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語言的規律 - 國家教育研究院電子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常見漢語語法分析. 語文教育及編譯研究中心| 彭致翎. 語法是用詞造句的結構與原則,以及理解及掌握語言基本 ... 首頁 活動報導 看見語言的規律 講座教授深入淺出引領大家瞭解漢語語法分析(語文教育及編譯研究中心提供) Previous Next 看見語言的規律 常見漢語語法分析 語文教育及編譯研究中心|彭致翎   語法是用詞造句的結構與原則,以及理解及掌握語言基本的規律,可以提升使用語言的自覺性。

本年度語文教育及編譯研究中心規劃漢語語法系列講座,邀請輔仁大學劉雅芬副教授引領大家一窺漢語語法的奧妙。

繼前兩場次介紹漢語基本詞性及語法功能之後,本次於110年8月27日進行的講座,則是進一步探究漢語語法常用的分析方法,概分為五種,略述如下: 一、層次分析法:用來分析複雜短語結構層次關係的方法,著重於句法結構的內部層次分析,例如:「屋裡開著會」;「屋裡正在開會」。

二、變換分析法:著重於句法結構的外部聯繫,句法格式的相關性要能區分不同意義,例如:「我在屋頂上發現了小偷」,此句寓意有三種可能:「只有『小偷』在屋頂上」;「只有『我』在屋頂上」;「小偷和我都在屋頂上」。

三、語義特徵分析法:透過分析某些句法格式,處於關鍵位置上的某些實詞所具有共同的語義特徵,來解釋說明代表這些實例的句法格式,例如:「張三送給李四一件毛衣」;「張三送了一件毛衣給李四」。

四、配價分析法:利用句子中的動詞與不同性質名詞之間的語義關係來解釋語法現象,探討一個動詞能支配多少個屬於不同語義角色的名詞片語,例如:為什麼「他是張三的『老師』」,而非「他是張三的『教師』」呢?此乃因「老師」是一價名詞,是相對「學生」而言之;而「教師」是零價名詞,是一種職稱。

五、論元分析法:以語言共性為基礎,以動詞作為論元結構核心,解釋應擺放名詞的數量及位置,搭配對應的空範疇理論,從語料庫中找出詞語如何形成結構。

例如以游泳為一元動詞為例,前面需擺放名詞,而「張三打算游泳」的例子中,游泳前面並未擺放名詞,故「游泳」前為空範疇,此因游泳前的論元「張三」重複,基於語言經濟性而被隱含。

  劉副教授深入淺出,循序漸進引導大家認識漢語語法的結構,透過層層剖析,呈現語言在不同語境中的各種變化,繼而探討各種語法分析方法、特點以及限制。

此外應用實例練習,讓參與者從分析語言現象的過程中辨析語言規律,加深對現代漢語語法研究的認識,不僅既知其然,又能知其所以然。

  學習語法有利於訓練思維、培養語感,以及對語言的觀察、分析、描寫、解釋和評價能力;對於語言歧義,其原因及如何有效分辨解決等問題,提供明確的思考方向。

語法分析看似複雜,卻也相當有趣,除了應用於語文教育,在結合數位科技、人文創新及大數據研究上,增添更多的實踐可能性。

語文教育 漢語 語法分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