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受害者系列2》診所大唱空城計7成3兒科診所門診量年衰退 ...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2021-08-03 09:00. 0. 本土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對於必須自負盈虧的全國2萬多家基層診所來說,這段時間真的就只能咬牙苦撐。

示意圖,與新聞個案無關。

立即登入 帳號維護 會員資料 會籍管理 序號兌換 贊助紀錄 作者專區 支持我們 登出 會員中心 會籍管理 序號兌換 咖啡贊助 贊助紀錄 WSJ訂閱 支持我們 盤點政策 解構時局 內幕解碼 產經調查 歷史新新聞 榮光的代價 欄目 盤點政策 解構時局 內幕解碼 產經調查 歷史新新聞 榮光的代價 盤點政策 疫情受害者系列2》診所大唱空城計 7成3兒科診所門診量年衰退65% 黃天如 2021-08-0309:00 本土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對於必須自負盈虧的全國2萬多家基層診所來說,這段時間真的就只能咬牙苦撐。

示意圖,與新聞個案無關。

(資料照,陳明仁攝) 新冠肺炎社區傳播暴風過境,歷經2個多月橫掃,如今風勢漸歇,卻留下滿地落葉。

醫事人員無疑是與疫情最相關的一群人。

一般人看他們,疫情期間比平日更忙更累,也要承擔更高風險,至少收入應該不會減少太多吧?但前述情況指的多是有機會收治新冠肺炎以及急重症病患的院級醫療院所受僱醫事人員,對於必須自負盈虧的全國2萬多家基層診所來說,這段時間真的就只能咬牙苦撐,撐不住的也只能跟病患說掰掰了。

台灣就醫便利性舉世聞名,多數人就醫不必舟車勞頓,出門轉角就能在診所找到醫師。

根據衛福部統計處2019年底的統計,全國約有2萬3000多家診所,依服務項目又分3大類,分別是牙醫診所約6800多家、中醫診所近4000家,以及涵蓋各科別的西醫診所1萬3000多家。

  受到全球性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民眾擔心被病毒感染,去年開始許多人主動減少就醫頻率,基層診所門診量也已受到程度不一的影響。

然而相較今年5月中旬以來,國內因進入社區傳播而啟動三級警戒,民眾除了上班幾乎足不出戶,不但導致百業蕭條,就連診所也不例外大唱空城計,去年的情況根本就是小case。

三級警戒期間,民眾戴口罩、勤洗手、噴酒精,雖說是為了對抗新冠肺炎,也連帶減少了感染其他病毒與細菌的機會,就連一般感冒都少了。

更甚者,因為本土疫情高張,幼兒園、各級學校長時間停課,也讓較難嚴守各項防疫規定的孩子們失去了群聚與交互感染的機會,在在都令小兒科、耳鼻喉科診所的就診量雪上加霜。

51.3%兒科診所坦承已裁員或有裁員計畫 說醫師為了收入希望民眾多生病當然不對,但現實情況是,疫情底下的劇變確已嚴重到令許多診所開業醫無以為繼。

台灣兒科醫學會日前便針對全國約1500家小兒科診所進行問卷調查,結果以今年6月與去年6月同期門診量相比,各兒科診所坦承衰退幅度達65%(含)以上的比例高達73.8%。

身兼業主與主治醫師的收入銳減,也會直接影響診所內的護理師、行政人員、清潔、保全等受僱人員。

影響所及,坦承已裁員或有裁員計畫的兒科診所有51.3%,更有24%兒科診所已有關門大吉的念頭。

幼兒園、各級學校長時間停課,讓較難嚴守各項防疫規定的孩子們減少群聚感染的機會。

示意圖,非本新聞當事人。

(資料照,柯承惠攝) 本身也是兒科開業醫的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塗勝雄表示,該會已於日前上書總統蔡英文,因為單以去年疫情進入社區傳播前,部分基層診所就快撐不住了。

所幸在全聯會不斷疾呼下,衛福部才勉予同意「診所收入未到8成補8成」;未料最後計算方式並非逐月補貼,而是以去年1到11月整體平均計算。

更慘的是,今年診所的情況比去年更糟,卻連比照去年得以果腹的大餅都吃不到。

塗勝雄:兒科、耳鼻喉科診所門診量下滑最多 塗勝雄說,不少診所尤其門診量下滑最多的兒科、耳鼻喉科診所,因為使命感,也為了能增加一點收入而加入新冠肺炎疫苗接種行列,沒想到今年6月初起台北市為了衝接種率,要求診所不得向民眾收取200元掛號費,引發的蝴蝶效應導致其他縣市診所也不能收。

問題是台北市診所有市府另行補貼接種每劑100元,其他縣市則礙於財源一毛都沒有,只能由中央每劑補助40元,令診所醫師群情激憤,爭取了1個多月,日前中央才同意比照北市額度補助。

經過1個多月的爭取,中央終於同意其他縣市比照台北市額外補助參與疫苗接種診所,每劑100元行政費(掛號費)。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提供) 除了接種,也有不少診所順應疫情需要引進快篩試劑,提供民眾自費快篩服務。

但目前食藥署核准上市的快篩試劑價差極大,從每劑不到100元到每劑3000元都有,而衛福部訂定的診所收費上限只有1000元,這也讓診所醫師大為跳腳,「難道政府是要我們在醫療品質及虧損之間2選1嗎?尊重市場機制真有這麼難嗎?」 中醫診所院長:三級警戒來幾乎沒收過初診病患 如果說兒科、耳鼻喉科診所是「一級受災戶」,那麼其他診所受災程度雖然普遍輕一點,但也好不到哪裡去。

台北市康華中醫診所院長張家蓓表示,三級警戒以來,康華幾乎沒有收過初診病患,就連健保病人也大幅減少,門診量與出現社區傳播前相比,約略只剩3成。

還好她在之前就有發展自費特色醫療的想法,也獲得不少病患的支持,所以在診量大減的情況下,整體收入勉強還撐得過去。

除了接種,也有不少診所順應疫情需要引進快篩試劑,提供民眾自費快篩服務。

示意圖。

(資料照,盧逸峰攝) 不過張家蓓也為所有中醫同業抱屈說,不少人覺得面對新冠肺炎,中醫根本無用武之地,其實傳染病就是瘟疫,而中國古代歷朝幾乎都有瘟疫,大明王朝更險因瘟疫滅朝,「有古聖先賢醫書留下來的智慧,中醫怎麼會使不上力?」反倒是不少中央官員,疫情期間一遇民眾提起想要求助中醫的話題,動輒以「缺乏科學證據」甚至要民眾「不要亂吃藥」這類話大吃中醫豆腐,令人既憤怒又傷心。

整形外科院長:三級警戒以來,門診與手術量只剩3成 疫情之下保命要緊,愛美再重要,也得暫時放一邊。

在萬華地區經營已有70年歷史的生生整形外科院長王篤行表示,三級警戒以來生生的門診與手術量只剩過去的3成,因為無法總是空等病人上門,後來乾脆全部改成約診制,不但護理師、行政人員分流上班,王篤行自己也是有約診才會到診所。

中醫診所院長張家蓓表示,不少中央官員動輒以「缺乏科學證據」甚至要民眾「不要亂吃藥」這類話大吃中醫豆腐,令人既憤怒又傷心。

(資料照,盧逸峰攝) 王篤行說,對於財務相對寬裕的民眾來說,暫時的無薪假等於放假,不但可以更自由地安排各種美容行程,術後還可以躲在家裡,出門也可以戴口罩,不用擔心腫脹的傷口被人看到。

不過,再小的醫美手術也有傷口,會有不同程度的感染風險,所以這段時間診所都會要求病患現場快篩陰性,才能接受服務。

至於熱門項目則跟疫情前一樣,還是以低侵入性的肉毒桿菌、玻尿酸針劑微整為主,手術部分則以割雙眼皮、隆鼻及埋線最多。

相較許多診所門診量只剩3成甚至更少,主治肝膽腸胃、新陳代謝等慢性病的內科系診所,受到疫情的影響相對較小。

桃園市敦仁診所院長蕭敦仁表示,他的診所除自己主治肝膽腸胃疾病及減重,另聘有新陳代謝、家庭醫學等專科醫師駐診,因為主要病人都是一些與感染急症無關的慢性病患,故過去2個多月來門診量約只減少了2到3成。

須與病人傷口維持小於10公分距離,牙醫師壓力大 值得一提的是,這段時間因腸胃不適到敦仁診所求治的病患中有一些新面孔,且以職業婦女居多。

蕭敦仁說,經過詳細問診後發現,疫情期間上班族多在家辦公,小朋友又停課在家,導致這些女性每天除了要在家忙工作,還要24小時面對老公、小孩,張羅一家人的食衣住行,壓力大到破表;而反映在生理上最常見的症狀就是壓力型腸胃不適,甚至合併失眠、焦慮、自律神經失調等。

此外,無論新、舊病人或主訴症狀為何,疫苗相關問題幾乎成了這段時間每位醫師面對每位病人都會出現的必考題。

另一個受到衝擊似乎也相對較小的則是全台近7000家牙科診所。

苗栗竹南誠心牙科診所院長李文誠表示,疫情期間民眾就診頻率銳減,但每家牙科診所受衝撃的程度還是不太一樣,「我認識的牙科開業醫中就有人因不堪門診量一落千丈,已打算向銀行貸款紓困,甚至考慮乾脆告老還鄉。

」   全台近7000家牙科診所受到疫情衝擊似乎相對較小。

示意圖,非本新聞當事人。

(資料照,方詠騰攝) 提到牙科,多數人能夠想到最可怕的情境大概只有拔牙,事實上,屬於相對感染高風險的治療項目還有很多;對牙醫師來說,為了完成治療,疫情期間仍須與病人傷口維持小於10公分的距離,也是很大的壓力。

李文誠坦承,雖然三級警戒以來都會要求病人進入診所前須完成實聯制、量體溫,但他還是很想添購俗稱「太空人裝」的第一線高風險醫事人員專用PAPR(動力濾淨式呼吸防護具),只可惜這套要價新台幣3、5萬元的裝備在疫情期間太搶手,有錢也很難買到。

提到疫情期間的醫病關係,李文誠說,不管醫師或是病人,大家壓力都很大,所以更需要相互尊重與體諒。

他舉例,牙科平均候診時間長,所以多數牙科診所都會裝潢得很舒適,平日也很歡迎家屬陪診。

但這種「闔家光臨」的情形,在疫情期間卻會造成不必要的聚集與風險,應該能免就免。

偏偏有時診所人員的婉轉勸說,病人家屬就是聽不進去,甚至還會在診所內大吼大叫,令人困擾。

其實對多數醫師來說,有政府的紓困雖好,但他們更需要的是一份尊重。

以接種疫苗政策為例,政府為衝疫苗覆蓋率,希望民眾完全不須付費立意良好,但補助診所掛號費額度卻是片面喊價,缺乏充分溝通,導致診所醫師群情激憤,甚至一度揚言連袂退出疫苗接種行列。

或許政府會說,診所掛號費補助已從每人每劑40元提升至100元;但如果公共政策都要人民陳情、抗議,政府才能作出正確決策,仍是一種社會資源的浪費。

更重要的是,出走的民心,很有可能再也不回頭。

  看更多【新冠肺炎疫情】最新報導:https://bit.ly/3aAQ9d6 讓事實說話,讓政治人物不敢說謊話 ──《新新聞》需要您的贊助支持 在1987解嚴那一年創立的《新新聞》,秉持「公正」、「真實」、「進步」的信念,我們在紙本媒體時代曾創造了「讓事實說話,讓政治人物不敢說謊話」的口碑,如今我們要在網路媒體時代把這個責任延續下去。

我們要打造獨立自主的優質媒體,才能無所偏倚、無所忌憚、發揮專業能力,全心全力檢視公共政策,以監督政府,滿足人民知的權利。

這一切都需要您以實際行動支持我們──就是現在,請您與《新新聞》攜手前進! 贊助我們 牙醫 , 中醫 , 整形外科 , 兒科 , 耳鼻喉科 , 診所 , 新冠肺炎 , 盤點政策 延伸閱讀 疫情受害者系列1》盤點收攤名店!餐飲苦迎猛爆式歇業潮 衰退4成史上最慘 林庭瑤 2021-08-0209:00 家務分工失衡1》「要請假也不是先生請」 三級警戒產出偽單親職業婦女 游婉琪 2021-07-2909:00 家務分工失衡2》育嬰留停性平缺乏、照護假不到位 疫情狠踢女性出職場 游婉琪 2021-07-2909:10 暖男厲行「酷吏式」防疫拚出聲量 陳其邁可望超車鄭文燦挑戰2024? 林庭瑤 2021-07-2609:00 熱門推薦 1 朱淑娟專欄:桃園航空城區段徵收,繁華城鎮一夕毀滅 2 今年1.2萬大學名額恐招不到新生 站在岔路口的私校政策該往哪走? 3 【新新聞】家長看過來》嬰幼兒疫苗來了,該怎麼選、要注意什麼?一文全解析 4 與波蘭、多明尼加等國合作破案奏奇功 檢警調跨境打詐順便做「外交刺客」 5 快篩試劑頻出包 盤點食藥署審查機制出了哪些問題,行政責任恐難逃 6 顏厥安觀點:小夥子大案件─墮胎僅是隱私權之爭嗎? 7 顧爾德專欄:小河彎彎,習近平懂得東方之珠的心? 8 林宗弘專欄:詐者為王騙子當道 全球資訊戰的矛與盾 9 減碳玄機2》歐洲邊境碳稅來襲 287家排碳大戶課碳費,台灣靠供應鏈減碳能過關? 10 減碳玄機1》綠能是門好生意 碳定價八字沒一撇,區塊鏈業者要搞「碳幣」 分享本圖 分享本文 風傳媒集團 STORMMEDIAGROUP 會員服務信箱: [email protected] Copyright©2021StormMediaGroupAllRightsReserved.◎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