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論文是什麼? @ Shi-Ling Hwang 希寧的部落格 - 隨意窩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學術論文是個人研究成果的表現,一旦發表必然公開展示,雖然被深藏在圖書館某一個角落,閱讀者寥寥無幾,但如作者心存僥倖寫作期間在作品中有抄襲他人的部份,一旦被他人 ... Shi-LingHwang希寧的部落格祝大家幸福快樂日誌相簿影音好友名片 201205110457學術論文是什麼??大學是什麼玩意,學術是什麼東西學術論文是什麼?──數量最多、讀者最少的著作   1,全球數量最多的著作 自古以來,不分國籍,全球人類最暢銷的著作是什麼嗎?歐美書商曾提出排行榜的前三名: 「聖經」,以六十億餘冊排行領先。

毛澤東的「口語錄」,約六億餘冊居次。

美國韋伯書店出版的「美國拼字手冊」以約一億冊排名第三。

英國女作家羅琳女士在十多年前,出版「哈利波特」第一集「神祕的魔法石」之後,以石破天驚之勢,風靡全球讀者的閱讀胃口,接著又陸續推出七集,在過去的十數年中,據悉,「哈利波特」在全球被譯成六十五種語言,銷售量席捲全球市場,已超過四億冊。

「哈利波特」已擠掉「美國拼字冊」名列人類有史以來銷路最多的前三名的著作。

還有一種著作,在排行榜中並沒有列出其排名,但是;其數量之巨大絕對超過古今中外、全球各種暢銷書的總合,可能還要超過很多,數都數不盡,也從來沒有任何機構有能力統計出總數量來。

但是;你絕對不能否定它的存在,它絕對光明正大、風光體面的出現在各種刊物中,像「螞蟻雄兵」一樣,盤據在圖書館各角落的書架上。

只是這種著作的閱讀者真是少得可憐。

這種數量和種類繁多,沒有多少人喜歡主動閱讀,卻又重要得不得了的著作,叫作:「學術論文」! 2,匯流成河,建構人類文明 「學術論文」是什麼?按照學術界的說法是:為了要了解自然現象、科學本質、與人類社會所有可能發生的問題,以十分嚴謹的方法,進行探究和調查,找出正確的答案,解決人類所遭遇的各種困惑和問題,不斷的拓展人類對新知識的了解,建立更為精確與美好的生活方式,這種研究報告和著作就叫做「學術論文」。

依其定義來看,「學術論文」的作用真的是十分偉大,研究內容也十分廣泛。

自古至今人類文明和科技的進步可能就是由學術研究的論述一點一滴累積而成。

「學術論文」的著作可能因各時代不同而有不同的表現方式。

古代山頂洞人的時代,他們尚未有文字和書寫的工具,但這些我們人類的老祖先,仍非常努力的想把當時的情境描述下來,他們在山洞中留下粗糙的石刻畫繪,這算是最早的「學術論著」吧。

「現代的學術論著」開始萌芽,大概是由十六、七世紀開始的,當時一些著名的天文學家、思想家、科學家、數學家、文學家、繪畫家、哲學家、心理學家、社會學家等,對宇宙的奧秘欲尋求更為具體的真相、對人類的生存意義展開更為理性的思考,對生活品質和社會環境進行更為務實的探索。

歷經「文藝復興」、「第二次工業革命」等幾個時期,直到今日的「電子時代」,都是知識界、科學界的無數知識份子,不斷的思考、探尋、驗證,累積了無數人的智慧、結合了許多相關的知識,找到新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將人類推向一個更為完整與理性的世界中。

     十二、十三世紀之時,史料的記錄已逐漸增多,到了十六、十七世紀,學界思考、批判、辯論的風氣大開,哥白尼、伽利略、牛頓等,多是在眾人視之為奇言怪語、離經叛道的眼光下,堅持學術真理而不悔,終於讓人類文化跨進一大步。

  「金字塔」、「萬里長城」、「希臘神殿」、「馬雅文化」等都是人類了不起的古代文化的遺跡,它們都應屬於「硬文化」之集體創造成果,而「學術論著」應屬於「軟文化」的集體創造累積。

  「金字塔」、「萬里長城」、「希臘神殿」、「馬雅文化」等建築當初在建造時,大多是帝王好大喜功,徵召奴役,強行逼迫,造成哀鴻遍地,「一將功成萬骨枯」,才能造就千年大業。

自古至今學術的發展也有相似的意義,參與學術研究的人眾多,但真正功成名就者寥寥無幾,其他的人都是默默無聞,終至被人遺忘,但大河也是由細流滙聚而成,學術仍需眾多學者和研究者參與,對各種現象和問題經由質疑、矛盾、辯證、分離、合併的過程,逐漸達成共識,解決問題,建立新的思想與文明上的典範。

  到了二十一世紀,每年的「諾貝爾獎」的評選將「學術論述」的榮耀發揮到至極。

諾貝爾獎的化學、物理、經濟、生理、醫學的得主,都是由其過去所發表過的「學術論文」,能對新事物之見解提出新的論證,對人類建立起重大的改革與創新,就會獲得學術桂冠的榮譽。

他們的「學術論述」真是鏗鏘有力,震古爍今,是人類思想的瓌寶、新事物啟發的引介、與文明推進的指南。

3,種類繁多,數量龐大   學術論文的刊印及出版方式是分成下列幾種:刊印在各種學術期刊中、以單篇形式出現在多人合寫的教科書中、自行出版的碩、博士論文,接受政府單位、學術團體和民間企業機構之經費補助,進行的研究後,製作成冊。

  所有的這些研究報告、學術期刊、學術論文、學術教科書,佔據在各大學圖書館及書店的書架上。

根據台灣的國家圖書館的統計,以2009年6月底以前的統計,其館內官書、博碩士論文、出國報告書,及政府委託研究報告,以及各種已裝訂之期刊,共約近二百萬冊。

就連在全球網頁隨手都可找到的「論文外包公司」(只要付錢就可找到的抄刀手)都會誇口,他們在過去幾年,已完成的案子就超過三萬個以上。

  至於圖書館內的各種期刊,每一種及每一期又包含十五篇論文來計算,全部所發表的單篇論文數目則更無法可數了。

 至於全世界各國的學者以各種不同的語文所發表的學術論文,更是不計其數。

  由圖書館內的「論文無數」才真的能領悟古人說「學海無涯」。

  在數不清的各種的論文中,能達到「震古爍今」的論文,真如鳯毛麟角,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退而求其次,所產製出來的論文在某一科目或行業中具有卓越的見解,能帶來解決問題的新的方法和新的途徑,這已算具有貢獻的論文,這種論文的數量也並不多。

接著;不談有無巨大的貢獻,只要能達到「言之有物」的標準可以了,或者;再放低一些的標準:「起碼文字通順,讓人還看得懂」的論文有多少呢?因無確實的數字可查,也無客觀的標準可以認定。

未達上述各項標準品質不佳的論文數量也相當龐大,要不是道理偏頗、結構雜亂,就是考證不詳、毫無參考價值。

  4,躺在書架少有閱讀者   學術論文既然這麼重要、又這麼具有權威性,必然會引起讀者極度的關注與閱讀,是嗎?曾有一位學者曾講過一段很切題的話:「辛辛苦苦寫出來的論文,在全世界上只有五個讀者,一位是指導教授,另外二個是口試或評審先生,以及多年之後,在圖書館裡想抄襲你的文獻的學生。

」    事實上,所有的學術論文著作,不論是極為專業的還是一般性的,都很寂寞,實在是每年產製的數量太大,不論寫得好不好、有沒有重要的研究發現,凡正;一律平等的都棲身在某一個角落的書架上,靜靜的躺著,歲月一年年的過去,紙質開始發黃,很難遇上一個閱讀者,除非有一天某一個人要進行某一個相似主題的研究,才會進圖書館來尋找相關著作,當作文獻參考之用。

  不只是學術界的著作沒人聞問,就是政府或某機構花了大錢,進行某一重要問題的研究,到了最後,也是閱讀無人,靜靜的躺在書架上。

曾有則真實的笑話,有位在某學術領域甚有權威的學者,接獲政府單位委託進行某項研究調查,獲得之研究經費達到數百萬以上,勞師動眾的進行調查研究,前後花了三年的時間,最後完成七大巨冊的報告,呈報結案後,就放在某位長官的書架上,再也沒有人閱讀過。

後來政黨輪替,新的執政單位成立,新的行政人員上任,認為巨冊礙眼,乾脆交給回收中心以廢紙價格賣掉。

  為什麼學術論文的閱讀率如此之低?首要因素是專業科目不易為他人所能了解,所謂「隔行如隔山」,尤其到了高等教育的階段,任何一個學門都有其專業性,不是本行和本科人士,很難了解也很難判定其價值,尤其是醫學、數理科系、自然科學等,可能只有本科系的專業人士,才能了解其研究目的和研究價值,非本行人士根本不可能了解其著作概要。

這種專業性質的論文在圖書館裡「被引用的次數」不多是可以被理解的,除非等到未來某日獲得了諾貝爾獎金,閱讀的人才會多一些了。

  至於人文、社會、企管、觀光、傳播、教育、政治等學門的論文題材,屬於一種社會科學和應用性的研究,與庶民百姓的生活較為接近,這類論文經常以解釋社會現象和改善生活環境作為研究目的,所以既使是以學術性方式寫作出來,如果下點功夫,細心閱讀,不是專業人士應該也照樣可以閱讀了解。

但是民眾似乎不喜歡閱讀以科學方式進行分析和以嚴謹的文筆寫作出來的論文,寧願相信在媒體上鬧得沸沸揚揚、喧嚷炒作出來的新聞。

這類論文被民眾閱讀次數仍然不多,寂寞的躺在圖書館裡。

5,現代學術論文主題偏向生活化與實用化    因為學術探討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人類本身的問題,所以大凡一個時代的學術論文,必定與當時的思想、潮流、大眾生活、社會環境、科技發展等因素習習相關。

二十一世紀以來,由論文的題目的變化趨勢,明顯的可以看出,研究者都想搭上追隨時代潮流的趨勢,所研究的主題無不以現實生活問題的解決、以及當代最熱門的話題作為研究題目。

現舉例如下:   癌症是二十一世紀人類生命和健康上最大的殺手,在醫學研究領域中,學者們爭相進行對癌症的探究,就等著曙光乍現,如能發現破解密方,諾貝爾桂冠是任何一位醫學研究者的夢寐以求的榮耀。

而與現代人有關的;整型美容、鐳射換膚、試管嬰兒、不孕症、DNA鑑定及修補,以及精神分裂、失眠焦慮,以及生活品質之調整和存活年數之計算方法等都是熱門的研究題目。

  在與大眾民生問題最為相關的「企業管理」學門中, 商業經營、金融企業、公司行號、市場狀況、股票分析、高科技產業……,等問題之研究,一向被視為企管論述的主流,但現今的研究者也要挖空心思尋找新的研究方向和題材,並更有巧思,而把研究觸角伸向更為大眾化、平民化、社會化的問題上。

例如;消費訴訟之探討、職棒及其他各種體育企業經營模式之建構、量販店促銷活動之策劃、旅遊餐飲業之評估。

後來,設想更為周到,把眷村改建、私立技專校院財務警訊、近代中國書畫之投資報酬及投資組合、色情視訊網站使用者之滿意度,等等問題也納入企管研究範圍之內。

  在國家百年大計的教育學門上,為建立平等的社會趨勢,對少數族群教育問題、邊緣區域、部落地區教育之關心及課程之設計是主要的重點。

但由於現代社會的生活型態趨複雜,在教學內容上也必須增添多元文化教育的課程,以因應時代之所需,於是;生命教育課程、宗教課程、健康教育、自我學習,甚至兩性關係、性教育、死亡學、運動禁藥、飲食文化等之研究都陸續增多。

  法律學門的研究者的主題大多著重在現代人切身的法律問題;例如;穩私權、著作權、智慧財產權、毀謗法、專利權、公務人員保障制度、財產權、稅法、公司法等。

由法律學門也可看到資訊時代所衍發的社會問題,例如;網路個人資料的保護、網路交易的法律問題、肖像權的使用、個人資訊自決權等。

而現代社會最常發生的糾紛,例如;商業機密、消費者之保護、醫品與健康食品之管制等,此外,更令人注意的是;現代醫療糾紛發生率相當大,因而以醫療上法律問題作為研究主題也相當多,例如;醫師對病患醫療之法律關係、醫師之醫療失當的法律責任、醫師對病患的說明義務、醫院之救護責任等問題,都成為重要的研究主題,可見現代社會的醫療問題層出不窮。

   由於現代化科技的進步,導致生態環境驟變,人類工作繁忙、競爭激烈、人際疏離、心理壓力聚積,而致使精神異常之個案大增。

由心理學門這幾年來的研究論文取向,十足可窺人類在二十一世紀精神上的怪誔、錯亂和扭曲。

論文題目最多的大約都是:生活壓力的適應方法、探討特殊的人格特質,例如憂鬱症、躁鬱症、自我中心主義者、幻想症、壓迫症、自閉症、自殘、自殺、恐懼症、情緒雙極化……等異常心理狀況之成因與分析。

  人類是很奇妙的動物,當人類工作壓力過大而造成身體和精神異常時,另外一個學門就急著進行舒解壓力。

「觀光旅遊」科系在過去尚不能視為高等教育的一個正規的學門,頂多只能開在三專或五專的學校、或技職學校中作為一種求職的實務課程,但今日觀光旅遊成為許多大學的招牌科系,甚至還成立高級的研究所。

學生報考觀光旅遊科系的人數甚多,主要原因是課程活潑、有趣,未來找工作並不困難。

由這幾年來觀光旅遊學門所發表的研究論文的種類,大約可以了解現代民眾的休閒生活的型態。

研究主題包括:溫泉旅館、汽車旅館、渡假旅館、鑛業小鎮、觀光夜市、海洋生態區域、山林遊樂場、風景名勝地區招攬遊客之方式和民眾滿意度之調查等。

     觀光旅遊之完美的進行,當然舒適安全的交通工具、工作態度良好的服務人員也是很重要的,所以許多研究主題是探究:對顧客對航空公司空服人員之態度、導遊人員之品質、旅行社契約之履行保證、價格品牌之合理性等問題進行滿意度之調查研究。

最近幾年,旅行社也會為不同的族群設計不同的旅遊方式,例如;為高收入之人口設計的豪華遊輪全球行、為男女同志設計的國外見識遊、為肢體障礙人士組成的團體遊,為銀髮族策劃的輕鬆遊、為青少年組成的遊學團、尚有為大型重型機車騎士所設計的環島行等。

  「黑道」與「幫派」的研究,過去在學術研究上雖無明文規定不准碰觸,但在過去保守的時代,在正經八百的學術界裡,沒有一個學者敢離經叛道,以這種違反倫常的題材,作為自己學術生涯的賭注。

但是到了現代,「黑道」與「幫派」的研究已無禁忌,發表的論文數量已趨增多,題材也越趨大瞻,例如;探討黑道在選舉中的角色與影響力、黑道圍標、地方派系與黑金政治、組織犯罪之實證、黑道與政治的關聯性等。

因為學者進行「黑道」與「幫派」的研究具有實質的困難,因為學者無法深入「黑道」與「幫派」中進行親身的實境觀察與研究。

所以這類論文的研究方法大多以警調單位的檔案紀錄、犯罪數字、甚或媒體上的犯罪報導等,做為分析的佐證資料,這也不過是二手資料的分析而已,未來是否真有研究者進入黑道作親身研究,值得等待。

  最近幾年,企業學門出現對地下經濟規模變動之研究,地下經濟變動是隨著現代的生態環境而滋生茁壯的。

何謂「地下經濟」?不外乎逃漏稅、地下工廠、盜採砂石、走私、六合彩、色情業、網路詐騙、贗品假貨、綁架取財、勒索取財、販賣人口……,還有;擺地攤跑給警察追、代理孕母……,算不算都是「地下經濟」?隨著時代進步,人類生活日趨複雜,這類的研究題目看樣子未來仍有繼續發揮的空間。

   情色活動、夜生活狀況也逐漸成為年輕學子寫作論文的題目。

較值得注意的是;這類論文的研究方法,除了以法律規範探色情業的違法和取締行動、外籍人士涉及的跨國賣滛行為之案例分析之外,也有作者為探究某都市夜間色情活動之狀況,令人瞠目結舌的是;作者為進行實地研究,竟自稱曾深度訪談包括色情業從事者、消費者、仲介經營管理者等多人以上。

  現今學術論文的表達方式已開放很多,除了「文字論述」的方式之外,也可以用技藝的方式表達,例如以音樂錄音、繪畫作品、戲劇表演、攝影、書法、競技比賽………,等實體物件、藝術實件、動作表現等也可以提出作做為升等的證明物件,這是一個很好的政策,讓不少教師以書法、繪畫、戲劇、體能表現等實體創作,取得學術上的成就的認可。

  學生們的畢業論文自然也可以用實體物件和戲劇表現來代表,一時之間,一些影劇、攝影、廣電、繪畫等科系的學生,不斷的提出極為新穎的、超前衛的點子。

例如;有人以全裸入鏡、有人拍攝同志系列、有人向陌生人索吻,將其將過程搜集起來也能成為「論述」的一種表達方式,一時之間,蔚成話題,成為媒體爭相報導上的目標,當然,也令人質疑,嚴肅的學術研究不免變成「出奇制勝」的競藝活動。

最奇特的一次是2009年10月29日因美國牛肉進口台灣引起台灣民眾的抗議之時,一位多次參與台灣社會運動的台大博士生,為突顯吃台灣的牛糞都比吃美國牛肉安全,竟把收集來的牛糞,包在麵包中當成漢堡,一口一口吃下肚去。

  6,論文抄襲身敗名裂    學術論文是個人研究成果的表現,一旦發表必然公開展示,雖然被深藏在圖書館某一個角落,閱讀者寥寥無幾,但如作者心存僥倖寫作期間在作品中有抄襲他人的部份,一旦被他人檢舉,必然會身敗名裂。

  論文抄襲的定義相當嚴厲,只要是將前人的著作中之文字有數十字、數百字、或整段文字之相同,而無加註「資料來源」,就構成抄襲。

  身為學術研究者不可能不知道「抄襲」的嚴重性,但為什麼還犯下大錯?可能在寫作當時有三種心態:   (1)圖書館裡的論文那麼多,好不容易在陰暗的角落找到一本佈滿灰塵的陳年舊書,心裡僥倖的想著過去沒人閱讀,以後也不會有人閱讀,抄襲一段不可能被人發現。

   (2)寫作的壓力已到了愰神的地步,只求完成論文,在大堆的參考資料中,東拼西湊,到後來自己也分不清那些是自己寫的,那些是抄自他處。

   (3)寫到某一個關鍵概念時,發生寫作上的障礙,不知要使用什麼語詞來表達下面的思想,突然發現別人的著作上有一段語詞正好是自己心中所想的,非要使用這段語詞才能暢行無阻時,就渾然忘我的竊取別人的文字。

  (4)最不可原諒的抄襲因素是;完全沒有論文寫作的倫理道德觀念。

或者是為了一時的虛榮,把他人的著作佯作自己的作品,取用部分或大部分的文字或觀點,未經原作者之同意而冒然發表。

最常進行抄襲的原因是;研究所博、碩士研究生,在論文繳交期限快要截止之前,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只得東併西湊,只要能應付了事,不計後果。

  雖然很多有抄襲事實的論文當時並未被他人查覺,而能安全過關,到後來也能很平安的躺在圖書館的書架上,十年、百年都不會被揭發。

但紙包不住火,仍有抄襲作品一旦被檢舉就會導致身敗名裂,無論是教師升等、還是研究所學生的畢業論文,每年總有數件被檢舉出來,嚴重的被取消資格、停職、或停學處分,輕微的被停止升等申請數年之限制。

多年前在台灣,曾有某一個著名的政治家族的成員,原在政府單位擔任重要的職位,但被人檢舉其十多年前所寫作碩士論文有抄襲問題,舉證屬實之後,被逼辭職丟了烏紗帽,從此一蹶不振。

另有著名的作家、及早已是著作等身的著名學者,後被檢舉其著作有抄襲之實,而造成名譽上之極大之損失。

  論文抄襲是如何被發現的呢?一個很有趣的問題:圖書館裡的書那麼多,誰吃飽沒事幹有那麼多的閒功夫,一篇篇的去核對某人的著作是否抄襲自另外某某的著作?當然是不可能的!那麼,抄襲之事是如何被檢舉出來的?為什麼有人這麼倒霉就被揭發呢?被揭發抄襲的作者常有下列特質:   第一;被公眾注目的名人,尤其是政壇名人,樹敵太多,或招人眼紅,對手經常先到圖書館裡去找出他當初在校念書時的論文,再比對他人相關的論文,很容易就抓到把柄,這是最便捷、最「罪證確實」的摧毀對手的方法。

  第二;被相似主題的其他原作者所發現。

曾有一個案例,某大學的一位女教授,數年前曾以教育學門的某一特殊主題的著作通過升等論文,大概是熟悉學術界的歪風,她特意先用電腦查詢最近年輕學者所發表的類似題目的數本著作,再到圖書館調出這幾本著作翻閱,真的被她發現有人就是抄襲她的著作,對方被她檢舉後,必然會失去好不容易才申請到的教職,曾苦苦哀求她原諒,結果不可考。

  第三;就是被同窗好友所檢舉,這種狀況最常發生在研究所博、碩士研究生身上。

大家一齊唸書,同門競爭,雖然表面和諧,但骨子裡都在相互評比,突然發現某一個同學平時程度不佳,突然表現出了爆發性的傑出的寫作能力,自然令人質疑,仔細觀察他的行動和他去圖書館所借的書籍,比照之下,很容易識破其抄襲行為提出檢舉。

  第四;另有一種情況,是被素不相識的陌生的閱讀者偶然發現。

偶而去圖書館看書、或找資料,無意間發現某本書上的文句或內容似曾相識,仔細回想起來好像在某本書上有讀過,經過查證之後,發現是抄襲。

  其實,在寫作研究論文時,必然要大量參閱前人的相關著作,這在研究方法上是必要的過程之一,被稱為「文獻探討」、或「文獻參考」。

立意是去閱讀大量過去已完成的相關著作,以助於啟發新的研究方向。

在引用別人的文獻時都必須以「註腳」、「注釋」來註明資料來源,這是任何一個初級學術研究者都必須知道,也必須恪守的基本規則。

但是這麼簡單的一個規則,為什麼有人就是不遵守,沒有註明資料來源,就變嚴重的違反著作倫理的抄襲行為而毀了學術生命,無非就是在一剎那間的投機取巧、想不勞而獲的僥倖的心理造成的。

  總之;未來期許要當政治家、名律師、名人、或在大學校園執教的學者,沒聽過「人怕出名、豬怕肥」嗎?人一旦功成名就,就遭人眼紅,就遭人妬嫉,別人就會睜大了覬覦的眼神,等著抓你的小辮子,找到把柄後把你拉下台。

所以;千萬記住,在你求學階段(人生任何階段都一樣)、或在發表任何論文之時,千萬要小心,不能因寫作入神,或圖一時的方便,隨意取用他人的文字,或未加注釋說明資料來源,誤將別人的論著當成自己的思考內容,最後的結果就是身敗名裂的下場。

                 希寧/Xuite日誌/回應(0)/引用(0)沒有上一則|日誌首頁|沒有下一則回應 shilinghwang's新回應沒有新回應! 關鍵字 加我為好友日誌相簿影音 我的相簿 shilinghwang's新文章嚮往留學美國並長留美國之前,你應先了解你已具備了多少的本錢與本性為什麼聽不懂美國人講的英文?初入美國,如何學習英文由星巴克咖啡談初入美國如何學習英語TheStagesofMyChristianlife美國民眾日常生活中一些自動行公義的小事Shi-LingHwang的新規劃由美國返國,對台北教會發展的感想台灣民眾所關心的----肥咖條款(FATCA)華人在美國:留學生與基督教會的關係留學生的婚姻:在異域交友不易,婚姻難求,在赴美之前,應先思量一下自己的感情依屬 全部展開|全部收合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