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產階級-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香港 中產階級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 跳至搜尋 美國中產階級住家,典型生活為有一棟25年貸款郊區房屋和2部的汽車,以及孩子成年前靠夫妻雙薪資支付的生活。

中產階級(英語:middleclass)是資產階級中的一個階層。

在現代社會中,指擁有一定程度的經濟獨立,例如有穩定且較高薪酬的工作,在現代社會之中對社會的發展和穩定起很大的作用,也可以被稱作小康階級,但有時貧富差距大時可能位於社會中間收入卻不高。

此詞常用於專業人士、資深的藍領工作者等。

傳統的中產職業包括但不限於醫生、律師、工程師及會計師等傳統專業人士,也包括在已發展國家中的新興專業人士,如教師、護士及社工等。

中產階級有時(特別在香港)也被稱作「夾心階層」,意思是他們夾在社會中層,未及上流社會人士般擁有巨大財富,亦不像低收入人士般能領取社會福利保障。

在現代美國語境中中產階級一詞有較大歧義。

諸如丹尼斯·吉爾伯特和約瑟夫·卡爾之類的社會學家將中產階級視為美國人口最多的階級。

隨着時間的流逝,全球中產階級有了顯著增長。

2009年2月,《經濟學人》斷言,由於新興國家的快速增長,目前全球一半以上的人口屬於中產階級。

它以中產階級為特徵,認為他們有足夠的可支配收入,因此他們不會過着窮人那樣的生活,並將中產階級定義為從人們剩下大約三分之一的收入,支付基本食物和住所後可自由支配的支出。

中產階級的界定因素隨各國有所分別,其他因素則包括教育、專業地位、擁有住屋或文化等。

例如擁有大學學位的人,多數可躋身中產階級的行業。

而擁有自置物業及私家車,亦是中產階級的象徵。

目次 1定義 2現況 2.1中國大陸 2.2香港 2.3美國 3參考文獻 4參見 5外部連結 定義[編輯] 一套印度中產階級的定義法,僅供參考,並未受廣泛認可。

中國大陸的中產階級在沿海賺錢後返鄉新蓋的樓房和貧戶對比。

對中產階級還沒有一個能夠被廣泛認可的定義,最常用的方法是測定其收入增長。

世界銀行將經過購買力平價調整後的日收入超過2美元的人定義為中產階級。

根據這種劃分方法,全世界有超過40億的人達到中產階級水準。

狹義的中產階級定義則是收入接近或超過發達國家中等收入者的人,其收入大約為人均31000美元或每天85美元。

按照這種定義,全世界有約12%的人屬於中產階級。

[1] 現況[編輯] 中國大陸[編輯] 在中國大陸,2005年國家統計局根據人均GDP和購買力平價給出中產階級的家庭年收入在6萬至50萬人民幣之間的結論。

[2]由於GDP和購買力平價這兩個數據都只反映國家經濟總量而不反映分佈收入分配,這個中產階級的標準很快遭到了包括中國大陸官方媒體《北京晨報》在內的質疑[3]。

2013年3月28日,《福布斯》中文版聯合宜信財富發佈《中國大眾富裕階層財富白皮書》稱,中國大陸的大眾富裕階層近年來迅速壯大,2012年已超過千萬人,達到1026萬人,人均可投資資產達133萬元人民幣。

參考國際通行標準,白皮書所定義的大眾富裕階層是指個人可投資資產在10萬美元至100萬美元之間的中國大陸中產群體,即所謂的「高級白領」。

[4]此人群中,從事金融和貿易的佔19.2%,從事製造業的佔據了11.5%的份額,從事房地產行業的有9.0%。

香港[編輯] 在香港,根據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呂大樂的界定,收入並不能夠成為被強調的起點。

呂大樂說「這(收入)不是一個太有用的分類」。

「就香港而言,月薪2萬到5萬港幣完全可以排到中等收入群體了,但是,這並不是等同於你就成了中產階級,還要看你住的房子的房價,你的消費方式,是否住在體面的樓盤,是否有定期的渡假等等」。

呂大樂界定中的香港中產階級更重要的是按職業群體劃分,同時強調「他們是成功透過教育渠道和憑着學歷文憑而晉身。

」按照這樣標準,香港的中產階級最多佔到人口比例的20%到30%。

根據香港政府統計處的定義,每個月收入1萬至4萬港元的住戶列為中產住戶,這類住戶佔了整體住戶數目的55%。

[5] 2013年2月,月薪37萬港元的時任香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就年度財政預算案發言時,指自己也屬於中產。

[6]又指中產和生活習慣等有關,例如喝咖啡和看法國電影的人也算中產。

[7]但理論上,喝咖啡與看法國電影只是個人喜好和興趣,與資產階級並無關係。

美國[編輯] 更多資訊:美國中產階級 就收入而言,美國的中產家庭年收入在4至20萬美元的即可認爲屬於中產階級。

參考文獻[編輯] ^ShimelseAli,UriDadush.Anewmeasureoftheglobalmiddleclass.2Jun2012[2012-07-0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7-22).  ^中产阶级门槛:年收入6万.阿里巴巴網.2005-02-13[2007-01-12].(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3-11).  ^家庭年收入6万-50万中国首个中产标准遭质疑.人民網.[2009-04-14].(原始內容存檔於2008-06-07).  ^报告称中国大陸“高级白领”超七成希望子女留学海外.新京報.2013-03-29[2013-03-29].(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07).  ^中產向下流貧富愈見懸殊學者指呈M形社會統計處做專題研究.明報.2007-02-23[2019-05-04].(原始內容存檔於2007-02-24).  ^曾俊華否認協助「中產」不力.星島日報.[05-03-201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3-03). 請檢查|access-date=中的日期值(幫助) ^曾俊華:中產非用收入設限.明報.[05-03-2013].(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4-28). 請檢查|access-date=中的日期值(幫助) 參見[編輯] 小資產階級 四仔主義(香港用語) M型社會 新貧階級 閱論編社會階級 地位 階層 經濟階級 理論 吉爾伯特模型(英語:Gilbertmodel) 馬克思主義(英語:Marxianclasstheory) 底基理論(英語:Mudsilltheory) 新階級 湯匙階級理論(英語:Spoonclasstheory) 韋伯式(三成分)(英語:Three-componenttheoryofstratification) 相關話題 種姓制度 聒噪階級(英語:Chatteringclasses) 階級鬥爭 階級歧視 階級社會 Classicide(英語:Classicide) 無階級社會 優境學 新貴 /暴發戶 貧窮 排名社會(英語:Rankedsociety) 勢利(英語:Snob) 社會清洗(英語:Socialcleansing) 社會排斥 社會流動 社會孤兒(英語:Socialorphan) 社會地位(英語:Socialposition) 社會污名 屬下階層  按人口按狀態 行政拘留 外國人 非法移民 難民 公民 多重國籍 屬地主義 歸化 二等公民 小團體 青少年(英語:Adolescentcliques) 定罪(英語:Lossofrightsduetoconvictionforcriminaloffense) 移徙工人(英語:Migrantworker) 政治犯 無國籍 按「衣領」 藍領 綠領(英語:Green-collarworker) 灰領 新領(英語:New-collarworker) 粉領 白領 按種類統治階級 貴族階級 Hanseaten(英語:Hanseaten(class)) 貴族 政治(英語:Politicalclass) 王室 知識分子 聖職者 知識工作者(英語:Knowledgeworker) 教授 戰士 切特里 哥薩克 鵰戰士 Harii(英語:Harii) 阿薩辛派 騎士 剎帝利 奈爾 美洲豹戰士 侍 平等者公社 Vanniyar(英語:Vanniyar)/Vanniar(Chieftain)(英語:Vanniar(Chieftain)) 亞達夫 上層階級 資產階級 大亨 精英 紳士階級 勳爵 貴族 Oldmoney(英語:Oldmoney) 特權階級(英語:Overclass) 強盜男爵 俄羅斯寡頭 莊園主(英語:Seigneur) 《Superclass(英語:Superclass(book))》 創造力團體 波希米亞主義 中產階級 小資產階級 下層中產階級(英語:Lowermiddleclass) 上層中產階級(英語:Uppermiddleclass) 工人階級 流氓無產階級 無產階級 工作貧窮 下層階級 蟻族 平民 賤民 法外之徒 /囚犯 農民 /農奴 平民 鼠族(英語:Rattribe) 奴隸 賤民 分類 外部連結[編輯] 美國中產階級全面情況報告 全球中產階級報告 中產階級的意義-華爾街日報中文網 我國中產階級已超千萬60後70後佔主體(頁面存檔備份,存於互聯網檔案館)中國經濟網2014-05-30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中產階級&oldid=70749339" 分類:​社會階層隱藏分類:​引文格式1錯誤:日期含有英語的條目 導覽菜單 個人工具 尚未登入討論貢獻建立賬號登入 命名空間 條目討論 澳門繁體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視圖 閱讀編輯檢視歷史 更多 搜尋 導覽 首頁分類索引特色內容新聞動態最近修改隨機頁面資助維基百科 說明 說明維基社群方針與指引互助客棧知識問答字詞轉換IRC即時聊天聯絡我們關於維基百科 工具 連結至此的頁面相關變更上載檔案特殊頁面靜態連結頁面資訊引用此頁維基數據項目 列印/匯出 下載為PDF可列印版 其他語言 العربيةAsturianuবাংলাCatalàČeštinaDanskDeutschEnglishEsperantoEspañolEestiEuskaraفارسیSuomiFrançaisGaeilgeગુજરાતીעבריתहिन्दीKreyòlayisyenՀայերենBahasaIndonesiaItaliano日本語Қазақша한국어LietuviųनेपालीNederlandsNorsknynorskNorskbokmålPolskiPortuguêsРусскийРусиньскыйسنڌيSrpskohrvatski/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SimpleEnglishSlovenčinaСрпски/srpskiSvenskaKiswahiliதமிழ்ไทยTürkçeУкраїнськаVènetoTiếngViệt粵語 編輯連結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