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正義是什麼?促轉會認知調查(上):3成民眾誤認是民間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和黨產會「傻傻分不清楚」. 《促轉條例》明定促進轉型正義五大任務包括開放政治檔案;清除威權象徵、保存不義遺址;平復司法不法、 ...
集團資訊關於我們集團介紹我們的團隊旗下媒體關鍵評論網everylittled.INSIDE運動視界Cool3c電影神搜未來大人物歐搜哇商益旗下節目多元服務Ad2Taketla拿票趣關鍵議題研究中心Cr.EDShareParty達思智能科技士奇傳播與我們合作內容行銷與廣告業務異業合作原創內容暨內容媒體業者合作加入我們新聞中心
特別報導促轉會解散在即,台灣轉型正義的完成與未完成轉型正義是什麼?促轉會認知調查(上):3成民眾誤認是民間團體,和黨產會「傻傻分不清楚」2022/05/27,新聞李秉芳李秉芳當過小編、文案、企劃,寫字的人。
現為關鍵評論網記者。
文:李秉芳|圖:梁敏萱「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以下簡稱「促轉會」)將於5月到期解編,將工作任務交接給各部會,並由行政院設置「人權及轉型正義處」以及透過「推動轉型正義會報」由院長親自整合監督。
促轉會於2018年5月正式掛牌,成為台灣首個推動轉型正義工作的政府部門;將近4年的時間,促轉會啟動了不少工作任務,也引發了不少爭議。
《關鍵評論網》和ShareParty合作進行網路民調,針對台灣民眾對促轉會的認知調查,大家是否認識促轉會?對促轉會有何期待?認為促轉會最大的問題和困境又是什麼?
過半民眾表示「完全沒聽過」轉型正義和促轉會問卷一開始就詢問受訪者,「知道轉型正義、促轉會是什麼嗎?」兩題都有超過一半的人回答「沒聽過,完全不了解」而回答「有聽過,但不太了解」的人也都佔了約25%,自認為「還算了解」和「非常了解」的人加起來都不到1/4;尤其35歲以下的民眾都對此議題普遍不熟悉;由此可見,對多數台灣民眾而言,轉型正義仍是非常陌生的議題,而促轉會這個單位更不在大家平常關注的範圍內。
另外促轉會是具有調查權、司法權且透過政府預算來運作、受國會監督的政府單位;《促轉條例》規範促轉會為任期僅2年,必要時可以申請延任並經國會同意後通過;但實際上超過八成的受訪民眾都對促轉會的定位並不清楚,有不少人以為促轉會是民間團體(31%),另外還有46%人以為促轉會是沒有任期的常設單位。
與政黨傾向交叉比對下,最了解促轉會組織定位的是國民黨的支持者,台灣基進次之,可能原因在於促轉會經常處理高度衝突的議題,所以國民黨和台灣基進這兩個政治主張較為強烈的政黨支持者反而較常接受到資訊;而民進黨支持者中,有超過一半的人不知道促轉會其實是政府單位,近半都以為促轉會是民間倡議團體。
這似乎也呼應了民進黨立委管碧玲日前曾說的,促轉會在帶動引領社會認識、支持轉型正義上,可以說是失敗的。
促轉會到底在幹嘛?和黨產會「傻傻分不清楚」《促轉條例》明定促進轉型正義五大任務包括開放政治檔案;清除威權象徵、保存不義遺址;平復司法不法、還原歷史真相,並促進社會和解;不當黨產之處理及運用和其他轉型正義事項。
然而實務上,「追討不當黨產」為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的工作,那是另一個獨立運作的委員會;促轉會在官網上說明,促轉會的業務編組共分為4組:還原歷史真相組、威權象徵處理組、平復司法不法組、重建社會信任組;其中與黨產有關的工作為「不當黨產收回後特種基金之成立與運用規劃」,內容包括彙整國際間不當黨產處置經驗、召開跨領域專家會議、邀請公民團體進行對話,以研擬符合期待、合理合憲之運用與管理方法。
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3月時在立法院報告中說明,截至今年2月底止,移轉不當取財產國有案件共5件,自其他財產追徵價額案件共6件,金額總共約815億元;不過因為多數案件都進入行政訴訟階段,因此黨產會實際取得的現金僅有18億,土地則約22億元以及部分建物。
這些工作和訴訟都由黨產會負責。
促轉會成立4年來,辦理了8批刑事有罪判決撤銷公告,總共撤銷了5954件判決,替上千人平反,這也成為促轉會最為人所知的工作成果;除此之外,促轉會截至去年底止,追蹤全台威權象徵主管機關進行處置規劃,總共1546處當中,移除並同意處置的約有514個,執行成果為33%。
另外促轉會也審定並公告二二八事件相關不義遺址共25處,白色恐怖相關不義遺址為17處。
鹿窟事件轉型正義:1270人有罪判決暨其刑視為撤銷 促轉會第3波撤銷有罪判決名單:為何228事件受難者人數遠少於白色恐怖? 為什麼「行政機關」促轉會可以撤銷過去「司法機關」的不當判決?對於促轉會到底在做哪些事情,台灣基進支持者的回答正確率較高,且清楚促轉會的一項重要任務是調查威權時期的案件,包括陳文成命案、林宅血案等;接著能夠回答正確的依序是民進黨支持者、中間選民;他們認知中促轉會的工作則以處理全台不義遺址為主。
不當黨產委員會的工作政治衝突性高,且目標相對更為具體,好幾次黨產追討案件包括婦聯會、救國團、中影等知名案件,都引發不小社會爭議,被追討的對象大多不服黨產會的決議,發起行政訴訟,像婦聯會就和黨產會纏訟多年。
許多人認為,追討不當黨產為促轉會工作成果,實務上促轉會負責的內容主要是後續特種基金的運用與規劃。
另外根據政黨傾向的交叉分析比較,中間選民最能在多個選項中,正確回答促轉會工作成果,民進黨次之。
不過能正確回答全部者幾乎沒有,因此可以說,實際上了解促轉會這些年來到底做了什麼的民眾並不多。
曾在促轉會擔任委員的律師、學者們也坦言,社會大眾應該普遍都對轉型正義工作較為無感,促轉會這幾年做下來可能至少讓民眾不那麼排斥轉型正義,不過實際上做了哪些,除非民眾本身就有親友是政治受難者,或是家族曾遭逢相關歷史事件,否則多數人並不關心促轉會的工作。
轉型正義是什麼?促轉會認知調查(下):6成民眾支持成立專責單位,最大阻礙是「缺乏公信力」延伸閱讀 法規制度缺陷、加害者型態改變,讓「轉型正義」變成政治鬥爭的工具 「黨國權貴」缺席就無法進行轉型正義嗎?其實,這正是促轉會存在的真正價值【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
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
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核稿編輯:翁世航
Tags:轉型正義促轉會促轉條例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台灣基進民進黨國民黨民調不當黨產政治檔案解密歷史真相公信力東廠專責機構部會收藏文章訂閱此作者最新發展:轉型正義的未來何去何從:促轉會未能「咎責加害者」,法務部接手各界擔憂3週前是促轉會公信力不足,還是社會沒共識?——寧靜革命的台灣,轉型正義之艱難3週前【促轉會熄燈】中正紀念堂應移銅像、改堂體、破除崇拜軸線,葉虹靈:攸關蔡總統8年轉型正義成果4週前轉型正義是什麼?促轉會認知調查(下):6成民眾支持成立專責單位,最大阻礙是「缺乏公信力」1月前TNL網路沙龍守則TNL網路沙龍是關鍵評論網讓讀者能針對文章表達自身觀點的留言區。
我們希望在這裡,大家可以理性的發表自己的看法,並對不同的論點保持開放心態,促進多元意見的交流與碰撞。
現在網路上的留言討論常淪為謾罵與攻擊的場域,反而造成了彼此更大的歧異,無法達成討論與溝通的目的。
為了改善這個問題,我們希望打造一個讓大家安心發表言論、交流想法的環境,讓網路上的理性討論成為可能,藉由觀點的激盪碰撞,更加理解彼此的想法,同時也創造更有價值的公共討論,所以我們推出TNL網路沙龍這項服務。
我們希望參與討論的你謹記以下幾個基本守則,與關鍵評論網一起提升網路沙龍的品質:尊重多元:分享多元觀點是關鍵評論網的初衷,沙龍鼓勵自由發言、發表合情合理的論點,也歡迎所有建議與指教。
我們相信所有交流與對話,都是建立於尊重多元聲音的基礎之上,應以理性言論詳細闡述自己的想法,並對於相左的意見持友善態度,共同促進沙龍的良性互動。
謹慎發言:在TNL網路沙龍,除了言論自由之外,我們期待你對自己的所有發言抱持負責任的態度。
在發表觀點或評論時,能夠盡量跟基於相關的資料來源,查證後再發言,善用網路的力量,創造高品質的討論環境。
並且避免對於不同意見的攻擊、惡意謾罵言論。
為了鼓勵多元評論與觀點的碰撞激盪,並符合上述兩個守則前提下,我們要求所有沙龍參與者都遵守以下規範,當您按下同意開始使用本沙龍服務時,視為同意此規範:您同意為您自身言論負完全法律責任,您不會發表不適當言論,包含但不限於惡意攻擊言論、歧視言論、誹謗言論、侵害他人權利或任何違法情事。
您同意您不會張貼任何帶有商業行銷或廣告直銷之勸誘式廣告內容。
本集團有權管理沙龍所有內容,以利維護沙龍良性的溝通環境與氛圍。
本集團有權隨時新增或修改此規範,如有增修將公告於本網站。
若公告後您仍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視為同意接受增修版規範。
促轉會解散,台灣轉型正義的完成與未完成:1949年5月20日,中華民國政權在臺灣實施長達38年的戒嚴;創下全世界最長的戒嚴歷史。
在解嚴後30年,台灣在各方的期待、質疑和爭這中,出現首個專門處理轉型正義工作的政府部門「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然而促轉會的任期僅2年,2次延任後將在2022年5月正式解編;這段時間,各界怎麼看待促轉會?台灣人是否因為促轉會更認識、認同轉型正義?他們完成了什麼轉型正義工作?又有哪些未竟之業?看完整特別報導成為會員,在關鍵評論網暢所欲言成為會員成為會員推翻墮胎權恐產生骨牌效應?美大法官:最高法院應「重新考慮」保障同性婚姻、避孕的判決先例1則觀點泰國大麻合法化改變了什麼?民眾買賣不再遮遮掩掩,還自蓋「開心農場」收入多元化1則觀點【淺談初音未來】為什麼你應該花點時間,認識這位綠色雙馬尾的虛擬歌姬?1則觀點香港地標「珍寶海鮮舫」被拖離,港人不捨送別:「一個時代的終結」1則觀點連續兩週的國際羽球賽事掀起印尼「國球熱」,也為雅加達迎來新冠疫情後最熱鬧的景象1則觀點校長畢業有感:「校長致詞」是種必要之惡,所以我訂下五個盡量不落俗套的自我要求1則觀點魏晉風雲:隱藏在「周處除三害」神話背後的政治意涵1則觀點Google工程師聲稱聊天機器人LaMDA「擁有知覺」,公布完整對話紀錄:「其實我非常害怕被關掉」1則觀點游錫堃談俄烏戰爭啟示:台灣已有「雲峰飛彈」可打到北京,人民應展現防衛意志1則觀點是促轉會公信力不足,還是社會沒共識?——寧靜革命的台灣,轉型正義之艱難1則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