沆瀣一氣[正文] - 成語檢視- 教育部《成語典》2019β [進階版]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成語: 沆瀣一氣[正文],注音: ㄏㄤˋ ㄒㄧㄝˋ ㄧㄑㄧˋ (變) ㄏㄤˋ ㄒㄧㄝˋ ㄧˊ ㄑㄧˋ, ... 而且兩個人的單名「沆」、「瀣」兩個字連起來,正好是指夜間的露氣的意思。
教育部《成語典》
:::首頁〉成語檢索〉正文〉[沆瀣一氣]
正文修訂本參考資料編輯總資料庫
沆瀣一氣
成 語沆瀣一氣
注 音ㄏㄤˋ。
ㄒㄧㄝˋ。
ㄧ。
ㄑㄧˋ。
(變)。
ㄏㄤˋ。
ㄒㄧㄝˋ。
ㄧˊ。
ㄑㄧˋ
漢語拼音hàngxièyīqì(變)hàngxièyíqì
義 類臭味相投,相合,投合,合得來,一樣,相同,人物,交誼
分 類|人物:交誼|人物:品德
釋 義沆瀣,夜間的水氣。
「沆瀣一氣」比喻彼此志同道合,意氣相投。
語出宋.錢易《南部新書.戊集》。
後亦用「沆瀣一氣」比喻彼此臭味相投。
△「臭味相投」
典 源宋.錢易《南部新書.戊集》
杜審權,大中十二年知舉,放盧處權。
有戲之曰:「座主審權門生處權,可謂權不失權。
」又乾符二年1>,崔沆2>放崔瀣3>,譚者稱:「座主門生沆瀣一氣。
」
〔注解〕
乾符二年:即唐僖宗乾符二年,西元875年。
崔沆:?∼西元881,唐博州人,字內融。
崔鉉子。
累遷中書舍人。
僖宗時以戶部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俄改中書侍郎,兼工部尚書。
黃巢軍陷京師,匿張直方弟,被殺。
沆,音ㄏㄤˋ。
崔瀣:唐朝人,生卒年不詳。
瀣,音ㄒㄧㄝˋ。
典故說明唐僖宗乾符二年時,派崔沆去當主考官。
放榜後,有個叫崔瀣的考生被錄取了。
當時,考試及第的人,都算是主考官的門生,而主考官就是考試及第的人的座主。
巧合的是,崔沆和崔瀣,不但同姓,而且兩個人的單名「沆」、「瀣」兩個字連起來,正好是指夜間的露氣的意思。
於是當時人就議論說:「座主門生,沆瀣一氣。
」意思是說:這位主考官和他的門生的名字真是巧合,就像是夜間由水氣凝集而成的露氣呀!後來「沆瀣一氣」用來比喻彼此志同道合,意氣相投,本是正面義;也轉用以比喻彼此臭味相投,變成負面義。
書 證
宋.錢易(13)
《南部新書.戊集》(7)
:「乾符二年,崔沆放崔瀣,譚者稱:『座主門生沆瀣一氣。
』」(源)
《清史稿.卷一二二.食貨志三》(337)
:「運軍運弁沆瀣一氣,州縣惟恐誤兌,勢不得不浮收勒折以供其求。
」
清.王韜(47)
《淞隱漫錄.卷一二.月仙小傳》(26)
:「(莊奇鵬)流離之中,惟以杜子美、李義山兩集相隨,故發為歌吟,抑塞磊落,感慨蒼涼,與草堂翁沆瀣一氣。
」
用法說明一、語義說明比喻彼此志同道合,意氣相投。
褒義。
使用類別用在「心靈契合」的表述上。
例句
你是英雄,他是好漢,沆瀣一氣,令人佩服。
他們兩人相見恨晚,惺惺相惜,自是沆瀣一氣。
二、語義說明比喻彼此臭味相投。
貶義。
使用類別用在「勾結作惡」的表述上。
例句
他們互相勾結,沆瀣一氣,正是一丘之貉。
他們兩人狼狽為奸,沆瀣一氣,鎮上的人總是避而遠之。
父子兩人是先後任的縣官,卻沆瀣一氣地搜刮民財,貪贓枉法。
這件弊案所以會發生,就是因為這兩人沆瀣一氣,暗中勾結,挪用了公款。
這三個沆瀣一氣的貪官,不知汙了多少民脂民膏,人們一提起他們來就咬牙切齒。
辨 識近義成語氣味相投、臭味相投、通同一氣反義成語格格不入、圓鑿方枘
參考詞語沆瀣一脈
ㄏㄤˋㄒㄧㄝˋㄧㄇㄞˋ(變)ㄏㄤˋㄒㄧㄝˋㄧˊㄇㄞˋ
hàng xiè yī mài (變) hàng xiè yí mài
明.沈德符
(55)《萬曆野獲編
.卷二.列朝.講學見絀》
(46)
:「文貞柄國,湛、聶俱得恩贈加等,湛補諡文簡,聶補諡貞襄,蓋二公俱徐受業師,在沆瀣一脈宜然。
」
沆瀣一襟
ㄏㄤˋㄒㄧㄝˋㄧㄐㄧㄣ(變)ㄏㄤˋㄒㄧㄝˋㄧˋㄐㄧㄣ
hàng xiè yī jīn (變) hàng xiè yì jīn
宋.李曾伯
(10)〈沁園春
.北固臺端〉
(35)
:「沆瀣一襟,風流八詠,秋入詩壇如許清。
」
詞
臭味相投
(修訂本參考資料)
(一)ㄒㄧㄡˋㄨㄟˋㄒㄧㄤㄊㄡˊ
(一)ㄒㄧㄡˋ wèi xiāng tóu
《醒世恆言
.卷二六.薛錄事魚服證仙》
(432)
:「這二位官人,為官也都清正。
因臭味相投,每遇公事之暇,或談詩,或奕棋,或在花前竹下,開樽小飲,彼來此往,十分款洽。
」
《官場現形記
.第二九回》
(436)
:「他自從到省之後,同寅當中不多幾日,居然很結識得幾個人,不是世誼,便是鄉誼,就是一無瓜葛的人,到了此時,一經拉攏,彼此亦就要好起來。
所謂『臭味相投』,正是這個道理。
」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