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角的基金八堂課- 心得筆記(一) | 理財館長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前幾個禮拜剛介紹完股海勝經這本書,今天剛好經過書局就隨手把綠角的基金八堂課又再翻過一次。

Skiptocontent 前幾個禮拜剛介紹完股海勝經這本書,今天剛好經過書局就隨手把綠角的基金八堂課又再翻過一次。

第一次看這本書在兩年半之前,當時對指數化投資還很陌生,雖然當年看完後雖然覺得頗有道理,但還是保持著自以為客觀開放的心態,覺得每樣商品不分好壞,都有適合的對象(現在知道有些商品就是垃圾)。

更諷刺的是,當年看完綠角的書緊接著就是看蕭碧燕的書,恰巧蕭碧燕在書中就是使用各種綠角在基金八堂課這本書反對的方式在投資。

新手的我還不具有完整辨識資料的能力,如今重新翻閱這本書,心中更有共鳴。

比起股海勝經注重指數化投資的說明,綠角的基金八堂課更多著墨於分散投資以及資產配置。

– 從風險談起 市面上的書籍或是教學投資的老師總以最終結果來誇耀自己的操作策略,而金融業更是常常用極少數的成功案例來吸引新一批的客戶加入投機行列。

此時可能會有人想起高風險伴隨著高報酬,的確如果想要有更高的報酬,勢必得承擔更大的風險。

但這樣的說法恐怕使人誤以為只要承擔更大的風險,就一定能獲取更佳的報酬,這是不正確的。

如果高風險能確定帶來所謂的高報酬,那麼根本不能稱之高風險。

事實上風險除了用標準差(也就是波動程度)來衡量以外,更重要的是—最終能達到期望目標的機率。

一般人選擇高風險並追尋高報酬的過程,最終恐怕只能取得失望的結果。

(參考:輸家的遊戲) 好比說投資人常犯的錯之一就是重壓個股。

我們都期待自己能透過分析來抓住下一個暴漲的標的,誤以為選擇個股並承擔更大的風險,就有更好的報酬,可惜這樣的額外曝險,並不會為你帶來較佳的預期報酬。

書中有個比喻我覺得十分精彩:如果能透過投資人自行就可以簡單處理的風險(分散投資),那麼承擔這樣的風險,市場不會補償你任何報酬,就像警察出勤,如果自己選擇不穿防彈衣就勇敢執行任務,並沒有理由為自己的魯莽要求勇氣加給獎金。

所以再重複一次,高報酬的背後勢必承擔了更大的風險,然而承擔高風險卻不一定為你帶來確切的高報酬,特別是能簡單透過分散投資就能解決的風險。

– 分散投資 有位教授曾做過統計:研究對象為美國25782支普通股的表現(1926.7-2015.12),這90年共帶來35兆美金的財富增長。

在這其中的86支股票就佔了整體增長的50%,而表現最好的983支股票則佔了100%,整個股市的成長僅靠裡頭約4%股票帶來,而且有50%股票是賠錢的。

重壓一檔股票長期投資的結果不一定賺錢,你有接近50%的機率選到賠錢的股票,而想要透過挑選個股來超越市場大盤,成功的機率大約是4%,你必須挑中那主要成長的4%股票,才有機會勝過分散風險的市場大盤。

也就是說你多承擔了公司可能經營不順倒閉的危機、可能因為科技革新而被淘汰的命運、可能因為一些你想都沒有想過的黑天鵝導致公司最後失敗的風險,而更令人失望的是,你還只有大約4%的機率勝過市場大盤,這樣風險更大、報酬多半落後的狀況,真的是一般投資人樂見的? 顯然不是的。

這是這個環境想要讓你誤以為可行,挑個股選中下一個台積電、蘋果、比特幣多酷啊?給你致富的期待與希望,讓投資人不斷在這過程努力學習,如果失敗了?就跟你說投資有風險,結果自負,中途不斷收你的學費、賺你的佣金,最後不用負任何責任? 我相信大部分認清事實的投資人,實在沒什麼理由還堅持著把大部分的資金比例都投入個股操作而不做配置。

身為具有獨立思考的投資人,我們應該花更多時間理性的看看這些數據,而不是被感性主導、被少數成功案例給過度影響,做好分散投資選擇ETF即可避免不必要的風險並享受市場成果。

– 全球配置的合理比例 以本國來說,選擇0050、006208這類型的ETF可以涵蓋台灣股市七成的市值,是投資台股目前最簡單有效的工具,然而台灣整體市值佔全球經濟甚至不到2%,再加上政治、天災、人禍的風險,只投資台灣未必做好足夠的分散。

而由於美國是當今最強的經濟體,而且牽動了全球的發展,因此有一派人主張重壓美股,更重要的是過去十年表現非常亮眼(參考:依照過去績效做為指標挑選標的的問題),但不投資台股,選擇重壓美股是個可行選項嗎? 來看看書中的統計表格: 這表格可以帶給我們兩個重點: 首先各位看到藍色字體的部分,我把該區間標準差較大的區域標示出來,還記得我們剛剛提的高風險不一定帶來高報酬嗎?這張圖表可以清楚見到更高的標準差不一定就代表著更好的報酬。

再來可以注意到美國這國家的數據,即使這數十年來都是世界最強盛的國家,也不代表他的股市報酬永遠都會如此優異,以2000-2009年來說,新興國家的表現反而亮眼許多。

由於我們不知道未來誰的報酬會較佳,所以更好的做法是把股票配置分散到全球,涵蓋四大區域的分布。

也就是在報酬未定的情況下,我們選擇承擔較小的風險。

而作者的選擇是放棄預測不同區域間的潛力與趨勢,直接把四大區域做均分配置,也就是歐洲、美國、亞太、新興國家各配置25%的比例。

如果不喜歡作者這種配置方式,或許可以採用市值加權的方式,選擇像是VT這種全球市值加權的標的,透過一個簡單的標的一次打造出全球股票配置。

– 台股配置的合理比例 雖然前面提到分散全球的優點,但畢竟台灣是我們的居住的地方,在匯率以及投資方便性上有著無可取代的地位,因此適度的拉高台股比例,是一種可行的做法,但實際應該配置多少?作者提供一個簡單的思考方向。

由於身旁的親友通常以投資台股為主,這會導致你如果配置太多全球股票,很可能讓你跟周遭的人績效”很不一樣”,當然不見得誰好誰壞,畢竟不同區域之間本來就可能出現不同的走勢,但也許這樣的”很不一樣”會讓你感到過於焦慮或不太舒服。

比方說如果這兩年台股表現極佳,身旁的人都非常開心,但因為你做了全球分散,所以你的報酬沒那麼亮眼,然而當台股出現修正,而全球股市表現穩定時,當周遭親友難過悲憤時,自己或許也開心不起來。

除了前述的這種心理狀況以外,考量匯率以及方便性之後,選擇配置50%~80%的台股可能是個選項之一。

反之,如果你對這樣的過程不是特別在乎,也覺得匯率及方便性影響層面不大,那你其實可以提高全球的配置,80%的全球與20%的台股是不少人使用的比例,之所以會有如此彈性的區間,其實重點就在於做資產配置計劃的目的。

設定任何計劃或是目標都是為了順利執行,而不是設計來放棄的,過於緊繃或是缺乏人性的計畫,如果不能促使投資人維持下去,那它就不是一個好主意。

以健身的例子來說:一個想減脂的人,我多半不會建議他要遵循非常嚴格的飲食計畫,也不會要求要立刻中斷所有垃圾食物,每天只能吃燙青菜或水煮雞胸肉。

的確,如果可以做到的話,餐餐五蔬果搭配水煮雞胸肉,無庸置疑的是健康的飲食,但問題是你能持續做到嗎? 更大的機率是你滿懷熱情的執行了一兩個禮拜之後,由於壓抑自己太久,最終彈性疲乏受不了誘惑而大吃一頓,不久後就把自己的減肥計畫拋到九霄雲外,回歸原本的放縱飲食。

過於健康的飲食,也許是完成目的的手段,但問題就在於不長久。

更好的做法是:先逐步培養運動習慣,再學會分辨哪些是健康食物,接著在一個自己能接受的節奏之中,慢慢減少垃圾食物的攝取並增加健康原型食物,在維持原有滿足感的前提,慢慢讓自己改變習慣。

一個好的計畫,除了能有效達到目的之外,更重要的是可以持續堅持下去,而這也正是本書強調風險與資產配置的重要原因。

人生的目標,重點不該是誰先完成了什麼目標或是誰最後賺最多的錢,而是誰能在這些條件的限制下,持續的朝目標前進,直到最後完成理想。

如果你還不知道配置計畫的目的,那麼綠角的基金八堂課會是你一很不錯的開端。

– 以下是我各平台的連結:  Instagram : 每週的投資懶人包  Facebook :不定時分享投資體悟  Podcast : 兩週一集投資觀念  指數化投資討論Line群 : 即時投資討論空間  網誌文章 : 推薦書籍心得 文章導覽 ←Previous文章Next文章→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