辵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辵部,為漢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個部首中的第162個,七劃部首的第16個,其附形部首爲「⻍」。

Unicode中的附形部首有三個,包括:⻍、⻌、⻎。

辵部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辵 ← 辰部 第162個康熙部首(U+2FA1) 邑部 → 辵(U+8FB5)「步行」汉语拼音:chuò注音符號:ㄔㄨㄛˋ威妥瑪拼音:ch'o4耶魯粵語拼音:cheuk3粵語拼音方案:coek3日语讀音:チャクchaku日語別名:之繞shinnyō(しんにょう)諺文:쉬엄쉬엄갈swieomswieomgal朝鲜语汉字词:착chak筆順動畫 辵部,為漢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個部首中的第162個,七劃部首的第16個,其附形部首爲「⻍」。

Unicode中的附形部首有三個,包括:⻍、⻌、⻎。

簡體中文以“⻌”为主部首,“辵”为附形部首,歸在三劃。

辵部只以下方為部字,且無其他部首可用者將部首歸為辵部。

目录 1部首單字解釋 2字形 3通稱 4部首字元及變形 4.1各地差異 4.1.1中國大陸 4.1.2台灣、香港 4.1.3日本 4.1.4韓国 4.2編碼 4.3位於文字區 5字例 6參見 部首單字解釋[编辑] 忽走忽停。

見《說文》。

奔走。

見《玉篇》。

辶,辵的或體,用作偏旁。

「辶」的印刷體,分「⻍」、「⻌」、「⻎」三種。

字形[编辑] 小篆 書法寫法: 隸書 隸書,作偏旁時的寫法 隸書,作偏旁時的寫法 楷書 楷書,兩點,作偏旁時的寫法 楷書,一點,作偏旁時的寫法 通稱[编辑] 漢語官話:走之底、辵(chuò,ㄔㄨㄛˋ)部 漢語粵語:撐艇仔、辵(coek3)部 日語:しんにょう(shinnyō)・しんにゅう(shinnyū)(從「之繞」的日語發音「しにょう」(shinyō)變化而來。

同「之」字形似而得名。

) 朝鮮語:책받침부(chaekbatchimbu、辵--部)(「辵」朝鮮語的漢字音為「착」(chak),「辵」可以被稱為「착받침」或「책받침」。

받침為「底座」的意思。

) 英語:Walkradical 部首字元及變形[编辑] 各地差異[编辑] 依據傳統,「辵」是主部首,「⻍」或「⻎」或「⻌」是附形部首。

韓、日、港、台皆依從傳統。

中国大陆《漢字部首表》則把「辶」定為主部首,將「辵」定為附形部首,以下是詳細說明: 中國大陸[编辑] 中国大陆隨简化字政策推行新字形,規範漢字用一点走之底(⻌),计3画。

中易宋体为宋体(明体)旧字形减去一点,中易楷体为一点下加两折的楷书体字形「⻎」(与台湾的标楷体相同)。

繁體字書籍則既有使用兩點傳承字形(舊字形)的(⻍),也有使用一點新字形的(⻌)。

台灣、香港[编辑] 台湾的國字標準字體及香港的常用字字形表中規定的明體(又稱宋體)採用一點下加兩折的楷書体字形(⻎),計4畫。

Windows附帶的細明體及新細明體(MingLiU、PMingLiU)在5.03版以前使用兩点的「⻍」,WindowsVista及以後的系統附帶的字体才改用一點的「⻎」。

由於並無強制規範,實際印刷時,台灣除少數出版商使用國字標準字體外,大多數仍然沿用兩點的傳承字形「⻍」,視覺上較為勻稱。

日本[编辑] 本章節包含JISX0213(日语:JISX0213):2004編碼收錄的文字,相關文字需在支持JISX0213:2004的環境下才能正確顯示。

(詳細) 一點「⻎」的「道」兩點「⻍」的「逕」 日本於1946年公布《當用漢字表》,引入了「沢(澤)」「浜(濱)」等簡易字体,稱作新字体,此時仍用二点之繞(計4畫)。

但1949年公布的《当用漢字字体表》改成了一点之繞(計3畫),而且其附属的簡易字体131字表中並未記載一點和兩點的差異。

1981年公布的《常用漢字表》中公示了357字的旧字体,亦未記載之繞寫法差異。

目前使用的《常用漢字表》只標出了部分漢字的之繞寫法差,相比之下,辭典收錄的舊字體比較全面。

1983年,JISX0208(当時是JISC6226)編碼出現,仿照当用漢字和常用漢字的作法,大量簡化表外漢字。

例如「鷗」→「鴎」,原本未受影響的表外漢字亦由二点之繞變成了一点之繞(參見擴張新字體)。

但是2000年,国語審議会公布了《表外漢字字体表》,並未對表外漢字進行簡化。

為了配合《表外漢字字体表》,JISX0213於2004年又將之繞改回兩點。

《表外漢字字体表》中的印刷標準字体基本上沿襲康熙字典体,不過實際上,原本一点的之繞也是許容字體,無須變更成兩點。

JIS和Unicode中,表外漢字一点和二点之繞基本未分開編碼。

表外字「蓮」「迪」「遥」「遼」等在《表外漢字字体表》公布時屬於人名用漢字,故以原本的「一点之繞」為準。

但是、「司馬遼太郎」的「遼」、「大杉漣」的「漣」、「蓮實重彥」的「蓮」因為是固有名詞,保留原本二点之繞的寫法。

不過也有相反的情況,如「辻希美」的「辻」,印刷標準字体是二点之繞「辻」,不過其名字中使用一点之繞「辻」。

蓮田市出於電子化考慮,於2011年1月4日將「蓮」從二点之繞改為一般的一点之繞。

韓国[编辑] 韓國使用二点走之底「⻍」。

編碼[编辑] 中國大陸(標準寫法) 台灣(國字標準字體)香港、澳門(常用字字形表) 韓國(隸變後寫法)(左)日本(舊字體)台灣、香港、澳門(傳承字形)(右) 日本(新字體) CJKRADICALSIMPLIFIEDWALK(U+2ECC) CJKRADICALWALKTWO(U+2ECE) CJKRADICALWALKONE(U+2ECD) CJKCOMPATIBILITYIDEOGRAPH-FA66(U+FA66) ⻌ ⻎ ⻍ ⻍ 辶 各地「逸」字的印刷體有所不同,其中,在台灣仍普遍能見到如KR版本的傳承字形。

位於文字區[编辑] 辵:CJKUNIFIEDIDEOGRAPH-8FB5 辶(「辵」的偏旁變形,實際形狀隨地區而定):CJKUNIFIEDIDEOGRAPH-8FB6 字例[编辑] (依Unicode排序) 除部首外之筆劃 字例 -2 ⻌ -1 ⻍ 0 辵 1 辷 2 辸边辺辻込辽迳 3 巡辿迀迁迂迃迄迅迆䢊䢋𨑜𨑕𨑗达过迈迉 4 迊迋迌迍迎迏近迒迓返迕迖迗迚迬䢌䢍䢎䢏𨑬𨑮𨑻𨑨𨑳﨤运还这进远迟 5 迠迡迢迣迤迥迦迧迨迪迫迭迮迯述迱迲𨒟䢐䢑𨒂𨒒迣 6 迴迵迶迷迸迹迺迻迼追迾迿𨒸𨒹𨒺𨒻逊䢒䢓䢔䢕䢖䢗过䢘退送适逃逄逅逆逇逈选 7 𨓐𨓑𨓡𨓢䢚䢛逋逌逍逎透通逛逜逝逞速䢙逐逑递逓途逕逖逗逘這造逡逢連逤逥逧連 8 迸䢠䢜䢝䢞䢟逪逫逬逭逮逯逺𨔊𨔌𨔍逨逩逰週進逳逴逵逶逷逸逹𨔁𨔈𨔉逸 9 䢡逼逽逾逿遊運遌遍過遏𨔼𨔽𨔾𨔿遀遁遂遃遄遅遆遇遈遉遐遑遒道達違遖𨕀遐 10 䢢䢣䢤䢥遚遛遜遝遞遟𨕫𨕬𨕭遘遙遠遡遢遣遤遥𨖅 11 䢦䢧䢨䢩𨖧𨖨𨖩𨖲遪遫遬遭遮遯遦遧遨適遰遱遳遷 12 䢪䢫䢬䢭𨖼𨗈𨗉𨗊𨗛𨗜遺遻遼遲遴遵遶遷選遹邆遼 13 䢮𨗨𨗮𨗴𨗵遽遾避邀邁邂邃還邅邉𨘀 14 䢯䢰𨘋邇邈𨘗𨘘最 15 䢱邊邋邌𨘥𨘧𨘱 16 邍𨘻 17 邎𨙌𨙍 18 𨙖 19 邏𨙛𨙝邐 20 䢲 21 𨙥 「巡」字有歸入辵部與巛部的爭議。

參見[编辑] 查询維基詞典中的辵。

查询維基詞典中的辶。

查论编康熙部首一画 一 丨 丶 丿 乙(乚) 亅 二画 二 亠 人(亻) 儿 入 八 冂 冖 冫 几 凵 刀(刂) 力 勹 匕 匚 匸 十 卜 卩(㔾) 厂 厶 又 三画 口 囗 土 士 夂 夊 夕 大 女 子 宀 寸 小 尢 尸 屮 山 巛(川) 工 己(已巳) 巾 干 幺 广 廴 廾 弋 弓 彐(彑⺕) 彡 彳 四画 心(忄⺗) 戈 戶 手(扌龵) 支 攴(攵) 文 斗 斤 方 无(旡) 日 曰 月 木 欠 止 歹(歺) 殳 毋(母) 比 毛 氏 气 水(氵氺) 火(灬) 爪(爫) 父 爻 爿 片 牙 牛 犬(犭) 五画 玄 玉(𤣩) 瓜 瓦 甘 生 用 田 疋(𤴔) 疒 癶 白 皮 皿 目 矛 矢 石 示(⺬礻) 禸 禾 穴 立 六画 竹(⺮) 米 糸(糹) 缶 网(罒罓⺳) 羊 羽 老(耂) 而 耒 耳 聿(⺻) 肉(⺼) 臣 自 至 臼(𦥑) 舌 舛 舟 艮 色 艸(艹) 虍 虫 血 行 衣(衤) 襾(覀西) 七画 見 角 言(訁) 谷 豆 豕 豸 貝 赤 走 足(𧾷) 身 車 辛 辰 辵(⻍辶) 邑(阝,在右) 酉 釆 里 八画 金(釒) 長(镸) 門 阜(阝,在左) 隶 隹 雨 靑 非 九画 面 革 韋 韭 音 頁 風 飛 食(𩙿飠) 首 香 十画 馬 骨 高 髟 鬥 鬯 鬲 鬼 十一画 魚 鳥 鹵 鹿 麥 麻 十二至十七畫 12画 黃 黍 黑 黹 13画 黽 鼎 鼓 鼠 14画 鼻 齊 15画 齒 16画 龍 龜 17画 龠 查论编简体中文部首一画 一 丨 丿 丶 乛(亅乚乙)二画 十 厂(𠂆) 匚 卜(⺊) 冂(⺆) 八(丷) 人(亻入) 勹 儿 匕 几(𠘨) 亠 冫 冖 凵 卩(㔾) 刀(刂⺈) 力 又 厶 廴三画 干 工 土(士) 艹(艸) 寸 廾 大 尢(兀尣) 弋 小(⺌) 口 囗 山 巾 彳 彡 夕 夂 丬(爿) 广 门(門) 宀 辶(辵) 彐(⺕彑) 尸 己(已巳) 弓 子 屮 女 飞(飛) 马(馬) 幺 巛四画 王(𤣩玉) 无(旡) 韦(韋) 木(朩) 支 犬(犭) 歹(歺) 车(車) 牙 戈 比 瓦 止 攴(攵) 日(曰⺜) 贝(貝) 水(氵氺) 见(見) 牛(牜) 手(扌龵) 气 毛 长(镸長) 片 斤 爪(爫) 父 月(⺝) 氏 欠 风(風) 殳 文 方 火(灬) 斗 户 心(忄⺗) 毋(母)五画 示(礻) 甘 石 龙(龍) 业 目 田 罒 皿 生 矢 禾 白 瓜 鸟(鳥) 疒 立 穴 疋(𤴔) 皮 癶 矛六画 耒 老(耂) 耳 臣 覀(西) 而 页(頁) 至 虍(虎) 虫 肉 缶 舌 竹(𥫗) 臼(𦥑) 自 血 舟 色 齐(齊) 衣(衤) 羊(⺶𦍌) 米 聿(肀⺻) 艮 羽 糸(纟糹)七画 麦(麥) 走 赤 豆 酉 辰 豕 卤(鹵) 里 足(𧾷) 邑(阝,在右) 身 釆 谷 豸 龟(龜) 角 言(讠) 辛八画 青 龺() 雨(⻗) 非 齿(齒) 黾(黽) 隹 阜(阝,在左) 金(钅) 鱼(魚) 隶九画 革 面 韭 骨 香 鬼 食(饣飠) 音 首十画 髟 鬲 鬥 高十一画 黄 麻 鹿十二画 鼎 黑 黍十三画 鼓 鼠十四画 鼻十七画 龠模板展示了《GF0011-2009汉字部首表》列出的201个主部首和100个附形部首,十画以内的“()”内为附形部首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辵部&oldid=68485033” 分类:部首隐藏分类:含有明確引用中文的條目含有日語的條目含有朝鮮語的條目含有拉丁語的條目含有英語的條目 导航菜单 个人工具 没有登录讨论贡献创建账户登录 命名空间 条目讨论 不转换 已展开 已折叠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查看 阅读编辑查看历史 更多 已展开 已折叠 搜索 导航 首页分类索引特色内容新闻动态最近更改随机条目资助维基百科 帮助 帮助维基社群方针与指引互助客栈知识问答字词转换IRC即时聊天联络我们关于维基百科 工具 链入页面相关更改上传文件特殊页面固定链接页面信息引用本页维基数据项目 打印/导出 下载为PDF打印页面 在其他项目中 维基共享资源 其他语言 Mìng-dĕ̤ng-ngṳ̄DeutschEnglishEspañolFrançais客家語/Hak-kâ-ngî日本語한국어NederlandsРусскийTiếngViệtBân-lâm-gú粵語 编辑链接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