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據時代的美術發展概況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生於1893,台灣早期水彩畫家,出生台北,就讀台北師範時,跟石川欽一郎學畫,十七歲時作品即入選日本水彩畫會年展﹝1910﹞。
其畫風類似英國正統水彩風格。
1924 年轉入煤礦 ...
href="../content.htm">
了解日據時代藝術風格,包括外來文化、本土繪畫發展的特點。
帝展、府展、台陽展
台灣早期的美術發展係延襲中國傳統文人畫的畫風。
不過當它陷入形式化的格局時,卻因為中日馬關條約,讓日本人佔領台灣,因而傳入日本文化及西洋畫風,而將台灣的美術發展史導入了另一個國際化的層面。
日據時代的美術發展概況
在日本殖民政策下,西洋畫、膠彩畫,透過國民教育體系成了當時台灣藝壇的主流。
由於當時東渡日本或歐洲留學的台灣畫家,如陳澄波,凡在官辦的「台展」、「府展」中展露頭角者,大都成為台灣美術運動中的重要支持。
他們組成畫會團體,對美術運動推波助瀾。
加上參展的經濟誘因,也促本省早期畫家努力投入畫業。
因而為台灣美術的近代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碧潭
1946年
陳澄波
之作品
畫布‧油彩,38x45.5公分
台灣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歷史進程,始終暴露在一種外來民族不斷衝擊、代替的循環命運中。
自1895年,清廷割台,日本政府帶來了殖民主義,與台灣本土的反殖民主義相互衝激,因而產生了新的藝術運動。
日本人雖然帶來了殖民主義,也引進了西歐文明。
因而有著「寫生」觀念的膠彩畫,和接近「印象主義」畫風的西洋油畫,同時成為當時新興的「域外」美術。
而這些「域外」美術的輸入,後來都成為當時台灣美術的的「新傳統」。
日本軍國主義的影響
日本軍國主義對台灣淪為日本殖民統治五十年歷史,造成了文化斷層,使台灣的文化建設難以承先起後,形成「傳統」與「現代」之脫離現象,不是陶醉於古老的光輝歷史,就是隨波逐流於氾濫的西潮。
影響台灣本來沒有的西洋畫,是於明治時期自巴黎移入的。
經過日本民族的偏愛與篩選才植移來台。
日據時代的台灣沒有美術學校或大專美術科系。
在師範學校或中學裡對美術發生興趣,若想進一步學習不得不到日本學習。
而打開留日學習美術的序幕者,乃是黃土水,他於1915年赴日學習木雕。
西洋畫第一位留日的是劉錦堂。
陸續有顏水龍、陳澄波、廖繼春、楊三郎、陳植棋、何德來、郭柏川、劉啟祥、李梅樹、李石樵、洪瑞麟、陳德旺、廖德政…等人。
日本據台初期,台灣尚是以農耕為主的封建社會,所以社會中一切的變革都顯得遲緩,凡是各種思潮也必須經過日本人才傳入台灣,因此在十九世紀末的藝術表現是屬於開拓期、艱難期。
到了二十世紀,正當台灣美術運動發展到較高峰時期,也是台灣民眾抗日運動政如火如荼的時候。
台灣的藝術家在民族運動的激勵下,曾以溫和的方式在官展中與日本人爭一席之地。
大多數的作品題材都是以靜物、肖像、及異國風景為主。
其中缺乏特殊性的最大因素來自官展。
官展的形式,有如不可抗拒的無形鐵牢。
在這時期的畫家,能掌握到最接近現實表現的就是描寫台灣鄉土的特色美。
自從日本水彩家石川欽一郎首度將台灣本土的美表現出來後,便給台灣本土畫家一個莫大的啟示和震撼。
雖然石川欽一郎為日籍人士,使用的是西洋水彩技法,但其描繪的台灣鄉村景象,卻使台灣警悟到自身成長的環境,從此台灣畫家的藝術觀才真正落實到根本的鄉土精神,亦找尋到台灣社會樸實的、親切的抒情浪漫的一面。
1932年‧日本帝展雕塑室
西洋印象主義的影響
台灣的西洋繪畫啟蒙應屬於石川欽一郎。
石川欽一郎於1907年首度來台任教於台北師範學校,是臺灣近代西洋美術的啟蒙者,同時也是台灣學校美術教育的開創者,讓台灣學生得以接觸西方美術教育。
石川開啟了台灣學子首度以自己的眼睛注視自己的鄉土,以深情的筆調,描繪台灣鄉土的第一印象。
而這些石川的學生,日後也成為台灣第一代西畫名家最重要的組成份子。
石川的繪畫和教學主張是學習泰納、馬奈到莫內等名家,而掌握西方近代藝術思潮的發展是石川用以教學的主要思想根據。
他強調西洋繪畫的發展,由初期僅在掌握外形,之後意識到形狀與立體的關係,近代更進展到印象派對色彩濃淡調和、光線、視覺、空氣等因素的深入研究。
這種由純繪畫藝術進入到科學藝術的歷程,正是石川致力的教學主要目標。
台灣豐原鄉道
石川欽一郎
之作品
水彩,31.2x41cm
當時石川的思想與技法,能成功地傳授給學生,並造成廣大影響,與石川的人格特質、師生情誼、任教學校有著密切關連,當時校方刻意倡導課外活動,意圖在消弭學生運動、穩定學生情緒、建立有向心力的就學環境。
因此,台灣第一代的西畫家,在石川等日籍老師的啟發下,學習到的不僅是如泰納浪漫主義對比色的使用、印象主義的色彩分析,更學習到印象主義那種面對時代所帶來的一種觀看事物的全新角度。
但是這些印象主義在台灣的第一代西畫家,由於他們認定這套學院技法為藝術入門的必備程序,沒有這層基礎便沒有所謂創作,這類的思考模式,制約了下一代畫家,且阻礙了更多的創作空間。
日據時代風格
日本殖民文化與印象派的交互作用
印象主義在藝術史上雖發源於法國,所引發的不僅是技法及觀念的改變,其伴隨發展的更具世界性意義、超越時空、直接、間接地觸動台灣畫壇的吸收與融合。
台灣的美術發展,經由日本人將西洋印象主義繪畫觀念傳入本土,才開創了台灣藝術家與國際間的交流。
從印象派在台灣的起步,到後來形成印象派概念的各自表述,除了時空環境的現實間隔外,期間的轉折起伏與赴日學畫的青年留學生關係至深。
台灣曾有一時期,西畫家戴法式絨帽、聚集咖啡館、暢談藝術、聆聽西洋音樂,蔚為一種時尚,也為藝術家身分的一種表徵。
除藝術家個人的西洋化、現代化,也有藝術家結盟、社團化的社會現象。
在二○年代有七星畫壇﹝1924-1927﹞、台灣水彩畫會﹝1924-1932﹞、赤島社﹝1927-1933﹞相繼成立。
整體而言,台灣從事西洋畫創作的第一代藝術家,其作品與活動模式,堪稱為「印象主義概念」的折衷與表現。
折衷式風格
因台灣身處的環境特殊,從文化傳播的角度來看,對印象派的吸收有時空性隔閡,因此在文化融合上即自然有所折衷,也加入本土要素的趣味性。
印象派在台灣輾轉發展,形成「折衷印象主義概念」。
在台灣西畫家的作品中,我們看到他們對光仍保留知覺處理。
如李梅樹、李石樵等早年都採外光派手法,台灣畫家折衷體會概念畫的印象派而有所表現。
台北橋
1927年
李石樵
之作品
水彩‧紙,32x47公分
日據時代的代表性藝術家
膠彩畫
陳進
1907年生於新竹,「台展三少年」之一,高校畢業後赴日留學。
入選第一屆「台展」的作品都是以簡單平凡的構圖,經過精密的描繪,其巧妙之處頗能引人入勝。
陳進接受的日本東洋畫教育為台灣畫壇的第一人。
而她獨具的堅毅和柔順性格,使她能既保有鄉土文化的傳統,又能堅守繪畫表現的純真,實為當時少有的女性畫家。
郭雪湖
1909年生於台北,為台展三少年中唯一自學成功的畫家。
家庭貧寒刻苦耐勞,無法上專校。
以「圓山附近」入選台展特選,之後在自學一段時間便遭逢一連串的低潮、煩悶、懷疑、不安、徘徊而無所適從地模仿古法,產生矛盾與徬徨。
之後歷經一翻認真寫生,才見到自己的一片天空—突破仿古。
除了拜師學藝外,並主動到圖書館進修,終於找到自己的學習方式,使他的創作在當時而言,不但風格獨特,技法也成熟。
油畫
陳澄波
1895年生於嘉義,受教於石川,在教過兩年書後赴日求學。
以寫生的方式訓練自我的觀察力,成為第一個入選「帝展」的畫家。
1927年往上海發展,先後任教於多所專校,1931年並獲選擔任「第一次全國美術展覽會」、「福建省美展」西畫評審委員。
1933年返台,參與「台陽美協」之創立與運作。
1947年因「二.二八事件」歿於嘉義。
郭柏川
1901生於台南,其留學日本東京美術學校的因素不同於其他同時其畫家,多數當時畫家是因石川老師的引導,郭柏川則起初由於家庭不順利、對國家民族意識強烈,想學習法律為國人爭取更多人權。
但因以繪畫寄托心中的孤憤,最後選擇學畫。
旅日期間過著困苦的生活。
1937年受友人推薦到北平藝專任教後,他仍堅定採取三不政策:不教日語、不領日方配給、不畫宣傳畫。
他的人品、氣節、作品,像柏樹長青般的樹立不搖。
廖繼春
生於1902,台中豐原人。
北師範畢業後赴日留學,為「赤島社」「台陽美術協會」的主幹之一。
從第六屆「台展」始,連續三年被聘為西畫部審查員,且入選日本「帝展」、「文展」六次。
其畫風漸由學院的寫實進入後期印象,再達野獸派風格。
李梅樹
1902年生於台北三峽,在台灣美術運動中,扮演一個守勢的角色。
十四歲時鎮上的祖師爺廟正開始整修,那些畫師們的畫藝便把他吸引住,而影響他的學畫興趣。
從此如通俗小說中的三國演義、水滸傳…讀完後,他即順手勾畫出書中人物。
公校畢業後,他已籌劃到東京進修。
在學生時代,他追求的是新古典派、浪漫派、寫實派到印象派繪畫的一連串思想。
李梅樹留日期間﹝1928-1931﹞,台展正處低潮,組織已名存實亡。
「台陽」成立後,李梅樹除主展畫展業務外,還鼓吹美術運動,並且曾數度連任三峽協議員,他是當時畫家中少數活躍於藝壇與政壇的人才。
楊三郎
1907年出生,小學畢業就到日本學畫,二十三歲便入選「台展」,又入選日本三大美術展覽會之一的「春陽展」。
1932
年到法國留學,於1933年入選法國秋季沙龍。
楊三郎是一個重視寫實的畫家,畫風具普遍性,影響力廣。
李石樵
生於1910年台北縣的富裕之家,1924年入北師範,微石川欽一郎的學生,多次入選「帝展」與「台展」。
其作品感性多於理性,理性的能力純屬於後天的培養。
後來他選擇放棄學院的約素,而力求反叛的當時,他將西方各派的繪畫很理性的包容到自己的思想體系,化為自己的繪畫語言,後來表達出來以最嚴謹的造形和色彩,追求理念的實現。
水彩畫
倪蔣懷
生於1893,台灣早期水彩畫家,出生台北,就讀台北師範時,跟石川欽一郎學畫,十七歲時作品即入選日本水彩畫會年展﹝1910﹞。
其畫風類似英國正統水彩風格。
1924
年轉入煤礦業,但仍熱忱參與創作及美術畫會之推展,並投入畫壇幕後工作。
藍蔭鼎
1903年生於羅東,因父親藍欽為前清秀才,文學、書畫均有精深造詣,所以自小便在自然中學習到藝術。
1920
年任「羅東公學校」美術教員。
1923年在母親鼓勵協助下,利用經濟、便利的遊學方式,隻身赴日研習水彩。
1926年即入選日本最具權威的「帝展」。
藍蔭鼎因出生台灣農家,瞭解農民的生活,非常關注農民的一切,其水彩也都以表現台灣鄉村的景色為主題。
李澤藩
1907年出生於新竹,他對體育田徑都頗富興趣,對透視及形狀的觀察也很敏銳。
他在北師範研讀時,正逢石川教導,對他的作畫精神和講習的投入,十分感動!李澤藩一生勤儉、認真,畫紙常洗過再畫,畫室也常在拼湊中,化腐朽為神奇變化出來,這也是他教育事業最好寫照。
綜合
石川欽一郎
1871年出生日本靜岡縣,赴英留學。
1922年赴台,於台北師範任教,組織了「學生寫生會」、「暑期每數獎席會」,培育了台灣第一代美術英才。
石川先生本身由於興趣和才華的多元性,且他的東方本位精神內質,使其繪畫產生除了畫面的精湛技法,更內涵了豐富的深度。
顏水龍
1903年出生於台南,與陳澄波、廖繼春同在東京就讀。
1929年至法國留學,1931年以「Mont-souris
公園」及「少女」二作入選巴黎「秋季沙龍」。
他在日本和法國兩地曾多次獲「台展」特選,而他對台灣美術的推展,卻始終認為台灣的美術的推展尚有一段很長遠的路途。
因而他認為需要先培育美術工藝人才,推動職業教育,並參考德國
Bauhaus系統創辦台灣的工藝科學校。
由此可知,顏水龍在台灣所從事的美術工作領域,比其他同僚來得廣泛。
他是位注重實際的藝術工作者。
林玉山
1907年出生於嘉義,亦為「台展三少年」之一,以「水牛」、「大南門」入選第一屆「台展」。
早期喜好臨摹古時技法來描繪出平時所見的親切景色。
並充滿民俗性和普遍性,曾數度赴日留學及參與多項畫會,是為很活躍的青年畫家。
留日期間,致力於唐、宋、明時代的繪畫技法揣練,1936年返台於嘉義舉辦個展,其畫風與描述的景物皆受東洋畫的影響,後期還轟轟烈烈地完成「三國演義」的連環畫。
林玉山一生的藝術發展,反映出台灣文化轉變的幾個階段。
從保守的中國傳統藝術,隨著外來的殖民,逐步為東洋畫侵蝕。
戰後日本文化的敗退,才得以重新與中原文化接駁,其藝術風貌不僅還原且又躍進了一大步。
洪瑞麟
1910年生於台北,十九歲赴日學畫。
雖然參與了趨向前衛藝術的「新興美術家協會」,但日後他仍傾向於表現現實社會中勞動者的生活動態。
經倪蔣懷的引介,來到瑞芳礦場工作,開始描繪礦坑挖煤工人的辛勞和臭,捕捉最寫真的礦區勞動生活,而後也一直成為洪瑞麟的特選題材。
日據時代的美術展覽與畫會
美術展覽
日本據台後半期所成立的由官方所主辦的美術展覽會﹝統稱為「官展」﹞,無疑是塑造了台灣東洋畫的空間,也培育了台灣第一代的西洋畫畫家,使台灣美術有了新的發展。
日據時代的官展雖然僅有十六屆,但對台灣美術史來說,卻是重要的里程碑。
但日據時代的「官展」特色是把日籍的畫家與台灣籍畫家的作品放於同一標準的天秤上比較、分析、評量,使畫家們彼此吸收、互動、相輔相成,亦成為日籍與台籍畫家公開競賽的場所。
「台展」與「府展」的歷程
日本依馬關條約,於1895年佔領台灣,一直到1945年二次大戰,日本戰敗,放棄統治台灣為止,一共經歷五十年。
期間從反抗、抗日活動頻繁到逐漸平息,而日本開始建立社會秩序及經濟建設。
此外,亦致力於文化振興工作,於
1927年由台灣教育會主辦的「台灣美術展覽會」﹝簡稱「台展」﹞。
之後每年皆主辦「台展」,直到1935年。
1937年日本侵略中國,爆發中日戰爭,停辦一年。
1938
年開始,官展直接由台灣總督府文教局﹝教育局﹞主辦,稱為「台灣總督府美術展覽會」I﹝簡稱「府展」﹞,共舉辦了六屆﹝自1938-1943﹞,1943
年後,日本因太平洋戰爭節節敗退,無心再辦官展,於是日本統治下的前後十六屆官展,就此收場。
「台展」與「府展」的風格
在短短十六年的「官展」發展上,台灣的西洋畫、東洋畫從無到有,除了成為台灣畫家的競賽觀摩機會外,透過美展,更提升了畫家們的社會地位及喚起了社會對於美術文化的重視。
﹝1﹞「東洋畫」
部份「東洋畫」指的是組合了日本風格的畫與中國傳統國畫。
第一回「台展」脫穎而出的,便有「台展三少年」﹝指郭雪湖、林玉山、陳進三位台籍畫家,以寫生方式突破傳統臨摹作畫,並精緻線描與填彩,當時許多台、日保守派畫家全遭落選,而三少年竟一夕成名﹞的成名帶動了發展出「地方色彩」的美術。
而「地方色彩」即指台灣的特色,它包括了熾熱的南方色彩,亦有自然的台灣景色與動、植物、街景、民俗風情、宗教及生活習慣等鄉土藝術。
﹝2﹞西畫部份
活躍於「台展」的西畫家可分為:東京美術學校留學—屬於外光學院派﹝寫實形的印象派色彩﹞,如顏水龍、李梅樹、郭柏川、陳澄波、
廖繼春、李石樵…等人。
留日而非東京美術學校—屬於較自由開放的後印象或野獸主義風格,如楊三郎、劉啟祥、洪瑞麟…等人。
台北師範學校及石川的學生強烈受石川先生個人風格影響。
如倪蔣懷、李澤藩、藍蔭鼎…等人。
表現風格從外光派、野獸派到表現主義、超現實主義皆有,但仍以印象派風格居多;題材與東洋畫部份相仿,亦為表達地方特色。
而台籍畫家與日籍畫家的風格差異在於台籍畫家較重視技巧與形式美之表現;日籍畫家則較重於感情的抒發、人性描寫和社會批判。
「府展」共經歷六回的美展,為中日戰爭與太平洋戰爭的戰火陰影下渡過。
日本為加強台灣人的同化意識,實施皇民化運動。
某些台籍畫家為響應此運動,甚至改用日本姓名。
在戰霧瀰漫時期之下,多數的創作題材皆以「戰火」為表現重點。
美術畫會
七星畫壇
日據時期的台灣社會和文化遭殖民統治者武力改造,美術運動在日籍美術教師石川欽一郎的推動下,於1924年成立。
以倪蔣懷為首,聯合陳澄波、陳英聲、陳承藩、藍蔭鼎、陳植棋和陳銀用等七人。
以台北七星山為名成立。
台灣水彩畫會
同1924年,由圍繞於石川外的北師範學生組成。
除石川外,尚有倪蔣懷、陳英聲、藍蔭鼎、李澤藩、李石樵、張萬傳、洪瑞麟等人組成。
該會以互相揣磨研究為主要目的。
赤島社
「七星畫壇」在成立的第三年便因種種因素而告解散,而於1927年另組織了「赤島社」。
除了活躍於畫會的倪蔣懷外,尚有正留日的陳澄波、陳植棋和陳承藩。
本著共同興趣和理想,維持了六年的組織。
台陽美術協會
1934年的第八屆「台展」時,陳進、廖繼春、和顏水龍等三台籍畫家已躍升為審查委員。
同年廖繼春、顏水龍、陳澄波、陳清汾、李梅樹、李石樵、立石鐵臣等,聯合組成台陽美術協會﹝簡稱「台陽美協」﹞。
日據時代中西畫派對照表
區隔比較
西洋
台灣
特質項目
印象派:對光和影的處理對生理是覺的處理探討視覺與科學的關係
折衷的印象主意風格:對光保留知覺處理對視覺世界的合理處理
活動時代
1874-1886
1920-
畫家特質
誕生在十年左右的相同年代中具有不同的觀念和技法表現
誕生在二○年左右的相同年代中接受日本完整之基本學院式訓練折衷體會概念化之印象派而各自表現
題材
從視覺唯美的題材轉換為描述周遭生活﹝火車、時髦仕女、生活小憩、勞動者、城市景象、異國風情﹞
一開始重點放在繪畫藝術組成的部份—形體及顏色,具官展所鼓勵的地方色彩描繪自己時代的生活
經驗
強調「真實」以繪畫全是瞬間性以客觀的角度觀察,主觀的觀感作畫
強調「真實」客觀的角度觀察,主觀的觀感作畫
象徵意象
不特定人文
不特定人文
形式
為了光與色客體表現,犧牲了「形」,使形體溶於光由色彩構成來表現光
大都固守形體精確描述真實寫實的情感揣摹光的層次來表達光線
色彩
純粹、明亮的色彩運用多色,剔除陰影中慣用的黑色顏色並非物體固有,而是由物體反射出的色光,捕捉特定時間內所呈現之自然現象認識光影間相互反射之作用
運用多色,剔除陰影中慣用的黑色對「顏色並非物體所固有特性,而是物體反射出來之光線」有一定的認知,但早期仍以色調來表現外光的手法掌握環境條件、距離和周遭其他影響的顏色
線條
簡短明瞭隨意而雜亂
精練嚴謹力求完整
環境
持續性影響新發展無主流形式
悉心研究自我揣摩結盟意識強烈成為畫壇主流
社會運動
被拒絕於官辦展覽沙龍之外公開結盟訴之社會化
表現於官辦美展中公開結盟訴之社會化
自我測驗
請上網查詢台展三少年。
簡述日據時代藝術的特質?
《二次大戰後台灣美術》
延伸文章資訊
- 1十位跨世代藝術家-認識台灣藝術從這裡開始(上) - GQ Taiwan
陳澄波、廖繼春、陳進、劉國松以及朱銘,這五位台灣著名經典藝術家歷經時代考驗,分別接受日本、西方藝術洗禮,發展出各具特色的創作風格,成為台灣 ...
- 2分類:台灣日治時期藝術家- 維基百科
台灣日治時期作家 (3個分類, 53個頁面). 台灣日治時期音樂家 (1個分類, 20個頁面). 「台灣日治時期藝術家」分類的頁面. 此分類包含以下57 個頁面,共57 個。
- 3日治時期台灣美術「地方色彩」的形成 - 藝文活動平台
因此台灣早期西洋繪畫深具台灣「地方色彩」風格特色,就在台灣畫家在日本所受的教育,和「帝展」、「台展」、「府展」評審主導風格相互關連的影響下形成。
- 4台灣首位女畫家!畫壇清一色男性的日治時代 - 風傳媒
3月27日是台灣第一位女畫家陳進逝世18週年紀念日,特別介紹陳進的人生故事,一起來緬懷這位台灣值得紀念的人物。 陳進(1907年11月2日-1998年3月27日),出生在新竹香 ...
- 5你應該認識的臺灣前輩藝術家— Google 藝術與文化
〈臺灣次高山〉是藝術家描繪台灣風景的傑作之一,掌握水彩的特性,畫面以三等分區 ... 餘白處飾以金箔,凸顯出裝飾性的效果,巧妙構成台灣早期鄉村庭院悠閒的景象。