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魯閣戰役- 花蓮縣水源國小臺灣母語日暨本土教育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三棧事件後,日軍決改變戰法。

湯池中佐率領日軍、阿美族等於2月6日先攻打三棧前方的加灣 ... 花蓮縣水源國小臺灣母語日暨本土教育網台灣原住民族情境營造教學資料族群校內活動校外活動比賽水源筆記協作平台地圖 花蓮縣水源國小臺灣母語日暨本土教育網‎>‎族群‎>‎ 太魯閣戰役 原因 太魯閣事件,1914年發生於日本帝國軍隊與台灣太魯閣族之間的戰爭。

這場戰爭起源於1896年,為日本殖民政府準備將其勢力擴張到台灣花蓮一帶,遭太魯閣族人抗爭的一段歷史。

新城事件 1896年11月,花蓮港廳守備隊新城監視哨的軍人中,有人不尊重太魯閣族婦女,且有一名婦女被日軍輪暴,太魯閣青年氣憤之下,將陸軍少尉結城亨與其部下21人砍殺殆盡。

1897年,花蓮港廳守備隊為懲治太魯閣人,招募阿美族壯丁約6百人,並配合基隆步兵第二大隊、台北砲兵、工兵一小隊,在軍艦「葛城號」的掩護下,開始向太魯閣進攻。

日軍因不熟悉在山區作戰,即使有現代化武器,仍無法擊敗太魯閣族人。

討伐戰失敗後,討伐隊指揮官湯池中佐重新編組與增兵支援後,於1月29日再度展開進攻太魯閣計畫。

因山地陡路崎嶇,討伐隊前進困難,在沙卡丹深谷中被打敗,稱為「三棧事件」。

三棧事件後,日軍決改變戰法。

湯池中佐率領日軍、阿美族等於2月6日先攻打三棧前方的加灣部落,但是日軍仍被圍困於溪畔而失敗。

此次太魯閣蕃討伐戰,稱為「加灣事件」。

日軍於2月25日再次整編,但是仍被阻於溪畔,雙方僵持不下,日軍眼見勝利無望後,於5月自行退兵。

既然武力不能馴服,日本當局改採懷柔政策。

日後在李阿隆的歸順下,日人陸續進駐太魯閣,並對太魯閣山地進行教化及設置派出所,19044月,更准許「賀田組」到花蓮興辦樟腦事業,大肆在山地進行砍伐樟樹及製腦,也種下日後「威里事件」的起因。

日人為紀念新城事件戰死的守備隊隊員,於1914年建造了新城神社。

威里事件 後山的採樟業是賀田組所獨佔,而賀田組在當地的採樟活動,則是以太魯閣群的就撫為前提。

當時日本人認為危機是出現在內太魯閣群,而非已接受招撫的外太魯閣群,所以賀田組為防止內太魯閣群侵害,而與外太魯閣群約定,對擔任警備之七社壯丁發給津貼。

卻在同年(1906)6月,因該款項的發給問題,使壯丁們認為耆老不公而怨恨日人。

此時,威里社和西拉罕社(西拉岡、實仔眼)又發生爭執,終而演成西拉罕社人殺害二名日本人腦丁之事(案:可能是以獵首作為證明的風俗)。

次日,花蓮港支廳長大山十郎,決定廢止腦寮、撤出威里社地帶的日本人,並要求賀田組暫時退出,然後再親自至維李製腦事務所。

在威里社地區的危機持續增高下,終於發生事件的導火線──威里社人殺害日本腦丁,並「攜帶首級至製腦事務所誇眾示人,而且其中一人將火槍指在維李社耆老胸前,責備分配津貼不公平」。

事件就此引爆,支廳長大山等25人被殺。

當時前來調查情況的代理警察本署長大津麟平,在10月間向總督提出調查報告,該報告大致規範了此後花蓮地區的理蕃政策。

此一復命書提到:「開拓台東地區必須改善交通。

」這個主張可以視為日後東台灣相繼出現臨海道、中仙道(台九線)、東海道(台十一線)、能高越(台十四線)的先聲。

在事件下的善後措施裡,東台灣首度出現威里隘勇線,日後接著又陸續修築兩條隘勇線,再進而延伸威里線的北端直達得其黎,以封鎖住太魯閣群的正東方出口,是為第四條隘勇線。

五年理蕃計畫 1906年,第五任台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上任。

1907年1月,佐久間左馬太確立五年理蕃計畫。

3月,佐久間出巡東台灣,一改懷柔政策為彈壓,積極準備討代太魯閣族。

自1910年至1914年,即所謂的第二個「五年理蕃計劃」之實施期。

此期間,主要是對北部的泰雅族用兵,最後歸結於討伐太魯閣。

自1910年以來,日人即對太魯閣足居住地區進行多次調查,先經三次嘗試性的探勘之後,1913年9月至11月,舉行太魯閣討伐之準備探勘,共組成合歡山、能高山、立霧溪及牛窟(今和中)、巴督蘭(今木瓜溪上游支流)等四方面的探勘隊;次年再展開第五次的探勘。

以上五次探險路徑艱苦,山難不斷,失蹤軍警88名,凍死34名,亦常遭遇太魯閣族人的襲擊。

經過 1914年5月,日本台灣總督府下令進行討伐行動,在日本官方的文獻裡,稱之為「太魯閣討伐」。

以警察部隊及陸軍部隊同時兵分三路進行作戰圍剿。

東部由警察部隊分二隊:由永田為隊長從塔次基里(崇德)沿溪掃蕩,並繼續向內太魯閣族居住區域挺進與合歡山方面的陸軍部隊會合。

另由松山所率領的警察部隊向巴托蘭(Btulan)方面進攻,以銅門與文蘭為起點向奇萊山進攻與陸軍會合,帶給巴托蘭(Btulan)人壓迫。

兩部隊均配有野戰砲、山砲、臼砲、迫擊砲、三八式機槍三十九門,裝備非常齊全精良。

西部以陸軍部隊為主,由佐久間左馬太親自督陣,以木下宇三郎少將為參謀,平岡少將、荻野少將為第二守備司令官,向合歡山、畢綠山、奇萊山主北峰進攻內太魯閣族,越過能高山攻擊巴托蘭太魯閣族,與花蓮及新城方面西進的警察部隊呼應。

太魯閣族人利用地形頑強抵抗。

6月12日平岡部隊所率領的陸軍部隊,與松山所率領的警察部隊會合。

6月29日荻野所率領的陸軍部隊,與永田所率領的警察部隊會合,在今神木山腳的馬哈告展開決戰,佐久間左馬太於此役中跌落三十餘公尺深谷受傷。

日方死傷250人,沒收槍械6300挺。

雖然太魯閣族抗日戰役就此結束,日軍繼續追擊逃向南澳及道賽方面的太魯閣族人壯丁,展開第二次作戰,松山部隊對付道賽方面的太魯閣族壯丁,而永田對付南澳方面的太魯閣族。

警察隊田凡部隊與陸軍平岡少將所率部隊協助搜取槍枝,7月1日下達命令,7月19完成任務,8月13日作戰結束,並將最頑強Tpdu(天祥)附近各社部落一一撫平。

太魯閣族以赫赫斯社頭目哈魯克.那威為首的太魯閣族戰士與日軍做殊死戰。

日本動用22749人的兵力及先進武器,太魯閣族人的兵力約只有2500人與之對抗,寡不敵眾,族人幾乎滅絕。

雙方僵持了80幾天,太魯閣族人少糧缺,最後不免落敗。

1915年1月,佐久間重提綏撫政策,表示以鎮壓為手段的時期已經過去,此後是進入綏撫為主的新時期的過渡時代。

事後,日本致力於教育、交通、授產、醫療等工作,原住民向來多依其宗教習慣以應付疾病,在五年理蕃計劃之前,日人僅於管轄的警察機關配備醫藥發給病人,此後則逐漸配置公醫,或設立療養所,以期醫生思想之普及與治療之徹底。

在本役之前,所有治理原住民的機關,都由一個特設的單位來負責,不論是早期的撫墾署、蕃政局,或晚期的蕃務本署,都是一種特設的理蕃機構,本役結束後,乃將各廳的理蕃機關廢止,而移歸警務單位掌管。

從中央到地方,均於太魯閣事件之後,走上回歸民政的道路。

影響 1914年太魯閣戰役底定後,在日人勸導與強制的雙重政策之下,開始進行部落的集團移住,迫使族人的部落遷離山區,移至日人指定的居住區域。

此區域都在中央山脈脊嶺東方盡端下方的山麓,沿太平洋岸及台東縱谷的西側沿山一帶的地區。

日人基於殖民統治的考量,於1910年代中起大規模強制移住深山地區太魯閣族的各個部落,打散了原有部落,將不同部落融合成一個部落,衝擊原有的血緣、親緣的組成規則,形成以地緣為為結合原則的部落(參林恩顯、林顯宗1991)。

此後,日本總督府實際執行其政治統治意志於太魯閣社會中,連年戰爭、集團移住、禁制舊習、灌輸日本文化等手段,摧毀太魯閣傳統社會文化甚鉅。

資料來源 http://www.sight-native.taipei.gov.tw/臺灣原住民族文化知識網。

太魯閣族抗日戰役,秀林鄉太魯閣族文化推動協會,2009。

Comments Signin|RecentSiteActivity|ReportAbuse|PrintPage|PoweredByGoogleSites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