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日本古代考古文物,揣想「三神器」的可能樣貌 - 關鍵評論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最近日本天皇交接,除了新年號「令和」引起熱議,象徵皇位傳承的「三神器」也令人矚目。

這三件信物包括一把劍「天叢雲劍」,一面鏡子「八咫鏡」,與一 ... 集團資訊關於我們集團介紹我們的團隊旗下媒體關鍵評論網everylittled.INSIDE運動視界Cool3c電影神搜未來大人物歐搜哇商益旗下節目多元服務Ad2Taketla拿票趣關鍵議題研究中心Cr.EDShareParty達思智能科技士奇傳播與我們合作內容行銷與廣告業務異業合作原創內容暨內容媒體業者合作加入我們新聞中心 2019/07/04,國際PhotoCredit:Reuters/達志影像歷史學柑仔店(kám-á-tiàm)我們是一群嘗試從臺灣思考歷史的書寫的史學界夥伴。

我們成立了一個「歷史學柑仔店(kám-á-tiàm)」部落格。

看更多此作者文章...訂閱作者收藏本文每月一杯咖啡的金額,支持優質觀點的誕生,享有更好的閱讀體驗。

立即支持文:許雅惠(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最近日本天皇交接,除了新年號「令和」引起熱議,象徵皇位傳承的「三神器」也令人矚目。

這三件信物包括一把劍「天叢雲劍」,一面鏡子「八咫鏡」,與一件玉器「八尺瓊勾玉」,雖然象徵意義重大,但據說連天皇本人也沒見過,甚至還有謠傳說寶物早就被調包了! 交接儀式只見兩個精美箱子,方的裝勾玉、長的裝神劍,從頭到尾未曾打開。

眾人紛紛揣測究竟這二件古代寶貝長什麼模樣,網路上也充斥著三神器的模擬照片。

究竟三神器的廬山真面目如何?淵源自何處?不妨透過日本古代的考古文物,試著揣想其可能的樣貌。

一、日本考古中的「三神器」——劍、鏡與勾玉說到日本,許多人馬上聯想到武士刀,的確,兵器是日本文化非常獨特的一支發展。

不僅製作精良,數量龐大,而且很早便朝著禮儀化方向發展,成為權力的象徵。

彌生時代(西元前四世紀至後三世紀中)遺址便出土許多銅劍,這些銅劍從中國東北及朝鮮半島傳入日本北九州後,有著十分清晰的發展軌跡:刀刃部位從窄細變得寬平,長度也跟著加長(圖1)。

寬平的大劍雖然厚實有威嚴,卻不像早期的短劍來得靈活,容易使用,可見在彌生時代中期,銅劍的功能已經從純粹的實用性武器,轉變成禮儀中使用的祭器。

PhotoCredit:本文作者提供圖1:青銅劍演變,日本彌生時代,西元前4-1世紀,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繼銅劍在彌生時代成為禮儀身份的象徵物,來自中國的漢代銅鏡也在彌生時代後期進入日本,成為社會高層的身份象徵。

進入古墳時代(西元三世紀中至七世紀)之後,銅鏡更加受到上層階級的重視,有時單一個墓葬便出現三十面以上的銅鏡。

這些來自漢、晉王朝的舶來品彰顯了擁有者的身份地位,也成為一種威權象徵物。

由於漢、晉銅鏡是如此受到上層階級的喜愛,日本也開始仿製,四世紀左右出現大量的本地仿製銅鏡。

有些紋樣在日本特別流行,例如有一類銅鏡被稱作「三角緣神獸鏡」(圖2),上面裝飾著仙人與異獸,邊緣有三角鋸齒紋,可說是古墳時代的代表典型。

PhotoCredit:東京國立博物館DigitalResearchArchives圖2:鼂龍鏡,日本製,古墳時代,4世紀,徑38.4公分,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彌生、古墳時代,最能展現統治正當性的是一把被指定為日本「國寶」的長刀(圖3)。

這把刀出土於熊本縣古墳,年代是五至六世紀,刀體為鐵製,表面以銀絲鑲嵌漢字銘文。

內容講述長刀的主人公「无利弓」在倭王武的時代為官,擔任「典曹」,經過「八十練、九十振」後,總算製成這把鐵刀。

配戴這把寶刀不但可以長壽、子孫繁榮,並且能永遠保有无利弓一族的統治範圍。

說明无利弓一族的勢力得到大王的認可,因此鑄了這把鐵刀,作為統治正當性的象徵。

PhotoCredit:本文作者提供圖3:鑲嵌銘文鐵大刀(上)與局部(下),古墳時代,5-6世紀,日本熊本縣和水町江田船山古墳出土,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PhotoCredit:本文作者提供圖4:環首大刀與刀首局部,古墳時代後期,日本群馬縣藤岡市小林古墳群出土,日本天理參考館藏。

國寶大刀由於表面鏽蝕得很厲害,刀鞘也已不存,外觀看起來並不醒目,不太容易想像當初是一件如此重要的權力象徵物。

或許它原來的樣貌比較接近天理參考館的一件環首大刀(圖4),這件長刀同樣來自古墳時代後期,刀首與刀鞘都還保存良好,環狀刀首以相對的兩條龍作為裝飾,刀鞘則以金、銀傳達出富麗堂皇的效果。

大刀的主人想必是受到眾人前呼後擁的重量級人物,不過若是與熊本縣的國寶大刀相比,大概要自嘆弗如,因為國寶大刀表面有銀絲鑲嵌的漢字銘文,貴重程度還要再更加一等。

至於三件神器中的「勾玉」,是一種造型特殊的玉器,肥短卷曲,彷彿自然界的蟲蛹一般。

表面有穿孔,可以配戴(圖5左)。

勾玉在彌生時代便已經出現,除了流行於古墳時代的北九州,也盛行於朝鮮半島三國時期(約300-668)的新羅王國,是兩國高級墓葬中常見的陪葬品。

隨葬勾玉的墓葬中,等級最高的是新羅王國的統治階層,他們頭上配戴的黃金冠令人目眩(圖5右),深淺不一的綠色勾玉點綴於黃金葉片之間,搖曳生姿。

不過,這些勾玉的尺寸都不大,長度不超過十公分,三神器中的「八尺瓊勾玉」竟然有八尺,實在是難以想像。

PhotoCredit:圖左為東京國立博物館DigitalResearchArchives、圖右為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圖5左:勾玉,古墳時代,5世紀,日本兵庫縣小野市奥字天神ノ西出土,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圖5右:勾玉裝飾黃金冠,三國時期新羅王國,韓國慶尚北道慶州市瑞鳳塚出土,高35公分,徑10.5公分,韓國國立中央博物館藏。

總結日本古代考古,來自遼寧、朝鮮的銅劍在彌生時代已成為統治階層的禮儀之物,銅鏡稍晚也從中國南方傳入,成為威儀象徵。

進入古墳時代,作為身份象徵的兵器從銅劍轉為鐵長刀,銅鏡的重要性大增,數量之多令人側目。

雖然今日流傳的三神器中有勾玉,但根據日本學者研究,八世紀初寫成的歷史《日本書紀》記錄天皇繼位時,只提到劍、鏡兩種神器,時代稍晚的《古語拾遺》也是一樣,推測勾玉應該是後來才加進去的。

而劍、鏡之所以成為天皇王權的象徵,很可能是受到中國南方道教的影響。

二、道教的鏡與劍劍與鏡在中古中國的道教中扮演什麼角色?東晉葛洪(283-343)《抱朴子》曾提到,萬物歲久則成精,能幻化為人形,不過他們在鏡中無所遁形。

因此古代道士入山時,會將大圓鏡懸掛在背後,千年妖魅便不敢接近,即使接近,也會在鏡中現出原形,這就是一般說的照妖鏡。

明鏡除了能攬鏡自照,還能照出妖怪原形,所以有避邪保身的效果。

三國、兩晉的古銅鏡還有不少流傳到今天,許多背面鑄有仙人、神獸,鏡緣加上避邪吉祥話語,神秘味道十足。

如永安五年(262)神獸鏡(圖6左),鏡鈕的四周浮雕四位仙人,背後有羽毛,仙人之間是帶著翅膀的神獸。

鏡緣一圈銘文寫著:「永安五年十月十九日造作明鏡,可以照形,服者長壽⋯⋯。

」除了映照容顏之外,如果將鏡子佩在身上,可以長保吉祥長壽。

葛洪時代的道士,入山修行時配戴在身上的,大概就是這一類鏡子。

這種神獸鏡流行於中國東南方,而且大量傳入古墳時代的日本,成為貴族的身份象徵物,日本當地也仿製不少,圖2便是一例。

PhotoCredit:《中國青銅器全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第16冊,圖95圖6:永安五年神獸徑,三國吳,西元262年,徑12.1公分,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12»全文閱讀不想分頁?試試看我們的新服務猜你喜歡Tags:日本天皇三神器天叢雲劍八咫鏡八尺瓊勾玉彌生時代國寶大刀勾玉道教銅鏡More... Sponsored2022/06/10,環境廣編企劃由關鍵評論網媒體集團《業務團隊》製作,由各品牌單位贊助。

業務與行銷相關合作,歡迎與我們聯繫。

看更多此作者文章...訂閱作者收藏本文每月一杯咖啡的金額,支持優質觀點的誕生,享有更好的閱讀體驗。

立即支持 2017年6月10日,齊柏林導演搭上直升機為「看見台灣」的續集「看見台灣II」執行拍攝任務,卻不幸於花蓮縣豐濱鄉長虹橋附近山區墜機殉難,享年52歲。

五年後的今日,齊導的使命與環境保護的精神並未消逝,而是啟發了更多人開始以空拍的方式持續記錄下台灣環境的珍貴影像。

齊柏林導演逝世五週年之際,也是看見・齊柏林基金會成立四週年的日子。

本文採訪齊柏林長子、同時也是基金會董事的齊廷洹,以及基金會執行長萬冠麗,回首過去這段時光,看見・齊柏林基金會如何延續齊導精神與遺志,將一個導演的夢想,轉變為眾人關照土地的愛心。

延伸閱讀:專訪看見・齊柏林基金會:看見海洋,讓我們真正活像個海島子民 把爸爸的夢想,變成眾人的理想 PhotoCredit:看見・齊柏林基金會 透過影像去感動世人,進而促成改變行動,這是齊柏林的方式,也是「看見・齊柏林基金會」的目標。

「直到記者問起,我才仔細去算,我出生時,爸爸是29歲的年輕人,今年的我,已到了他成為人父的年歲,同樣是29歲,但他已悄然遠去。

」看見・齊柏林基金會董事齊廷洹說。

這五年來,齊廷洹總會不經意地想起跟爸爸的日常互動,就好像他在身邊突然對自己說一句「廷洹,你還記得嗎?我們曾經⋯⋯」那種尋常父子會有的對話。

齊廷洹笑說,自己對攝影的興趣可以說都被爸爸搞掉了。

「他拍照規矩特別多:眼睛要貼著觀景窗而不是看著螢幕、不能用AUTO這種懶人模式、取景構圖要用心⋯⋯。

」即使爸爸意見很多,但齊廷洹拿著傻瓜相機亂拍一通的底片,爸爸卻全都會洗出收藏著。

聽著齊廷洹和齊柏林的相處模式,可以看出父子倆就像哥兒們。

PhotoCredit:看見・齊柏林基金會 齊廷洹與爸爸就像是哥兒們般的相處模式,過往點滴,如今回想起仍滿是溫暖。

PhotoCredit:看見・齊柏林基金會 攝影,是爸爸看世界的方式。

齊廷洹知道爸爸的工作就是得飛來飛去、到處拍照,但好萊塢電影看多了,覺得直升機很容易掉下來。

「時間一久,爸爸也都平安無事,家人開始擔心起別的──他在直升機上工作得憋尿、強迫自己少喝水就容易脫水,還得適應平地與高空的巨大溫差,爸爸年紀漸長身體毛病也多了,有一回足底筋膜炎嚴重到得坐輪椅,甚至必須住院治療⋯⋯。

」 對於過往點滴,齊廷洹如數家珍,雖然這段父子緣份只維持短短24年,但齊廷洹血液裡流著齊柏林瀟灑、堅毅的基因,也在事發後展現無遺。

當時,人在日本的齊廷洹連夜趕回台灣,見到爸爸時,沒有聲嘶力竭的哭喊,他只是淡淡地跟爸爸閒話家常,說起自己剛收到錄取通知,順利找到教職工作了。

簡簡單單的一段話,只是想讓爸爸知道:「放心,我們會好好的,我會比你想像的更堅強。

」 但這份堅強,還是需要一段時間的磨練。

齊柏林走後,齊廷洹在學校任教幾年,之後竟又不按牌理出牌、離職跑去賣車。

當汽車業務的這半年間,業績出色的齊廷洹接觸許多事業有成的長輩,聆聽他們的人生智慧。

爸爸的年紀永遠停止在52歲了,齊廷洹沒機會認識62歲、72歲的他,透過與父執輩的對話,讓齊廷洹有更深層的體悟。

PhotoCredit:看見・齊柏林基金會 齊廷洹親身參與多場基金會舉辦的環境教育講座,致力於讓更多人繼續「看見台灣」。

台大中文系畢業的齊廷洹不懂電影、不諳攝影,但他毅然決定用屬於自己獨有的特質與能力,選擇走上講台、舉辦座談、構思教案……他把心思投入在看見·齊柏林基金會,與執行長萬冠麗攜手,將爸爸未竟的夢想,成就為更多人能一起實現的理想。

齊柏林從一個人,化身成一大群人 說起事故發生後一週年成立的「看見・齊柏林基金會」,執行長萬冠麗心中有滿滿的酸甜苦辣。

PhotoCredit:看見・齊柏林基金會 事發一週年後,眾人繼承齊導遺志,成立看見・齊柏林基金會。

  「齊柏林遠去,眾人在劇變中含淚成立了基金會。

但從創建『齊柏林空間』開始,挑戰就一一浮現。

展館如何策展營運?影像數位典藏怎麼做?怎樣運用影像發展環境教育教材教案、切入校園?這些計畫推動的經費怎麼來⋯⋯。

很多人擔心基金會終將流於形式,即便人們為齊導感到不捨,但生活中的難關這麼多,時間久了一切就淡忘了。

」 在接下執行長一職之前,萬冠麗的事業經營得有聲有色,後來她整個「撩」下去,把原本的公司交給同事代為打理,致力於為基金會奔忙。

初期她毫無頭緒,突然想起台大EMBA的指導教授、人稱商學國師的李吉仁教授的一番話:「人生要有十年大夢,工作不見得是你的夢想,但把工作經驗回饋社會,那才是成就大夢。

」於是,她從基金會營運計畫開始寫起,完全沒經驗的她腦中一片空白。

「我記得深夜在辦公室裡抱頭坐在電腦前,一邊唸著齊柏林幹嘛走得這麼早,害我這麼累。

」萬冠麗笑著說。

說也奇怪,在抱怨幾聲之後,腦袋漸漸清明起來,營運計畫逐條浮現,從「數位典藏」、「環境教育」,一直寫到「尋找下一個齊柏林」以及「繼續看見台灣」。

然而,這洋洋灑灑列出的計畫沒有一樣是簡單的,都需要龐大的人力與資金才能實現。

萬冠麗沒募款經驗,但相信只要有心付出,善緣自然來。

透過在台大EMBA的人脈與企業協助,基金會因緣際會獲得了全家便利商店零錢捐的挹注,五年一億的環境關懷公益計畫更讓基金會穩下腳步。

而在眾多志工的協力下,齊柏林空間接連舉辦了「見山」、「逐岸」、「映河」三檔叫好叫座的特展,也把數位典藏、環境教育做得更紮實,並實現走進校園傳達環境教育的理想。

同時,基金會也與「新北市紀錄片獎」攜手,透過環境紀錄片徵選方式,展開「尋找下一個齊柏林」的計畫;最重要的是,啟動了《看見台灣III》拍攝計畫,這項最艱難的傳承。

急著做出成績,只有被看見才能獲得支持 「我曾有一段時間無法細想續拍《看見台灣》的事。

該怎麼拍下去?誰來拍?經費在哪?都是問題。

」萬冠麗坦言,繼續《看見台灣》一直是心裡最深的恐懼,沒有齊柏林的《看見台灣》要如何突破《看見台灣I》的高峰?壓力比山大。

但萬冠麗轉念一想,基金會不是只為緬懷齊導而存在的公益組織,要走的路徑明確;《看見台灣II》永遠留給齊柏林,也留給人們緬懷的空間,而續拍的《看見台灣III》無須站上誰的肩膀才能望遠。

「齊柏林離開了五年,基金會成立了四年,很多人都說,萬冠麗妳怎麼這麼急,人家公益組織都一步一腳印慢慢來,妳卻是連走帶跑地不斷往前。

」萬冠麗說,一來是環境保育不能等,更重要的是,很多人都觀望著看見·齊柏林基金會到底能做出什麼成果,若是看不出價值,捐款就不會進來。

因此她快馬加鞭、讓計畫逐一上線,做出有影響力、有前瞻性的事,人們看見了就會願意來支持。

  萬冠麗想起,曾聆聽「誠致教育基金會」董事長方新舟的演講,他提到他的基金會有三不:不困難的事不做;不能擴大延續的事不做;沒有長遠影響的事不做。

萬冠麗也檢視了看見・齊柏林基金會的理念,而這「三不」呼應了基金會正在做的事。

PhotoCredit:看見・齊柏林基金會 短短數年時間,基金會已完成許多曾被視為不可能的任務,只要心懷信念,從一個人到一群人,就能持續創造改變。

這五年的時間,基金會種下善根,讓良苗茁壯,這群人始終相信,只要心懷信念,就能看見改變,有心就能蓄積能量、進而改變世代,未來才有永續的希望。

在齊柏林走後這五年,我們逐漸看見了這塊土地的成長茁壯,而改變才剛開始。

看見・齊柏林基金會大事記 Infogram     猜你喜歡Tags:看見・齊柏林基金會看見台灣齊廷洹空拍影像數位典藏永續齊柏林SDGs環境教育攝影萬冠麗More...成為會員,在關鍵評論網暢所欲言成為會員成為會員【淺談初音未來】為什麼你應該花點時間,認識這位綠色雙馬尾的虛擬歌姬?1則觀點香港地標「珍寶海鮮舫」被拖離,港人不捨送別:「一個時代的終結」1則觀點連續兩週的國際羽球賽事掀起印尼「國球熱」,也為雅加達迎來新冠疫情後最熱鬧的景象1則觀點校長畢業有感:「校長致詞」是種必要之惡,所以我訂下五個盡量不落俗套的自我要求1則觀點魏晉風雲:隱藏在「周處除三害」神話背後的政治意涵1則觀點Google工程師聲稱聊天機器人LaMDA「擁有知覺」,公布完整對話紀錄:「其實我非常害怕被關掉」1則觀點游錫堃談俄烏戰爭啟示:台灣已有「雲峰飛彈」可打到北京,人民應展現防衛意志1則觀點是促轉會公信力不足,還是社會沒共識?——寧靜革命的台灣,轉型正義之艱難1則觀點美國最高法院對女權與槍枝的奇異解讀,要從保守派看待憲法的角度說起3則觀點獲「官方認可」翻譯泰劇不搶快,看台灣25人團隊的「地瓜字幕組」如何力抗「中國字幕組」1則觀點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