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 - MBA智库百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少子化(Sub-replacement Fertility)少子化是指生育率下降,造成幼年人口逐漸減少的現象。

少子化代表著未來人口可能逐漸變少,對於社會結構、經濟發展等各方面都會 ... 少子化 用手机看条目 扫一扫,手机看条目 出自MBA智库百科(https://wiki.mbalib.com/) 少子化(Sub-replacementFertility) 目錄 1什麼是少子化 2少子化解讀 3少子化歷史 4少子化的原因 5少子化的影響 5.1負面影響 5.2正面影響 [編輯]什麼是少子化   少子化是指生育率下降,造成幼年人口逐漸減少的現象。

少子化代表著未來人口可能逐漸變少,對於社會結構、經濟發展等各方面都會產生重大影響。

如果新一代增加的速度遠低於上一代自然死亡的速度,更會造成人口不足,所以少子化是許多國家(特別是發達國家)非常關心的問題。

[編輯]少子化解讀   從相對的角度來看,少子化意謂著高齡人口相對變多,即高齡化,所以這兩個常常是指相同現象的名詞也有人將其合而為一,變成“少子高齡化”。

  少子化來自於未婚率的上升以及晚婚化和晚產化升高的傾向,結婚育兒在人生的優先順位走低,背後的重大原因是社會環境使得婦女的工作和育兒難以兼顧,高學歷化之下養育教育小孩的負擔沉重,加上,泡沫經濟崩潰之後,就業環境惡化,且在日本政府放寬限制之下,企業減少雇用正式員工,大幅增加的非正式員工的收入不安定,使得更多人對結婚生子保持距離。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合計特殊出生率(女性一生產小孩數的平均推算值)若低於二點零八名,將使得人口邁向減少。

日本的出生率過去三十年來一直減少,去年的合計特殊出生率跌至只有一點二五名,而且總人口自戰後首次出現“自然減”的現象,顯示日本社會步入人口減少的時代。

[編輯]少子化歷史   “少子化”原為日制漢語,由於日本是世界上經濟發展快速的國家之一,國家開發程度較高,社會轉型進入工商業的現象不僅明顯而廣泛,已婚家庭與生育面對緊張的工作環境時,常錯過生育的機會,並減退育兒的動機,也因此較早面臨少子化的問題,相關研究亦較為深廣,故後來逐漸遇到相同問題的中國大陸、臺灣等漢字通行區,便直接引入此外來語作為指稱。

  日本近來流行“少子化”一詞,即“嬰兒出生減少,無法保持現有的人口數量”之意。

近年來,“少子化”現象已經成為21世紀的社會病,困擾著日本政府和社會各階層。

  日本少子化的歷史可以推溯到1970年代中後期,正好也是日本經濟發展達到顛峰的時候。

原當已婚的社會青年必須進入職場,過度競爭且過勞的工作環境,加上都市化社會的疏離與忙碌,城市物價偏高,養育成本暴增,可說對後進的社會青年與已婚夫婦產生骨牌效應。

育兒不再受人歡迎,反而被認為是經濟的負擔,以及退出職場發展的表徵。

[編輯]少子化的原因   依社會發展經驗,少子化是高度開發國家才會面臨到的問題,而且來自心理及社會層面的影響遠大於生理層面。

  少子化的原因主要有: 透支未來的經濟政策 就業機會外移 晚婚及不婚率增加 節育觀念普及(家庭計劃) 高失業率,因此育兒成本昂貴(特別是物價及房價上揚);造成更多人因為生活壓力導致生育意願低落或不孕 精英教養觀念 性開放(如交不到固定可談及婚嫁的男女朋友,或不願意與性關係曾經混亂者結婚(但這種人的比例大增),自然也就沒有婚配對象) 家族施加於不婚當事人壓力的反抗 對民俗迷信的恐懼(這個原因在年輕世代的影響非常薄弱,但亦有之) 攜子女自殺 受到教師不當處罰及虐待的經驗 移民及科技能解決問題,但實際上這三個都無法解決少子化帶來的問題 輿論及政經當權者拒絕承認年輕人受到壓榨   一些國家的人口控制雖然也能在一段時間內減少幼年人口,但近期內仍和高度開發國家自然發生的少子化有本質上的不同,如果在短期內解除管制,便可能恢複原先的生育速度。

有遠見的規劃應為鼓勵合理生育(讓總和生育率接近2),而非單純減少生育率;如中國大陸的一胎化,如果長期強制干預並且對學生進行一胎化教育,勢必會使少子化提前到來,中國會面臨“未富先老”的困境。

[編輯]少子化的影響 [編輯]負面影響   少子化意味未來人口的減少;許多社會的運作都依賴人方可推行,人口的減少將使各行業在營運上面臨淘汰或轉型。

少子化的發生將會造成的影響,就短期而顯著的行業有: 教育,如公私立國小,國中,高中,大專院校,也會間接影響到補習班 育嬰產業,如嬰幼兒用品供應商,玩具業 出版業,以童書和兒童讀物的所受衝擊較重 (乳)酪農業,雖會面臨幼童市場的衰退,但仍可轉型入成人市場 婦幼醫療業,如小兒科,婦產科 教學品質下降。

畢竟教師意識到自己的前途不穩,教學就難以付出熱忱。

學生也會因為關係的斷裂,課程的銜接適應問題,導致學習效率降低。

廣齡性娛樂商品等。

嬰幼兒用品實為專一的產業,如不能即時開闢新的行銷領域,衰退的速度可能是最快的,儘管少子化前中期可以賺取愛子女心切家長的利基。

童書的出版社受到的損傷最大,時間延長後,對編輯青少年刊物的出版商也會產生影響。

西點都少不了牛乳製品,成人配方的機能性奶粉也十分符合大眾對營養的需要,除非人口嚴重負成長,否則不會有太大影響。

泌尿科,甚至驗屍法醫,小兒科也必須轉型成家庭醫學科才能生存。

行政警察與專業技師。

嬰幼兒的福利支出,使青年選民更不想生小孩,因為年輕人不想在沒有政府後盾的情境下生育。

在稅收有限的國家,不但會發生世代性的惡質迴圈,還會引爆政府財務危機,這是為了照顧老人“寅吃卯糧”的結果。

若老年人個人財務狀況不佳,醫療開銷大卻又沒有後代,老人一過世就會出現呆帳,將連帶拖垮醫療財政。

非法執行安樂死等。

可奉養老人的年輕人不但愈來愈少,這些年輕人的個人主義思想也愈來愈強烈,對傳統孝道將採取忽視的態度,是故,更多失能失依老人得面對年輕人不願承擔奉養義務,得在病痛與孤獨中走向人生終點。

另外,現代人對死亡的觀念大改,傾向“尊嚴死亡”,在敢於尋求以死亡解決人生痛苦的思潮下,安樂死合法化遲早會成為事實,但在安樂死沒有合法化之前,非法執行安樂死,不論是醫師主觀意識還是家屬暗中授意,將會逐漸使老人的生命失去法理與道義的保障。

不過,以臺灣目前民情來說,安樂死暫時不會成為處理高齡化的“解藥”。

[編輯]正面影響   少子化並非一無是處,只是基於社會的唯發展主義的論述,少子化的缺點被嚴重誇大。

大致來說,少子化的正面意義有: 環境負擔降低:由於現代人的生活過度依賴科技,造成了污染與環境的損害;人口減少將使消耗減少,污染的製造降低,自然保育地將有可能恢復釋出。

糧食緊張解除:過剩的人口將消費過多的糧食,勢必得與大自然爭奪所剩不多的可耕土地,以確保糧食安全。

少子化則可以舒緩這種緊張情勢,不需要生產超出環境負擔的農林漁牧產物,便能養活人群,也就不需要因為飲食而造成環境的傷害。

性犯罪會層出不窮,將嚴重侵蝕社會的穩定。

少子化將能有解決未來人類的社會性問題。

實體資源,都能更為以優質的型態普及於大眾,降低階級落差。

房地價格合理化:需求與投機過度的房地產價格,源自於人口過剩,過多的人口都有居住的需求,房地價格便會畸形地暴漲,引發社會動蕩。

少子化長期來看,使房地需求減少,對於想居住於自有屋的人而言,便不用背負沉重的房屋貸款,就能實現居住於自有屋的理想。

符合全人發展的課程,才能啟發學生。

金錢,改善其他方面的醫療技術。

取自"https://wiki.mbalib.com/zh-tw/%E5%B0%91%E5%AD%90%E5%8C%96" 本條目對我有幫助11 赏 MBA智库APP 扫一扫,下载MBA智库APP 分享到: 下载MBA智库,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复制该内容请前往MBA智库App 立即前往App   如果您認為本條目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編輯條目或投訴舉報。

本條目相關文檔  母嬰行業專題報告:復盤少子化危機下,日本母嬰專賣店龍頭西松屋的成長史-201921頁 消費畏懼心態與少子化趨勢之精品產業行銷策略研究-以臺南地區公私立在學青少年為例12頁 少子高齡化背景下日本公共年金財政危機及啟示6頁 少子高齡化背景下日本公共年金財政危機及啟示6頁 人口少子高齡化下的日本地方財政制度可持續性研究12頁 企業電子化--企業電子化的成功因素85頁 企業電子化--企業電子化的成功因素85頁 金融電子化4頁 電子化採購7頁 企業電子化3頁 更多相關文檔 本条目相关课程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刘维燎,苏青荇,LuyinT. 頁面分類:人口理論 評論(共0條)提示:評論內容為網友針對條目"少子化"展開的討論,與本站觀點立場無關。

發表評論請文明上網,理性發言並遵守有關規定。

导航 首页 文档 百科 课堂 商学院 资讯 国际MBA 商城 企业服务 個人工具 用戶登錄創建新帳號 打开APP 搜索   全球专业中文经管百科,由121,994位网友共同编写而成,共计432,678个条目   首页   管理   营销   经济   金融   人力资源   咨询   财务   品牌   证券   物流   贸易   商学院   法律   人物   分类索引   查看 條目討論編輯收藏 简体中文繁体中文 工具▼ 鏈入頁面 鏈出更改 上載文件 特殊頁面 可列印版 永久链接 導航 最新資訊 最新评论 最新推荐 热门推荐 编辑实验 使用帮助 创建条目 随便看看 馬斯洛人類需求五層次理論INFPENFP康波周期ISFP波特五力分析模型稻盛和夫27歲定律ISTP(人格特質理論)INTP 奶頭樂理論蘑菇管理定律猴子管理法則情緒ABC理論垃圾人定律100個最流行的管理辭彙破窗效應21天效應SWOT分析模型墨菲定律 以上内容根据网友推荐自动排序生成 最後更改10:48,2017年2月9日. 智库首页- 百科首页- 关于百科- 客户端- 人才招聘- 广告合作- 权利通知-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 -友情链接 ©2022MBAlib.com,Allrightsreserved.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2707号 问题分类 类型 反馈内容 添加图片(选填)0/9 联系方式 取消 提交 提交成功 反馈结果请前往MBA智库App查看(我的>帮助与反馈>我的反馈) 知道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