災 2004年南亞大海嘯(22.79萬人死亡[14]),鳳鳯網將二者的威力作比[5],亦能與1931年江淮水災相提並論[59]。

1991年華東水災,死亡至少數百人。

1976年河北唐山大地震,死亡數十萬人,文革期間。

1975年廣東八四海難,死亡432人,文革期間。

引用文獻[編輯] ^1.01.11.21.31.4陳昌春.《可怕的科学:愤怒的河流》—可怕的黄河?中外洪水伤亡传闻考证.科學網.2013-01-23.(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27)(中文). (註:作者陳昌春時任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地理與遙感學院副教授,主攻水文。

) ^2.02.12.22.3TyphoonNina–Banqiaodamfailure.大英百科全書.[2016-06-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19). (英文) ^3.03.13.23.3THETHREEGORGESDAMINCHINA-ForcedResettlement,SuppressionofDissentandLaborRightsConcerns7(2).人權觀察.199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15)(英語).  ^4.04.14.24.34.44.54.64.74.84.91975年那个黑色八月(上)(史海钩沉).人民網.2012-08-20.(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06)(中文). 原刊於《中國能源報》 ^5.005.015.025.035.045.055.065.075.085.095.105.115.125.135.145.155.165.175.185.1975年河南水灾:滔天人祸令十万人葬身鱼腹.鳳凰網.2008-08-10.(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30).  ^6.006.016.026.036.046.056.066.076.086.096.101975年那个黑色八月(下)(史海钩沉).人民網.2012-08-27.(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06)(中文). 原刊於《中國能源報》 ^搜狐號「水利家園」.驻马店75.8大洪水44周年!当年的画面你还记得多少?.搜狐.2019-08-11.(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23)(中文).  ^丁一匯.论河南“75.8”特大暴雨的研究:回顾与评述.《氣象學報》.2015,73(3):411-424.(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11-04).  ^9.09.19.29.39.4230,000DiedinaDamCollapseThatChinaKeptSecretforYears.OZY.2019-02-16.(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25)(英語).  ^10.010.175年河南水灾:滔天人祸令十万人葬身鱼腹(2).鳳凰網.2008-08-10.(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5-19)(中文).  ^11.011.111.211.311.411.5河南75·8溃坝:世界最惨垮坝惨剧.新華網.(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1-13)(中文).1975年8月,在河南省駐馬店等地區、1萬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共計60多個水庫相繼發生垮壩潰決,近60億立方米的洪水肆意橫流。

1015萬人受災,倒塌房屋524萬間,沖走耕畜30萬頭。

縱貫中國南北的京廣線被沖毀102公里,中斷行車16天,影響運輸46天,直接經濟損失近百億元,成為世界最大最慘烈的水庫垮壩慘劇。

1975年8月的河南駐馬店潰壩造成大量人員死亡,前水利部長錢正英作序的《中國歷史大洪水》一書則披露說,超過2.6萬人死難。

...加上後續因缺糧、感染、傳染引起的死亡,人數共計24萬多人。

  ^12.0012.0112.0212.0312.0412.0512.0612.0712.0812.0912.1012.1112.1212.1312.14江華;喻塵.驻马店地区:水墓:河南“75.8”特大洪水35周年祭.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研究服務中心《民間歷史》網刊.(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30)(中文). 引文使用過時參數coauthors(幫助)原刊於《南方都市報》 ^13.013.113.2世界最大垮坝惨剧:1975年驻马店水库溃坝事件(1).南方周末.2007-03-08.(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26)(中文).由原水利部長錢正英親自作序的《中國歷史大洪水》(當代中國出版社,1999)一書披露,在這次被稱為「75·8」大水的災難中,河南省有29個縣市、1700萬畝農田被淹,其中1100萬畝農田受到毀滅性的災害,1100萬人受災,超過2.6萬人死難,倒塌房屋596萬間,沖走耕畜30.23萬頭,豬72萬頭,縱貫中國南北的京廣線被沖毀102公里,中斷行車18天,影響運輸48天,直接經濟損失近百億元。

  ^14.014.114.2Earthquakeswith50,000orMoreDeaths.U.S.GeologicalSurvey(美國地質調查局).[2020-07-26].(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07)(英語).  ^15.015.115.2楊海.河南75·8板桥水库溃坝事件.文學城.2018.(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06). 原刊於微信公眾號「楊海評論」 ^16.016.116.216.3鳳凰衛視節目《社會能見度》「「七五八」洪災警示錄」集,2012年8月23日播出。

訪問文字謄稿見75·8板桥水库溃坝20世纪最大人类技术灾难(1).鳳凰網.2012-09-03.(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23).  ^17.017.117.217.3諶旭彬.被遗忘的中国当代最惨溃坝事故.騰訊.2012-07-2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31)(中文).  ^Ecologistsdreadnewdamboom.環球網.2011-02-10.(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23)(英語).  ^19.019.119.219.319.4老干部出书还原河南1975年洪灾:死亡2.6万人.新浪.《法制晚報》.2014-04-24.(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27)(中文).  ^20.020.120.220.3After30years,secrets,lessonsofChina'sworstdamsburstaccidentsurface.人民網.新華社.2005-10-0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01)(英語).  ^21.021.121.221.321.421.521.621.721.830年后,世界最大水库垮坝惨剧真相大白.新華社.新華網.2005-11-26.(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5-07)(中文).  ^中国水灾年表1950-1979年.中國水利科學網.[2005-11-28].(原始內容存檔於2004-06-03)(中文).  ^政务院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人民日報》.新華網.1950-10-15.(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3-26)(中文).  ^24.024.1高峻.《新中国治水事业的起步》选载(5)第四章第三节.國學網(中國經濟史論壇).2004-02-10.(原始內容存檔於2006-10-12)(中文).  ^25.025.125.225.325.425.525.6世界最大垮坝惨剧:1975年驻马店水库溃坝事件(3).鳳凰網.《南方周末》.2007-03-0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07-17)(中文).  ^75·8板桥水库溃坝20世纪最大人类技术灾难(2).鳳凰網.鳳凰衛視.2012-09-03.(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23)(中文).  ^27.027.1舒雲.1975年中央紧急救援驻马店水灾内幕.新浪.《青年參考》.2007-08-29.(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9-01)(中文).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人民日報》.1981-06-27.(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6-16)(中文).但是,由於對社會主義建設經驗不足,對經濟發展規律和中國經濟基本情況認識不足,更由於毛澤東同志、中央和地方不少領導同志在勝利面前滋長了驕傲自滿情緒,急於求成,誇大了主觀意志和主觀努力的作用,沒有經過認真的調查研究和試點,就在總路線提出後輕率地發動了「大躍進」運動和農村人民公社化運動,使得以高指標、瞎指揮、浮誇風和「共產風」為主要標誌的左傾錯誤嚴重地泛濫開來。

  ^【实录】水利部召开水旱灾害防御新闻通气会.中國水利報社.2020-06-30.(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02)(中文).  ^反思一直在持续.《南方都市報》.新浪.2010-08-1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05)(中文).  ^陳一諮.《陈一谘回忆录》.ChinaIndependentWritersPublishingInc.2014-03-16:181.  ^32.032.175·8板桥水库溃坝20世纪最大人类技术灾难(3).鳳凰網.鳳凰衛視.2012-09-03.(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23)(中文).  ^33.033.133.233.333.433.533.633.733.8江華;喻塵.[溃坝前奏]天水:那场史无前例的大雨.南都網.《南方都市報》.2010-08-1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13)(中文). 引文使用過時參數coauthors(幫助) ^34.034.1758大暴雨.華東師範大學.(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7-07)(中文).  ^江華;喻塵.[溃坝前奏]天水:那场史无前例的大雨.南都網.《南方都市報》.2010-08-1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13)(中文). 引文使用過時參數coauthors(幫助) ^管志光主編:《20世紀河南重大災害紀實》,地震出版社,北京,2002年版,第100頁。

另該書第104頁,引用了8月7日22時許,板橋水庫防汛指揮部發給中央、省委、地委的特別告急電:「板橋水庫處於特別危急狀態庫水位已過壩頂即將漫過防浪牆主副溢洪道已全部運用要通知沿河社隊注意搶險轉移水庫防汛指揮部在大壩南頭被圍請求空軍支援」 ^江華;喻塵.[溃坝前奏]天水:那场史无前例的大雨.南都網.《南方都市報》.2010-08-1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13)(中文). 引文使用過時參數coauthors(幫助) ^江華;喻塵.[灾难时刻]溃坝.南都網.《南方都市報》.2010-08-1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8-19)(中文). 引文使用過時參數coauthors(幫助) ^39.039.1石磊.鄧小平打麻將不理河南告急.《開放雜誌》.《新史錄》.2011-08-2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20)(中文).  ^紀坡民.我所了解的“1975年河南水灾”──对石磊编造对我"采访"的澄清和辩诬.共識網.2013-09-18.(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4-14)(中文).  ^江華;喻塵.[溃坝前奏]天水:那场史无前例的大雨.南都網.《南方都市報》.2010-08-1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2-13)(中文). 引文使用過時參數coauthors(幫助) ^江華;喻塵.[灾难时刻]溃坝.南都網.《南方都市報》.2010-08-1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8-19)(中文). 引文使用過時參數coauthors(幫助) ^43.043.143.243.343.443.5江華;喻塵.[真相追问]水墓:那些正被遗忘的残酷记忆.南都網.《南方都市報》.2010-08-1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10-27)(中文). 引文使用過時參數coauthors(幫助) ^44.0044.0144.0244.0344.0444.0544.0644.0744.0844.0944.1044.1144.12世界最大垮坝惨剧:1975年驻马店水库溃坝事件(9).鳳凰網.《南方周末》.2007-03-08.(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26)(中文).  ^45.0045.0145.0245.0345.0445.0545.0645.0745.0845.0945.1045.11杜君立.打捞“75.8”.愛思想.2012-08-12.(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22)(中文).  ^46.046.1姚騰.《河南“75·8”特大洪涝灾害的历史思考》.[2018-09-07].(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07)(中文).  ^47.047.147.247.347.447.547.647.747.8江華;喻塵.警示.《南方都市報》.南都網.2010-08-1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8-09)(中文).  ^胡明思;駱承政.中國歷史大洪水.中國書店.1992年.ISBN 978-7-80568-073-6.(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6-24).  ^孟昭華;彭傳榮.中国灾荒史:现代部分,1949-1989.水利電力出版社.1989年.ISBN 9787120009960.  ^駐馬店地區水利局編.河南省驻马店地区“75·8”抗洪志.黃河水利出版社.1998年.  ^孫越崎、林華、千家駒、王興讓、雷天覺、徐馳、陸欽侃、喬培新.《三峡工程害多利少,不容欺上压下,祸国殃民》.水土保持通報(陝西省咸陽市:中國科學院水利部水保所;水利部水土保持監測中心).198708,(1987年8月第7卷第4期):16–24.ISSN 1000-288X.(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7-21)(簡體中文).建這樣一個大壩,他們是不是不知道這中間存在著重嚴重問題呢?不是的!他們很清楚:[……](二)1954年長江大水死人3萬。

淮河上遊河南舞陽縣板橋水庫和石漫灘水庫庫容只有6億立方米,1975年8月失事,猛衝下去,死人23萬左右。

這個對比很清楚,1954年長江大水死人數反而成了個零頭[……] 請檢查|date=中的日期值(幫助) ^Yi,Si,TheWorld'sMostCatastrophicDamFailures:TheAugust1975CollapseoftheBanqiaoandShimantanDams,Dai,Qing(編),TheRiverDragonHasCome!:TheThreeGorgesDamandtheFateofChina’sYangtzeRiverandItsPeople,M.E.Sharpe:28,1998  ^姚騰.河南“75·8”特大洪涝灾害的历史思考.萬方數據.2007-09-21.(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9-09)(中文).  ^温家宝考察河南防汛称不能忘板桥水库垮坝教训.中國網.《新京報》.2012-08-02.(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3-02)(中文).  ^馮明文.75·8洪水官网首度公开称失事.《法制晚報》.2014-04-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6-16)(中文).  ^56.056.156.256.3練江帆.梁必騏.广东致洪特大暴雨的综合分析(PDF).《熱帶氣象學報》.1999-08,15(3).(原始內容存檔(PDF)於2021-07-25).  ^吳鵬森(先後擔任安徽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和上海政法學院社會學教授).【桐城记忆】1969年发大水.搜狐.2018-10-08.(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27)(中文).水庫興建於1958年,顯然是大躍進的產物。

汪洋水庫的庫容並不大,興修的目的主要是為了防洪與灌溉。

雖然水庫的壩高達到20多米,但並沒有興建蓄放水的閘門,水庫放水主要通過開敞式溢洪道。

這樣低標準的水庫,在汛期到來之前,理當提前預作準備,騰出相應的庫容。

但顯然,水庫方沒有做到這一點,或者說做得很不夠。

如果考慮到當時正值「文革」高潮期,全國各行各業都在停工停產,這種情況也可以理解。

然而,洪水是無情的,它可不管你處於「文革」時期或者其他什麼特殊時期。

水庫突然垮壩後,龐大的庫容傾盆而下,一泄數十里。

可憐沿途的老百姓,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突然陷入了滅頂之災。

  ^李蘭等.暴雨诱发富水流域洪涝灾害风险研究.《暴雨災害》.2017年,36(1):60-65.(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7-27).《富水水庫志》①42~43頁記載,因1號閘門失控,最大泄洪量達到4000m3/s,致水庫以下的富水、星潭、排市、率州、城關(已改名興國鎮)等地的沿河兩岸農田房屋被淹,漬澇成災,全縣受災面積約23×103hm2。

無收面積16×103hm2。

倒塌房屋10156間,毀壞塘堰堤垸等561處,死亡20人,傷54人。

  ^SteveHarnsberger.TheGreatFloodsOf1931AtGaoyou:August26,1931-TheFloodsCome.AboutGaoyou.com.2007-09-25.(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5-10).The1931floodkilled15timesthenumberofpeoplelostintheIndonesiantsunamisofDecember2004,andyetscarcelyawordhasbeenwrittenofit.Historyfocusedinsteadonotherdisastersthatyear.China’sattentionwasonacivilwarbetweentheCommunistsandNationalists;theJapanesewereinvadingintheNorth,whiletheworldwasdeepintotheGreatDepression.「1931年這場水災死的人比2004年印度洋海嘯多15倍,但幾乎沒人對此事留下隻言片語。

歷史只記得當年的其他災難——中國當年忙在打國共內戰(註:第三次江西剿共戰爭),日本忙著侵略東北(註:九一八事變),世界忙著大蕭條。

」  擴展閱讀[編輯] 河南水利廳編《河南「75·8」特大洪水災害》 外部連結[編輯] 2005年5月28日,美國《探索頻道》「TheUltimateTen」節目: 中文翻譯版本:世紀十最之十大技術災難(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英文原版:TheUltimate10TechnologicalDisaster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簡體中文)《新中國治水事業的起步》 (簡體中文)中國水利國際合作與科技網(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世界史上最大的垮壩慘案河南板橋水庫垮壩真相(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75·8"特大洪災30周年祭(組圖)(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王維洛:1975年河南板橋水庫潰壩誰在隱瞞真相 鳳凰台紀錄片《社會能見度-七五八特大洪水》(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中央電視台《追憶75.8水災》(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英文)THETHREEGORGESDAMINCHINA:ForcedResettlement,SuppressionofDissentandLaborRightsConcern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英文)PatrickMcCully,ExcerptfromSilencedRivers:TheEcologyandPoliticsofLargeDams (英文)TheCatastrophicDamFailuresinChinainAugust1975(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簡體中文)《南方都市報》深度周刊,作者江華、喻塵,2010年8月11日: AT01版:水墓; AT03版:天水; AT03版:潰壩; AT04版:真相追問水墓; AT08版:警示。

閱論編中國水災史20世紀前 1166年溫州 1410年黃河 1855年黃河 1870年長江 1887年黃河 20世紀 1908年西江 1921年江淮 1931年江淮 1939年天津 1951年遼河 1954年長江 1958年黃河 1963年海河 1969年長江 1975年河南 1981年四川 1982年北江 1983年陝西安康 1991年華東 1993年共和 1998年 2000年代 2005年黑龍江沙蘭鎮 2005年香港 2006年南方 2007年河南盧氏縣 2007年濟南 2008年南方 廣東深圳 香港 2010年代 2010年 甘肅舟曲 貴州 廣西 河南盧氏縣 2011年南方 2011年北京 2011年川陝豫 2012年 北京 天津 2013年西南 2013年浙江寧波 2014年香港 2015年南方 2015年江蘇 2016年河北邢台 2018年西部 2018年新疆 2018年山東壽光 2020年代 2020年南方 四川冕寧 長江洪水 第一號 第二號 第三號 第四號 第五號 2021年澳門 2021年河南 機構 國家防總 應急部 閱論編文化大革命編年史前奏 中蘇交惡(九評) 越南戰爭 中美大使級會談 反黨小說《劉志丹》案 印尼九三〇事件 四清運動 桃園經驗 白銀經驗 小站經驗 北大社教 三線建設 突出政治 備戰指示 政工機關 重上井岡山 竊聽器事件 改組文化部 東山海戰 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 批判翦伯贊 羅瑞卿事件 蘇共二十三大 1966年 與中非斷交 全軍政治工作會議 吳文獻事件 文化革命五人小組 二月提綱 邢台大地震 部隊文藝工作座談會紀要(黑八論) 三月杭州會議 中央書記處會議 四月杭州會議 五·七指示 政治局擴大會議 五一六通知 五·一八講話 彭、羅、陸、楊反黨集團 中央文化革命小組 中央專案審查小組 第一張馬列主義大字報 文革工作組 橫掃一切牛鬼蛇神 清華附中紅衛兵 三家村 改組北京市委 八條指示 批判烏蘭夫 南京大學事件 全國高校中斷招生 二炮部隊成立 毛澤東回韶山 二月兵變 毛主席暢遊長江 三舊 中共八屆十一中全會 毛主席給清華附中紅衛兵的一封信 炮打司令部 十六條 破四舊 紅八月 八二三事件 大興事件 聯絡總站 全國大串連 毛主席接見紅衛兵 緊急指示 八八大案 南海英雄船 應予保護的幹部名單 九·七社論 農村五條 工業六條 批判資反路線 安亭事件 《解放日報》事件 一二·三事件 六·三事件 全國大武鬥 康平路事件 一二·四事件 加納單方面斷交 中央工作會議 工廠十二條 工業交通座談會 工交十五條 工礦十條 農村十條 聯動 孫中山百年紀念 政治局擴大會議 1967年 元旦社論 一月風暴(上海人民公社) 奪權運動 革命委員會 公安六條 軍隊支左 全國大武鬥 喀什武鬥事件 石河子「一·二六」事件 軍委八條 1967年莫斯科紅場事件 揭露暢觀樓事件 《出身論》 二月抗爭 二月鎮反 青海「二·二三」事件 軍以上幹部會議 抓叛徒 六十一人叛徒集團案 軍委十條 三支兩軍 備戰、備荒、為人民 「抓革命、促生產」第一線指揮部 江青「為人民立新功」講話 揭發「伍豪」事件 五·一三事件 六·六通令 六七暴動 全國大武鬥 重慶大武鬥 瀘州武鬥事件 圍困中南海事件 中國駐緬甸使館遇襲事件 午門抗緬大會 中國駐印尼使館遇襲事件 七·二〇事件 軍委辦事組 揪軍內一小撮 青銅峽事件 廣東文革屠殺 廣州吊勞改犯事件 反彭湃烈士事件 陽江大屠殺 砸爛公檢法 印尼駐華使館遇襲事件 中國與印尼斷交 八·七講話 林副主席八·九講話 點名批判 東華門事件 火燒英國代辦處事件 王、關、戚事件 東北幫叛黨投敵反革命集團案 坦贊鐵路 湖南文革屠殺 道縣事件 邵陽縣大屠殺 內人黨事件 九五命令 評陶鑄的兩本書 復課鬧革命 馬明方叛徒集團案 重要指示 海軍積代會 革命大聯合 鬥私批修 五十字建黨方針 沿著十月社會主義革命開闢的道路前進 1968年 中蘇邊界衝突 七里沁島事件 楊、余、傅事件 雲南文革屠殺 滇西挺進縱隊案 趙健民雲南特務案 沙甸事件 毛澤東支持美國黑人抗暴鬥爭的聲明 全國大武鬥 蚌埠、淮南武鬥事件 蕪湖武鬥事件 寶雞武鬥事件 清華百日武鬥 廣西文革屠殺 南寧「四·二二」慘案 桂林武鬥事件 柳州武鬥事件 武宣吃人事件 打通南北航線 林昭被執行死刑 「五·一二」命令 清理階級隊伍 「七·三」布告 江西瑞金大屠殺 七·二一指示 「七·二四」布告 毛澤東思想宣傳隊 全面勝利 鬥、批、改 五七幹校 中共八屆十二中全會 整黨建黨 批判黑六論 反覆舊 上山下鄉 1969年 廖和叔事件 中蘇邊界衝突 珍寶島事件 鐵列克提事件 中共九大 邊壩事件 尼木事件 中共九屆一中全會 「五·二二」指示 軍委辦事組座談會 國際問題研究小組 人民防空 北京地下城 「七·二八」牛田洋風災 「八·二八」命令 林副主席指示第一號令 1970年 通海大地震 全民大練兵 一打三反運動(遇羅克、王佩英) 全國計劃工作會議 企業下放 中共中央工作會議 「共產主義自修大學」案 清查「五·一六」 北方地區農業會議 五·二〇聲明 工農兵上大學 中共九屆二中全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存廢之爭 我的一點意見 中央組織宣傳組 斯諾訪華 華北會議 批陳整風 1971年 1971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 基辛格秘密訪華 1971年毛澤東南巡 南昌談話 三國四方會議 「五七一工程」紀要 九一三事件 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 第31屆世乒賽 桌球外交 1972年全國計劃會議 關於農村人民公社分配問題的指示 外交部聲明釣魚島屬中國領土 1972年 批林整風 追悼陳毅同志大會 五七一工程紀要之披露 四三方案 尼克森訪華(上海公報) 維特克事件 解放老幹部 中日邦交正常化 國慶社論 批判極「左」思潮 王府井「圍攻外賓事件」 廢除法西斯式的審查方式 國務院業務組1972年12月審幹會議 1973年 新年獻詞 1973年全國計劃會議 爐霍大地震 雅典事件 中共中央工作會議 白卷英雄 中共十大 中共十屆一中全會 恢復亞運聯席位 反擊右傾回潮運動 批周 八大軍區司令員對調 黃帥事件 雲南知青暴動 外交部《新情況》第153期事件 評法批儒 1974年 西沙群島自衛反擊戰 海軍艦隊首航台灣海峽 安東尼奧尼事件 蝸牛事件 批黑畫 批林批孔 馬振扶公社中學事件 《三上桃峰》事件 《園丁之歌》風波 李九蓮被捕 三個世界 鄧小平出席聯合國大會第六屆特別會議 抓革命、促生產 風慶輪事件 政治局會議 體育革命 參加第七屆亞運會 召開四屆人大通知 長沙決策 1975年 1號文件 中共十屆二中全會 第四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 七五憲法 海城大地震 學習無產階級專政理論運動 1975年整頓(三項指示為綱) 第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 特赦釋放全部在押戰爭罪犯 批判經驗主義 張志新被執行死刑 論對資產階級的全面專政 政治局會議 解放老幹部 鋼鐵生產計劃 廣東八四海難 河南「75·8」水庫潰壩 全國大武鬥(鎮壓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兵變) 第三屆全運會 國務院計劃工作務虛會 中共中央軍委擴大會議 毛澤東關於電影《創業》的批示 評《水滸》運動 工業20條 第一次全國農業學大寨會議 中共中央農村工作座談會 匯報提綱 論總綱 劉冰上書事件 打招呼會議 1976年 元旦社論 第二次打招呼會議 毛主席重要指示 反擊右傾翻案風 南京事件 四五運動 總理遺言案 全國計劃工作座談會 唐山大地震 「你辦事,我放心」 「按既定方針辦」 毛澤東之死 粉碎四人幫(上海反革命武裝叛亂) 揭批查 毛主席紀念堂 全國大武鬥(保定武鬥事件) 中共中央宣傳工作座談會 第二次全國農業學大寨會議 1977年(尾聲) 洋冒進 兩個凡是 揭批陰謀文藝 1977年全國計劃會議 中共中央工作會議 中共中央軍委座談會 鄧小平致信中共中央 《毛澤東選集》第五卷 鄧小平談話 按勞分配討論會 全國工業學大慶會議 把無產階級專政下的繼續革命進行到底 中共十屆三中全會 中共中央科學和教育工作座談會(恢復高考) 中共十一大 中共十一屆一中全會 中阿決裂 後續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 撥亂反正 平反冤假錯案 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案 真理標準大討論 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歷史問題決議) 改革開放 知青大返城 清理三種人 文革2.0 閱論編文革期間主要災難地震(列表) 1966年河北邢台地震 1970年雲南通海地震 1973年四川爐霍大地震 1975年遼寧海城大地震 1976年河北唐山地震 船難(列表) 1975年8月4日廣東海難 水災(列表) 1975年8月8日河南水庫潰壩‎ 1969年長江洪水 風災(列表) 1969年七二八風災‎(汕頭) 1975年颱風妮娜(河南) 鐵路事故(列表) 1969年北京站列車相撞 1970年9月7日上海鐵路局23次旅客列車顛覆‎(貴陽) 1971年成昆鐵路列車相撞(越西) 1971年琉璃河站列車追尾(房山) 1973年觀音山站列車相撞(寶雞)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河南“75·8”水库溃坝&oldid=69519409」 分類:​潰壩事故河南水災1975年河南1975年中國災難1975年中國大陸1970年代中國水災中華人民共和國河南省災難駐馬店歷史駐馬店1975年8月災難之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世界之最中國水災中華人民共和國水災河南災難隱藏分類:​CS1英語來源(en)含有過時參數的引用的頁面引文格式1錯誤:日期含有英語的條目有圖表的頁面有地圖的頁面 導覽選單 個人工具 沒有登入討論貢獻建立帳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臺灣正體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航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近期變更隨機條目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傳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面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語言 EnglishEspañolBahasaIndonesiaമലയാളം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