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塊運動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首頁>地震概說>為什麼會發生地震>板塊運作
地球的構造由內而外可大致分為:地核、
地函、地殼三個部分。
地核位於地球深度2,900公里以下至地心處,又分為內核和外核。
地函是由固態岩石及部分融熔的岩漿所構成。
上部地函的堅硬部分與地殼合稱岩石圈,厚度約100公里;岩石圈下方有一層部分融熔的岩漿稱為軟流圈。
延伸文章資訊
- 1板塊運動
板塊運動的速度緩慢而難以察覺,但隨著板塊的推擠和變形,持續累積的能量可能在瞬間爆發,使板塊之間 相 ...
- 2地震
該學說認為地球地表一百公里範圍為岩石圈,代表板塊本身,而一百公里至二百公里為軟流圈,是較易變形的部份,岩石圈「浮」在軟流圈上移動(圖二)。 b2.jpg 圖 ...
- 3談起地震只想到板塊運動?快來惡補丟了很久的地球科學吧 ...
過往許多教育或某些片段的科普知識,在「地震成因」的部分,經常會以板塊構造運動的學說,來解釋板塊運動伴隨而生的地震。不過,事情才沒 ...
- 4地震-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地震產生的原因是因為地殼在板塊運動的過程中累積應力,當地殼無法繼續累積應力時,地殼會破裂,釋放出地震波,使地面發生震動,地震可由地震儀透過對 ...
- 5台灣地區板塊運動與地震活動 - 中央大學
地球內部由於熱的作用產生對流,岩漿上升處,遂在地表張裂板塊,產生誕生型板塊邊緣,中洋脊是為代表,該地區會有許多淺的,正斷層(張裂作用)式的小地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