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識課程簡介| 香光尼眾佛學院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唯識課程簡介 · 香光尼眾佛學院以奠定僧伽基礎教育,培養解行並重的佛教師資為辦學宗旨。
· 依據上述目的,選擇《唯識三十頌》為課程主要題材。
· 「唯識三十頌課程」為宗教師 ...
香光尼眾佛學院
培育佛教宗教師的苗圃—-
跳至內容
唯識課程簡介
♦【課程定位】
◎ 課程性質
香光尼眾佛學院以奠定僧伽基礎教育,培養解行並重的佛教師資為辦學宗旨。
在佛學院的五門課程規劃中,二年級的解門除著重教義的概觀及基本教義的認識,還包括唯識專宗類的入門課程。
開設唯識課程的目的在於使學生能掌握唯識核心要義,並將之應用於內修外弘,且藉著嚴謹的唯識思想體系建立學生基本的佛學概論架構。
依據上述目的,選擇《唯識三十頌》為課程主要題材。
此頌集唯識思想之大成,架構清楚、內容完整,西元四五○年頃由世親所造,為其一生偉大著作中最後、最為精深之作品。
在教學上,依《唯識三十頌》的組織,以「相」、「性」、「位」來介紹唯識的義理及實踐,有助於初學者掌握唯識核心要義,並對世親之唯識思想系統有全盤的概識。
◎ 課程設計原則
「唯識三十頌課程」為宗教師養成教育之一環,因應教學目的、對象,課程施設兼顧唯識理論與實踐。
課程以建立唯識教理知見,並且能以理導行,將之運用在修道生活與社會關懷為設計原則,重點如下:
(一)培養獨立思考及自我對話的能力。
期許學生不輕信盲從,能就親身的觀察、思惟或體會,辨析唯識思想是否可信。
同時,能不斷挑戰、澄清自己的觀念與行為,更正錯誤的認識且試著化解由此引生的煩惱。
(二)重視佛教的時代意義。
如嘗試運用唯識思想回應當代生命倫理等社會問題。
(三)建立唯識思想有其源流演變的觀念。
如認識到從印度的彌勒、無著、世親、安慧、護法,乃至中國的玄奘、慈恩大師,其間唯識思想體系有所差異,不宜以某家說法籠統概括全體。
並能客觀看待唯識在佛教思想史上的重要性,不會僅強調唯識宗而貶損其他宗派的思想。
此外,還須注意本課程與其它課程的連貫(註四)。
♦〔教學目標〕
表一「唯識三十頌課程」教學目標
類別
教學目標
相關單元
理知目標
1.能背誦《唯識三十頌》重要頌文。
2.能寫出三種識轉變的重要性質。
3.能依《安慧「三十唯識」疏釋》解釋頌文中重要的觀念及頌文。
4.能掌握《唯識三十頌》要旨:由對頌文結構的解析,明白世親造論的意趣在引導證悟人、法二無我。
1.單元二至單元五、單元七
2.單元二至單元四
3.單元一至單元七
4.單元一、單元七
情意目標
與生活經驗對話
*依《唯識三十頌》所示,就自己(或他人)的行為、語言及思想,學習觀察心識的作用、諸法生起的緣由,逐步地滅除主觀的錯誤認識。
單元二至單元五
與修道體驗對話
*以頌文對義理與實踐過程的描述,對照個人經歷,增益躬行菩提行願的信念。
*從自己身心的變化,尋找修行入手處,嘗試體會無常、無我的意涵。
單元三、單元七
與時代、社會對話
*透過課程內容及對社會現象的關懷,省思目前佛教的處境及佛教的時代意義。
單元一至單元七
人的成長包括知情意三個層面,依之訂定具體、可檢核的教學目標,能幫助授課者和學生清楚努力的方向、必須達成的要求,及善用寶貴的時間。
本學期課程為四週的密集課,每週三天,總共只有五十五小時,因此必須善擇目標設定教學重點。
同時,單元設計必須有嚴謹的規劃,方能環環相扣以落實教學目標。
表一「唯識三十頌課程」教學目標中,理知目標屬於基本知能的設定。
其中,第3點「重要觀念」會在單元設計時,作為該單元教學的主要重點。
由於第2點「三種識轉變」是《唯識三十頌》的思想核心,第4點是對頌文結構及世親造論目的的掌握,這兩點特別重要,所以單獨列出。
第二項情意目標屬於感受、價值觀、意願的心理層次,相應於課程設計原則「以理導行,將之運用在修道生活與社會關懷」及「培養自我對話的能力」。
課程設計上可以利用活動、提供資訊(如時事、心得分享)、作業等方式,激勵學生進行自我對話。
♦【教材選擇】
◎《唯識三十頌》譯本之選擇(註五)
《唯識三十頌》的漢譯本,有梵本漢譯及藏本漢譯兩類。
其中,玄奘譯本以《大正藏》及支那內學院校刊的《藏要》版本較佳(註六)。
經過比對各譯本及考慮佛教界使用的普遍性,決定採用《大正藏》版之玄奘譯本,並在課程中補充說明玄奘譯本與法國學者萊維校刊之梵本(巴黎版,西元1925年)的差異。
◎ 注釋本及參考教材之選擇
由於世親只完成《唯識三十頌》頌文而未造長行加以解說,研讀本頌必須參考後人的注釋(註七)。
八十八學年度的課程依據安慧的註釋來解釋《唯識三十頌》(註八)。
由於《成唯識論》中安慧的說法並不完整,正確性亦有待商榷,故直接採徐梵澄《安慧「三十唯識」疏釋》對照霍韜晦《安慧「三十唯識釋」原典譯註》為教材,再以《唯識論講話》為參考資料。
以安慧注釋本為教材,可減少學生因《成唯識論》與中國法相宗繁複的名相、思想造成的困擾。
直接研讀論典,也可避免一般概介唯識的書籍,觀念、用詞不甚精準,及常混雜不同時期、不同人物思想的問題。
然而,徐梵澄的譯本近於文言文,讀來相當辛苦。
由於目前缺乏適合初學者的教科書,學生研讀徐梵澄的譯本時必須對照霍韜晦的譯註,疑難處再由授課者補充K.N.Chatterjee英譯本的資料。
另外,授課者需提供講義並多作講解。
其它參考書如演培法師的《八識規矩頌講記》、楊白衣《唯識要義(唯識讀本)》、《百法明門論》,及橫山紘一《唯識思想入門》(註九)等,是相當適用的唯識入門書。
表二《唯識三十頌》譯本對照舉例(註十)
譯本出處
頌文第一頌
梵本漢譯
玄奘譯<唯識三十論頌>
(日本:《大正藏》,第31冊)第60-61頁。
由假說我法 有種種相轉
彼依識所變 此能變唯三
玄奘譯<成唯識論>
(南京:支那內學院校刊《藏要》本,西元1929年)。
由假說我法 有種種相轉
彼依識所變 此能變唯三
異譯(註十一)
真諦譯<轉識論>
(日本:《大正藏》,第31冊)第61-63頁。
識轉有二種:一轉為眾生,二轉為法。
一切所緣不出此二,此二實無,但是識轉作二相貌也。
次明能緣有三種:
萊維梵本
漢譯
徐梵澄譯《安慧「三十唯識」疏釋》
(北京: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西元1990年)。
由假說我法,有種種[相]轉。
彼依識所變。
此能變為三。
釋如覺《唯識三十頌導讀》
(新店:圓明,民國86年,一版)。
因為那我、法的假說,[而有]種種[相]產生。
那是在識所變的範圍中。
這種轉變有三種:
霍韜晦
《安慧「三十唯識釋」原典譯註》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西元1980年)。
[世間上]誠然有種種「我」、「法」的施設呈現,不過,這[些施設]都是在識的轉化之中。
然而,這種轉化有三種:
呂澂譯抄
<安慧三十唯識釋略抄>,在《內學》第三輯
(南京:支那內學院,西元1926年),第115-142頁。
施設我及法。
各別種類起。
彼皆由識變。
此變又三類。
譯本出處
頌文第一頌
萊維梵本
英譯
K.N.Chatterjee,Vasubandhu’sVijbaptiMatrata-SiddhiwithSthiramati’s Commentary(VaranasiIndia:KishorVidyaNiketan,1980).
Thevariousconstructions(orimpositions)asthesoulortheelements(whichare)prevalent,amongstthepeopleandinthe wastrasarebutthedevelopmentofvijbanaorconsciousness.Thede-velopmentofvijbanaisthreefold.
藏本漢譯
苑柳<藏傳的唯識學史>,在《唯識學的論師與論典》
(張曼濤主編,《現代佛教學術叢刊》第96冊),第315-326頁。
施設我及法,各別種類起,彼皆由識變。
此變又三類。
劉定權譯
<藏文三十頌漢譯>,
在《內學》第一輯
(南京:支那內學院)。
假設我與法,諸類各別起,
彼是識轉變,轉變又三種。
韓鏡清譯
<唯識三十頌>,
在《甘露》第26期
(安徽省:九華山佛學院,西元1998年),第64頁。
由假安立我和法,若諸種種等出現,
彼者轉為辨別識,此轉為又三行相,
如覺法師的《唯識思想入門》,主要取材日人唯識論著,對不懂日文者是一大福音。
她的另一著作《唯識三十頌導讀》則提供了本頌思想背景及漢、梵本對照的相關資料。
釋法舫《唯識史觀及其哲學》、韓廷傑《唯識學概論》、徐典正《唯識思想要義》亦可參考。
《現代佛教學術叢刊》、《世界佛學名著譯叢》中也有不少相關論文。
♣註釋
註一:參常覺法師<攝大乘論講義>。
註二:參橫山紘一《唯識思想入門》。
註三:唯識簡介的課程內容以百法、八識為主。
註四:本課程主要銜接一年級百法明門論課程,並依學生一年級已研讀之《成佛之道》、《佛說大乘稻稈經》,及二年級正在學習的《佛法概論》、印度佛教史……等課程,設定基準點。
註五:《唯識三十頌》的譯註文獻,可參考塚本啟祥等<論書篇>,在《梵語佛典的研究》(日本:平樂寺,西元1990年),第361-367頁。
註六:這兩個版本的頌文除第九頌第四句不同外(《大正藏》:皆三受相應;《藏要》:三受共相應),餘皆相同。
註七:現存《唯識三十頌》註釋本包括:
(1)安慧註釋本,梵名Trimwika-vijbapti-bhasya。
霍韜晦漢譯,名為《安慧「三十唯識釋」原典譯註》。
徐梵澄漢譯,名為《安慧「三十唯識」疏釋》。
另有英、日、德、法語之譯本。
(2)調伏天(律天)對安慧註釋本的複註本,為藏文。
有日譯本。
(3)護法註釋本,唐代玄奘糅合十大論師的註解譯成《成唯識論》。
有日、英譯本。
註八:筆者八十七學年度授課時,以護法的註釋為主,採用井上玄真著,白湖言譯《唯識論講話》為教材。
此書依據《成唯識論》及慈恩的《成唯識論述記》解釋《唯識三十頌》,綱要清楚、內容簡要,可惜譯文錯字不少,且部份用語、內容語焉不詳,必須參照演培法師《成唯識論講記》方能澄清。
註九:本書部份章節之中譯,見於《普門》、《慈雲》雜誌。
註十:因初學者以建立知見為要,尚不必進入版本比對,故譯本對照只供授課者參考,並不提供給學生。
又,表二中[]為譯者標示,表萊維校刊之梵本無該字,譯者為文義完整而添加。
發表迴響取消回覆
抱歉,你必須要登入才能發表迴響喔!
分類
學院新聞(3)
活動報導(5)
四月2022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六月
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
搜尋:
其它
註冊 登入
文章RSS訂閱
迴響RSS訂閱
WordPress台灣正體中文
香光尼眾佛學院
使用WordPress建置。
延伸文章資訊
- 1把部份全部生命課程從風潮轉到全部生命App 2.0
親愛的大家,. 去年2020,風潮在我們還沒有自己的App 時,接下了舉辦唯識共修的任務,並支持楊定一博士以極低的課程價格提供給大多數朋友。感謝風潮,為我們開啟了那 ...
- 2唯識課程簡介| 香光尼眾佛學院
唯識課程簡介 · 香光尼眾佛學院以奠定僧伽基礎教育,培養解行並重的佛教師資為辦學宗旨。 · 依據上述目的,選擇《唯識三十頌》為課程主要題材。 · 「唯識三十頌課程」為宗教師 ...
- 3風潮線上課程【唯識的每日靜心】早鳥優惠只到今天!...
風潮線上課程【唯識的每日靜心】早鳥優惠只到今天! 由楊定一博士帶領的「#唯識的每日靜心」,即將於8/1明天上午開始進行為期一個月左右的線上共修 ...
- 4楊定一博士.全部生命系列- 許多朋友都在關切「唯識的每日 ...
如果你希望多支持這個共修活動,可以透過「贈課」的平台功能來支持,送朋友的「唯識的每日靜心」課程無論是否使用,費用都會進入風潮線上課程頻道,來 ...
- 5【即日起本服務已轉移長庚全部生命APP 聆聽】我願意投入 ...
由於「唯識的每日靜心」課程數量多,每則音頻長度也較長,為方便大家日後長期複習、隨時接觸共修,風潮音樂與長庚生技經反覆討論之後,決定將本課程轉換到「全部生命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